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我的阅读记录 ▼

胜鬘师子吼一乘大方便方广经讲记▪P4

  ..续本文上一页乃至诽谤。以致于轮回中,长夜暗冥,不得道理之饶益。甚至以诽谤故,堕落苦道,不得安乐。

  为安乐彼等故,今于佛前说诚实誓。以下便是胜鬘说誓请瑞,乃感天雨妙华,并出微妙音:「如是如是,如汝所说,真实无异。」

  尔时会中大众见华闻声者,悉除疑惑。发愿与胜鬘常共俱会,同其所行。于是世尊悉记,一切大众,如其所愿。三愿章第三

  上来十大受,是立誓即行。今发三大愿,是遥期目的,始终不渝。十受者有始也,三愿者有终也。故此三愿,可总摄十受。

  十受者是戒,三愿者是乘。戒乘俱急,方能令法种增长。亦可说以发三大愿故,方能化戒入乘。故有此三愿章之来。所谓戒是无上菩提本,要须化戒入乘,方菩提之本也。

  文中第一愿,是重在自利。故曰以此善根,于一切生得正法智。第二愿是利他,故曰我得正法智已,以无厌心为众生说。第三大愿摄受正法,是自他俱利。

  故若无如来真实功德,则发心无的。若无十大受,则其行无始。若无三愿,则其行难成。所以本经前三章,是明其根本,以下诸章,方是胜鬘说法。

  【尔时胜鬘。复于佛前发三大愿而作是言。以此实愿安隐无量无边众生。

  以此善根于一切生得正法智。是名第一大愿。我得正法智已。以无厌心

  为众生说。是名第二大愿。我于摄受正法舍身命财护持正法。是名第三

  大愿。尔时。世尊即记胜鬘。三大誓愿如一切色悉入空界。如是菩萨恒

  沙诸愿。皆悉入此三大愿中。此三愿者真实广大。】

  尔时胜鬘,复于佛前,发三大愿。胜鬘发愿,旨在于佛前述志立行。行以志立,志以行成,志行具足,乃成于愿。

  我们说过,第一愿是自利,第二愿是利他,第三愿是共利。因为正法住世,方成自利利他。故护持正法,即是自利利他。

  有如此大愿,方是菩萨上求下化,悲智双运之道。

  以此实愿,安隐无量无边众生。

  如是三愿,确能自利利他共利。确能除一切苦,真实不虚,故曰实愿。

  安隐无量无边众生。一切众生旷劫以来,沦落生死苦道受苦。唯此真实大愿能除一切众生苦,故曰安隐无量无边众生。

  以此善根,于一切生得正法智,是名第一大愿。

  以此真实大愿,安慰一切众生之善根。愿于未来世一切生中,得正法智。易言之,愿以此善根,得中道智、实相智、第一义空智。能于空知无量,于无量知空。于无量知空,便能究竟菩提。所谓了达于空义,即名为菩提也。于空知无量,便能普度十方。是名第一大愿。

