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续本文上一页这就是幸福、快乐的感觉,是一种超越一般人所感受的,更高的幸福与快乐。
因此,我们应该以正念和觉知的方式做事,就会有一切都没有问题的感觉。泰国人很少用这种语词,但是讲英语的人有说「没问题、没问题」的习惯,也许一天中还超过十次,虽说「一切都没有问题」,但不知道是否真的一切都没有问题,但「一切都没问题」的确是最好的表达方式。如果我们具足正念和觉知力,同时也觉知「一切都没有问题」的感觉,那么我们真的会很快乐 。
这是观照行走的另一个好处,它有宗教及佛法方面的特殊好处,也就是它能根绝罪源、利益世界。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可以用这种会萌生快乐的方式来行走,也可以学习在任何一种姿势中都能保持愉快,行走时谨记「一切都没有问题」这句话,不论走到寺院,走回家或走到任何地方,就会觉得一切都没有问题,一切都很愉快。因此,距离不是问题,因为你觉得一切都没有问题,一切事务对你而言,都是很有利的,即使无法到达涅槃彼岸,你已经从行走的修习中获得许多利益了。所以,要好好的专心觉知行走,要把它做好,依循我所说的去觉知行走。虽说它是一种宗教行为,但走出佛寺,处于一般人之中时,只要能觉知到每件正在做的事,你就会发现一切都没有问题,如果能这么做,就可以说已经尝到了法果的真味,正朝向涅槃的境地,无论是什么姿势,都会觉得一切都没问题。
我建议并提供你们这个讯息:希望你觉得一切都没有问题,在一举一动中都这么练习,不论是行、住、坐、卧、吃喝、沐浴、上厕所、洗碗筷或拖地板等。无论做什么,都请保持一切都没有问题的感觉去做,如此一来,将无时无刻不在快乐中。当你拥有正念或觉知力时,就能确
定一切都没问题。你可以将动作分成几个部分觉知,你会发现这么坐是对的;这么举脚是正确的;那么走是对的;这么做或做任何事都是对的,因为有正念就不再有什么错误的事了。
让我们拥有一个新生命吧!现在我们再回到原来的重点:要使心具足完全的正念,完全且微细的正念,才能感受到一切都没问题。来到佛寺是对的,抱着一切都没有问题的心境走到佛寺来,一路上都是愉快的感觉。没错,来到佛寺是对的,你做了必须做的事,然后回家。回家也是对的,在家里也是一切都没有问题,无论你必须做什么:吃、沐浴、上厕所等都能将每件事做好。在厨房时,不论要挑柴火、生火、煮饭、
把锅放在炉上,等它煮熟等,一切都没有问题。切记一切都没有问题,你就会快乐了。
「正确」(right)这个词的衍生义,是指开悟最正确的八个条件──(八正道),佛陀肯定只有这八个条件──正见、正思、正语、正业、正命、正精进、正念和正定。
当你依此步骤修定和修观时,将能完成八正道,如果你不了解,以后可以向我反应。你看,当你练习举起呀,向前移动呀,触地呀……时,就会了知你正在正确地行持八正道。首先,因为没有做错,你真的具足了正见、正思、正语,然后修没有错误的正业、正命、正精进、正念和正定,而这些构成了无上内涵、境界和规模的八正道,它能使苦灭尽,并自动地将苦息灭。
关于行走的修持法。首先,我提到了正规的觉知行走的方式;其次是寺庙外的行走方式,也就是不像正规的方式分成几个步骤来观察行走,如果你走得好,走得对,也能得到相同且令人满意的结果,而且任何姿势都是一样。这里有二种意义:其一是与宗教和涅槃有关,另一个是与居家生活有关。不论是行、住、坐、卧、吃喝、上厕所、沐浴或任何姿势,请以正确的方式做它,努力把它做好,直到觉得这么做很自然,这么想很自然,这些是属于科学的范围,也是自然的本质。然后你就会了知,若能如此把持心念,或以此方式训练自己身体的行为,那么所具备的就只是正确无误的行为,而没有任何令人不悦的事。
当一个人看着自己时,就会明白一切都没有问题……一切都没有问题…….一切都没问题。我们应该在佛教徒的心里及佛教的文化里,建立这样的表达方式,当我们看见一切真的都没问题,才会大喊「一切都没有问题」。说英语的人有这种语言习惯,不知道他们是否真的一切都没有问题,事实上他们可能是无知的,但在他们的文化里有这样的语言习惯:「一切都没有问题」,「一切都没问题」。他们常挂在嘴边,但却不一定都是一切真的没有问题。只要依照佛教徒的生活,我们应该就是正确的而没问题的。当佛教的文化谈到「正确」时,它确实指「正确」的意思,就是依前述的八正道所说的正见等行为。好了,以上就是人们走路的方式,下次我要逐一说明的是站姿和卧姿。
现在正是结束谈话的适当时机。事实上,我也说完了,可以在此暂停,其它时间留给比丘们念诵经典,藉此激励、强化你们的禅修力量。
