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我的阅读记录 ▼

佛说十善业道经讲记(讲于上海玉佛寺)▪P11

  ..续本文上一页算不出来的,关键要看你的自心,行善与否,积德与否。

  (4)以海众证

  “今大海中,所有众生,形色粗鄙,或大或小,皆由自心种种想念,作身语意,诸不善业,是故随业,各自受报。”

  这里也是从果上明因。大海中的各种动物,种类很多,或大或小,小的如鱼虾,大的如龙、鳌鱼、鳄鱼等,形体颜色都很粗鄙,很粗糙、丑陋,看起来很可怕。为什么感得此身呢?就是由于过去生中,这些动物内心妄想妄念很多,基于想念,在身、语、意三方面做了许多坏事,做了十不善业,随业受报,而感得此种果报。这一点是从恶果回看恶因。

  念头很重要

  所以我们要注意念头,念头相当重要,要时刻保持正念,去掉妄念。由正念发动身语,则其语言、行动都是正确的,否则就不是正确的,危害自己也危害别人。造善业、造恶业,就在这一念之间,或升或降,全在自己。一念可以升,一念可以堕,一念之中就有六道啊!善念与三善道相应,恶念与三恶道相应,就看你起的是哪个念头!

  不管念佛、修禅,还是修密法,都要保持正确的念头。身、口、意三业要相应,修身业要礼拜、端身正坐、结印、合掌、放掌;修口业就要念经念佛;修意业就要观想,修大悲法门要观想观音菩萨,修弥陀法门就观想阿弥陀佛,修文殊法门观想文殊菩萨为本尊。心里观想,口念经念咒,手结印,身体端正,达到一心不乱,就能保持正念。佛教的法门八万四千种,但在行持方面,保持正念是最关键的,一点不能松懈,要做到三业清净。

  5.结劝修学

  “汝今当应,如是修学,亦令众生了达因果,修习善业。汝当于此,正见不动,勿复堕在断常见中,于诸福田,欢喜敬养,是故汝等,亦得人天尊敬供养。”

  

  明因识果,止恶行善

  这是总结。如何修心?如何由恶转善?如何行动?佛再三叮咛:你们应该如此修学。指导思想是明因识果,在因上努力,转恶向善,善因就得善果。学佛人就要这样,要懂因果,了达因果。了解因缘生法就能了解性空无我的道理,就能生起缘起性空的正见,这是不能动摇的,因果是正见,有这个见解,才能走正道,从而消除生死根本,结束痛苦根源。不但自己如此做,也要使众生都能了达因果,修习善业。

  大家读读《高僧传》或者历代祖师的著作,很多都是讲因果、向群众宣传因果道理的。历史上庐山慧远大师,有好几篇文章教化众生,专门说明因果的,一直到近代的几位大师,特别是印光大师,大家看《印光大师嘉言录》、《印光大师文钞》处处都在讲因果,使佛教与儒家伦理相结合,具备伦理、修养道德,明因识果,止恶行善。

  所以我们弘法,不管是居士之间互相交流时,还是向家属、朋友、有关人士宣传佛法时,首先要向他们讲明因果,这是根本原则。能够懂因果,就能够修习善业,止恶行善,注重道德,所以因果正见、缘起性空的正见,我们了解、信仰以后,就要坚定不移,不要为邪师邪友所动摇,不要为一般世间法所动摇。

  世俗人的见解一是断见,二是常见。所谓断见,倾向于物质,心为物转,忘记了自己,认为五蕴身不过是肉体,肉体没有了就完了,因此追求物质,纵情享受,形成了你争我夺、尔虞我诈的现象;常见就是希望自己永远享福,寿命百岁、万万岁,这是一种常见。另外有一种外道,认为自己永远是人身,这世做人,下世还是人,每世永是人身,畜生每世做畜生,这也叫常见。常见、断见都是一种邪见,由此产生不信三宝,不信因果,诽谤因果,无法修善。

  修三田报四恩

  “于诸福田,欢喜敬养,是故汝等,亦得人天尊敬供养。”

  我们学佛的人,如何修福田?此处讲到要修三田报四恩,具体来说,就是要上供下施,修三田。

  第一叫福田,也叫敬田,是指恭敬供养佛法僧三宝,其中也包括对师长、善知识,这种德行很高,福田也很大。比如目犍连救母,自己没有能力救,求佛帮助,佛就教他在七月十五修盂兰盆会,设百味斋,供养三宝,使他母亲得到解脱。供养三宝是最大的福田。因为有三宝住世,佛法就在世;佛法在世,就是众生的福报,就有渡船,有明灯,众生可以由此岸到彼岸,得到光明。所以三宝是最大的福田,不但加持你的肉体,而且解脱你的法身慧命。

  第二是恩田,重点是对父母亲。父母生我、养育我、爱抚我、提携我,受的苦很大。特别是母亲,母亲对儿女是真情真爱,为了儿女的成长,流汗、流泪、流血,受不完的痛苦,我们应该知恩报恩。发菩提心就是从知恩报恩开始的。

  《菩提道次第广论》中有个次序,首先我们学佛要发菩提心,不是假发,是真发,保持恒常。如何发菩提心?基本是什么?接下来要有慈心,然后要有悲心。慈心悲心念众生苦,因而要救度众生。同时也要念众生恩。多生累劫以来,众生都是我们的父母、六亲眷属,对我们都有恩,念众生恩就要归到父母恩。想到父母的痛苦,因而发菩提心,由菩提心到增上意乐,到慈悲,到知恩,到忆恩,到报恩。在知恩报恩中,特别是父母恩,念父母的痛苦、恩德,父母的恩如山高、如海深,从父母扩大到整个众生界,报众生恩。

