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续本文上一页、导论之正文;
甲三、作者之名。
甲一、 供养词
首先,造《 烧香供导论 》不可缺少的支分,即供养三宝或本尊的供养词:
“那摩古如曼殊郭喀雅!”
作者要造任何论,首先要顶礼他的本尊,这有两层意思:
其一,学佛者无论做任何事情,首先要供养上师三宝及一切诸佛菩萨,这是佛经当中说的。然后才开始造论。
其二,为了彻底消除造论过程中的障碍。
梵文“那摩”是顶礼,“古如”是上师,“曼殊”是妙,“郭喀”是音,最后的“雅”是前后的连接词,即给对方顶礼。合起来就是“顶礼上师妙音”。一般称文殊菩萨、曼殊师利菩萨,为什么又称妙音菩萨呢?其实,梵文中对文殊菩萨的称呼有很多,如:曼殊希如,就是文殊师利,译成汉文是妙吉祥或妙德;曼殊郭喀,也是文殊菩萨的名称之一,意为妙音。
甲二、 导论之正文, 分二:
乙一、如何做烧香供;
乙二、做烧香供之功德。
乙一、如何做烧香供,分三:
丙一、前行;
丙二、正行;
丙三、结行。
丙一、前行,分四:
丁一、准备供具,供品;
丁二、皈依;
丁三、发菩提心;
丁四、收皈依境。
丁一、准备供具、供品
在念诵仪轨前,应该先做好准备工作。
“欲行烧香供施者,首先准备铜质或瓷质供炉一个(忌铁质),将无烟火炭一块置炉中,以匙取制成之食末,撒于火上,即出上妙香味,此时将炉置于户外,行者于户内依法念诵,以咒力故,即能化出无量数宝器,遍满虚空,四宾客各个安坐受食。
食末做法:炒熟之面粉,加三白三甜。三白者,牛奶、奶酪、酥油。三甜者,红糖、白糖、蜂蜜。调匀研末,再加六香(即竹黄、砂仁、红花、肉豆蔻、白豆蔻及丁香,各等量共研为末)与三白三甜掺合,可另加具加持力之甘露丸等,和合为末,贮存器中。”
首先法器方面,要备有一个如法的供炉、一对碰铃及上插孔雀毛与吉祥草的事业瓶。碰铃以能发出清澈响声的为佳,在一些售西藏及尼泊尔法器的店铺中不难购得。事业瓶则是一种金属制造的法器,有一瓶嘴,顶上另有一顶嘴,插有数根孔雀毛及吉祥草(注:事业瓶可在较大的佛具店中寻得;孔雀毛在造羽扇的商店有售;吉祥草即旧式扫帚所用材料,在新净未用过的吉祥草扫帚上拆下即可),瓶身可以用彩布装饰,里面装入约三分之二容量的干净清水。若未具备事业瓶的话,也可以用干净小杯或小瓶装水,另备数根吉祥草或杨枝一类的植物代替顶嘴也可以。
其次,香炉一定不要用铁、铝之类材质的,最好是七宝一类,如金、银等,实在不行用铜器、瓷器、紫砂或陶器也可以,但一定要用没有残缺且干净的宝器。然后将无烟的火炭放入香炉内(如果用木头或煤,要先烧透,待其无烟时方可使用,为的是避免柴烟与其后的供食所出的烟相混),再将事先作好的食末放在火上,燃出妙香味。香炉最好放在户外,既可以避免烟熏又方便观想。
食末制作方法:藏族人做炒面,一般是先把麦子炒熟,然后磨成粉,那是最好的。如果条件不具备,用现成的面粉炒熟了也可以。若面粉也没有,用五谷杂粮(大米、小麦、豌豆等)也行。锅中千万不能沾有肉类,可放点儿香油,炒匀。然后往面粉里边放三白(牛奶、奶酪和酥油)、三甜(红糖、白糖和蜂蜜)。此外,还可放入一些六香(即竹黄、砂仁、红花、肉豆蔻、白豆蔻、丁香,这些在中药店有售)以及高僧大德所制作的非常有加持力的甘露丸等,共研为末,与面粉拌匀即可。
这些甘露丸对于六道悲悯客、怨怼债主客等尤有加持力。他们都是非常可怜的众生,以诸佛菩萨的加持力与此妙香的加持力,可以使他们减轻诸多痛苦,得到极大帮助。不过,不是随便任何甘露丸都可以放,比如,由忿怒本尊朵玛供所得之加持物,息增怀诛四业当中的“诛业”所得之加持物等就不合适,因为其中忿怒王的威力将使一些宾客无法享用供施。
做烧香供时,食末不一定放很多,抓一点儿放在火上就行了,因为火炭毕竟不会太大。然后用净水(饮用水即可)洒净。
也有人说,在做水陆供和烧香供时有个规矩:必须在头上放一块布,说人的头顶上有某种光,会使这些六道中的宾客无法接近你。但到现在为止,在佛经里还没找到这种说法的任何依据,因此不予采纳。
丁二、皈依,分四:
戊一、纠正动机;
戊二、观皈依境;
戊三、诵皈依偈;
戊四、消除业障。
戊一、纠正动机
首先把自己的嗔恨心、愚昧心等严重的烦恼,通过数息观来排解掉。先依照毗卢遮那佛的七支坐姿(或菩萨坐亦可),如法的安坐于法垫之上,双手合掌,不做他想,吸气时慢慢地体会吸气的感受,接着将气稍稍止于丹田,并体会这种感受,然后再慢慢地把气呼出去。一吸一呼为一次,如此做二十一次,强烈的贪、嗔、痴等烦恼即可制止。从理论上来说,这个做法是用转移目标的方式,把你所有的注意力全部转移到对呼吸的感受当中,故而嗔恨心或者贪欲心的目标就不再受到关注,自然会渐渐淡化,不会像开始时那么强烈了。之所以这样,是因为若想由嗔恨心等直接转到皈依心或菩提心当中是比较难的,一定要有个转折点,即先从烦恼当中脱离出来,安住于平等舍状态,然后再从平等舍状态转移到善心中来,这就比较容易了。
