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我的阅读记录 ▼

净土深义(台湾法藏法师)▪P17

  ..续本文上一页在《三时系念》里面的句子。你就是因为浊水不清,所以对十八愿不敢领受,这没有关系,你不一定要像日本真宗那样一天到晚的听闻,那样可能会越听越糊涂。你可以持名念佛呀!回到中国传统的修法不会错。中国祖师说过:“但得持名,必得心开意解,近者开智慧,远者绝对往生。”因此我常常说,念佛能开悟,就是这个道理。

  但是如果你不听闻十八愿的意义,就会有行无解,不能以解导行,行产生的效果就比较有限。就是说你虽然念佛,但是你不懂得十八愿的摄受,你就只知道念佛求一心不乱。反之,你懂得了十八愿的意义而持名念佛,就不完全是求一心不乱了。其实达不到一心不乱,乃至散乱心念佛,你冥冥中闻佛名号,就具有无边的功德,就会冥冥中洗涤你的妄想、秽垢的心。你就会跟十八愿相应了。这就是由解起行,由行入导,解行相应。

  反过来说,如果你不懂得十八愿的道理,你念佛就只有一个目的,求一心不乱,你会担心忧疑。即使你一心不乱了,可能只是相似一心,容易退失,甚至你会起妄想,为什么?因为你还有其它错误的知见,在你的定心中发生作用,结果你会未证言证,未得言得,你还没有证得一心不乱,你说已经证得。这就不对了嘛!

  所以古来大德对净土法门有那么多的注解,如果净土宗不需要理解,但持佛名,就能摄受一切人的话,祖师就不需要去做那么多的解释了。我们承认有一部份人过去有善根,他能够一句佛号念到底,会自然的开智慧,即使不懂得十八愿,也自信能往生,这是一种他力跟自力的冥合作用。但是你如果没有那种根器,就不妨多听一些弥陀本愿的道理。再去专心念佛,这样就能够除自力之外,再加上仰仗他力,确定往生。这就是特异方便。善导大师所说的,一向专念,持佛名号,仰仗弥陀悲愿接引。就是这个意思。

  第二种情形是可能你依照二十愿去修。你平常也在念佛,不过你老觉得念不到一心不乱,没有效果,遇到某些情况,就起大嗔恨心和烦恼,接着你会产生怀疑和退心。或许你在念佛时,把念佛当作消除烦恼的方法,当然念佛能够消解当前烦恼,但也不是象剪刀一样,马上可以把烦恼统统剪下来扔到垃圾箱去,这需要有一个慢慢熏习的过程。

  弥陀圣号有无量的功德利益。可是你要有那个心去领受,要有那个胃去消化呀!四十八愿里头一共有十二条愿文都在说圣号功德。

  下面重点讲解一下第四十五跟第四十七愿。

  第四十五愿:设我得佛,他方国土诸菩萨众,闻我名字,皆悉逮得普等三昧,住是三昧,至于成佛,常见无量不可思议一切诸佛。若不尔者,不取正觉。

  这四十五愿是说十方菩萨听闻我的名号,就能得普等三昧。常见一切如来,听如来说法。如果不是这样,我不成佛。

  你看,只要听到弥陀圣号,就能见到十方如来,听他们说法。听如来说法,很容易证得初果乃至四果。听我讲经,你们会打瞌睡。听佛讲法,保证没有冷场,然后呢,一不小心就发现能穿墙而过,证得初果了。见佛说法如顺水扬帆,成就很快,听《阿含经》都是这样,何况是大乘经典。更何况还不是见一佛、二佛,或者九佛、十佛,而是见一切诸佛。所以你们要问我为什么要求往生?很简单,到了极乐世界,早上起来,刹那间就可以到十方供养诸佛,听诸佛说法,回到悟光精舍,大家还没有上早殿,速度多么快!为什么求往生,早成菩提嘛!谁说要你去那里执着黄金铺地的?

  有人问娑婆世界当下如幻如化,这不是舍近求远吗?谁叫你舍近求远?极乐世界最近,娑婆世界最远,懂不懂啊?你在娑婆世界不要说见释迦佛,要见我法藏都不容易。可是你到了极乐世界,这十方诸佛就看不完了,谁还想看我的脸啊?你看到十方诸佛还会起贪、嗔、痴吗?当然在那里是近墨者黑,近朱者赤,你自然入其室而闻其香。在那里见佛闻法悟无生,最慢的是十二大劫,而这里舍利弗在久远点尘劫前,就跟十六王子释迦佛修学,今天还不过是阿罗汉。你说哪个快?你说那是舍近求远,事实上正好相反,你不了解净土,老是用凡夫的知见来思维佛法。

  第四十七愿:设我得佛,他方国土诸菩萨众,闻我名字,不即得至不退转者,不取正觉。

  十方菩萨只要听到弥陀佛的名号,即刻得到不退转,可是看看自己听到圣号,根本不想念,还能说不退转吗?所以弄了半天,是我们自己不了解圣号的功德和大乘的真实义,才会听了圣号没有效果,念佛念得流口水睡了。为什么?因为你不知道弥陀圣号重于泰山的意义,老是用念佛来压烦恼。譬如有一条狗在外面乱叫,你是拿一盆水冲一冲,或者骂几声把它赶走呢?还是把家中保险柜里的一颗特大的金刚钻丢下去赶狗呢?当然你不会笨到拿金刚钻打狗,一样道理,这句阿弥陀佛万德庄严的圣号是让你们体会大乘心的,不是让你压烦恼的。压不住还埋怨念佛无效,这不是颠倒吗?