  我得正法智已,以无厌心为众生说,是名第二大愿。

  此是化他愿。我得正法智以后,即发大悲心,为众生说。菩萨若不发大悲心,便不是承担如来家业,便不能续佛慧命,便算不得如来真子。所以第二大愿,是弘法利生,传灯续明愿。

  我于摄受正法,舍身命财护持正法,是名第三大愿。

  我对于既摄受之正法,舍身命财而护持之。正法是佛慧命,是中道种子。正法住世,可令佛种不断。故我愿舍身命财而护持之。

  身命财者,皆世间无常之物。凡夫爱护保惜,菩萨为护正法,能够舍之。此是第三大愿。

  尔时世尊即记胜鬘下,是佛赞许胜鬘。并说明三大愿真实广大。

  虚空无量,涵括一切色法。故曰三大愿,如一切色悉入空界。此是先以譬喻说明,然后以法合之。

  菩萨恒沙诸愿,皆不出此三大愿。换句话说,此三大愿,即具足了菩萨恒沙诸愿。

  最后佛作证说,此三愿真实广大不虚也。

  摄受章第四

  摄受章者,即摄受正法章。自此章以下,即是胜鬘说法。

  正法是实相理。于实相理心领曰摄,行证曰受。

  十受章是胜鬘受于大戒,三愿章是胜鬘发宏誓愿。今明一切大愿皆入摄受正法一愿。

  【尔时胜鬘白佛言。我今当复承佛威神说调伏大愿真实无异。】

  尔时胜鬘白佛言,我今承佛威神,再说一说调伏大愿是真实无异的。

  菩萨说法,必先请佛听许,或承佛威神而说。若不请佛听许,便径自而说,则有慢佛之过。若不承佛威神而说,则所说法即是我见,与佛所说有异。故胜鬘说,我今当复承佛威神而说。是知前之如来真实功德,十受三愿等,皆是承佛威神而说。故曰现在当复承佛威神而说。

  调伏大愿,调伏者言十受也。十受属戒,故曰调伏。大愿者,即是三大愿。意思是说,我今再演说十受三大愿,与佛所说真实无异。

  于是佛听许,胜鬘演说。

  【佛告胜鬘。恣听汝说。胜鬘白佛。菩萨所有恒沙诸愿。一切皆入一大愿

  中。所谓摄受正法。摄受正法真为大愿。佛赞胜鬘。善哉善哉。智慧方

  便甚深微妙。汝已长夜殖诸善本。来世众生久种善根者。乃能解汝所说

  。汝之所说摄受正法。皆是过去未来现在诸佛已说今说当说。我今得无

  上菩提。亦常说此摄受正法。如是我说摄受正法所有功德不得边际。如

  来智慧辩才亦无边际。何以故。是摄受正法有大功德有大利益。】

  佛听许胜鬘所请,曰:任你演说。

  胜鬘白佛,菩萨所有恒沙诸愿,一切皆入一大愿中,所谓摄受正法。

  十受中第十受,三愿中第三愿,皆是摄受正法。今再明菩萨恒沙诸愿,皆入摄受一乘佛法之正法。

  恒沙是譬喻其多。印度有四大河,其中以恒河最大,河边之沙最多。又此河靠近佛所住处,弟子日日眼见,故佛多举恒河沙为喻。

  菩萨恒河沙诸愿,皆入于摄受正法一愿中。因为摄受正法,即是摄受一乘。一乘者,即一切乘皆入一乘也。故一切诸愿皆入一大愿,所谓摄受正法。

  摄受正法,真为大愿。既然菩萨恒沙诸愿皆入摄受正法,故摄受正法真为大愿。

  佛赞胜鬘,善哉善哉!智慧方便,甚深微妙。

  胜鬘欲称扬一乘法,弘佛教旨,故蒙佛赞叹。于无量说空曰智慧,于空说无量曰方便。故智慧有二种,一者实智,二者方便智,方便智又名权智。佛以权智说一切法,虽说一切法而不离无性,无性者即第一义。故佛说世谛,为令菩萨悟入第一义,入第一义者,为令菩萨悟入涅槃。

  今佛赞胜鬘智慧方便甚深微妙者,是极口称赞也。于无量说空,其义甚深。于空说无量,其法微妙。故赞曰甚深微妙。

  汝已长夜殖诸善本下,是佛赞胜鬘久修善根故,方能如此摄受正法。长夜是言生死,菩萨无量劫于生死中,救拔一切,故曰长夜。菩萨发心与二乘不同,二乘人自己得度,便急取涅槃。菩萨自己得度以后,更入生死度一切众生。故曰长夜殖诸善本。

