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我的阅读记录 ▼

《成就盛宴》导论▪P30

  ..续本文上一页样一种清净的心。由此,达到心中从此以后无比虔诚地信仰,身体无比恭敬地承侍上师,获得显密教诲当中所说的一切修行成就。非但自己获得如此之成就,我周围一切有情父母众生亦获此成就。

  这是甘露融入到体内消除业障的方法,以下每一偈,均照此方式修持。

  偶一获此圆满有暇身,八暇和十满的人身极为难得,正如博多瓦大师所言,大地上的草木无量无数,但房顶上的草却甚为稀少。寂天菩萨于《入菩萨行论》中讲:犹如无边大海,中有浮木,木上有孔。海底有一盲龟,每一百年方浮出水面一次。浮木随波逐浪,来去无定。盲龟浮出之处亦无定。盲龟钻入浮木几乎是不可能的,而获得人身的几率,便如盲龟恰巧能将脖子伸入浮木上的孔一般。这是人身的难得。

  继而思宝贵。如何宝贵?人身无所不能,想以此获得今生的荣华富贵亦可,想来世继续得暇满人身亦可,获得生生世世的安乐亦可,乃至于彻底了脱生死获阿罗汉果位,甚至为解救天下一切苍生,而证得至高无上慈悲智慧德能的佛陀果位亦可!不仅可以,而且即身便能得到。人身真是如意宝。这样一个既宝贵又难得,而又非常短暂的人身,要充分地利用它。要日夜不间断地去思考这个道理,在相续中令难得与宝贵之心非常坚固地生起!

  生起相续不断求加持,念第一遍时,资粮田中放出许多五色光,消除无始至今,障碍生起暇满人身大义难得之心的一切业障。念第二遍时,观想资粮田诸尊均化出与之一样的化身,融入到自己体内,自己得到了以暇满人身大义难得之心为主的一切修行成就。

  每四句话就这么观想一次,而且观想的内容,恰恰是跟这里所修行的内容一致。这叫“朗忍夏更”,“夏更”即速修之意,简单地从头到尾将其速速修完。每四句偈中,求加持的最后一句都要念两遍。为什么?大家有没有发现,每四句话观想时有两个次第:一是消业障,二是求加持。

  消业障时,观想资粮田中流出许多甘露水与五色光,融入自己体内。此时,不必观想骨骼血肉之类,将体内观想为瓶子般中空,原本充满黑色的业障,当光与甘露水融入时,体内刹那明亮,黑暗不知去处。为何我一再强调这一点?因为,我们现在便要为将来修密宗无上瑜伽密法的生起次第和圆满次第开始打基础,倘若观想业障如墨汁般,从自己两个便道和全身毛孔向外排出,则对圆满次第的修行有所损害。倘若观想为黑暗,五色光和甘露水刹那进入体内时,正如暗室点亮明灯般,刹那黑暗无有去处自然消失,如此,则对圆满次第的修行非常有利。不过,具体观想方法大家也可以随意选择。

  第二遍是求加持,资粮田中化现出与诸尊无二无别的化身,融入体内,自己得到身口意的加持,得到福禄寿财的加持,得到了教证二法修行境界的加持,得到与自己相应、正在实修的这个所缘的加持。因此,它分为两部分,要念两遍。

  身命动摇犹如水中泡, 迅疾灭坏必死应思惟,

  死已如影随形黑白业, 引还后果决定获不异,

  如是知已一切诸恶业, 细而又细亦复令断离,

  众善资粮遍尽能修成, 恒常具足殷勤求加持。

  这八句话讲的是下士道,唯有最后一句“求加持”念两遍。“身命动摇犹如水中泡”,我们的生命,正如水中的泡沫一般无常。无常有三根本九因相。三根本,其一是决定死:天下没有一个众生是不死的;其二是死期不定:死亡何时来临,无人能知;其三是死后唯有佛法有所帮助。然后,“死已如影随形黑白业,引还后果决定获不异”,此二句明讲善恶业果报应,暗讲人死之后不会从此结束,一定会继续投生。投生何处?地狱、饿鬼和畜生三恶趣,或人间、阿修罗与天界三善趣。我们最有可能堕落到三恶趣,因为所作之恶极多,修善极少。一旦堕落三恶趣,则地狱是酷寒炽热之苦,饿鬼是饥渴之苦,畜生是相互残杀、打、驱役之苦,无法忍受。谁能保护自己?唯一的怙主,便是佛法僧三宝。因此,坚定不移地皈依!此处不仅暗藏皈依之义理,亦点明如影随形的黑白业,无论自己行至何处,黑白善恶业力亦如影子般跟至何处。明白这个道理,生起决定之后,便要生起断除恶业、修习善业,哪怕是细小的恶业都不去造,细小的善业亦要修的这样一种心。要远离一切过患,断除一切过患,而且对善资粮究竟地修持,从极细处开始修,从而证得一定的成就。这种修行不仅仅是恒常去修,亦应非常认真地去修。其内容是,消除生命常恒之心、消除不怕三恶道痛苦之心、消除不皈依三宝之心、消除不观因果业报之心,增长对善恶因果业报、三恶道痛苦以及生命无常的决定信之心。此处之无常乃指比较粗显的无常,不牵涉特别细微的无常。

  受用无厌一切众苦门, 无可保信世间诸圆满,

  见过患已于彼解脱乐, 大希求心生起求加持。

  此四句是讲出离心,属于中士道范畴。内容是六道轮回的一切快乐,你是永远都不能满足。而且,轮回中的一切快乐,实际上都是痛苦的因,因为轮回当中的一切,均痛苦——苦苦、坏苦和行苦之门。轮回当中的一切朋友、一切所在处、一切所作,根本不可靠。世人沉溺于其中的荣华富贵等,其实是刀刃上的蜂蜜,倘若去舔食,便会割伤自己的舌头。要看到轮回的这个过患。因此,要生起对解脱的欢喜心以及希求解脱之心!将六道轮回视为苦海,一切友伴视为痛苦之根,一切所在处是痛苦之处,一切所作视为痛苦因。以此方式,视轮回如火坑、牢狱。轮回当中的一切富贵享乐,不过是坏苦的一部分,细细地看,都没有快乐。因此要生起这样的一种远离轮回之苦、获得永远安乐及安乐因的解脱果位的出离心!

