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我的阅读记录 ▼

胜鬘师子吼一乘大方便方广经讲记▪P6

  ..续本文上一页成熟众生建立正法。是名毗梨耶波罗蜜。】

  第四讲精进波罗蜜。应以精进成熟者,于彼众生不起懈心。

  摄受正法善男子善女人,精进于度一切众生。虽难忍而能忍,虽难行而能行,不舍一切众生。直至彼众生成就菩提,菩萨不起懈心。

  生大欲心。欲心即是精进心。大欲心者,欲度众生成就无上菩提也。因为度众生成就无上菩提,方为摄受正法。

  第一精进者,是心精进。因为经云,身精进心不精进,不为真精进。心精进者,方为真精进。故第一精进者,乃言心精进。

  乃至四威仪。四威仪者,行住坐卧,此是言身精进。

  摄受正法善男子善女人,度化众生生大欲心,由心精进,乃至身精进。将护彼意,而成熟之。彼所成熟众生,建立正法,是名毗梨耶波罗蜜。毗梨耶波罗蜜者,即精进波罗蜜。

  【应以禅成熟者。于彼众生以不乱心不外向心第一正念乃至久时所作久时

  所说终不忘失。将护彼意而成熟之。彼所成熟众生建立正法。是名禅波

  罗蜜。】

  第五讲禅定波罗蜜。应以禅成熟者,摄受正法善男子善女人,即以禅成熟之。

  以不乱心不外向心第一正念。不乱心者,善心一处住不动也。不外向心者,是不为外境所转。菩萨定心,常不被外境所转,名不外向心。

  第一正念者,即是无念。无念即佛,有念即众生。无念是为第一正念。

  乃至久时所作,久时所说,终不忘失。

  久时所作,乃菩萨度众生之行。久时所说,乃菩萨度众生之愿。菩萨以禅定力,不失度生之初心。故纵经久时,不失度生之行愿也。

  如是将护彼意,而成熟之。彼所成熟众生,建立正法。是名禅波罗蜜。

  【应以智慧成熟者。彼诸众生问一切义以无畏心而为演说一切论一切工巧

  究竟明处乃至种种工巧诸事。将护彼意而成熟之。彼所成熟众生建立正

  法。是名般若波罗蜜。是故世尊。无异波罗蜜。无异摄受正法。摄受正

  法即是波罗蜜。】

  第六讲般若波罗蜜。彼诸众生问一切义,以无畏心而为演说……

  摄受正法善男子善女人,有所演说,悉真实、决定、无异,故其心无畏。

  一切论,一切工巧究竟明处,乃至种种工巧诸事。

  印度有五明,即内明论,因明论,声明论,医方论,工巧论。如是五明,菩萨皆应通达。

  将护彼意而成熟之,彼所成熟众生建立正法。是名般若波罗蜜。

  最后胜鬘说,是故世尊!无异波罗蜜,无异摄受正法,摄受正法即是波罗蜜。最后语气,还应前文,令全篇文旨一贯。

  【世尊。我今承佛威神更说大义。佛言。便说。胜鬘白佛。摄受正法。摄

  受正法者。无异摄受正法。无异摄受正法者。摄受正法善男子善女人。

  即是摄受正法。何以故。若摄受正法善男子善女人。为摄受正法舍三种

  分。何等为三。谓身命财。善男子善女人舍身者。生死后际等离老病死

  。得不坏常住无有变易不可思议功德如来法身。舍命者。生死后际等毕

  竟离死。得无边常住不可思议功德。通达一切甚深佛法。舍财者。生死

  后际等得不共一切众生无尽无减毕竟常住不可思议具足功德。得一切众

  生殊胜供养。世尊。如是舍三分善男子善女人。摄受正法。常为一切诸

  佛所记一切众生之所瞻仰。】

  世尊!我今承佛威神,更说大义。胜鬘再度欲说摄受正法大义,世尊垂允,听其演说。

  于是胜鬘白佛,摄受正法(法也),摄受正法者(人也)。无异摄受正法,此言与法无异。无异摄受正法者,此言与人无异。换句话说,能摄受的人,与所摄受的正法,是不二不别的。故结论说,摄受正法的善男子善女人,即是所摄受的正法。这样方是一佛乘之义。约第一义言,唯是一乘,无二无别。约世谛言,方有能所等方便。如是方成其广大之义。

