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我的阅读记录 ▼

修心日光论▪P8

  ..续本文上一页等,尤其是在今天一昼夜中,我应修习菩提心,应不离菩提心”。 这样,我们就不会与菩提心分离,《三摩地王经》中说:

  如是多观察,住彼诸分别,于彼心专注。

  (2)白善种子力

  因为大宝菩提心未生令生、生已安住成长的因,由布施出生、由持戒出生、由修行出生,所以我们应当勤集福德与智慧资粮。

  (3)破除力

  如前面自他相换时所述,我们应当了解我执及我执所生的我爱执、轻弃他人等烦恼的过患,努力地摈弃和断除它们,按照《入行论》中所说的那样来修:

  “我宁被烧杀,或遭断头苦,

  然我绝不可,屈服烦恼敌”。

  (4)发愿力

  我们应当发广大愿来驾驭自己的善根:“依赖轮回、涅槃一切善根,特别是自己三门所摄三世所有善根的力量,愿一切有情,特别是自相续中,大宝菩提心未生令生、已生安住增长”。

  (5)串习力

  我们应当在任何时间和任何环境下,一味地专修前面所讲的正行所缘。《入行论》中说:

  “凡夫作自利,能仁行利他,观此二差别”。

  如果我们保持修习的条件不断地修持,必将获得最后的胜利,正所谓:

  “串习不成易,此事终非有“。

  切喀瓦大师说:

  “此具众过心,独有一功德,学何即生何”。

  如果我们将此五力教授合起来讲,即:

  “大乘往生法,五力重威仪”。

  (1)白善种子力

  在临终的时候,我们不应感到苦恼和害怕,当思:“今后的痛苦和苦因性罪和遮罪我已用四力的方法消除了,所以现在死就死罢”。 又当至诚地将自己所有的一切财产作上供下施,积集资粮。对任何东西都不要贪著是很重要的。过去有个比丘,因为临终时爱著钵的关系,他在三个环境下的身体同时被火焚烧,这样的事例是很多的。我们尤其要抛弃对身体的爱著,因为一切烦恼的根本我执就是栖居于这个在六道中受生的身体中并贪爱它,为了希求衣、食等我所有物而造集许多十不善、五无间等非福业,由此感生无边轮回、尤其是三恶道的无尽痛苦。正如《入行论》中所说:

  “贪著自身故,小怖亦生畏,

  于此生畏身,谁不恨若敌?

  为求能疗除,饥渴等身疾,

  捕杀鱼鸟兽,伺机劫道途。

  或为求利敬,父母亦杀戮,

  盗取三宝物,遭焚无间狱。

  有谁聪慧者,欲护供此身?

  谁不视如仇,谁不轻蔑彼?”

  所以,我们应当猛力地提念:“今后不应再受这种由业烦恼产生的下劣身,而应安住于心性无自性法身之中”。

  (2)牵引力

  即如前作长期、中期和短期三类发愿。

  (3)破除力

  即忆念烦恼过患而保护自己永远不受烦恼左右。

  (4)发愿力

  我们应当发愿,在任何情况下不离菩提心,及不受我执等烦恼的影响。

  (5)串习力

  (临终者)身威仪为:头向北,右侧卧,右手托右腮,并用无名指塞住右鼻孔,左手置于左腿之上,应依靠左鼻孔呼吸的取舍法而作迁识。切喀瓦大师说:“名声大噪的破瓦(迁识)教授虽然很多,但没有比这个更为稀有了”。

  己三 修心纯熟之量

  “诸法归一要”。

  一切经论都是为了降伏我执而说的,因为我执是所断或所尽,所以我们应当观察一下自己的三门行为是我执的帮凶还是相反。如果是帮凶,那么我们的闻、思、修等就变得无意义了;如果是相反,则是修法入道之相,那时候我们的心中已真正地在作修心。据说这是修法者应有重量的秤星。

  当这样来观察的时候,我们不需要感到有什么不好意思,正文中说:

  “以二证为主”。

  虽然别人对自己的评价,例如说法修得好、性情温和等,也算是一种证明,但这是没什么用的。在任何情况下检查自心的时候,应该不自欺、不害羞,这才是最重要的。

  当我们对某种最不想要的世间法修心,而觉得这也可以接受的时候,即是修心纯熟的征相。正文中说:

  “常怀喜悦心”。

  在我们因修习而得尝法味之后,不论遇到什么样的恶缘,如痛苦、坏声名等,我们会想到这是由取舍之门修心获得的成果,心里永远感到喜悦、振奋而不会变得郁郁寡欢。当我们能做到这一点时,即达对治的最初标准。简言之,修心过程中稍有困难的时候,如果我们对之感到不爽而以嗔心摧坏善根,那是极大的过失。夏窝巴说:“有人说我的善知识心里不快乐,天下没有比这个更大的毁谤了吧?”

