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续本文上一页,净念相继”这个层次也不低,不过是很善巧方便的方法。你我都应该这样修。但是我说过,万一你修不到这么高层次,还有十八愿会接引你。我希望各位如果可能,先朝着一心不乱和净念相继这个目标,一天一万、二万、乃至五万声这样念,但这样会和以前你不懂道理的猛念稍有不同,因为懂了道理,念的有信心,万一得不到一心不乱,你不会觉得功夫白费,不会在临终时害怕。因为你相信十八愿还是会彻底的接引你,这是第一。
第二,上面我提到十二个本愿都是讲弥陀圣号的不可思议的功德利益。你念的那么久,即使未得一心不乱,你仍然得到降伏恶心、消除业障的效果。《观经》上说,念佛具足一念、十念,五逆十恶亦能往生。念念中能灭八十亿劫生死重罪。你念了那么多佛,当然灭了很多很多重罪,何况又有大乘心的体会,更如顺水扬帆,所以你懂了道理,不会怕多念佛是白念,也不会怕自己不能往生。这个念头非常重要。
那么能不能这样说,反正十八愿说乃至十念决定往生,我不念佛可以吧!问题是十八愿虽然没有要求念佛念的很多,可是它要求人的观想,要求你“大喜充遍身”。如果你做不到这些,你就不能说决定往生。或许你又说,没关系,还有《观经》的临终十念。不过,这谁敢给你保证呢?建觉老尼师的死最明显了。她写了遗书叫她儿女都不要来障碍她,她要回到悟光精舍来往生。你们也愿意她回来,涅槃堂早就准备好了。医生说她还可以拖上一年,你们也准备长期抗战。那晓得三天以后就被送进了太平间,连八小时之内不动遗体都做不到,这是谁之过呢?难道你们不给她这个机会吗?难道她愿意这样吗?都不是呀!是她的善根、因缘如此。所以你不能等着临终十念哪!靠人不如靠已嘛!要么就“大喜充遍身”,十八愿成就。要么就平常好好念佛,念念灭罪开慧,这是修净土的不二法门,是保赢不输的稳操左券的方法。
有人也许会想:我们平常念佛都是这样。必须指出假如不讲清楚这些道理,你们平常念佛就会反正就是等一心不乱,不知那一天有人出门给汽车撞死了,可是一心不乱还没有得到,那么他怎么往生哪?所以应该懂得这些道理,有了观想念佛的观念以后,懂得没有一心不乱,还有十八愿来补救,一样能摄受你往生,这样子念佛就会左右逢源,让你平常念佛,越念越有信心。不像过去念佛,只是求得做一个往生资粮来交换,但是又永远不知道什么时候资粮才能具足。而现在想法就不同了,反正我随时都准备往生,我尽量念就对了,多念一句就多嫌一句,我们能够仰仗弥陀佛不可思议的大乘功德,念念之间,一句佛号能灭八十亿劫生死重罪,多念就是多赚,因此念佛能念出信心来,念出欢喜来。即使没有念到一心不乱,仍然能够依着十八愿往生,这就是我们主张平常要持名念佛的道理所在。
我们知道南山律宗从道宣律师之后,北宋时代最有名的是元照大师,他是头陀第一行托钵的。他修天台宗,不信净土法门,后来到中年生了一场大病,痛念以前不念佛的过错,从此往后二十年当中悉心研究净土法门,并且勇敢无畏,以天台宗宏扬净土法门,大宏法化。可是现在净宗的行者,都是怕怕的,有一个年青人说我们净土宗都是没志气的,我们和他一交谈,就让他如瓶浅水,反过来赞叹净土宗有这么深的道理。以后见面时,抢先打恭作揖。所以净土宗绝对不输人家一点点,输的只是你的颠倒、愚痴而已。当然法门之间不需要比高低,我的意思是对净土法门要有信心。没有这个信心,每次到念佛堂念佛不过是上班耗一耗罢了。现在懂了这些道理,来念佛堂念佛就是要跟无始无明斗,就是要更亲近弥陀佛,就是要不断强固那一定能够往生的决然信心和欢喜无量、大喜充遍的心态。
如果有人不懂道理,或者无法懂得道理,能不能念佛?我从来就没有说这样不能念或是这样念不来。假使你不想多了解道理,听了佛号很高兴,很喜欢念,你是有大善根的人,你累劫熏修过了。这种人别人嘲笑他也罢,他讲不出道理也罢,他有至诚的信心,信到底,这样念佛冥合弥陀圣号功德,这就是印光大师说的下下人有上上智。《无量寿经》流通分说:“佛告弥勒,其有得闻彼佛名号,欢喜踊跃,乃至一念,当知此人为得大利,则是具足无上功德。”
这种人了不起,是有经证的。这和《法华经》讲的“此等闻得佛,大喜充遍身”完全一样,两部经讲的是同一件事情。
这种人有大乘根性,为什么?《无量寿经》偈颂当中这么说:“若人无善心,不得闻此经;清净有戒者,乃获闻正法。曾更见世尊,则能信此事;谦敬闻奉行,踊跃大欢喜。骄慢弊懈怠,难以信此法,宿世见诸佛,乐听如是教。”
