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我的阅读记录 ▼

内观基础▪P8

  ..续本文上一页

   现在你听到我讲话,你听到一个接一个的声音。一旦听到它们,它们就消失。听,「声音(sound)、声音、声音」。当我说s,你听到,接着它就消失。当我说ound,你听到,然后它消失,这是它们的生灭。对其他的心物现象也是这样。它们生起和消失。看、听、嗅、尝、触、想、弯、伸、移动──全部都生灭。因为它们不停的消失,我们说它们无常。

  

   在这些名色的生灭之中,心识的消失非常清楚可知。假如在观注上升、下降时,你的心胡思乱想,你观注胡思乱想。当你观注它时,胡思乱想的心不再有,它已消失。它不曾存在过。它刚生起,然后当你观照它时即完全消失。因此我们说它是无常。苦受的消失也很明显。当你继续观照上升、下降时,疲倦、热或痛在身体某部份产生。如你专注着它,观照疲倦、疲倦等,有时它完全消失,有时最少在你观照它时消失。因此,它是无常。行者观照它的生起和消失,而了解它无常的特牲。

  

   如是了解到事物的变化性质就是对无常的观照。它经由你亲身经验产生。只是思考而没有亲证的经验并非真正的智慧。若不禅修将不知道什么事物生起、什么事物消失。只是阅读,可能是善行,但并非实际的内观智慧。

  

   真正的内观智慧是通过观照事物的生起和消失而亲自了解。在这里的听众有很多是达到这阶段智慧的行者。我不只说出个人的经验,也不只我的四十或五十个信徒的经验而已,而是好几百个人的经验。初学者可能还没有这种清晰的智慧。它不是这么容易,但也不难达到。如你跟随我的指示努力修习,你可以达到。如你不努力,你不能达到。学历、优越、荣誉──都是努力的成果,没有辛苦何来收获,佛陀的内观智慧也是要努力才能获得。

  

   当你的定力变得更敏锐,你将会看到在一个弯曲或伸出四肢的动作里有很多念头。当你有意要弯曲或伸出时,你将会看到很多念头一个接一个的生起。当你举足时,也有如此多的念头。在一眨眼间有很多的念头,当这些飞逝的念头生起时,你需要观照。如你不能说出它们的名称,就只观照「觉察、觉察」,你将看到有四、五或十个念头在你每次观照觉察时持续的生起。有时候觉察非常快速,连「觉察」这词都不再需要,只要以你的知识随着它们就可以了。

  

   一个念头生起,心觉察到;另一个念头生起,观照心识也觉察到。就如一句俗语:「一挥筷子,一口食物。」对每个生起的念头都有观注的心识觉察到它。因此通过觉察,这些生起和消失就很清晰。当你在观照腹部的上升和下降时,胡思乱想的心会被观注的心识抓住,如同一只野兽直接跌入陷阱或被一块石块击中的目标。一旦你觉察它,它就消失。你非常清楚地感觉到它,如你将它握在手里一样。任何心识生起时你都能如此感觉。

  

   当疲倦生起,你观照疲倦,它就消失。它再出现,你再观照,它再次消失。这种消失在更高的内观中,显得更加清楚。疲倦,观照,消失;疲倦,观照,消失──它们一个接一个的消失。这一个疲倦与另一个疲倦无关连。痛也如此。痛,观照,消失;痛,观照,消失──每一个痛在每次的观照时消失。这一个痛与另一个痛不混杂,这一个痛与另一个痛不同。

  

   对于常人,疲倦或痛是不间断的,它好象使你疲倦或痛一段长时间。实际上没有长时间的疲倦和痛。一个接一个的疲倦和一个接一个的痛,一个一个都是非常短暂和分开的。行者在观照时会觉察到。

  

   当你观照腹部上升时,上升逐渐出现并逐渐消失。当你观照下降时,下降逐渐生起和消失。常人不了解这事实以为上升和下降为荒谬的腹部形状。因此以他们的经验,认为行者也只将看到荒谬的腹部形状。有些人谴责这结果。别猜测,尝试着去自己观察。如果你努力,你将会发现到。

  

   当你观照弯曲,你清楚的看到如何移动和消失,移动和消失,一个接一个。你现在了解到经典所讲的实相,如名和色不会从一个地方移动到另一个地方。常人以为是同一只手在移动,是弯曲前的那一只手。他们以为同样的手向内移、向外移。对他们来说手是不变的,这是因为他们无法看透物质连续的实相,物质一次一次生起的实相。这是由于他们缺乏智慧来看透。无常被连续所覆蔽。这是因为没有观照事物的生起和消失。《清净道论》说:

  

  「因不观照生灭,为相续所覆蔽,故不现起无常相。」

  

  既然行者观照每个生起,一切精神与物质显现为分开、片段──并非完整和无破碎事物。从远看,蚂蚁看似一条线,但近看可看到一只一只的蚂蚁。行者正观事物为片段、片段,所以对他来说相续无法覆蔽事实。无常相展现他眼前,他不再有错觉。

  