  善本者亦曰善根,有三善根,即不贪不瞋不痴。经云清净心殖众德本。故殖诸善本者,久修清净心也。

  来世众生,久修清净心,不贪不瞋不痴者,方能解汝所说。以修因同故,方能解汝所说。

  汝之所说摄受正法,是三世诸佛已说今说当说。不但是诸佛所说,我亦常说摄受正法。

  此有二意,一者明佛佛道同,唯有一佛乘,即摄受正法。二者用以证明胜鬘所说,真实不虚,令众生深信。

  最后赞摄受正法功德无量。如此摄受正法功德不得边际,若非如来智慧辩才无有边际,焉能为说?换句话说,佛以无边智,方能说此无边功德也。

  何以故?摄受正法,有大功德,一切功德中最。有大利益,一切利益中最。

  【胜鬘白佛。我当承佛神力更复演说摄受正法广大之义。佛言。便说。胜

  鬘白佛。摄受正法广大义者。则是无量。得一切佛法摄八万四千法门。

  譬如劫初成时普兴大云雨众色雨及种种宝。如是摄受正法雨无量福报及

  无量善根之雨。】

  胜鬘白佛,我当承佛神力,更复演说摄受正法,广大之义。

  正法广大之义,甚深微妙,唯佛能说。胜鬘今欲演说,故首言承佛神力。若非佛力加被,菩萨不敢演说也。

  佛言便说。胜鬘请说,世尊垂允,方敢演说。于是胜鬘演说曰,摄受正法广大义者,则是无量。

  一般解无量者,均作「多」解。即解释为多到无量。其实若有所多,仍是有量数,非是无量义也。

  所谓无量者,乃无有量也。故若言无量,唯虚空无量。稍落有法,皆是有量。即此「无量」亦不可着。若着「无量」,即落无量数。

  故虚空者,不可得义,不可取义,广大义。故知此云广大者,即是空义。所谓摄受正法广大义则是无量者,即是空即无量也,一即一切也。若知空即无量,便知无量即空。若知一即一切,便知一切即一。如是则法法皆如,圆融无碍。故知空即无量,一即一切者法界缘起也。无量即空,一切即一者,毕竟空寂也。

  所以广大义即无量义者,则是缘起性空,性空缘起也。缘起性空,性空缘起便是正法。

  得一切佛法,摄八万四千法门。

  此言正法广大义者,摄尽一切佛法,摄尽八万四千法门。一切诸法,一切诸乘,皆由正法出生。

  八万四千若泛言之,即形容为数甚多。若依贤劫经云,诸佛功德,凡有三百五十种门。一一功德,各修六度以之为因,则有二千一百诸度。以此诸度,对治四大六衰,则有二万一千诸度。如此诸度,各各对治众生四种心患──贪、瞋、痴、等分。便有八万四千法门。

  是知摄受正法,有如是广大功德,广大利益也。

  以下举譬喻说明,先举大云喻。劫末时火灾起,自地狱烧至初禅天。初禅以下,尽被破坏。然后水灾起,淹至二禅,二禅遂坏。然后风灾起,吹至三禅,三禅以下尽坏。

  劫初成时,自四禅兴大云雨,润成三禅。逐次成二禅,初禅,欲界。故大云雨能生万物。云雨之大,莫过于劫初,故曰劫初成时,普兴大云,雨众色雨,及种种宝。

  众色雨者,言大小急缓,诸般诸色之雨。种种宝者,言万物滋生也。

  如是摄受正法,雨无量福报,及无量善根之雨。

  此是以法合以上的譬喻。摄受正法,能出生一切善法,远离一切恶法,故曰雨无量福报,及无量善根之雨。犹劫初大云雨,能雨种种宝也。

  福报者,指善道人天言。摄受正法,能令善道增盛。及无量善根之雨。善根者是三乘善根乃至于无上菩提。即摄受正法能致三乘果,乃至无上佛果。 

  这是第一个譬喻,先举大云之喻。下面第二个譬喻,…

《胜鬘师子吼一乘大方便方广经讲记》全文未完,请进入下页继续阅读…

菩提下 - 非赢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网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