他为什么听了弥陀圣号,那么好乐,因为他宿世见诸佛。为什么有人听了不信,因为骄慢弊懈怠。所以讲不出所以然的人,可能过去是大法师,然而吝法,可是他见过佛,发过愿,所以这一世听了弥陀圣号欢喜无量,欢喜到汗毛直竖,数小时不倒不去。如果你真正高兴过,就会有这样体会。会欢喜得睡不着觉,精神奕奕,而且不会乱笑,很冷静,很高兴,全身轻快。那是过去的大善根。因此我们讲经说法不能摄受这一类人。对他们来说,我的这些话都是糟糠。中国修净土的人当中,这种人相当多。
关于念佛的部分就讲到这里。下面是关于净土法门有一些说法要分析一下。
第一种说法是你要到阿弥陀佛那里跟他修行,你就要跟他一样发愿,跟他相应。
应当知道诸佛发愿是为了要摄受众生,不是让众生去学他发愿的。否则,他在因地修行的时候,为什么不直接去学诸佛的愿,而是看了十方诸佛的刹土以后,归纳成为他的四十八愿呢?为什么药师佛的十二大愿跟弥陀佛不一样呢?可见佛佛道同,然而又愿愿不同。你未来也会成佛,你也会有你的本愿。佛的名号不同,本愿也不同。所以现在你能让弥陀愿海摄受就行,等到你也成就你自己时,再来发你自己的愿,去度化众生。
当然你愿意发四十八愿也可以,但是这对往生不重要。因为即使你是个十恶不赦的人,或者你是阿罗汉,只要愿意导归极乐,你就是大乘人,你就能往生。所以这个说法不是净土宗真正的要求。
第二种说法是念佛很好呀,你们还是要广学多闻。
对呀,要广学多闻,但是怎么广学?学什么?要学净土该懂的核心,懂了这个就可以了。我说过净土法门可深可浅,浅起来几分讲完,更浅的是被冷冻八天、全身发黑,助念照样能往生。当然要广的话,三藏十二部都在赞弥陀,那怎么广学法呀?所以对一个净土行者,要他学这部经,学那部经,认为这样才能学佛求往生,这就把净土法门讲偏到通途法门去了。通途道就是修学戒、定、慧,慢慢地闻、思、修,讲什么参禅,什么天台的教法,慢慢熏修,这就成了通途道了。我说过净土法门是大乘特异方便,广学多闻固然很好,不广学多闻照样得到利益。所以对往生而言,这也不是最重要的课题。
第三种说法:要一心不乱呀!要不然往生没望。
如果真是这样,那么佛法就是有边了,阿弥陀佛又叫无量光佛,无量光佛是普遍摄受。如果说他不摄受不得一心不乱的,不是成了有量光吗?等于说他给求往生的众生设置了一个高门槛。得一心不乱当然好,没有得一心不乱呢?十八愿不是也可以摄受我们嘛!
还有人说:“你犯了戒,怎么能往生?”那么犯了五逆十恶的。怎么说呢?只要他临终时至心忏悔念佛,具足十念都可以往生。何况一般也不过是晚上吃饭了,要不然跟人家吵个架,或者说了些谎话,也没有说大妄语,如此而已。当然犯了戒要诚心忏悔改过。可是经上并没有说犯了戒就不能往生啊!
还有人说:“谁说能带业往生?我们的查经报告都写出来了,经典上根本就没有带业往生这四个字,所以一定要消业往生。”我真不理解会有人那么无聊,为了这个去查经,而且竟然就查不出来。经上不是说了吗:“唯除五逆,诽谤正法。”意思很明确,除了五逆、诽谤正法之外,其它的就不除嘛!象这样的经义都看不出来,是不是语文程度太差啦!很多在家人往生了,他们都消业了吗?是怎样消的?《观经》上说具足十念,念念灭除八十亿劫生死重罪哪!这不过是灭掉能障碍现前往生的罪业的意思。如果一定要灭尽才能往生,为什么还有疑城胎宫和在铁莲花里十二大劫或六大劫等等的分别呢?应该是大家都平等,一去都是莲花化身才是啊!
第四个问题是“乃至一念”都能往生,修行不是太容易了吗?这跟一贯道的所谓“师父一点玄关即地狱除名、天堂挂号”不是一样了吗?
谁说一样?“点玄关师父”能和阿弥陀佛一样吗?阿弥陀佛累劫修行功德加持我们,为什么我们能够受他加持?因为心、佛、众生三无差别,弥陀圣号代表无限的清净、智慧、慈悲与方便,我们的心也是自性清净,所以念一句圣号,等于念一句自性清净。我们如果整天念李登辉,能不能就一心不乱呢?
李登辉跟我们一样是博地凡夫,李登辉三个字不过是代表贪、嗔、痴的结构体而已!它无法开显你那内在具足的自性清净。而你念万德庄严的圣号是念给你的自性佛听的,可以洗涤、熏习你的自性,启发你的智慧德相。你要懂得这个念阿弥陀佛的特别意义。
念佛还有另外一个意义,声音和我们的肉体一样,它是唯心所现,声音当然对我们身心也有影响。我们念南无阿弥陀佛,这种发音对我们就有功德加持。譬如说你的爸爸把遗产交给你,你不经自己努力就获得这笔财富,能说这是不劳而获吗?当然不是!因为你是他的儿子,你跟他有特别因缘,这念佛声音也表示了你跟弥陀佛的特别因缘,表示了你过去累劫念佛的因缘,它能让你领受弥陀圣号的深恩。所以这一念其实重于泰山。
我们念佛不是念给弥陀佛听的,是开启我们的自性清净心的。同时也感动弥陀佛,但不是用语言声音去感动他,…
《净土深义(台湾法藏法师)》全文未完,请进入下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