  有人问怎样在工作当中也能够专心念佛?我要告诉你,平时你就要了解阿弥陀佛庄严一切,也庄严你的心。那么你的工作也在庄严道场,当然也庄严你的心。所以你专心做的和弥陀佛一个样,你每做一件事情,都作这样想,我在庄严极乐世界,这不就是念佛了吗?你何必在那里只管念佛,人家叫你擦窗户,你还发愣呢?这样你佛也念不好,做事也做不来。

  当你了解净土的根本义和大乘的极致清净义,用这样的心去做一切事,在做之前的一刹那,有一个念头,我愿意求生极乐世界,我愿意以此功德回向往生极乐世界,我相信弥陀佛十八愿摄受我,我已经决定往生,并且愿将此做事功德来报佛恩。然后你以一颗报佛恩的心来工作,煮饭、扫地、擦窗户……那不就是念念念佛了吗?为什么要把这个工作当作麻烦呢?

  如果念佛时起了烦恼,你可以这样想:“我已经能够往生了,还有什么好烦恼的?”要是你觉得这个烦恼还是放不下,那你就这样想:“我有烦恼,所以我更应该念佛,因为是我平常念佛念不好,所以要多惭愧呀!”你这么一想,当下那一念心不就是在念佛了吗?所以有很多念佛的方法,只要你懂得前四堂课的道理,你就可以在工作中念念念佛。

  有时候起了散乱心,乃至你要观想也想不起来,这时中国传统的持名念佛就有用了。那时你心中默念圣号,念佛数数,都可以拿来用,然后再把心思拉回到弥陀佛身上来。

  当你要跟人家吵架,嗔恨心要往外冒的时候,你就深呼吸一口气,然后想:“唉叹!我已经被阿弥陀佛慈悲摄受了,还吵什么架呀!我真笨。”再接着念佛。或者马上离开现场,转过身再念阿弥陀佛。或者也可以这样想:“我跟他现前的恶缘,让他骂我而消除吧!阿弥陀佛已经摄受我了,我一切都满足了。”然后念佛念下去。

  总之,有很多善巧方便的方法让你的烦恼和嗔怒心消解。如果外境让你反应的第一念是“我好倒霉哦”这一类想法,这时你就已经忘记了阿弥陀佛,你就不要再问我念佛怎样一心不乱!你把阿弥陀佛搁在一边了嘛!所以你应该在平时举手投足、起心动念之间去培养时刻思维阿弥陀佛。平常就要时刻观想,或者以持名来辅助。你不能只是以持名来压烦恼,不能只是拿着佛号要清净,就象拿钻石来打狗,那是很蠢的。你必须要理解你是谁?阿弥陀佛是怎么样的?极乐世界又是怎么样的?你理解得越深,你的观想念佛和持名念佛的效果就越好。

  彰显圣号功德利益的本愿一共有十二条,占了四十八愿的四分之一。可见圣号本身蕴涵的功德利益实在不可思议,难解难思。

  由此可见,十八愿要求你以欢喜无量的心去念佛。如果你愿意去领受、思维佛的深恩,以这种思维方式来念佛,就叫做观想念佛。如果你一下子不能受用的话,乃至于持名念佛受用也不大时,就可以先想一想这成就、庄严、赞叹佛号功德的十二条本愿,想一想圣号的功德利益不可思议。就象祖师讲的这句圣号横赅三藏十二部,一点都不夸大,一点都不骗人,我们就应该仰信这句圣号,这对于我们的往生,尤其有实际的意义。我们这样想了以后再念佛,这就是我说的观想念佛。如果观想时散乱,那就借持名念佛来求得清净一心,得不了清净心也没有关系,那就重点放在观想上,由观想来配合持名,或由持名来配合观想,这样子念佛就不会仅止于持名。如果你仅仅会傻呼呼的持名,当人家问你:净土有什么好?怎么修呀?你会完全说不出来。

  藕益大师曾经劝人家不要谈玄说妙,但持佛号,一天念一万、三万、乃至十万声佛号,不要间断。可是他前面就讲到能念佛的心当下清净,所念的佛万德庄严这样玄妙的道理。事实上他对弥陀佛有很深刻的了解。他还写了一本《阿弥陀经要解》,被印光大师推崇为二百年来第一本奇书,即使古佛重来注解,也不会超过它。这本要解他用九天写完,这是天才。所以念佛也不是什么佛法的道理都不要懂、不要听。如果你还有烦恼,希望了解净土法门的真实意义,并且希望通过了解来帮助你念好佛号,你当然可以在这个讲座中去理解佛法说的道理,这是第二种修法。

  传统的修法有时就是因为过度的不理解弥陀圣号功德和净土法门的意义,使得念佛变成有口无心,然后慢慢的失去信心。念佛只是求一心不乱,结果因为信心不足而不能得一心不乱,又不懂本愿的摄受而不能仰信十八愿,结果对往生产生疑惑。我不愿意大家修成这样,所以建议以观想念佛来配合,在祖师的要求底下,多少做一些融通,稍微配合一下十八愿的观想理解,我们把这个叫做观想念佛,让每一个念佛人都生起强固的信心。我的基本立场是这样。

  有人问:《阿弥陀经》说若一日乃至若七日,念佛一心不乱,是人临命终时,阿弥陀佛现其人前。这是什么道理?

  是的,大家注意到,摄生三愿中只有十九愿才有讲到阿弥陀佛现前接引,若一日乃至七日念佛一心不乱就是藕益大师说的理一心和事一心,层次很高。法门不能都是高的,乃至《大势至菩萨念佛圆通章》上“都摄六根…

《净土深义(台湾法藏法师)》全文未完,请进入下页继续阅读…

✿ 继续阅读 ▪ 念佛十种功德

菩提下 - 非赢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网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