  即此清净出离慧引起, 正知正见大大不放逸,

  圣教根本别别解脱戒, 坚持修行能作求加持。

  此四句是脱离苦海的方法,就是从别解脱戒开始,依戒定慧三学的修行,早日得到解脱。凡是带有“求加持”的都要念两遍。这部分是中士道。

  如我沦落有海固如是, 父母众生陷溺亦如之,

  见已解脱诸趣担负荷, 发起菩提胜心求加持。

  这是上士道发菩提心的祈愿文。是说,犹如自己沦落到轮回的苦海当中一样,一切众生也承受着如此的苦。看到这个之后,我要承担起度化一切有情的责任!所以说:“为解救一切天下之苍生,让我生起速疾寻求佛陀果位的菩提心吧!请诸佛菩萨加持我!”这是发菩提心。

  仅唯发心不受三聚戒, 或受无习亦难成菩提,

  能善见已佛子诸律仪, 起大精进受学求加持。

  如果只是发起菩提心,而不受菩萨戒——摄律仪戒、摄善法戒、饶益有情戒的话,仍是不够的,要受持三戒,行持一切六波罗蜜的修行。所以,我从今以后,要精进修习佛子所行的六波罗蜜和四摄等一切菩萨道,祈愿我能够修成。

  菩萨戒和菩萨学处是什么?就是断除四黑法,修四白法等。我在《修心七义》里讲过,菩萨戒有根本十八戒,二十八轻戒或四十八轻戒等。还要学菩萨学处,就是布施波罗蜜、持戒波罗蜜、忍辱波罗蜜、精进波罗蜜、禅定波罗蜜、智慧波罗蜜这六波罗蜜,以及布施、爱语、共事和同行四摄。不修菩萨行,是无法成就佛陀果位的。

  心趋倒境散乱能作止, 且于正义如理起寻思,

  由是引发止观双运道, 速疾相续生起求加持。

  此处讲止观双运。第一句讲的是“止”,第二句是“观”,第三句话是止观双运的道之生起。止的核心是从颠倒妄想当中解脱出来,安住于自己所定目标;观的核心是观察一切万物的本来面貌,因此这里说且于正义如理起寻思,就是去观察。这两个正义如理地思寻的内容,乃是万法自性皆空的、否定式的落空,于这样的落空目标,以不被一切颠倒妄想所动摇,坚固地安住于这个目标当中的“止”来修,就是止观双运。所以,请求赐予我生起这样的加持吧!

  共同道熟密器成就已, 一切乘中最胜金刚乘,

  堪能士夫契入正习修, 决定稳速入道求加持。

  这是密法。一旦修成了前面的共同道,并且成熟以后,让我得以进入最殊胜的金刚乘。要进入密乘,首先要受密法灌顶,这是最不可缺少的,因为灌顶是入密法之门。但是,进入密乘后不造业、能成为名副其实的密宗弟子,其最根本在于守持戒律,因此下面讲密乘戒。

  此时二种悉地成就基, 宣说清净誓语三昧耶,

  不假造作定解获得已, 胜于生命守护求加持。

  “二成就”是现前的成就和究竟的成就。一切成就的基础是非常清净地守持誓语,即立誓以及三昧耶戒。要生起坚定不移的守护三昧耶戒的心,宁可失去生命,也不犯密宗的任何戒律,求加持让我生起这样的心。

  此后密部心要二次第, 凡诸津要知已务精进,

  勤行四座瑜伽无懈怠, 准如师教修行求加持。

  然后是修行。一切密续的根本修行是有形次第和无形次第,尤其是无上瑜伽密法的生起次第和圆满次第。这些修行心要明白之后,要努力地去修持,特别是要勤修四座瑜伽,即晨起座上修一次,早饭后一座,下午一座,晚上天将黑时一座,不懈怠地修。于大德所说的一切,我都能如是奉行,请加持我吧!

  如此妙道导引善知识, 如理修行善友坚固住,

  一切内外魔障中断类, 随即消灭清净求加持。

  这是回向。愿以如此殊胜的妙法引导众生趋向佛陀果位的善知识以及如理修行的善友,健康长寿。并且消除我修行佛法当中的一切内外障缘,令我得到非常好的修法条件。

  一切生中不离清净师, 诸法资财受用悉具备,

  地道功德一切圆满已, 持金刚位唯愿速疾登。

  这是最后的回向文:我从今以后,生生世世不远离善知识的引导,具备修行如来正法的各种条件、顺缘,并于菩萨道一切修行圆满,祈请让我早日证得金刚持的佛陀果位吧!

  1-2-8-2 收资粮田

  吉祥大宝根本上师尊, 安住于我顶上莲月座,

  由大恩德之门哀摄受, 伏请赐予身语意悉地。

  观想资粮田中间,上师能仁王金刚持的心中有…

《《成就盛宴》导论》全文未完,请进入下页继续阅读…

菩提下 - 非赢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网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