戊二、观皈依境
念想面前虚空中,莲花月轮之上,与上师无二无别的观世音菩萨居中,其外围绕着一切上师、本尊、佛、菩萨与声闻、缘觉罗汉,如同我等众生聚会,团团围坐一样,齐聚于天空中一朵非常大的白云之上,面向自己。对此皈依境要生起无比的信心和恭敬心。然后观想,自己的右边是父亲,左边是母亲,前面是怨怼债主,后面是好友至亲,一切六道轮回的众生,包括苍蝇、蚊子、饿鬼、畜生在内,皆显现为人的样子,环绕于自己周围。思惟他们在轮回中正在受着各种各样的痛苦,而这些众生过去世中都曾做过我的父母,对我有着极大的恩德,我对他们怎能不生起极大的慈悲心!进而思惟自己现今同他们一样也处于六道轮回之中,故而眼看着父母众生受苦却无力救拔!此后定要精进修学,速证菩提,以便自觉觉他,普度众生。
戊三、诵皈依偈
双手合掌,心中思惟诸佛的身、语、意功德,及其对我们的恩德,以及佛陀能救、愿救我们之理,思惟佛的大慈、大悲、大智等功德;再思惟诸法宝之功德、僧宝之功德,生起非常强大的恭敬心。然后,再念起自己无数世来身口意所造的一切罪业及其过患,由此将导致堕入地狱、饿鬼、畜生三恶道之理。接着念及地狱冷热之苦、饿鬼 饥饿之苦、畜生相互残杀、相互吞噬,被打杀役使以及愚昧之苦等等。如是思惟,渐次生起非常强大的恐怖之心。同时心中生起定解,能够解救如此之大劫难者,唯有佛、法、僧三宝。因此,为了一切有情父母众生早脱轮回,具得现前及究竟一切安乐之故,从今以后,我要坚定不移地皈依三宝,速速证得佛陀果位。
同时想像自己带领着前后左右周围的一切众生,齐声念诵:
“诸佛正法贤圣三宝尊,
从今直至菩提永皈依。”
(三遍、七遍或二十一遍)
当你口中念诵时,心中的观想和思惟,二者要一致!当念至心中对上师、三宝生起非常强烈有力、坚定不移、非常猛励的皈依之心、依赖之心和仰慕之心时,会全身毛竖,或因念及自己与众生所受之苦而痛哭流涕。当此之时,观想自己眼前虚空中已经显现的、以观世音菩萨为核心的一切诸佛菩萨及三宝身上流出诸多五彩甘露及光明,灌注到你及周围所有父母众生的体内,消除无数世来所造的一切杀、盗、邪淫的身的业障,消除一切妄语、恶口、两舌、绮语等口的业障,又消除一切贪、嗔、邪见及由其所引发的意的业障,并得到诸佛菩萨的加持。
戊四、消除业障,分三:
己一、上除法;
己二、下排法;
己三、当下消失法。
己一、上除法
观想五彩甘露从顶轮融入体内;无数世以来所造的一切业障像墨汁一样,贪、嗔、痴烦恼就像毒虫、蛇、蝎一样充满体内,当五彩甘露进入体内之后,就像水注油瓶中,水自然下沉一样,五彩甘露直接到了最低处,从脚部开始渐次向上充满,到秘处、到丹田、到心间、到喉轮、直至顶轮。与此同时,体内的“墨汁”、“毒虫”等像水上浮油一样逐渐上涌,不断地从鼻孔、嘴及每一个毛孔排出体外,向下流到地上;座下之地因此而开裂,九层地下之阎魔王无比愤怒,血口大张,直接将此一切脏物吞进口中之后,怡然南归,地裂复合,上镇金刚交杵。这种方法其实也是非常殊胜的长寿修法。此乃第一种观想法。
己二、下排法
念想五彩甘露、光明从顶上不断灌入体内的同时,上述“脏物”通过大、小便管道及每一个毛孔排出体外,下流入地,阎魔王大口吞入,满足而归等等,所说如前。然后,地裂复合,上镇交杵,自己安坐于其上,周身孔洞封闭。继尔,五彩甘露从足下开始,直至渐次充满周身为止,得到了诸佛菩萨的身口意等功德成就的加持。此乃第二种观想法。
如上所说的白黄红绿蓝五彩光者:其中白色的光明甘露具一切如来身金刚的加持力,为大圆镜智和毗卢遮那佛之体性,能消除无数世来由愚昧所造的一切业障及身业障,并且能够消除愚昧,以白色之光明甘露将我们的色蕴转化为毗卢遮那佛之体性,令你得到大圆镜智;黄色的光明甘露乃宝生如来与平等性智之体性,具有一切如来功德成就的加持力,能消除一切吝啬、傲慢等业障,令我们得到平等性智,将我们的受蕴转化为宝生如来之体性;红色光明甘露乃阿弥陀佛与妙观察智之体性,具一切如来金刚妙语的加持力,能消除无数世来所造的一切妄语、恶口、绮语、两舌等口业障,也能消除一切贪欲、执着及坏聚见等等,令我们得到妙观察智,将我们的想蕴转化为阿弥陀如来之体性;绿色的光明甘露乃不空成就佛与…
《烧香供导论》全文未完,请进入下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