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開我的閱讀記錄 ▼

佛說十善業道經講記(講于上海玉佛寺)▪P11

  ..續本文上一頁算不出來的,關鍵要看你的自心,行善與否,積德與否。

  (4)以海衆證

  “今大海中,所有衆生,形色粗鄙,或大或小,皆由自心種種想念,作身語意,諸不善業,是故隨業,各自受報。”

  這裏也是從果上明因。大海中的各種動物,種類很多,或大或小,小的如魚蝦,大的如龍、鳌魚、鳄魚等,形體顔色都很粗鄙,很粗糙、醜陋,看起來很可怕。爲什麼感得此身呢?就是由于過去生中,這些動物內心妄想妄念很多,基于想念,在身、語、意叁方面做了許多壞事,做了十不善業,隨業受報,而感得此種果報。這一點是從惡果回看惡因。

  念頭很重要

  所以我們要注意念頭,念頭相當重要,要時刻保持正念,去掉妄念。由正念發動身語,則其語言、行動都是正確的,否則就不是正確的,危害自己也危害別人。造善業、造惡業,就在這一念之間,或升或降,全在自己。一念可以升,一念可以墮,一念之中就有六道啊!善念與叁善道相應,惡念與叁惡道相應,就看你起的是哪個念頭!

  不管念佛、修禅,還是修密法,都要保持正確的念頭。身、口、意叁業要相應,修身業要禮拜、端身正坐、結印、合掌、放掌;修口業就要念經念佛;修意業就要觀想,修大悲法門要觀想觀音菩薩,修彌陀法門就觀想阿彌陀佛,修文殊法門觀想文殊菩薩爲本尊。心裏觀想,口念經念咒,手結印,身體端正,達到一心不亂,就能保持正念。佛教的法門八萬四千種,但在行持方面,保持正念是最關鍵的,一點不能松懈,要做到叁業清淨。

  5.結勸修學

  “汝今當應,如是修學,亦令衆生了達因果,修習善業。汝當于此,正見不動,勿複墮在斷常見中,于諸福田,歡喜敬養,是故汝等,亦得人天尊敬供養。”

  

  明因識果,止惡行善

  這是總結。如何修心?如何由惡轉善?如何行動?佛再叁叮咛:你們應該如此修學。指導思想是明因識果,在因上努力,轉惡向善,善因就得善果。學佛人就要這樣,要懂因果,了達因果。了解因緣生法就能了解性空無我的道理,就能生起緣起性空的正見,這是不能動搖的,因果是正見,有這個見解,才能走正道,從而消除生死根本,結束痛苦根源。不但自己如此做,也要使衆生都能了達因果,修習善業。

  大家讀讀《高僧傳》或者曆代祖師的著作,很多都是講因果、向群衆宣傳因果道理的。曆史上廬山慧遠大師,有好幾篇文章教化衆生,專門說明因果的,一直到近代的幾位大師,特別是印光大師,大家看《印光大師嘉言錄》、《印光大師文鈔》處處都在講因果,使佛教與儒家倫理相結合,具備倫理、修養道德,明因識果,止惡行善。

  所以我們弘法,不管是居士之間互相交流時,還是向家屬、朋友、有關人士宣傳佛法時,首先要向他們講明因果,這是根本原則。能夠懂因果,就能夠修習善業,止惡行善,注重道德,所以因果正見、緣起性空的正見,我們了解、信仰以後,就要堅定不移,不要爲邪師邪友所動搖,不要爲一般世間法所動搖。

  世俗人的見解一是斷見,二是常見。所謂斷見,傾向于物質,心爲物轉,忘記了自己,認爲五蘊身不過是肉體,肉體沒有了就完了,因此追求物質,縱情享受,形成了你爭我奪、爾虞我詐的現象;常見就是希望自己永遠享福,壽命百歲、萬萬歲,這是一種常見。另外有一種外道,認爲自己永遠是人身,這世做人,下世還是人,每世永是人身,畜生每世做畜生,這也叫常見。常見、斷見都是一種邪見,由此産生不信叁寶,不信因果,誹謗因果,無法修善。

  修叁田報四恩

  “于諸福田,歡喜敬養,是故汝等,亦得人天尊敬供養。”

  我們學佛的人,如何修福田?此處講到要修叁田報四恩,具體來說,就是要上供下施,修叁田。

  第一叫福田,也叫敬田,是指恭敬供養佛法僧叁寶,其中也包括對師長、善知識,這種德行很高,福田也很大。比如目犍連救母,自己沒有能力救,求佛幫助,佛就教他在七月十五修盂蘭盆會,設百味齋,供養叁寶,使他母親得到解脫。供養叁寶是最大的福田。因爲有叁寶住世,佛法就在世;佛法在世,就是衆生的福報,就有渡船,有明燈,衆生可以由此岸到彼岸,得到光明。所以叁寶是最大的福田,不但加持你的肉體,而且解脫你的法身慧命。

  第二是恩田,重點是對父母親。父母生我、養育我、愛撫我、提攜我,受的苦很大。特別是母親,母親對兒女是真情真愛,爲了兒女的成長,流汗、流淚、流血,受不完的痛苦,我們應該知恩報恩。發菩提心就是從知恩報恩開始的。

  《菩提道次第廣論》中有個次序,首先我們學佛要發菩提心,不是假發,是真發,保持恒常。如何發菩提心?基本是什麼?接下來要有慈心,然後要有悲心。慈心悲心念衆生苦,因而要救度衆生。同時也要念衆生恩。多生累劫以來,衆生都是我們的父母、六親眷屬,對我們都有恩,念衆生恩就要歸到父母恩。想到父母的痛苦,因而發菩提心,由菩提心到增上意樂,到慈悲,到知恩,到憶恩,到報恩。在知恩報恩中,特別是父母恩,念父母的痛苦、恩德,父母的恩如山高、如海深,從父母擴大到整個衆生界,報衆生恩。

