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续本文上一页浊恶世。难道我们的佛不如他们的佛修得好?”这时候有位天王,有他心通,赶紧说:“尊者千万不要这样想啊!你觉得是五浊恶世,我觉得这个世界和我的天国宫殿没有什么区别。”这时佛陀微笑,用脚趾抓地,加持大家看到佛陀境界里的世界,果然清净光明。佛虽然和我们坐在同一个房间里,在佛的境界里这个处所完全是一个美轮美奂的净土,佛的世界。而我们坐在这里就感觉是砖混结构的房子,寒冷刺骨。同样的地方因众生的觉悟不一样,他的感受就不一样。因此,佛陀在经典中告诉我们,此刻的这个世界就是完美世界,光明的。
第三,祖师现证它是光明的。无数的祖师开悟之后明确告诉我们世界是光明的。祖师开悟之后,人们问开悟后的境界是什么啊?祖师就说:云在青天水在瓶,饥来吃饭困来眠。方信禅师道:满目青山无寸树,极目绿水绝波澜。光明洞耀,照彻十方,譬如千日,放大光明。憨山大师开悟后说:今日方知,鼻孔朝下。
我们来看到底是什么意思啊?开悟后的境界是“云在青天水在瓶”,原来云就是在天上的,水就是在瓶子里的,水就是在杯子里的,就是这样的。我们过去总感觉“不该这样”,开悟后的境界体悟到了之后“就是这样”。因此,并不是改变这个世界怎么去成佛,而是改变了对这个世界的感受,佛的境界就显现到了我们的面前。佛的境界是什么呢?就像我们一样,只要不去攻击、谩骂,不去烦恼,安住于当下,不要悔恨过去的那些事,别去担忧未来的事,安住于当下的境界就具足了解脱相。解脱相和完全解脱高度不一样。但你此时此刻的当下就具足了圆满的解脱相,稳住它就是一行三昧,一相三昧。祖师开悟之后告诉我们世界是光明的,无论是大圆满的祖师,还是大方广的祖师,心地法门的祖师,都是告诉我们这个世界本来就是光明圆满的,从未残缺过,我们一直误认为它残缺。
第四,我们可以现证它是光明的。佛陀的教导是可以现证的。很多人的修行都寄希望于未来,现在好好念佛,死了好去极乐世界。普通人都有这种想法。你仔细想,难道佛法只有死了之后才有用吗?死之前呢?事实上,佛陀的教法是随时随地可令我们获得解脱的。极乐世界的实报庄严是可以现证的,解脱是可以现证的,成佛是可以现证的。就在我们的今生,就可以证得。
很多居士误认为佛法在死了之后才有用,就陷在很纠结的旋涡中。这个世界真是烦恼,我也天天念佛,死又死不了,能不能让我快点去极乐世界啊!其实忽略了一点,佛陀所告诉我们的极乐世界是可以现证的。我们对照《阿弥陀经》《无量寿佛经》《观无量寿经》,尤其是《观无量寿经》的十六种观法中前十三观,就是让我们现证极乐世界的实报庄严境界。并不仅仅是让我们死了之后才去极乐世界,而是现在你就可以感受极乐世界。当然,我们发愿在这个身体示灭之后,我们的神识归于弥陀性海,安住于极乐世界,享受实报庄严。但也可以现在就开始感受极乐世界的美好。佛法是可以现证的,这种现证的修法有很多种,持名念佛、观想念佛、观像念佛,以及实相念佛都可以现证,人人都可以现证。不需要你死了之后佛法才起作用,此时此刻的当下就可以获得解脱境界,只要你去调整你的觉受。
第五,因为光明,所以光明。因为如来藏是光明的,所以如来藏所显现的一切也是光明的。如一棵树本来就是棵松树,长出来的枝子一定是松枝。此时此刻的一切都是自性显现的,自性就是佛性。所以,我们的自性是光明的,显现也就是光明的。之所以没感觉光明,是我们的感觉出错了。调整回去就是光明。当你觉受到了它的光明就是证得了三昧境界,就是大圆满,就是明心见性,就是念佛三昧,就是一行三昧,一相三昧。我们无论用什么词汇去表述它,就是那种美好的正常觉受。
所以,在这个娑婆世界,是有一处秘境的,叫密严净土,或者香巴拉净土,也是无量三昧之一。通过净观而证悟光明境的人,则可以身在娑婆,安居净土,无有众苦,但受诸乐。
能净即释迦,平直即弥陀,人我是须弥,邪心是海水,烦恼是波浪,毒害是恶龙,虚妄是鬼神,尘劳是鱼鳖,贪瞋是地狱,愚痴是畜生。
能净化身心,自身就是释迦牟尼佛;心地平等正直,自身就是阿弥陀佛;心中分别人我,就是为自己建了一座障碍正道的须弥山;心里起了贪欲邪念,就是波涛汹涌的大海水;无明烦恼,就是翻滚的波浪;心存毒害,就是凶猛的恶龙;心地虚伪狂妄,就是扰人的鬼神;常在尘劳中奔波,就如同鱼鳖;贪瞋炽然,就等于自造地狱;愚痴不化,就等于无知的畜生。
所有的我们成佛的障碍其实都是来源于内心,内心错误念头、不良情绪映现到外面,形象化了就成了所谓的波浪、恶龙、鬼神、鱼鳖、地狱、畜生这些东西。就好比硬盘里面的数码,映现到屏幕上就形成了图画。所有内在的情绪映现在外面就成了山川大地。这就是我们所说的“透过现象看本质”,也就是“自他不二、依正不二、性相一如、心境一如”的真正含义。