观站姿
各位虔诚的法友大家好:
这次演讲是纪念玛迦扑加节所举办的「核子时代的止观禅修法门」系列演讲第五次开示,主题是「观站姿」,我会重提前章所说的部分内容,当做是观站姿的基础,但类似的内容则不再详细叙述。
在第三次开示时已讲过觉知呼吸的一般原则,这些原则适用于任何姿势,可以用来觉知各种感觉、行动和性情,你必须能分析这些动作的特质,这也是本系列每一个主题最基本的核心教义。例如觉知呼吸,必须清楚地感觉呼吸的进出,每次皆默念「吸入呀、呼出呀」。每次都必须默默地告诉自己「吸入呀、呼出呀」,不需要大声地念出来,只要打从心里念,用心告诉自己「吸入呀、呼出呀」,真的感受到这种情形时,默念才有用,不只是呼吸的进出,其它你所觉知的对象也是一样。
我已经讲过行走的姿势,我们必须学习觉知每个姿势,如此才能在自己的余生中,随时保持觉知而不中断。每天我们都做许多种动作,主要有行、住、坐、卧的姿势,另外还有较琐碎的姿势,如伸腿、弯身、往前后看、吃喝、沐浴、上厕所、擦桌椅、拖地板等动作。无论做什么,都要以最完全的觉知力来做事,每次做事时,就告诉自己正在做什么。上一次我将行走的动作讲得很详细,心中回想一下上次开示的内容,如此将有助于你应用这些观念了解来本次开示的内容。
行走的修观比其它姿势还来得重要,如果能正确地专注于走路,将可以得到比其它姿势更好的内观智能,这种智能不但清楚、稳固而且精密。你必须以特别敏锐的专注力来觉知行走,由于需要有极佳的敏锐力,因此会产生更深入、更坚固的觉知力,所以我才会说应该好好专注于行走。
今天我的身体状况不太好,不能像以前那样得讲太久。所以今天有关站姿的部分,只能做个简短的说明,但该说的我一定会说,不会略过该讲的部分,你们要专心地听,讲完之后,会放一些相关的录音带给你们听。
观站的种种姿势
你们必须了解,站姿和其它姿势也是相互关连的。例如现在坐着,但也可能变换成站的姿势。在这转换点上,必须有很好的正念或觉知力告诉自己正在更换姿势,姿势即将变换,姿势即将变换,将从坐姿开始转成站姿,然后才开始转换姿势,此时,我们转换姿势的动作要缓慢、渐进,必须了了分明每一个动作的变化。
假如你现在坐着,然后想改变成站立的姿势。首先,你必须告诉自己,先清楚觉知现在坐着的感觉。可以默念:「坐呀、坐呀、坐呀」,必须清楚自己正坐着,然后再站起来,感觉要站起来时默念「起身呀、起身呀」,一直持续下去,不要停止,「起身呀、起身呀、起身呀」一直默念到身体完全站直为止,最后告诉自己「站呀、站呀、站呀」。
如果你有其它细项的姿势,如双手交叉在胸前,也要感觉到双手正交叉:「交叉呀、交叉呀、交叉呀」,自始至终都要保持觉知。
假如现在你正在行走,想从走的姿势换到站的姿势,你必须感觉到自己正在行走,「走呀、走呀」,保持觉知,继续觉知「右脚呀、左脚呀」,然后是「右脚停呀、左脚停呀」,接着是双脚站着不动,这是由行走到停下来的方法。这些动作完成之后,可以继续感觉站立的姿势「站呀、站呀」,由于这还是属于粗层次的觉知,你可以先只觉知站立的姿势,「站呀、站呀」,如果想知道得更微细,可以去觉知伸直身体的感觉,或放松身体的感觉,当身体完全停住时,可以默念「站呀、站呀」。
站着时,如果有只脚特别放松地站着的,那就要觉知这只放松的脚,「放松呀」,站着时也可以觉知呼吸:「吸入呀、呼出呀」。在第三次演讲时曾提到有个原则,那就是如果有外尘或感受干扰了觉知,你就应该先觉知这些干扰,即使感觉到身体倾斜或歪了等,自己也应该保持觉知,直到倾斜感消失,再回到原来觉知的姿势上,而此时是观站立,所以是「站呀、站呀」,这就是觉知站姿。
当你站着时,应该清楚地觉知禅观的对象,依照这样的方式不断精进,直到你达到最高的法则,而彼时你将感觉到执着被根除了。这听起来和你从其它教派学到的相当不同,但一开始我就说过,这是针对核子时代所作的演讲,因此它是一种快捷方式法门。此快捷方式快速地达到一心专注的境界,然后就可以转观无常、苦和无我,无须修证到根本定,只须觉知精要的佛法要义即可。
观五蕴
在你观站姿,「站呀、站呀」时,彻底地观站立的姿势一阵子之后,可以继续观身心五蕴,也可以依照第三次演讲所说的程序去观。简单地说,就是应该清楚地觉知站立的姿势,而这种觉知是属于心法,所以要觉知它是「名呀」(nama);但是站立的方式、姿势和脚等,这些是「色」,当你在感觉色法时,就说「色呀」;感觉到心法时就说「名呀」。
你应该如前面所说的彻底了别身心五蕴,试着不断地来回复习,…
《佛使比丘 内观捷径》全文未完,请进入下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