  修心纯熟的真正标准,即:

  “纯熟量为倒”。

  从思惟前行基础之法开始,至修习胜义菩提心之间,各阶段的体验最初在相续中生起者即是。例如,心中不造作地生起绝不浪费暇满而取心要之心等。

  修心纯熟的征相,即“五大纯熟相”:

  1、大勇士,明白菩提心是一切佛经的心要而持续不断地加以修习;

  2、大持律师,信受业果,对犯细小过失也感羞愧;

  3、大苦行师,对摧坏自心的烦恼能吃苦耐劳;

  4、大沙门,身口之行不离大乘十种法行;

  5、大瑜伽师,能相续修习菩提心及其支分瑜伽。

  “散乱亦能生”。

  正如精通马术者纵然在散乱的时候,也不会从惊马上坠落一样,当我们突然遭到挑衅者的毁谤等时,能够至诚地想到:“就连佛薄伽梵也会遭到许多的诋毁和讥诮,何况我们呢?这是我们造恶业产生的果啊!那是逃不掉的”。

  “愿彼损我者,及余害我者,

  如是辱我者,皆具菩提缘”。

  此即修心纯熟的征相。

  己四 开示修心行者不可违越之诸三昧耶 这科分二段:

  庚一 以偈颂开示之条款;

  庚二 以长行开示之条款

  庚一 以偈颂开示之条款“常学三总义”。

  亦即辛一 修心不违承许之戒;

  辛二 修心不流于怪诞;

  辛三 修心不堕于偏党。

  辛一 修心不违承许之戒

  我们绝不可因为自己是修心者而轻视细小的戒行,以为这没有关系;或是认为有了修心就不需要别的,而与佛法总体轨范相违背。我们应当学习将下至“沙弥戒集颂”上至“集密”的一切佛教总摄在四方道中修持。

  辛二 修心不流于怪诞

  某些人自封为修心者,跑到有鬼神出没的地方掘地、砍树、搅水;或是不加注意地去到传染病流行的地方,或是见、行与破三昧耶者、被鬼附身者等保持一致,这些行径都应舍弃。我们应当学习从大觉窝阿底峡至一切智宗喀巴大师父子之间的清净传承。

  辛三 修心不堕于偏党

  我们应当学习对修心的对象——人、非人;仇、亲、中间;贤、恶、中;高、下、中等一切保持不偏颇的态度。因为我们在修慈悲心时,对尽虚空际一切有情都应平等看待。就调伏所断自心烦恼而言,仅有片面和少许的对治是不够的,我们必须了解和学习如何从整体上不分差别地对治烦恼的方法。因为这所有烦恼都是一切智道的障碍,也是轮回之苦的始作俑者。所以,我们应当对一切对象心无偏党。

  “强驯猛取舍”。

  总的来说,我们不可对一切人与非人强作调伏,因为他们会由此产生嗔怒,那些非人会记恨在心而在我们今生、后世和中有的阶段制造麻烦,所以这样做很危险。对于曾帮助过我的人,甚至仆人也不能强作调伏,不然,以前所作的那些饶益都白费了。那么谁是我们强行调伏的对象呢?当知轮回的一切过患都是由业烦恼集因出生的,业是由烦恼造集的,而烦恼之中以我执为主。因此,我们在佛法上的闻、思、修和身、语、意的发动都应对此我执痛加针砭,并设法摧毁它。正如《入行论》中所说:

  “我于彼执著,记恨与之战,

  如是相烦恼,能坏惑非余。

  我宁被烧杀,或遭断头苦,

  然我绝不可,屈服烦恼敌”。

  我们应当努力断除我执、修习他爱执之心。

  因为我们必须要断除我执,所以如正文中说:

  “应坏一切因”。

  亦即应当摧毁对敌、亲、中庸妄加悦意、不悦意等因而产生的一切贪嗔。因为总体上讲,轮回中的一切法都是不决定的,特别是怨亲不定:

  “父转为子母为妻,冤仇众生转为亲,

  亦有与此相反者,故轮回中全无定”。

  老话说:“当于险要的地方筑堡垒”。 对于那些容易引起法衰的对象要特别地提出来加以修习:

  “常修诸特殊”。

  所谓五种特殊的对象是指:

  (1)三宝、亲教师、轨范师、传法上师、父母等恩德大的对象,纵然对他们犯下微小的不善业也会成为极重的罪,所以应小心不起嗔恚等;

  (2)对于自己长时间同住一处的家人很容易生起烦恼,对此应特别加以修习;

  (3)对于那些有心想和我们竞争的僧俗人等应特别地提出来修习,不然,他们一有什么不好的事发生,我们便会幸灾乐祸;

  (4)对于那些无缘无故前来找麻烦的人,我们需要特别地注意。所谓“如果嗔火燃起,悲心的湿气就会干掉”,这是很危险的;

  (5)对于那些没有什么理由但我们连他们的名字也不愿听见和看见、心里觉得不爽的人,要将他们特别地提出来修习,因为对这些人我们很容易生嗔。

  为了能做到对一切对象保持平等,当如文中所说:

  “不待众缘备”。

  我们在作闻、思等的时候,如果顺缘不足是无法成功的,只有因缘具足才会成功。然而我们在修这个法门时,对于一个至诚修心的行者来说,即便顺缘不足也可以以此为缘来修,对遇到任何内、外违缘都不会感到苦恼和害怕,而当作成就菩提心的增上缘。

  我们在修持的时候,应当保持自然的威仪:

  “心改身如故”。

  我们应当学习心在任何时候都不离修菩提心,而身、语的行为应保持自然,不应突然改变常态,作出惊世骇俗的举动。切喀瓦大师曾说,一切修心功夫的外表要尽可能地不显眼,内在的进步则要尽可能的大。

  入修心法门者不可评说他人的过失:

  “勿说缺支节”。

  应当断除以不良的动机说其他人与非人的过失。 不可观察他人的错误:

  “莫思他人事”。

  不可以为自己是修心行者,所以有资格对他人说长道短,否则就不行,也不应对别人说这样的话。

  不应贪著自…

《修心日光论》全文未完,请进入下页继续阅读…

✿ 继续阅读 ▪ 烧香供导论

菩提下 - 非赢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网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