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续本文上一页思。但是当他听到不知内情的父母满怀慈悲地呼唤他,叫他赶快自己逃命,不要管他们时,他被父母的爱深深地感动,而停止残酷的行为。他的内心立刻充满了悔恨。在这里,他在殴打父母之前已经累积许多不善的念头,想着如何杀害他们;殴打过之后,每当他一想起自己忤逆的恶行时,心中就充满悔恨与难过;这些都是不善法。当这些恶业成熟时,就会产生极端严重的恶报。
在他那一世身坏命终时,第七个速行心的不善思造成他投生于地狱,遭受剧烈的痛苦。第二乃至第五个速行心的不善思造成更后来世的地狱投生。如此,他在地狱里遭受极端痛苦的时间以数百万年计算。然而另一方面,他累积了成为乔达摩佛第二位上首弟子的波罗蜜(parami);从最上见佛(Buddha Anomadassi)的时代开始算起,他累积如此的波罗蜜长达一阿僧祇与十万大劫之久。这些波罗蜜是善业。每当一个善业造成人界的投生之后,过去世企图杀害父母的恶业就造成种种灾难,乃至造成他提前死亡。基于那项恶业,有两百世以上他都由于头骨被打碎而死。乃至在他的波罗蜜成熟而成为我们佛陀的第二位上首弟子这一世,尽管他是一位阿罗汉,他仍然因为那项恶业的缘故,头骨被打碎之后而般涅槃,那个业就是毁坏业。
当他证得阿罗汉果时,他的心因为灭除烦恼而清净,但是他仍然免不了由于过去世恶业的果报而受苦,因此佛陀说:「是故,诸比丘,应当经常如此地反省自己的心:『长久以来,这个心就一直受到贪、瞋、痴所污染。』诸比丘,众生透过心的烦恼而染污;众生透过心的清净而净化。」
接着请聆听佛陀的第二个回答:
回答二
「然而,学生,在此有男人或女人舍弃杀生,禁绝杀生,抛开棍棒与武器,心地温和与仁慈,安住于对一切众生的慈悲。由于履行与从事如此的行为,身坏命终之后他投生于善趣,乃至天界。然而,如果在身坏命终之后他没有投生于天界,而是再投生为人,那么无论出生于何处,他都会长寿。学生,这就是导致长寿之道,即舍弃杀生,禁绝杀生,抛开棍棒与武器,心地温和与仁慈,安住于对一切众生的慈悲。」
在此情况下,不杀生的善业可以直接造成天界的投生或人界的长寿。再者,如果一个人除了不杀生之外,还累积其它的善业,如布施、修行止禅或观禅等,那么在不杀生的戒行基础上,其它的善业变得更殊胜,而且也能直接造成人界的长寿果报。同样的法则也适用于以下所有关于善业成熟的经文。
关于这一项善业,摩诃迦叶尊者、阿难尊者与两家尊者(Ven. Bakula)都是典型的例子。摩诃迦叶尊者与阿难尊者都是活到一百二十岁才般涅槃。两家尊者则活到一百六十岁才般涅槃。
另一个例子是持五戒尊者(Ven. Pabca-sila Samadaniya):他在胜莲花佛的时代持守五戒长达十万年都没有违犯。在我们乔摩佛的时代,他证得阿罗汉果连同四无碍解智。因此我们可以了解:从胜莲花佛的时代以来,他必定曾经在过去佛的教化期中修行止禅与观禅达到行舍智(savkharupekkha bana)的阶段。虽然他以持戒为重,然而不单只是持戒而已,他还培育强而有力的禅定与观智,这就是他能保持戒行清净无瑕的理由。临死之时,他思惟自己的清净戒行,心中充满愉悦与欢喜,死后投生于天界。由于善报的果报,他从一个天界到另一个天界,从天界到人界,从人界到天界,如此地展转投生。每一世他都具有良好的性格,享受快乐的生活,以及具备高深的学识。在每一生中,他的这三项成果都超越一般人之上。
现代大家都希望获得这三项成果。由于在强而有力的禅定与观智的支持之下,戒行能造成这三项成果,所以大家应当振奋精勤地在佛陀的教法中修习这戒、定、慧三学。持五戒尊者在我们佛陀的教法中证得阿罗汉果与四无碍解智,这就显示清净的心能使众生清净。
接着请聆听第三个回答:
回答三
「在此,学生,有男人或女人以手、土块、棍棒或刀伤害众生。由于履行与从事如此的行为,身坏命终之后他投生于苦界、恶趣、堕处、地狱。然而,如果在身坏命终之后他没有投生于苦界、恶趣、堕处、地狱,而是再投生为人,那么无论出生于何处,他都会多病。学生,这就是导致多病之道,即以手、土块、棍棒或刀伤害众生。」
我将引用一个例子来说明不善业如何产生果报:在我们佛陀的时代,有一个月圆的晚上舍利弗尊者坐在山谷里,进入某一种定境。那天他刚剃完头,所以他的头在月光下显得闪闪发亮。难陀夜叉(Nanda)由于瞋心的缘故,以拳重击舍利弗尊者的头。难陀夜叉的力量非常大,乃至能够一拳将一座山打碎。但是由于该定境的保护,当时舍利弗尊者只是感到轻微的触觉而已。由于那项不善业,难陀夜叉走开没多远就死了,投生到地狱里。这就是佛陀之所以说众生被自己内心的烦恼所染污的理由;难陀夜叉无法抑制想要伤害舍利弗尊者的那股瞋心,所以他堕入地狱。如果想避免这种恶报,大家应当克制自己的心,不要去造作任何不善业。