  地藏菩薩就是這樣,由母親的苦、母親的恩,想到一切衆生的苦,想到一切衆生對我們的恩,所以就發大願,在地獄中度衆生,在娑婆世界度衆生。“虛空有盡,我願無窮,衆生度盡,方證菩提,地獄不空,誓不成佛。”所以我們能報父母恩,就是修恩田。

  第叁是悲田,悲田就是修慈悲救衆生。憐憫衆生痛苦,憶念衆生恩德,于是以種種方便、種種方法救度衆生,解除衆生的苦難。不但在飲食、衣服、臥具、醫藥等資生資具方面幫助解決,還要使他得到安全,使他能夠借假修真,恢複法身慧命。在布施中修行法布施,就可徹底地救度衆生。

  報恩主義

  學佛精神,就是報恩精神。佛教沒有主義,假如說有主義,就是報恩主義,以報恩爲主。我們要恭敬叁寶,恭敬師長,孝順父母,救度衆生,具備這些行爲,就是高尚的道德,人生活得才有價值。若能夠影響衆人,使大多數人都這樣做的話,則家庭和睦,社會穩定,世界太平,這是很重要的一個修行方法。因此我們要修叁田報四恩,四恩爲:叁寶恩、國家恩、父母恩、衆生恩。爲什麼國家對我有恩呢?因爲國家保證我們的安甯。

  諸供養中法供養最

  報四恩就必須要修叁田,要上供下施。布施就是:財施、法施、無畏施。供養就是資財供養、法供養。一切布施中,以法布施爲第一;一切供養中,以法供養爲第一。一般布施在物質方面只能解決暫時的生活上的困難,但是不能使他恢複法身慧命、得到解脫,故法布施最。當兒女的,對現在的父母生養死葬,對死後的父母超度,但是最重要的是使父母都能學佛法、念佛,使生命的痛苦徹底得到解決,這是真正的報恩。對衆生也是如此。所以一切布施中,法布施第一;一切供養中,法供養第一。

  在《華嚴經·普賢行願品》中講法供養有七種:如說修行供養、利益衆生供養、攝受衆生供養、代衆生苦供養、勤修善根供養、不舍菩薩業供養、不離菩提心供養,都叫法供養。大家從這些內容中,就可以了解菩薩行的偉大,佛法的偉大。

  (二)正明十善業道

  1.顯善法用

  “龍王當知,菩薩有一法,能斷一切諸惡道苦。何等爲一?謂于晝夜常念思維,觀察善法,令諸善法,念念增長,不容毫分,不善間雜,是即能令諸惡永斷,善法圓滿,常得親近諸佛菩薩及余聖衆。”

  這是指善法的作用很大,意義也很大。學菩薩的人,有一法很重要,能夠斷掉諸惡道、熄滅諸惡道的痛苦。

  惡道是指什麼呢?地獄道、餓鬼道、畜生道。叁惡道是很痛苦的。地獄有八寒地獄、八熱地獄、無間地獄等,《地藏經》中專門有一個“地獄名號品”,說明各種地獄的痛苦。地獄是有的,根據佛的聖言量,有;根據現實許多人的經驗,有;不能否定。

  鬼有很多種,一般來說有叁十多種。人死了以後,在七七四十九天之內,投生的業沒有成熟,都在冥冥之中,受的是鬼的痛苦。中陰身飄流不定,所以我們要做佛事超度。

  有些人自以爲從科學的角度不相信,實際上他並不懂得真正的科學。鬼道是不能否定的,從曆史到現在,從國外到國內,都存在。中國的《二十五史》、《史記》、《資治通鑒》,都記載得有。其中《二十五史》、《資治通鑒》,我是全部讀完了的,裏面就有很多鬼故事,很多因果故事。寫曆史的人會亂寫嗎?是他迷信嗎?絕對不是。不管中國史、外國史,一部曆史就是一部因果史。

  關于鬼的例子很多。我曾經看到報紙登載,英國皇宮發現過鬼,晚上時,那個宮門開來開去,沒有人走,也沒有風,後來皇宮裏就利用高科技的照射器,放到房間裏,這一照就出來了,結果是一個穿白色衣服的王公拄根拐杖,從門裏進來,其中就有人認得是某某人。這個事情在報上登載過,如《參考消息》,照片也登出來了。你能說沒有鬼嗎?

  鬼的存在是不能否定的,生命相續,前前無始,後後無終,阿賴耶識是主體,去後來先做主公。依道理講,心法是前後相續的,這一念的心是從前一念的心來,前複有前,後複有後。我們前念心生後念心,後念心生後念心,生命的心體相續不斷,生命之流相續不斷,這是真理。

  餓鬼是鬼道之一,咽喉小,肚腹大,經常饑餓,焰火交燃,要想飲食不得飲食,很痛苦,這就是生前不信叁寶,貪心重,悭吝自私,一文不舍,片善不修的人所感的果報。

  畜生道就是大家都能夠看到的了,空中、陸地上、海裏,都有畜生;飛的、走的、爬的,種類很多,難以數計。一般來說畜生道裏,自類對自類,自類對他類,都是互相殘殺,互相吞食,大魚吃小魚,小魚吃蝦米。不光自類相殘,另外也受人類的鞭打殺戮,被捉起來、關起來,隨時任意殺掉,生命很不自在。

  所以一切諸惡道均苦,這個惡道就是指的地獄道、餓鬼道、畜生道的衆…

《佛說十善業道經講記(講于上海玉佛寺)》全文未完,請進入下頁繼續閱讀…

菩提下 - 非贏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網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