打开我的阅读记录 ▼

什么是人生观▪P2

  ..续本文上一页有始无终,没有结果,不能给人安全感,谁愿意和他共事呢?做人要注重过程。做人既实在又很虚。做事则必须实实在在,不能有一点虚的成分。一件事你做成了就是做成了,没做成就是没做成。事情是看得见摸得着,马上可以兑现的。

  人要成为全才是很难的,尤其是我们出家人,你是会修,还是会讲,还是会干呢?大家问一问自己,是想成为一个会说的,还是会修的,还是会干的?你肯定会说三样我都想要。作为一个人天师表,这三样的确应该集于一身。实际上一个真正会修行的人一定会做事,一个会做事的人一定会认识自己。只有认识了自己,才能认识信徒,发现信徒的问题,做好信徒的工作。当信徒向你请法时,因为在做事过程中有真切的心得体会和感悟,你必定会言之有物,让信徒心开意解,转迷为悟。

  信徒的问题不外乎身病和心病。出家人主要是为他们解决心病,也就是思想的问题。来到我们面前的信徒无非是想得到我们的点拨。如果你不会说,不会修,也不会做事,是很难为信徒指点迷津的。

  佛法的传递,一方面是靠自己身体力行,以身作则,另一方面是靠语言来传播。有时候言比行更重要,但最终还是要落在行上。现在人的越来越理性,头脑越来越冷静,不容易被语言所迷惑。看一个人不仅要看他如何说,更要看他如何做,也就是看他如何为人处事。

  一个能做事、能成事的人一定是一个不怕事、不烦事的人。没有事情不找事,事情来了绝对不能怕。事情来了,把它处理好就行了。今天处理不完明天处理,明天处理不完后天处理,直到把事情处理完为止。事情来了不能躲避,否则就是被事情转,不是你处理事情,而是事情处理你。尤其是我们出家人想成就,没有事情来磨练你,你怎么成就呢?

  实际上修学佛法是最大的一件事,如果在日常生活中你都怕事烦事,成佛这么大的事你不怕烦吗?世间上的事你都怕烦,你说你学佛不怕烦,那一定是假的,你不是真正在学佛,不知道什么是学佛。学佛是分分秒秒、时时刻刻都在和自己的起心动念做斗争,和自己的言行举止较劲。你能对外面的事情认真负责,有始有终,你对自己内在的事情也会认真负责,有始有终。你对内在的事情有始有终,在日常生活中做人做事也会有始有终。

  有的人看到了问题不说,有时候没办法了才说上一句,对方不听也就算了,不再说第二句。而有的人说第一句对方不听,他会说第二句,第二句不听他会说第三句,直说到你改为止,转变为止。这种风格的人一定会成事。你看到对方有问题说一句,对方不改,你就拉倒不说第二句了,那你为什么还要说第一句呢?这说明你的心量不够,干脆你第一句也不说。既然我说了第一句,就要盯着你把这件事情做好做完,盯着你直到你改变,否则我一定会说第二句第三句。做事要么别出手,既然出了手就大方一点,不能说:“我努力了就行了。”你努力了没有结果,有什么意义呢?你努力的目的就是为了最后的结果。

  看一个人平时的为人处事,就知道他这辈子能不能成佛。如果你是一个做事有头无尾,不追求结果的人,那你学佛也不会有结果。很多修行人对自己要求很严格,每时每刻都在求

  道,不管外面的事,只要有地方住,有口饭吃,能修行就行。这种心态、这种精神很难得。但是如果把这种习性用到日常生活中去做事,去弘扬佛法,那还是欠缺。有时候对别人负责也是对自己负责,对自己负责先要对别人负责,佛教讲众生是一体的。为什么说众生都成佛了,我才成佛呢?众生都在地狱里,你一个人成佛能快乐吗?

  有些人做事虽然追求完美,但缺少章法,不知道从何下手,很容易被别人所干扰所转。一个成事的人绝对不会轻易被别人的言行举止所干扰,所击垮。如果我这样,今天就没办法坐在这个台上,没办法盖东华寺,甚至连和尚都当不了了。尽管有很多人认可我,但也有很多人诋毁我。别人诋毁你的目的无非是想让你生气,让你改变初衷,想击垮你,你怎么能轻易中计呢?既然你确定了自己的目标,认为自己做的是对的,无论别人怎么说,你都不应该动摇。为什么别人三言两语就能让你改变初衷,放弃初衷呢?做事不仅要有明确的方向、清晰的方法,还要有冷静的头脑、理智的判断,和坚定的意志。人很容易被自己眼见耳闻的一切所干扰,所转,因为所有的信息都来自眼睛和耳朵。如果你超越了眼根和耳根,不被它们所转,你做人做事就轻松了,活得就自在了,你也就解脱一大半了。有很多人诋毁我,说我坏话。但是,无论他们怎么说我,我还是用心地做事。你越是在暗处盯着我,伺机扳倒我,我做事越谨慎。如果你不在旁边盯着我,我可能会得意忘形,肆无忌惮。所以人家找你的毛病挑剔你,躲在阴暗处算计你,从某个角度讲是来成全你,成就你。你不应该生气,而应该更谨慎。有一天你成就了成佛了,要感恩他,感恩这一类型的人。每一个成为佛菩萨的众生,都经历了无数的磨难,这些磨难都是助道之缘,都是来成就我们的。