    「然而一旦把握生灭,破除相续之际,就清楚事物真实的无常特性。」

  

   这就是你观照和获得观照无常智慧的方法。只省思而不习禅不会生起这智慧。一旦产生这智慧,苦与无我随之而生。

  

   「弥醯,观照无常的人明白无我。」(《增支部》)

  

   你如何接受那些你很清楚生灭不住的事物为个人、自我、一个人?人们执着于自我因为他们认为他们一生都是同一个人。一旦由亲身的经验了解到生命是不断生灭的事物,你将不再执着于自我。

  

   一些固执的人说此经典只适合弥醯而已。不可这样说。我们恐怕有人将说佛陀所说的只是适合于佛陀住世时的人们而非现今的我们。这讲法不只在那经典述及,在《正觉经》(Sambodhi Sutta),佛陀说:

  

  「诸比丘,一个已察觉无常的人,亦领悟无我。」

  

  如一个人了悟无常,他也会了悟苦。了知事物如何生灭的行者,可看到生灭一直在压制着他。《正觉经》的注疏说:

  

  「当见到无常印,也见到无我印,当见到三法印中的其中一项,其他两项即可见到。」

  

  因此,了知无常印是非常重要。

  

  

  

  

  --------------------------------------------------------------------------------

  

  

  贰、内观基础 /  马哈希法师 着十五、重新发现 --- 二三、圣 谛

  

  十五、重新发现

  

  在此让我讲述我当禅修指导者所遭遇的一则故事。这是有关在雪布(Shwebo),我的故乡谢昆村的一位行者,他是我的一位表兄弟,是此村里前三位修习内观的其中一位。他们三位决定先修习一周,非常勤勉修习。他们带了雪茄烟、槟榔、烟草块到隐居处,以便一天吃一块。但当他们从隐居处回家时,他们带回全部不曾动过的七块雪茄烟、槟榔和烟草块。

  

   他们非常努力修习,在三天内证得「生灭随观智」,并非常高兴体验到安宁和看到光辉围绕。他们非常喜悦的说:「到这么老我们才发现真理。」因为他们是第一批开始习禅者,我想让他们感高兴,只告诉他们继续观照,没有告诉他们要观照喜悦,所以虽然他们继续精进四天,却没有更进步。

  

   几天的休息后,他们再来习禅一个星期。我的表兄弟达到「坏随观智」。他告诉我说,虽然他观照上升、下降、坐,也没有见到腹部的形状,而他的身体好象不见了,所以他需以手触摸以便知道它还在。任何时刻他观或见,一切都消灭与分裂。他所见的地在消灭,树也是这样。这些和他认为事物所应有的相反。他感到疑惑。

  

   他不曾想过这些外在、长年才形成、粗糙的事物如地、树、木材等,会持续的分裂。他以为它们在一段时间后才灭坏。他以为它们会保持一段长时间。现在,当内观智慧随着习禅而增进,现象的生灭相自然的出现而不需特别的观照。它们在他眼前消失、分裂,这和他以前所认为的相反。可能是他现在见到的是错的,或他的视觉有问题。

  

   因此他问我。我告诉他,一切他所见的消失和分裂是对的。当内观更加敏锐和快速,你无需观照就能见到事物的生灭,这些都是对的。我向他解释。后来他的内观更进步了,他都告诉我他的发现。今天他是无一物了,他已死了很久。

  

   当内观智慧变得很敏锐,它将胜过邪见。你见到事物的真相,为无常、苦、无我。但不驯的心或没有修习的省思,不能让你洞悉事物真正的实相。只有内观才能达到。

  

   一旦你了解无常,你会见到它们如何以生灭来压制你,你无法从中获得快乐,它们不可能成为皈依处,它们可在每一刻毁灭,因此它们是可怕的、苦的处所。

  

   「以怖畏之义为苦。」

  

   你想:「这身体不会这样快毁灭,它将持续一段长时间。」因此你当它为大皈依处。但现在当你观照,你发现只有持续的生灭。如名色灭后没有新的生起,人就死了。这随时都可能发生。在任何时刻都可能死亡的名色中寻找自我和皈依处,就如同在一间倒塌的旧屋子里寻求遮蔽一样的可怕。

  

   你会发现到没有一件事随你的意愿发生。事物只随着它的自然性。你以为你可以随你的意愿,随你的意愿坐、起身、看、听、做你想做的。现在当你观照时,你发现并非如此。名与色同时发生。只有当有意念要弯曲时才有弯曲,只有当有伸出的意念时才有伸出。有了因才有果。只有当有事物可看时你才看;如有事物可看,你无法不看;当有事物可听时你听到;当有高兴的理由时你才感高兴;当有忧虑的因你才感到忧虑。有因就有果,你无法阻止。没有任何事物活着并且一切如它的意愿进行,没有个人、没有「我」,只有生灭的过程。

  

   清楚了悟在内观中最为重要。当然在修习的过程你会经…

《内观基础》全文未完,请进入下页继续阅读…

菩提下 - 非赢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网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