  地藏菩萨就是这样,由母亲的苦、母亲的恩,想到一切众生的苦,想到一切众生对我们的恩,所以就发大愿,在地狱中度众生,在娑婆世界度众生。“虚空有尽,我愿无穷,众生度尽,方证菩提,地狱不空,誓不成佛。”所以我们能报父母恩,就是修恩田。

  第三是悲田,悲田就是修慈悲救众生。怜悯众生痛苦,忆念众生恩德,于是以种种方便、种种方法救度众生,解除众生的苦难。不但在饮食、衣服、卧具、医药等资生资具方面帮助解决,还要使他得到安全,使他能够借假修真,恢复法身慧命。在布施中修行法布施,就可彻底地救度众生。

  报恩主义

  学佛精神,就是报恩精神。佛教没有主义,假如说有主义,就是报恩主义,以报恩为主。我们要恭敬三宝,恭敬师长,孝顺父母,救度众生,具备这些行为,就是高尚的道德,人生活得才有价值。若能够影响众人,使大多数人都这样做的话,则家庭和睦,社会稳定,世界太平,这是很重要的一个修行方法。因此我们要修三田报四恩,四恩为:三宝恩、国家恩、父母恩、众生恩。为什么国家对我有恩呢?因为国家保证我们的安宁。

  诸供养中法供养最

  报四恩就必须要修三田,要上供下施。布施就是:财施、法施、无畏施。供养就是资财供养、法供养。一切布施中,以法布施为第一;一切供养中,以法供养为第一。一般布施在物质方面只能解决暂时的生活上的困难,但是不能使他恢复法身慧命、得到解脱,故法布施最。当儿女的,对现在的父母生养死葬,对死后的父母超度,但是最重要的是使父母都能学佛法、念佛,使生命的痛苦彻底得到解决,这是真正的报恩。对众生也是如此。所以一切布施中,法布施第一;一切供养中,法供养第一。

  在《华严经·普贤行愿品》中讲法供养有七种:如说修行供养、利益众生供养、摄受众生供养、代众生苦供养、勤修善根供养、不舍菩萨业供养、不离菩提心供养,都叫法供养。大家从这些内容中,就可以了解菩萨行的伟大,佛法的伟大。

  (二)正明十善业道

  1.显善法用

  “龙王当知,菩萨有一法,能断一切诸恶道苦。何等为一?谓于昼夜常念思维,观察善法,令诸善法,念念增长,不容毫分,不善间杂,是即能令诸恶永断,善法圆满,常得亲近诸佛菩萨及余圣众。”

  这是指善法的作用很大,意义也很大。学菩萨的人,有一法很重要,能够断掉诸恶道、熄灭诸恶道的痛苦。

  恶道是指什么呢?地狱道、饿鬼道、畜生道。三恶道是很痛苦的。地狱有八寒地狱、八热地狱、无间地狱等,《地藏经》中专门有一个“地狱名号品”,说明各种地狱的痛苦。地狱是有的,根据佛的圣言量,有;根据现实许多人的经验,有;不能否定。

  鬼有很多种,一般来说有三十多种。人死了以后,在七七四十九天之内,投生的业没有成熟,都在冥冥之中,受的是鬼的痛苦。中阴身飘流不定,所以我们要做佛事超度。

  有些人自以为从科学的角度不相信,实际上他并不懂得真正的科学。鬼道是不能否定的,从历史到现在,从国外到国内,都存在。中国的《二十五史》、《史记》、《资治通鉴》,都记载得有。其中《二十五史》、《资治通鉴》,我是全部读完了的,里面就有很多鬼故事,很多因果故事。写历史的人会乱写吗?是他迷信吗?绝对不是。不管中国史、外国史,一部历史就是一部因果史。

  关于鬼的例子很多。我曾经看到报纸登载,英国皇宫发现过鬼,晚上时,那个宫门开来开去,没有人走,也没有风,后来皇宫里就利用高科技的照射器,放到房间里,这一照就出来了,结果是一个穿白色衣服的王公拄根拐杖,从门里进来,其中就有人认得是某某人。这个事情在报上登载过,如《参考消息》,照片也登出来了。你能说没有鬼吗?

  鬼的存在是不能否定的,生命相续,前前无始,后后无终,阿赖耶识是主体,去后来先做主公。依道理讲,心法是前后相续的,这一念的心是从前一念的心来,前复有前,后复有后。我们前念心生后念心,后念心生后念心,生命的心体相续不断,生命之流相续不断,这是真理。

  饿鬼是鬼道之一,咽喉小,肚腹大,经常饥饿,焰火交燃,要想饮食不得饮食,很痛苦,这就是生前不信三宝,贪心重,悭吝自私,一文不舍,片善不修的人所感的果报。

  畜生道就是大家都能够看到的了,空中、陆地上、海里,都有畜生;飞的、走的、爬的,种类很多,难以数计。一般来说畜生道里,自类对自类,自类对他类,都是互相残杀,互相吞食,大鱼吃小鱼,小鱼吃虾米。不光自类相残,另外也受人类的鞭打杀戮,被捉起来、关起来,随时任意杀掉,生命很不自在。

  所以一切诸恶道均苦,这个恶道就是指的地狱道、饿鬼道、畜生道的众…

《佛说十善业道经讲记(讲于上海玉佛寺)》全文未完,请进入下页继续阅读…

菩提下 - 非赢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网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