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续本文上一页他人持为己有的念井、口、大便道等非道,或者虽是自己的妻子等可行境,但若于塔庙处,或怀孕、持八关斋戒的时候,怀着无误的“想”法,由随一“烦恼”发起,“动机”想要非梵行,“加行”勤于彼事,“究竟”两根交合等。
四、妄语,“事”,如没有神通却向某人说有神通的对象;怀着变无为有的“想”法,由随一“烦恼”发起,“动机”是想说其理;示以身语随一动作的“加行”;“究竟”对方明了其义。
五、离间,“事”,两位补特伽罗;怀着即是彼等的“想”法,由随一“烦恼”发起,“动机”是想让他们乖离不和;“加行”宣说能令他们乖离的语言;“究竟”对方明了其义。
六、恶语,“事”,讨厌的众生;怀着即是彼人的“想”法,由随一“烦恼”发起,“动机”是想说粗恶语;“加行”说刺激对方的难听的话;“究竟”对方明了其义。
七、绮语,“事”,不属于前面的三种,其它无意义的内容;怀着即是彼事的“想”法,由随一“烦恼”发起,“动机”是想信口开河;“加行”者,如持诵外道经典、婆罗门密咒,或讲说王臣军阵偷盗等喧扰之语,或贪心讲歌舞之词,或是沙门为了利养所说阿谀奉承之词;“究竟”讲说讫。
八、贪心,“事”者,谓他人的财产;怀着即是彼事的想法,由随一具有五相的烦恼发起,五相为:1、对于自财物的耽著心;2、贪婪屯积心;3、对于他人财物的饕餮爱味心;4、谋略心;5、不觉羞耻、不知过患的覆蔽心。“动机”,谓欲令归属自己;“加行”,为了自己拥有,勤用心思;“究竟”者,愿我一定拥有。
九、嗔心,“事”者,讨厌的众生;怀着即是彼人的“想”法,由随一具有五相的烦恼发起,五相为:1、憎恶心,对于能损害之因,执相分别;2、不堪耐心,对于损害,不能堪忍;3、怨恨心,数数非理作意,不能忘怀;4、谋略心,谓作是念,若能打杀,何其快哉!5、覆蔽心,不觉羞耻、不知过患。“动机”者,希望作或杀或缚等伤害事;“加行”,勤用心思;“究竟”者,若真能作到,一定去作。
据说,如“愿我得到梵天的果位”这种想法是随顺的贪心;如“愿此人死去”这种想法是随顺的嗔心。
十、邪见,“事者”,如业果;怀着没有业果的“想”法,由随一烦恼发起,“动机”者,想要毁谤;“加行”者,如认为的那样思惟没有业果;“究竟”者,决定毁谤。
十业道中轻重差别者,由意乐猛利烦恼所发起,杀害如上师、父母之境,夺彼等财物,或欺骗、离间、粗恶语、贪心、嗔恚。另如杀害体大的畜生,偷盗大批贵重物品,于梵行者非行处作邪淫,离间和合僧,认为没有罗汉出世,于罪恶不知忏护,反而心生欢喜、变本加历等,依理类推,极为严重,在相反的情况,比较起来,相对就轻。
如种下不同的种子,就会毫不错乱地发不同的芽一般,极重的上品罪,就会感生地狱的异熟果,中品感生饿鬼,下品感生畜生。
等流果者,杀生感短命,偷盗感资财匮乏,邪淫感妻不贞良,妄语感多遭诽谤,离间感亲友乖离,恶语感闻违意声,绮语感言不威肃,贪心感事与愿违,嗔心感畏惧重重,邪见感昧于正见。
增上果者,杀生感饮食汤药效力减弱,偷盗感果不丰登,邪淫感地多污泥,妄语感环境多诸欺诈恐惧,离间感地势不平难行,恶语感不悦意的朽木、荆棘等,绮语感树不结实,贪心感一切圆满之事日渐衰败,嗔心感多诸瘟疫和战争、人与非人的伤害,邪见感是非善恶颠倒。
异熟果与等流果成熟于补特伽罗自身,增上果发生于生存的环境地域上。
业有定业、不定业两种。不定业者,虽说是若未遇缘则不生异熟、遇缘则生的一种情形,但我们现在所积集的大部分业,由强烈的三毒所引发,又在殊胜境前,屡次三番地造集罪业等,因此大多数是决定要领受的。
如世亲菩萨说:“定三顺现等。”54
是说有三种定业。如历史典故中,有人毁骂僧人是女人,由此即生变了性别。此为顺现法受。又于后来的一百世投生为女人身,由此具备了顺次生受、顺后次受。
若自己有了一种定生恶趣的业,则此生连加行道忍位也不能证得;若有了定生欲界的业,则不能证得离欲果;若有定生轮回的业,则即生不能证得解脱等。
对于刚才所说的业果安立的道理,我们当生起决定,并反观自心,三毒及其发起的杀盗等恶业,自己更喜欢哪一种?对于喜欢的这种业,从“事”至“究竟”之间,让它在我们的内心上显现出来,若现起对于仇怨怒火中烧,或对于如有情、物品等境恋恋不舍的心态,即以正知正念紧紧抓住,过去,由于没有正知的摄持,造集了许多罪业,虽然如是,还不知道是在造业,现在我们既然已经认识到,它何时稍一产生,当能依法对治,不仅如此,还要精进于行善。这就必须认识善法,十不善反转来即是十善。由大力的善断除杀生,异熟果感得人身,等流果感得长寿,增上果感得药效显著等,以此为例,我们把不善业的果报反过来,好好思惟,乃至未发生胜解与欢喜心之间而修。
