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我的阅读记录 ▼

佛说十善业道经讲记(讲于上海玉佛寺)▪P10

  ..续本文上一页哑,那是恶业所感,水平低、傲慢的人,看到这些残疾的人避而远之,瞧不起他们。端正的人一般来说都有福德,相貌庄严,大家看到不厌弃,乐于接近。所以“智者知已,应修善业,以是所生蕴处界等,皆悉端正,见者无厌”。

  佛法修善,由因知果,求得依报正报都庄严,叫庄严国土,利乐有情。自己正报要庄严,所有的依报都庄严。这个庄严是指清净,没有染污,但是此处的“庄严”与形式上的讲美好是有区别的。

  内心净化才是真正的庄严

  一般人爱干净,在学佛人来讲,干净是可以的,但首先要将我们的内心打扫干净,表面上干净,但内心不干净,还是肮脏龌龊的。你看那些贪污、造业的人,外表看起来高高大大,相貌也标标准准的,但实际上内心肮脏龌龊,染污得很,损人利己,扰乱家庭、集体、社会、国家的秩序。佛教讲首先要庄严内心,要以佛教的教义:五戒、十善、八正道等,来净化内心,使内心干干净净的,说话、行动也很正确,这才是真正的庄严。这种人,既庄严自己,也庄严别人,甚至可以庄严国土。

  所以我们说“庄严”一定要表里一致,外在美必须由内在美而来,不要只求形式上的美,只讲形式美,实际上不是真正的美。《金刚经》讲:“庄严国土者,即非庄严,是名庄严。”庄严国土不是表面文章,表面形式不是真正的庄严。要人人内心净化,以此才是真正的庄严。

  《法华经》讲:“以佛庄严,而自庄严。”学佛的人要以佛庄严而自庄严,佛是怎么做的,我们就怎么做,佛为什么有三十二相、八十种好如此庄严美妙呢?因为他种了这个“庄严”的因。我们学佛,就是要学习佛的做法,以佛庄严而自庄严。

  4.由果知因,举果向正

  以上内容是从因来讲,由因知果,下面就是由果知因,举果向正。这里面又分四段:一以佛果证,二以菩萨证,三以天龙证,四以海众证。这四项之中,前三项都是说从佛到天龙为何有好形象,是由于善业之因;第四项说明海众的各种形象是由于不善之因。海众是指大海中的各种众生,大海之中无奇不有,陆地上有的海里也有,大大小小,长长短短,种类繁多。

  (1)以佛果证

  “龙王,汝观佛身,从百千亿福德所生,诸相庄严,光明显曜,蔽诸大众。设无量亿自在梵王,悉不复现,其有瞻仰如来身者,莫不目眩。”

  佛身光明显曜

  佛就对龙王说:你看一看,佛的身体诸相庄严,诸相就代表三十二相百福庄严,非常殊胜。为何有此相?是过去多生累劫以来,修福修慧,从百千亿福德所生,不是短时间修得的。

  佛身“光明显曜”,这个光明,在听法的信众之中,大梵天王、大自在天,都是有光明的。在三界(欲界、色界、无色界)中,欲界有饮食、情欲,有形色;色界、无色界主要是定,修禅定,没有情欲。大自在天属于色界的四禅天,大梵王天属于色界天的初禅天,他们的形体也是很有光明的,经上说:“纵然无量亿的梵天天王、大自在天王,他们的光明很大,但在佛的光明照耀之下,他们的光明就不现了。就像晚上的星星,处处闪光,但早上的太阳一出,所有星星的光都看不见了,其实是被太阳光遮蔽了。”

  窥基大师的光遮蔽了天人

  唐朝道宣律师是中国佛教八宗中的律宗创始人,他戒行很精严,修行也很刻苦。当他在终南山净业寺半山腰的一个山洞中静坐修行时,他的德行之高感动得天人送供,每天中午天人按时送供。有一天,玄奘法师的大弟子——窥基法师到山上来访问他,两人在洞中谈法,越谈越起劲,到了中午,按以前的惯例,天人该来送供了,但是却不见来。后来窥基法师看见时间不早了,就告别道宣律师下山。

  他走后,天人就出现了,道宣律师问天人:“为何今日中午没按时出现呢?”天人说:“窥基法师是大, 乘菩萨根器,他有大心,内心光明炽盛,我们天人的光受他的光遮蔽,根本无法接近,无法出现,只有等他走了,才得以现身。”所以道宣律师就赞扬大乘、发菩提心的重要。

  有一次,道宣律师在洞中经行,出来后跌了一下,结果有人把他扶起来,也是天人,是天王的太子,道宣律师与之谈话,其中谈到过去古佛的经历和因缘,根据与天人的谈话,道宣律师还写了一本书,叫《天人感通录》,这是《高僧传》中道宣律师的传中记录的。

  心力可发出光波

  所以佛体发光、有光环,这并不是很稀奇的事,不但佛体发光,菩萨也可发光,罗汉也可发光,一般人都可以发光。近代科学已经证明了这个道理,根据物理学研究,从物理学角度来看,人有温度、热度,可以发光。电光有热度,可以发光;火有热度,可以发光。

  但从心理角度来看,佛法说一切唯心造,心胸广大,心力无限,心理作用可以带动生理、物理的变化。受了惊,心理紧张,全身出汗;发怒时,身体就热;晚上做梦,做到恶梦,要发寒,手脚要动,这都是心理的关系。所以心理可以发出光波,发出力量,这并不是空谈,是真非假。

  英国有个科学家曾经做过实验:心地很善良的人,他的光是白色的;心地很慈悲的人,发出的光是黄色的;心地很凶恶的人,并不是光而是一团黑气。所以心地要善良慈悲,善良慈悲的人是与天神、佛菩萨打交道;心地暴恶的人是与恶魔、鬼王打交道,那就不是什么好事情。

