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我的阅读记录 ▼

怎样做一个健康的人▪P6

  ..续本文上一页回向给那些与我们无关的人,而不是有关的人。你只要产生这个念头,你们不要小看这个念头,这是长寿之法啊。你产生的这个念头,就是悲心,就是慈心,就是善心,也就是无量心,这样你的心就宽广了,心宽广有什么东西装不下呢?佛之所以能装下十方世界,十方佛土,就是因为他心胸宽广。我们学佛修心,也就是为了把心修得宽广,不但能容一人一事,要能容下整个世界,这才是大无量心。我们做事情,如你们搞的企业,你做了一件好事,你不仅仅是为自己得到利益、得到安乐,我们要解决自己的根本问题,是以前遗留下来的题,也就是以前所欠的债,那就叫业力。要用我们的功德去回向给冤亲债主,你这么一回向,他就又反馈转来给你。他们也有愿力,他们也要想过好日子,没有钱他也想钱,身体不好他也想要健康。当把你的功德回向给他们,在这两个思想相对应的时候,会产生一种火花。也就是你所发的愿和众生的心愿,在进入同一轨道的时候,就会变成一种较大的功德,你们明白了这个道理吗?在双方愿力变成功德过后,由于有这些功德的力量,就会扫清你以前的障碍,扫清你过去种下的业力,所以单靠自己的力量,是不行的,还要将自己的功德回向给众生,这就是发菩提心。

  所谓菩提心,就是把众心如一日,众心如一体。什么叫众心如一日呢?就是把大千世界的众心,归纳到一个境界上去,就叫众心如一日。把所有的众生当成我们身上的一个细胞一样,这又叫众生如一体。众生的痛苦就是我们的痛苦,众生的欢乐,就是我们的欢乐,如果你有了这种思想,你的心胸就宽广,可以鲸吞百川容纳万物,哪里还有想不通的道理呢?哪里还有阴阳不合的呢?只要你的阴阳一相合,气脉一相通,奇经八脉一旦打通,你身体上的生物分子的次序和动向,就可以按照自己正常的轨道运行,这样你身体上的邪气就藏不住了,神气就可以制止邪气,正气就可以压倒邪气。所以对你们企业家来讲,对你们有成就的人来讲,你们只要发一颗善心,比那些天天念经,念了一辈子的人的功德还大,你们发一个善心可以救很多人,一般的人做一件善事只能救一个人。所以有成就的人最好修行,有成就的人最好修心,有成就的人最好把握自己的命运。你们本身就有成就,没有多少烦恼,你以前做的好事不是奠定了你的基础吗,那是你的福德。用佛教的话说,你有福又有德,才有今天的名和利的享受。既然你什么都有了,在这个基础上,你再生起出离心、发菩提心。所谓发菩提心,就是将你的功德回向给众生,又把它变成众生的一种力量回向给你。你的愿望与众生的愿望相结合,也就是众生在痛苦当中挣扎而要求得解脱的愿望,又把你的功德回向给众生的愿望,使两种愿望进入同一轨道,这样就产生一种无量功德。只有这种功德,才能够真正的解脱我们累生累劫所造下的障碍。你们只要发个愿就行,这个方法真简单啊。只要我们能做到,就能够把我们身心的障碍排除,在我们考虑问题时就没有人来干扰,没有业力来干扰。有些人由于他自己没有排除业力障碍,叫他参禅打坐,调整一下身体,也是装模作样地坐在那里。他不坐还好些,一坐下来他的前三十年与后三十年的事都想起来了,还有的一坐下就打瞌睡,要么就是妄想纷纷,要么就是莫名其妙,这就是因为他自己没有福报的原因,他一打坐就有这些东西来干扰。我们佛教修密宗的人,师父首先要叫你先培福,先修加行。修加行是什么意思呢?师父就叫你念十万六字真言,磕十万个长头,什么都是十万次,就是用这种方法慢慢地磨练自己而种下功德。这还不算,你磕十万个长头,念十万遍咒,不如把你的菩提心发起来,去做一些有益的事情让众生得利益,这个功德就最大。只要你们号召一声,这个功德就出来了,这叫发心,只要我们有了功德,就可以抵消罪业,抵消障碍,我们才能得身心清净,不然你心里一想事情,就有障碍来干扰,你自己的业障也会生起。

  我讲开示的时候说过,要得到清净见,首先就要自己身心清净,身心不清净就是有障碍,若身心不清净,我们的想法就是错误的。由于身心不清净,我们看任何问题就像带着有色眼镜一样,看到白的当成是红的,自己所认识的境界不是真知灼见,所看到的只是现象,而不是其本质。如果我们发菩提心后,功德和福德都具备了,福报也生来起了,只要我们一发心,就能够直接打开自己的智慧大门,用我们修行得来的出离心和菩提心,用这个力量就可以唤醒我们的伏藏智慧。按照佛教的说法,就是能够唤醒我们的第八意识,就是阿赖耶识的智慧,这个智慧就叫无量智慧。如果我们这么做了,就能够把你的第八意识,即阿赖耶识智慧开发出来,你们做起生意来,办起事情来就快得多。因为你有了智慧,办事效果就是两回事,它不是一倍的效益,而是翻多少倍。智慧可以改变一切,那些有智慧的人,有福报的人,他的智慧才能起作用,没得福报的人,他的智慧是不起作用的。不要认为你做了点事情就会有结果,有福报,但是你没智慧,你的福报就会散失。而有智慧的人,若不积德,累死一辈子也是穷光蛋。我前次也讲了这个问题,智慧功德和福报,是两个概念。所以要福慧双修才能够真正的长久富貴,搞企业要这样,身体健康也要这样。