有个故事讲到:有个山里人到城里买东西,他看到一面镜子,就问是什么,店主拿镜子给他看,他一看,里面有个彪形大汉,“哟,有个人啊?这个要多少钱?”卖货的说:“两文钱。”他就买下来了,心想:这么便宜,卖货的肯定不知道里面有个人,赶紧往家跑。回家放在桌子上,他妻子问他:“你到城里买的什么?”他说你看看吧,买了个便宜货、好东西。他妻子兴奋地拿起来看,从镜子里看到一个年轻女人,就哭了,跑去找婆婆:“婆婆,那个没良心的,娶小了。”婆婆说,别哭,别哭,我看看怎么回事!拿起镜子一看,也破口大骂:“你看你个傻儿子,你娶小就娶小吧,怎么也得娶个年轻的,你看你娶个糟老婆子,比你妈还老!”(众笑)这个故事就说大家抱怨也好,羡慕也好,说的都是自己。
我们面对这个世界,这个世界就是面镜子,我们看到的一切其实都是心的影 现。佛陀比喻,我们来到这个世间就好比走进一个房间,这个房间挂满了镜子,一只小鸟飞进房间,他迷上了镜子中的那只小鸟,看到那只小鸟很美,他爱上那只小鸟,爱的死去活来,它向那只小鸟求爱,但就是不能亲近,它就在迷恋中抑郁而死。一条狗进来了,看到里面有条狗,它就冲着叫,里面也冲着它叫,它又害怕又愤怒,就不停地叫,最后愤怒爆裂恐惧而死。一位智者进来,就对着镜子整肃衣冠,看到自己坐得不好就坐直了,对着镜子,校正自己,慢慢他就成为圣人。
我们面对这个世界就是这样,当你看到这个世界不好,你就想:是我哪个地方出问题了?你去调整他,你就成为圣人。你要迷恋这个世界,迷恋这个帅哥,那个美女,你就会迷恋而死,抑郁而终。如果你看哪个人不好,你和他吵和他拼命,你就会像那条狗,最后爆裂而死。我们要知道这个世间是我们心性的显化,我们通过这个显现“反闻闻自性,性成无上道”。
善知识,常行十善,天堂便至。除人我,须弥到。去邪心,海水竭。烦恼无,波浪灭。毒害忘,鱼龙绝。
善知识!经常修行十善,天堂便能现前;除去人我分别,须弥山便会崩倒;息去贪欲心,海水就会枯竭;烦恼不生,波浪就会平息;忘却毒害之心,鱼龙便会绝迹。
我们把内心的错误情绪寂灭之后,外面危机的就解决了。我们外面的每个人都是我们的情绪的映射,我们做完一单生意,很快乐,回到家里看到自己的小宝宝也很快乐,“宝贝儿子,我陪你玩!”就很高兴,老婆做的菜吃着也挺香。但如果在外面受了挫,跟老板闹矛盾了,让客户刁难了,被行业管理部门查处了,让交警贴罚单了,回到家里就很烦。儿子说:“爸爸陪我玩!”“去去去,哪有空陪你玩。”老婆说:“我做的汤好不好喝?”“有什么好喝的,你就不会换换花样!”汤还是那个汤,老婆还是那个老婆,孩子还是那个孩子,你看这时候,这种相应是什么在起作用?情绪,不良情绪。所以说,我们要注意调整自己的情绪,你不需要改变你生命中的任何东西,把情绪调控好,幸福指数就提升了。我们现在拥有的已经超过了我们所需要的,大家想想是不是?我们很多人往往都是基于情绪化而导致烦恼,我们已经拥有了百分之九十九,却总盯着还没到来的百分之一,为了焦头烂额地追逐这百分之一,忽略了去享用这已经拥有的百分之九十九,所以搞得百分之九十九也等同没了。
我们总说事业、挣钱,不就是为了吃碗饭吗?你现在挣的钱撑死你也足够了。但是你想想,现在哪有空吃饭,你一边吃一边想着烦心事。喝着汤的时候,吃火锅的时候一点味道没有,就在想哎呀这个事怎么办,你就忽略了这一锅充满着最好地沟油的火锅。(众笑)你发现你为了没有的那百分之一,百分之九十九你就没享用到。而对我们的生命价值最好的,对我们生命最感恩的其实就是享用这百分之九十九。百分之一你暂时先放一放,先去享用已经拥有的百分之九十九。吃这碗饭的时候要吃出它的香,喝这碗汤的时候要喝出它的美,品这口茶的时候要品出它的与众不同。听这堂课的时候你全身心的静下来,听听传统文化,体悟佛教智慧。你就会发现,原来那百分之一根本不是外在的,它就是让你去享用这百分之九十九,你就圆满了,这就是佛教的大圆满的修法,就是充分享用你所拥有的一切。带着感恩心去享用这百分之九十九,那百分之一就来了,原来那百分之一就是去享用已有的一切。
大家看过周星驰演的《武状元苏乞儿》吗?武状元苏乞儿,学习降龙十八掌,结果前十七掌学会了,第十八掌却是空页。这时候风一吹,秘籍连续翻页,将前十七掌动作连贯起来,就成了第十八掌,战胜魔王邪教教主。原来那百分之一就是你把百分之九十九用好,带着你…
《坛经朝圣——《六祖法宝坛经》讲记 决疑品第三》全文未完,请进入下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