  已形成的思想理论都有其固定的模式,千年万年不会改变。比如学中国历史,无论再过多少年,还是按唐宋元明清这个顺序来学,历史事件都有它清晰的脉络。但是,有时候我们在理上明白了,为什么在事上行不通呢?那就是没有把理吃透,没有把理融入血液中变成我们自己的东西。真正明白了理,在事上一定行得通,一定会得心应手。所以一个人明白了理就应该在事上下功夫,把心用在做事上,因为事和人直接相关,都是因人而生。而人是瞬息万变的,你接触的每一个人都在变化。所以理虽然不变,但做事的手法要根据不同的人和环境而改变。

  修行要体现在“用”上,这个用不外乎就是为人和处事。所以真正的修行必须体现在为人处事上。如果说你有修行,但没有体现在为人处事上,怎么证明你有修行呢?

  我们东华寺的女众一直保持着一股正气,特别注重自身的实修,对自己管理很严谨,做事很稳当,不多管闲事。实际上出家人除了修行,除了寺庙和佛教,还有什么事呢?佛教的事、寺庙的事就是我们个人的事。我们出了家,就和寺庙和佛法融为一体分不开了,佛法就是我们的命根子,寺庙就是我们的家。为什么过去一些老和尚看到有人诋毁佛法,毁坏佛教,就像挖自己的祖坟一样?过去我也不理解,心想:这个老和尚,你修你的就是了,人家也没伤害你,只是说说佛教,说说和尚,也没说你,你管那么多干什么?慢慢地我悟到了一个道理,有些事情看似和我们没有关系,但仔细一想,我们和它是同一体的。虽然他说的是其他和尚,但其他和尚也代表了佛教,代表了僧团。所以,尽管他诋毁的是佛教,不是我们个人,但也是诋毁我们。

  女众的嘴要严,不要轻易开口。一个团体里面很多是非都是女众生出来的。古人讲:“好人出在嘴上,好马出在腿上。”我们是出家师父,更应该口上有德,不要轻易开口,说出去的话就要对它负责。看不惯的事可以自己去做,但不要在背后说是道非。尤其在僧团里,大家要管住自己的嘴,这个僧团才会清净。

  女众还要内敛,个性不能太张扬。尽管社会上倡导男女平等,但实际上很多事情还是由男的抛头露面,不允许女的来做,很多风光还是被男的占去了。佛门里也是如此。所以女众更应该注重自己的内在修为,在内功上下功夫。

  我们东华寺的女众很努力,个个都是修行的榜样,我真的是打心底里喜欢你们。将来我要把女众下院设计得比男众的还好,让你们衣食住行无忧,而且心灵无忧。只有心灵无忧,你们才会好好用心修行,什么都不用想。将来女众道场建好了,你们女众也轮流做执事,给你们锻炼的机会。中国现在有十几个女方丈,将来我们东华寺也要出几个女方丈。

  台湾的几大高僧在起家时,身边的四梁八柱都是比丘尼。因为女人的心态比男人的好,名利心没有男人那么重,她们只要在衣食住行上有保障,精神上有保障,有一个安稳的环境修行就很满足。但男的不一样。所以无论什么宗教,教主都是男的。但是,不知你们是否注意过,宗教里面所崇拜的偶像最终还是以女性的形象出现,信徒都崇拜女神、女菩萨。所以女众更容易度众生。

  大家一定要好好学习充实自己。我们东华寺一定要成为一个学习型的寺庙。你们要多和外面的人接触,多向外面的人学习。今天的时代不同于过去,信息量非常大,如果待在寺庙里什么都不闻不问,你拿什么来指点信徒?现在的信徒都很有思想,来到我们面前提出一些问题,如果我们闻所未闻,是没办法为他们答疑解惑的。

  过去社会上的人无论什么都要到寺庙里来向出家人请教、学习。可是今天我们出家人什么都不懂,要向社会上的人请教、学习。但是真正的大德高僧还是像过去一样,学富五车什么都懂,中国文化全都装在他们的脑子里。为什么蒋介石退到台湾时,请走了一大批高僧?因为他知道只要这批高僧在他手里,中国文化就在他手里。所以当时他用一架专机把中国的高僧和知识分子全部接到台湾去了。

  我们东华寺虽然建得这么大,但为什么我总感觉它很单薄很空,一个指头就能推倒呢?就是我们出家人的脑袋里面太空了,每个人就像纸一样单薄,指头一捅就可以戳穿。好多信徒的素质都比我们高,我们怎么教得了他们呢?可是我们又是师父,不好意思向人家请教。好多人都有这种看法。这个现象在我身上是不允许存在的。我是个实用主义者,你比我强,你身上有我可学的东西、缺少的东西,你有过人之处,我就会向你请教。我非常推崇一句话:学在一人之下,用在万人之上。你向别人请教只是一时不懂,你不请教一辈子都不懂。向别人请教不仅不会丢人,还会提升你的美德。

  单纯心是修道很重要的品质之一。但所谓的单纯心,是这颗心由单纯变成了复杂,再由复杂变成了单纯,这时候才是真正的单纯。很多人的心根本就没有打开过,那不…

《什么是人生观》全文未完,请进入下页继续阅读…

菩提下 - 非赢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网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