对于善不善之理,如果我们详细地观察其间的关键,如上面的事、意乐、加行、究竟之间,一切都是在善心的摄持下,所作的布施则是纯白之业。从事至究竟之间,一切都是在恶心的摄持下,为了自己所作的杀生则是纯黑之业。
如为了救众多的生命,而杀害一个补特伽罗,加行方面是杀生的不善业因,力量微弱,会生起痛苦的等流果,但在意乐的差别上,是大力的善因,会引生安乐的异熟与增上果。这种情况是黑业白异熟,是应实行的。
另如以杀害众多生命的意乐而行无贪的布施,在意乐的差别上,是大力的不善业,只会引生痛苦的异熟、增上果,但在等流果方面,则是寿量短促、资财丰裕,黑白二果混合而有。这种情况是白业黑异熟,是应断除的。
对于这些微细的业果道理,我们也应思惟并如理取舍,是至关重要的。然而大多头戴禅帽、身缠禅带、护网隐木、眉毛高挑的看姿者,若他们能大致认识十种善不善业道,并如理取舍,也算是处于快捷的水准了。
特别要得到具有八种异熟功德的身体,其方便者,即是精进于救护他命,供献灯明,如仆敬他,精进布施,语言谨慎,发愿自己具备各种功德,不做阉割之事且观女身过患,他不能作、自当代作等,由此可成就寿量圆满、形色圆满、族姓圆满、自在圆满、信言圆满、大势名称、丈夫性、大力具足 的功德。于此道理,如前一般,我们应殷重发起胜解、欢喜的意乐。
如是,我们通过观察修、安住修的两种方式,修习善不善的体性与果报后,我们要想得到贤善的身体,以成办刚才所说的十善以及一切种智,就一定要不被前面所说的彼等不善所沾染,而且不可再造集新业,然而现实中,此生既已积集了那么多的罪业,更不堪回首的是,在诸多的生死长河中,不仅为了一己的私利,还为了师友妻儿、兄弟女人、眷属村寺等,造下了无量无边的罪业,如《 亲友书 》中说:
“再生天乞士,父母妻子人,
勿由斯造罪,狱果他不分。”55
为了他人所造的罪恶,当我们领受其异熟时,不会有人与自己分担,只会独自一人承担。而且对法论中说定业不可转,由此我们若茫然无望地感到:似乎任何努力,也不能解脱轮回!
啊!我等善巧方便、大悲本师宣说了无量了不了义的正法,下乘法中虽那样宣说,但在了义上说,即便罪孽深重的无间罪,若加以忏护,也能净化。
如《 亲友书 》中说:
“先时离谨慎,后若改勤修,
犹如云翳除,良宵睹明月,
孙陀罗难陀56,央具理摩罗57,
达含绮莫迦58,翻恶皆成善。”
其中说,如堂弟难陀无比地贪恋自己的妻子;央具理摩罗杀害了九百九十九人;阿阇世王杀害了父亲影坚王。但他们能真诚忏护,由此净化了罪业,前两位还证得阿罗汉果。达含绮莫迦杀害了母亲,但依忧悔心如理地取舍,虽投生地狱,却如击彩球般,稍入即出,于世尊前证得预流果。“我虽不能证得那般的果位,但总可以关闭恶趣的大门。”如是以强烈的出离心催动内心,供设忏罪之境——身语意所依,坚固真实三宝的胜解,对于往昔所造的罪恶,发起如腹中毒般的强烈追悔心,此为拔除力;“今后虽至命缘亦不造罪”的防护心,此为遮止罪恶力,以此二心为前导,如为了除毒而吃万灵丹般,持诵宗喀巴大师著作的《 四力忏文》,另如《圣三蕴经 》,净化恶趣、罪恶的殊胜陀罗尼咒,或如来名号等,同时身作顶礼,即是切实的修持。大论中在拔除力的时候,讲到《金光明忏 》,其意是计算罪过的数量。对治现行的时候,读诵经典、塑造佛像、供养等,是以座间平常威仪所作的事来说的。
真如印证者,正座与座间并无决定,还赖于补特伽罗根性的利钝。若是出家人,在正座时,还说到罪堕的还净。我们当分清一般与特殊的关系而修行。
颂曰:
轮回无明厚翳障,明察取舍慧眼盲,
清洗面衣污垢等,自认大事莫过此!
或为积终销散财,鸟迹无痕水中画,
不辞艰辛三门业,备历勤苦依难行!
犹如梦幻苦乐境,无暇此生恩仇等!
沦为八法散乱奴,何义强作狱火薪?
愚夫无知为此生,造不善业犹可谅!
我曾多闻佛圣言,志随风逝,实汗颜!
喂!
春季播下何样种,秋日果熟各不同,
黑白因生苦乐果,思已珍重取舍行!
悔护心于三宝前,能治罪聚四力忏!
恒常串修达纯熟,根除恶趣恶处因。
妙音绕喉语自在,大悲莲花手本色,
威力秘密主体性,三部幻舞宗喀巴!
所说下士修心法,共通道次诸扼要,
不乱言简义丰易,如师总持解说讫!
印藏智士善说语,度脱苦集轮回海,
前往灭道大宝洲,具慧倾听多弦曲!
丙二、于共中士道次修心:
如《 菩提道炬论 》中说:
“背弃三有乐,遮止诸恶业,
但求自寂灭,彼名为中士。”
下士希求增…
《文殊口授》全文未完,请进入下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