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開我的閱讀記錄 ▼

佛說十善業道經講記(講于上海玉佛寺)▪P10

  ..續本文上一頁啞,那是惡業所感,水平低、傲慢的人,看到這些殘疾的人避而遠之,瞧不起他們。端正的人一般來說都有福德,相貌莊嚴,大家看到不厭棄,樂于接近。所以“智者知已,應修善業,以是所生蘊處界等,皆悉端正,見者無厭”。

  佛法修善,由因知果,求得依報正報都莊嚴,叫莊嚴國土,利樂有情。自己正報要莊嚴,所有的依報都莊嚴。這個莊嚴是指清淨,沒有染汙,但是此處的“莊嚴”與形式上的講美好是有區別的。

  內心淨化才是真正的莊嚴

  一般人愛幹淨,在學佛人來講,幹淨是可以的,但首先要將我們的內心打掃幹淨,表面上幹淨,但內心不幹淨,還是肮髒龌龊的。你看那些貪汙、造業的人,外表看起來高高大大,相貌也標標准准的,但實際上內心肮髒龌龊,染汙得很,損人利己,擾亂家庭、集體、社會、國家的秩序。佛教講首先要莊嚴內心,要以佛教的教義:五戒、十善、八正道等,來淨化內心,使內心幹幹淨淨的,說話、行動也很正確,這才是真正的莊嚴。這種人,既莊嚴自己,也莊嚴別人,甚至可以莊嚴國土。

  所以我們說“莊嚴”一定要表裏一致,外在美必須由內在美而來,不要只求形式上的美,只講形式美,實際上不是真正的美。《金剛經》講:“莊嚴國土者,即非莊嚴,是名莊嚴。”莊嚴國土不是表面文章,表面形式不是真正的莊嚴。要人人內心淨化,以此才是真正的莊嚴。

  《法華經》講:“以佛莊嚴,而自莊嚴。”學佛的人要以佛莊嚴而自莊嚴,佛是怎麼做的,我們就怎麼做,佛爲什麼有叁十二相、八十種好如此莊嚴美妙呢?因爲他種了這個“莊嚴”的因。我們學佛,就是要學習佛的做法,以佛莊嚴而自莊嚴。

  4.由果知因,舉果向正

  以上內容是從因來講,由因知果,下面就是由果知因,舉果向正。這裏面又分四段:一以佛果證,二以菩薩證,叁以天龍證,四以海衆證。這四項之中,前叁項都是說從佛到天龍爲何有好形象,是由于善業之因;第四項說明海衆的各種形象是由于不善之因。海衆是指大海中的各種衆生,大海之中無奇不有,陸地上有的海裏也有,大大小小,長長短短,種類繁多。

  (1)以佛果證

  “龍王,汝觀佛身,從百千億福德所生,諸相莊嚴,光明顯曜,蔽諸大衆。設無量億自在梵王,悉不複現,其有瞻仰如來身者,莫不目眩。”

  佛身光明顯曜

  佛就對龍王說:你看一看,佛的身體諸相莊嚴,諸相就代表叁十二相百福莊嚴,非常殊勝。爲何有此相?是過去多生累劫以來,修福修慧,從百千億福德所生,不是短時間修得的。

  佛身“光明顯曜”,這個光明,在聽法的信衆之中,大梵天王、大自在天,都是有光明的。在叁界(欲界、色界、無色界)中,欲界有飲食、情欲,有形色;色界、無色界主要是定,修禅定,沒有情欲。大自在天屬于色界的四禅天,大梵王天屬于色界天的初禅天,他們的形體也是很有光明的,經上說:“縱然無量億的梵天天王、大自在天王,他們的光明很大,但在佛的光明照耀之下,他們的光明就不現了。就像晚上的星星,處處閃光,但早上的太陽一出,所有星星的光都看不見了,其實是被太陽光遮蔽了。”