另一个例子是布提卡达尊者(Putigatta Thera)。在迦叶佛(Buddha Kassapa)的时代他是一个捕鸟人。他捉到许多鸟。他将多数的鸟献入王宫,剩下的也多数都卖掉了。对于卖不完的鸟,由于害怕牠们逃走,因此他折断牠们的翅膀与脚,使牠们既无法飞走也无法跑掉。由于他从事这样残酷的业几千年的时间,身坏命终之后他投生于地狱恶趣,遭受种种痛苦煎熬几百万年之久。后来由于他在迦叶佛时代所造的善业,在我们佛陀的时代他出生为人。他供养一位比丘种种资具;但是那个业的力量不足以抑制过去世伤害与残杀众生之业所造成的多病与短命果报。后来他出家为比丘。有一天他生病了,全身长满了脓疮,而且那些脓疮一天比一天扩大,全身的伤口都流出脓血。于是他的全身变得肮脏、可厌与恶臭。同伴比丘们照顾不了他,就丢下他不管。佛陀知道这件事之后,就亲自以温水为他擦洗身体,并且为他清洗袈裟。对于佛陀的慈悲照顾,布提卡达由衷地生起感恩与喜悦,他的心变得愈来愈平静。佛陀为他讲了一个简短的开示。听闻开示之时,他能观照行法的无常、苦、无我本质。开示完后他就证得阿罗汉果,解脱诸漏。所以佛陀一再地如此地敦促诸比丘:「是故,诸比丘,应当经常如此地反省自己的心:『长久以来,这个心就一直受到贪、瞋、痴所污染。』诸比丘,众生透过心的烦恼而染污;众生透过心的清净而净化。」
接着请聆听第四个回答:
回答四
「然而,学生,在此有男人或女人不以手、土块、棍棒或刀伤害众生。由于履行与从事如此的行为,身坏命终之后他投生于乐趣,乃至天界。然而,如果在身坏命终之后他没有投生于天界,而是再投生为人,那么无论出生于何处,他都会健康。学生,这就是导致健康之道,即不以手、土块、棍棒或刀伤害众生。」
在此情况下,不伤害众生的善业能直接造成天界的投生或人界的健康果报。此外,如果那个人还造作了其它善业,如布施、修行止禅与观禅等,那些善业也能由于该不伤害众生的清净戒行而产生天界的投生或人界的健康果报。因此佛陀曾说:“Ijjhati bhikkhave silavato cetopanidhi visuddhatta.”──「戒行良好者的愿望可以由于其清净的戒行而圆满达成。」
两家尊者(Ven. Bakula)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
在一阿僧祇与十万大劫之前,当最上见佛(Buddha Anomadassi)还未出现于世间时,他是一位博学的婆罗门。后来他出家作隐士,以追求来世的安乐。他住在森林里修行禅定,成就八种定与五种世间神通。他将宝贵的时间都用于享受禅定中的快乐。最上见佛出现于世间之后,有一次他得到机缘听佛说法,因而归依三宝,成为佛教徒。当佛陀胃痛时,他供养药品,医治佛陀的病。这种善业是很殊胜的,能够产生圆满的果报。正如佛陀在《中部.布施分别经》(Dakkhina Vibhavga Sutta, Majjhima Nikaya)中所说的:
「当一位有德行的人,以净信心深信业有大果报,布施如法得来的物品给另一位有德行的人时,我说那样的布施能带来圆满的果报。」
在这件事情上,那位隐士是有德行的人;他的德行伴随着八定与五神通。再者,他已经归依三宝,他的德行非常清净,使得他能够实现自己的愿望。
还有,接受者是佛陀──全世界德行最高的人;所供养的药品是以正当的方式从森林里取得的;他在供养前、供养时与供养后都有清净的信心;他对业能产生大果报具有坚定的信心,因为他能以天眼通见到业果的作用。由于这些因素,所以他的供养非常殊胜,能产生圆满的果报。
有一天,当佛陀的病痊愈,身体恢复健康时。他来见佛陀,并且如此发愿:
「世尊,如来因为我的药而身体痊愈。以此善业,愿我生生世世没有疾病,即使是几秒钟的不舒服也没有。」
由于他的善业与愿望,他在之后的每一生中都未曾生病,即使几秒钟的不舒服也没有。因此佛陀说:「戒行良好者的愿望可以由于其清净的戒行而圆满达成。」
在我们行布施的时候,应当效法如此的榜样。
两家尊者在最上见佛的时代累积种种波罗蜜长达十万年之久。身坏命终之后,由于禅定的业力,他投生于梵天界,这是善的重业。在数不尽的大劫里,有时他投生于天界,有时投生于人界。在所有那段期间里,他不曾受到病苦或恶道之苦。
在胜莲花佛(Padumuttara Buddha)的时代,他是汉纱瓦帝城(Hamsavati)的在家居士。他听到佛陀宣布某一位比丘为健康第一的弟子;于是他累积许多善业,如供养种种资具给佛陀与僧团,并且发愿在未来佛的教化期中得到同样的…
《转正*轮》全文未完,请进入下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