  所以我们要深信因果,要修心、要生出离心、发菩提心,才能得到清净见,这样我们才能有正确的见解,才能识别真假,才能识别真伪,才能得到一种明确自己方向的智慧,也就能明其自心,照见本性,认识世间的真相,才能把握好自己的位置。我要更进一步说明,只有生起出离心,发菩提心,得清净见,才能巩固智慧的福报。还要有善业的积累,所谓善业的积累就是忏悔业障,要想到我们以前所做的事情对不对,经常要想到你的过去,你哪些地方做得不好或不对,你就能明白你今后该怎么做。如果你没有生起忏悔心,不去回忆过去不足的地方,你成天都沾沾自喜,认为自己做的每一件事情都是对的,那就很容易败下去。诸恶莫作,众善奉行,这是佛教提出来的一种积福的方法,才能积累定道资粮。我们要真正得到健康,还要有福报。你没有福报,天天随你怎么锻炼,业障都要干扰你。我刚才说的现业、俗业,它都是可以一起散灭的。佛教的善巧方法,就是让我们真正的脱离苦海,开发智慧,把握人生的命运。如果要更究竟彻底的出世间法,我们还要澄清妄念,明心见性,化除惑业,了脱生死,证得不生不灭,那才能究竟。目前我们大家都在搞企业,还在做入世间的事,首先要做好人,才能学好佛,要入世,才能出世,你没有入世,又怎么能出世呢?

  第二部份:学员提问

  今天给大家准备了点时间,你们凡是与健康有关的事情,你们有什么迷惑的问题都提出来,我可以给你们回答,哪怕是对佛教有什么疑问?有什么想法都可以提出来,提问踊跃点,不要害怕,想到什么就问什么。

  一问:请问大师,我们都喜欢到庙子里面去烧点香,拜点佛,有没有啥子忌讳?

  答:真心去朝庙,原则上说是没有什么忌讳的,所要忌讳的是,不要假惺惺的去朝庙,只要真心去朝庙,是不存在忌讳的。有的说,朝庙必须要穿长裤子,不穿裙子,说女人月经期间不能去等等,还说今天吃了肉不能去,口不干净,佛菩萨是大慈大悲的,也是大量的,只要你心是真的,发心去朝庙,都是可以的。佛教寺院它是需要清净的道场,我们能够做到身心清净那就更好,事实上庙子里不存在忌讳,只是人们自己心里觉得这样不好而已。

  二问:师父,有些时候去朝庙,买一柱香要向四个方向拜,一会儿要你这样子做,或那样子做。这次我们到泰山,还是三星级旅游区,满坡都是搞那个,强迫你撞钟,鼓捣你交钱,把你赖到那个地方给你说很多问题。

  答:你说的,是社会上的不正常现象,发心到庙子里去,你也可以烧香,也可以不烧香,也可以拜一拜菩萨,也可以不拜它,关键是你带着什么心去拜?动机是什么?如果你有条件,自己又发心去信仰,你可以烧香,点蜡是代表智慧与光明,供一束鲜花,代表欢喜。可以使你的身心清净,这样觉得对你的思想上有一个寄托,你可以去拜一拜,不存在非要拜三拜、四拜,或十方都要拜,他又不是皇帝,没有那个说法。你只要心诚则灵,拜佛像是一种礼貌,只把它作为我们学习依靠的对象,只要自己身心清净就行了。刚才你们问的事情,是社会上那些巫婆、仙娘所干的事情,而本身正规的寺院,没有这些规定。

  三问:你刚才讲的人生八苦,生老病死是什么?

  答:人生八苦,是生苦、老苦、死苦和病苦,求不得苦,爱别离苦,怨憎会苦和五蕴炽盛苦。什么叫五蕴?即色、受、想、行、识。

  四问:有一次我在丹景山去拜庙子,我们还是很诚心的,至于说是要积功德,当时我们的确是没带多少钱,然后去拜了庙子,有两个居士婆婆在旁边对我们说:“功德功德,你有功才会有德。”给我们讲了这个道理,当时我们听了心里很不舒服,我觉得作为佛家来讲,不是那么势利吧,而且他们随时都是在寺庙供奉菩萨,他们这种说法,今天希望求法师给我开解一下。

  答:你主要问什么叫功德?所谓功德,功和德是两个概念,功在于形式,德在于动机与行为。我们到庙子里面去,关键是我们发的是什么心,起的什么念头。你们听说过梁武帝和达摩祖师的对话吗?梁武帝问达摩祖师说:“我修了那么多庙子,全国有三里一庵五里一庙,难道我还没有功德吗?”达摩祖师说:“你没有功德。为什么呢?因为你是为修庙而修庙,所以没得功德。”过去有一个老太婆,是一个老居士,她省吃俭用,用自己不吃一顿饭省下来的钱,去买了一灯油,她这一灯油的功德是她的发心,她的功德比你拉一车黄金的功德大,关键是你的功用在什么地方?功和德,关键在于起心动念的动机是什么?你是为什么而积这个德,你有钱你出钱,没…

《怎样做一个健康的人》全文未完,请进入下页继续阅读…

菩提下 - 非赢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网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