  窺基大師的光遮蔽了天人

  唐朝道宣律師是中國佛教八宗中的律宗創始人,他戒行很精嚴,修行也很刻苦。當他在終南山淨業寺半山腰的一個山洞中靜坐修行時,他的德行之高感動得天人送供,每天中午天人按時送供。有一天,玄奘法師的大弟子——窺基法師到山上來訪問他,兩人在洞中談法,越談越起勁,到了中午,按以前的慣例,天人該來送供了,但是卻不見來。後來窺基法師看見時間不早了,就告別道宣律師下山。

  他走後,天人就出現了,道宣律師問天人:“爲何今日中午沒按時出現呢?”天人說:“窺基法師是大, 乘菩薩根器,他有大心,內心光明熾盛,我們天人的光受他的光遮蔽,根本無法接近,無法出現,只有等他走了,才得以現身。”所以道宣律師就贊揚大乘、發菩提心的重要。

  有一次,道宣律師在洞中經行,出來後跌了一下,結果有人把他扶起來,也是天人,是天王的太子,道宣律師與之談話,其中談到過去古佛的經曆和因緣,根據與天人的談話,道宣律師還寫了一本書,叫《天人感通錄》,這是《高僧傳》中道宣律師的傳中記錄的。

  心力可發出光波

  所以佛體發光、有光環,這並不是很稀奇的事,不但佛體發光,菩薩也可發光,羅漢也可發光,一般人都可以發光。近代科學已經證明了這個道理,根據物理學研究,從物理學角度來看,人有溫度、熱度,可以發光。電光有熱度,可以發光;火有熱度,可以發光。

  但從心理角度來看,佛法說一切唯心造,心胸廣大,心力無限,心理作用可以帶動生理、物理的變化。受了驚,心理緊張,全身出汗;發怒時,身體就熱;晚上做夢,做到惡夢,要發寒,手腳要動,這都是心理的關系。所以心理可以發出光波,發出力量,這並不是空談,是真非假。

  英國有個科學家曾經做過實驗:心地很善良的人,他的光是白色的;心地很慈悲的人,發出的光是黃色的;心地很凶惡的人,並不是光而是一團黑氣。所以心地要善良慈悲,善良慈悲的人是與天神、佛菩薩打交道;心地暴惡的人是與惡魔、鬼王打交道,那就不是什麼好事情。

  降魔須修四無量心

  在《大般若經》中,在西藏的密法中講到,光是念咒,想降魔不解決問題,反被魔把你降住。要如何徹底降魔?首先要修四無量心:慈、悲、喜、舍。有四無量心,心地發光,以慈光、慈眼對待對方,他自然被降服。

  蓮池大師降飛天蜈蚣

  蓮池大師在深山修行時,每天靜坐,念阿彌陀佛,山上的老虎很多,由于蓮池大師的德行很高,一念佛,老虎都避開了,不在山上鬧了。

  有一天,蓮池大師在山上經行,頭頂飛來一只飛天蜈蚣。飛天蜈蚣是很厲害的,從對面飛來,蓮池大師一念阿彌陀佛,同時以慈心、慈眼對待它,結果這個飛天蜈蚣就飛走了。所以降龍伏虎是如何降的、如何伏的?靠德行,靠悲心!光靠神通、武力是不解決問題的!因此講到光,我們要知道這些道理。

  佛的光明由所修的福德智慧所感

  所以講“設無量億自在梵王悉不複現”,雖然大自在天、梵王天光明很大,但在佛的面前,不管有多少自在天、梵王天,哪怕無量億,其光明在佛的光明照耀之下,都現不出來了。

  “其有瞻仰如來身者,莫不目眩”,看到如來的身體,看到佛的光明,眼睛都要昏眩。“莫不目眩”,這說明佛果的莊嚴殊勝,是由于過去生中,若幹劫中所修的福德智慧所感。

  有二首贊佛偈:

  佛面猶如淨滿月,亦如千日放光明,

  圓光普照于十方,喜舍慈悲皆具足。

  佛身清淨似琉璃,佛面猶如滿月輝,

  佛在世間常救苦,佛心無處不慈悲。

  (2)以菩薩證

  “汝又觀此,諸大菩薩,妙色嚴淨,一切皆由修集善業福德而生。”