  降魔须修四无量心

  在《大般若经》中,在西藏的密法中讲到,光是念咒,想降魔不解决问题,反被魔把你降住。要如何彻底降魔?首先要修四无量心:慈、悲、喜、舍。有四无量心,心地发光,以慈光、慈眼对待对方,他自然被降服。

  莲池大师降飞天蜈蚣

  莲池大师在深山修行时,每天静坐,念阿弥陀佛,山上的老虎很多,由于莲池大师的德行很高,一念佛,老虎都避开了,不在山上闹了。

  有一天,莲池大师在山上经行,头顶飞来一只飞天蜈蚣。飞天蜈蚣是很厉害的,从对面飞来,莲池大师一念阿弥陀佛,同时以慈心、慈眼对待它,结果这个飞天蜈蚣就飞走了。所以降龙伏虎是如何降的、如何伏的?靠德行,靠悲心!光靠神通、武力是不解决问题的!因此讲到光,我们要知道这些道理。

  佛的光明由所修的福德智慧所感

  所以讲“设无量亿自在梵王悉不复现”,虽然大自在天、梵王天光明很大,但在佛的面前,不管有多少自在天、梵王天,哪怕无量亿,其光明在佛的光明照耀之下,都现不出来了。

  “其有瞻仰如来身者,莫不目眩”,看到如来的身体,看到佛的光明,眼睛都要昏眩。“莫不目眩”,这说明佛果的庄严殊胜,是由于过去生中,若干劫中所修的福德智慧所感。

  有二首赞佛偈:

  佛面犹如净满月,亦如千日放光明,

  圆光普照于十方,喜舍慈悲皆具足。

  佛身清净似琉璃,佛面犹如满月辉,

  佛在世间常救苦,佛心无处不慈悲。

  (2)以菩萨证

  “汝又观此,诸大菩萨,妙色严净,一切皆由修集善业福德而生。”

  

  礼敬菩萨的功德

  当时法会上有三万二千菩萨,佛对龙王说:你再看看法会上诸大菩萨(指果位菩萨),妙色严净,身体肤色光明,非常庄严,非常清净。

  我们就看看四大菩萨:观音菩萨、文殊菩萨、普贤菩萨、地藏菩萨,还有弥勒菩萨,大家看,这些菩萨相貌圆满,体现庄严、慈悲、智慧、和平。

  我们为何要礼敬诸佛菩萨呢?原因就是要以菩萨的功德——这种庄严、慈悲、智慧、和平来改造自己,潜移默化地影响自己,这是很有道理的。

  崇拜偶像是愚蠢的

  但一些社会上的人、也包括一些学佛的人不懂,不知道礼拜的功德,反而去崇拜偶像,这是相当错误的。普贤十大愿中第一就是礼敬诸佛。所谓礼敬,礼中就有敬,人不能失掉礼啊!在过去来讲,儿女对于父母亲,学生对于师长,兄弟对于哥哥,妹妹对于姐姐,都是很有礼貌的。没有礼就没有德,礼敬相当重要。中国传统文化的儒家是相当讲究“礼”的,礼仪八百,威仪三千,要有真实心、恭敬心、礼敬心才能有德,反之则无德。

  所以我们礼拜佛菩萨,就是以佛菩萨的庄严、慈悲、智慧、和平作为自己的模范,改造自己的心灵。当然另外也有很多意义:如求佛的加持,求消业障等。多礼拜佛菩萨,多消业障,智慧就生起来了,也有可能从礼拜中得到开悟。很多大德朝山,千里万里之外,三步一磕头,一直磕到目的地;在西藏有许多喇嘛,朝礼布达拉宫,哪怕是冰山雪地,也是三步一磕头,五体投地磕大头。你说他傻吗?我说一点都不傻,他用的是实际功夫。学佛的人,就是要放得下,就是要不怕吃苦,对佛菩萨就是要尊重、恭敬,不然如何修福德、得智慧?所以我们要诚心礼拜佛菩萨而不能崇拜偶像,崇拜偶像是相当愚蠢的。

  菩萨都是妙色严净,为何有这个果?都是由修习善业、福德所生,是多生累劫以来,菩萨发了菩提心之后,为了救度众生,解除众生苦厄,难行能行,难忍能忍,受很多苦难,甚至牺牲自己,勤修福德,如此修得而成此身,果位菩萨都是如此。

  (3)以天龙证

  “又诸天龙八部众等大威势者,亦因善业福德所生。”

  天龙八部都是护法神,有天龙、夜叉、乾闼婆、阿修罗、迦楼罗、紧那罗、摩睺罗伽。其中阿修罗翻译成中文叫“非天”,含义是有天之福,无天之德,因为他有福报,就感生天上,但是他性情暴恶,好斗争,故叫阿修罗。

  善人自有善神护佑

  天龙八部在佛讲经说法时都是护法神,都参与法会,闻经听法。天龙八部有大威势,有神通,可以护持佛法,护持修善的人,所以持戒修善的人就有护法神保护。他们为什么有大威势呢?是由于过去修了善业,福德所感。所以行善积德的人如平日胆小、害怕不平安,没有关系,不用怕,为何呢?有善神保护!好人一生平安!有善神保护,就能逢凶化吉、遇难呈祥,命中该遇到的恶事,都可以转化,预先避免。所以我们只须问因,不问将来会如何,即“只问耕耘,不问收获”。关于这一点,你去算命测八字,那是…

《佛说十善业道经讲记(讲于上海玉佛寺)》全文未完,请进入下页继续阅读…

菩提下 - 非赢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网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