  

  禮敬菩薩的功德

  當時法會上有叁萬二千菩薩,佛對龍王說:你再看看法會上諸大菩薩(指果位菩薩),妙色嚴淨,身體膚色光明,非常莊嚴,非常清淨。

  我們就看看四大菩薩:觀音菩薩、文殊菩薩、普賢菩薩、地藏菩薩,還有彌勒菩薩,大家看,這些菩薩相貌圓滿,體現莊嚴、慈悲、智慧、和平。

  我們爲何要禮敬諸佛菩薩呢?原因就是要以菩薩的功德——這種莊嚴、慈悲、智慧、和平來改造自己,潛移默化地影響自己,這是很有道理的。

  崇拜偶像是愚蠢的

  但一些社會上的人、也包括一些學佛的人不懂,不知道禮拜的功德,反而去崇拜偶像,這是相當錯誤的。普賢十大願中第一就是禮敬諸佛。所謂禮敬,禮中就有敬,人不能失掉禮啊!在過去來講,兒女對于父母親,學生對于師長,兄弟對于哥哥,妹妹對于姐姐,都是很有禮貌的。沒有禮就沒有德,禮敬相當重要。中國傳統文化的儒家是相當講究“禮”的,禮儀八百,威儀叁千,要有真實心、恭敬心、禮敬心才能有德,反之則無德。

  所以我們禮拜佛菩薩,就是以佛菩薩的莊嚴、慈悲、智慧、和平作爲自己的模範,改造自己的心靈。當然另外也有很多意義:如求佛的加持,求消業障等。多禮拜佛菩薩,多消業障,智慧就生起來了,也有可能從禮拜中得到開悟。很多大德朝山,千裏萬裏之外,叁步一磕頭,一直磕到目的地;在西藏有許多喇嘛,朝禮布達拉宮,哪怕是冰山雪地,也是叁步一磕頭,五體投地磕大頭。你說他傻嗎?我說一點都不傻,他用的是實際功夫。學佛的人,就是要放得下,就是要不怕吃苦,對佛菩薩就是要尊重、恭敬,不然如何修福德、得智慧?所以我們要誠心禮拜佛菩薩而不能崇拜偶像,崇拜偶像是相當愚蠢的。

  菩薩都是妙色嚴淨,爲何有這個果?都是由修習善業、福德所生,是多生累劫以來,菩薩發了菩提心之後,爲了救度衆生,解除衆生苦厄,難行能行,難忍能忍,受很多苦難,甚至犧牲自己,勤修福德,如此修得而成此身,果位菩薩都是如此。

  (3)以天龍證

  “又諸天龍八部衆等大威勢者,亦因善業福德所生。”

  天龍八部都是護法神,有天龍、夜叉、乾闼婆、阿修羅、迦樓羅、緊那羅、摩睺羅伽。其中阿修羅翻譯成中文叫“非天”,含義是有天之福,無天之德,因爲他有福報,就感生天上,但是他性情暴惡,好鬥爭,故叫阿修羅。

  善人自有善神護佑

  天龍八部在佛講經說法時都是護法神,都參與法會,聞經聽法。天龍八部有大威勢,有神通,可以護持佛法,護持修善的人,所以持戒修善的人就有護法神保護。他們爲什麼有大威勢呢?是由于過去修了善業,福德所感。所以行善積德的人如平日膽小、害怕不平安,沒有關系,不用怕,爲何呢?有善神保護!好人一生平安!有善神保護,就能逢凶化吉、遇難呈祥,命中該遇到的惡事,都可以轉化,預先避免。所以我們只須問因,不問將來會如何,即“只問耕耘,不問收獲”。關于這一點,你去算命測八字,那是…

《佛說十善業道經講記(講于上海玉佛寺)》全文未完,請進入下頁繼續閱讀…

菩提下 - 非贏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網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