  约大方便言,能摄受之人,不碍所摄受之法。所摄受之法,不碍能摄受之人。以其无碍,故不二不别。法不异人,人不异法。虽云不异,而能所历然。虽然能所历然,而不二不异。

  何以故下,解释其理由。若摄受正法善男子善女人,为摄受正法,舍三种分。

  舍三种分者,是舍身命财。世间之身命财,是无常的,变坏的,有差异的。善男子善女人摄受正法,舍无常身则得法身。舍无常命,则得无边常住不可思议功德。舍无常财,则得无尽无减,毕竟常住,不可思议,具足功德。

  如此三种,即是不二不别,即是一乘义,即是广大义,即是正法义。所以说善男子善女人,为摄受正法,舍三种分。

  何等谓三?谓身命财。谓摄受正法者,舍无常身,无常命,无常财。然而于一乘中,实无无常身命财可舍。所谓舍者,不过舍迷证觉而已。舍迷证觉者,只是放弃邪执邪见。

  舍身者,生死后际等,离老病死,得不坏、常住、无有变异、不可思议功德如来法身。

  生死后际平等,是三世平等义。过去现在未来,三世平等,无二无别,故曰生死后际等。以三世平等无有变坏,尽于未来一相常住,故离老病死。老病二者,唯在分段生死。死之一法,通于分段变易二种生死。

  得不坏,法身常住如虚空,故曰不坏常住。法身如虚空,无有分别,绝诸生灭,故曰无有变异。

  不可思议。法身如虚空,无相不可得,无二无分别,故曰不可思议。良以不空者可思议,空则不可思议;有相者可思议,无相则不可思议;可得法为可思议,不可得法不可思议;二法为可思议,无二则不可思议;可分别法为可思议,无分别法不可思议。

  其实不坏、常住、无有变易、不可思议等,不过一法之异说而已。因为说不坏,而不坏便是常住、无有变易、不可思议。

  说常住,而常住便是不坏、无有变易、不可思议。同样地说无有变易,而无有变易便是不坏、常住、不可思议。说不可思议,而不可思议便是不坏、常住、无有变易。所以此四者,一法异说而已。

  总之在表明如来法身,等同虚空也。这便是摄受正法,亦即是摄受正法者。故摄受正法之善男子善女人,即是所摄受之正法。二者无别无异。

  舍命者,生死后际等……此言慧命常住等同虚空,尽未来际。此亦是无分别义,无变易义。

  毕竟无死。言虚空毕竟无灭也。虚空常住湛然,湛然常住。既无有生,亦无有灭。众生谓之生灭者,生是众生「见」生,灭是众生「见」灭。而法实无有生,亦无有灭。如果众生放弃彼之邪见,则既不见生,亦不见灭。一真法界,实时现前。

  得无边常住不可思议功德,通达一切甚深佛法。慧命是无分别无变易,无边常住不可思议功德。如是功德,便是通达一切甚深佛法。故法身即是慧命,慧命即是法身。法身慧命即是正法。

  舍财者,言摄受正法善男子善女人,舍世间无常财也。世间之财,为五家所有,不可常保。因为世间之财,皆悉可坏,皆须磨灭。 

  生死后际等,如前所释。得不共一切众生,无尽无减,毕竟常住,不可思议具足功德。

  摄受正法善男子善女人,所得之财,即不可思议具足功德。如是功德无有分别,不共一切众生,无尽无减,毕竟常住。此即正法财也,得正法财者,无得无失,不可思议。言其有,却是无一法可得。言其无,却是无量无边横遍竖穷。故无尽无减,毕竟常住不可思议。

  得一切众生殊胜供养。胜鬘宝窟谓,财有二种,一自报财,二他供财。但是我们以为于正法财中,不应有如是分别。以正法财无尽无减毕竟常住不可思议具足功德故。所以既得其不可思议具足功德,则应受人天供养。

  得如此无上正法财者,不仅应受人天供养,真应受菩萨以下九道供养。易言之,此即佛之应供德也。

  故摄受正法善男子善女人,若舍身命财三种分,即能具足佛之法身、般若、应供德也。换句话说,便具足佛之法身、般若、解脱三德。即名为如来、应供、正遍知。

  最后胜鬘复称世尊言,如是舍三种分善男子善女人,摄受正法,即蒙一切诸佛授记,亦为一切众生之所瞻仰。一切众生者,指九道众生而言。

  【世尊。又善男子善女人摄受正法者。法欲灭时。比丘比丘尼优婆塞优婆

  夷。朋党诤讼破坏离散。以不谄曲不欺诳不幻伪。爱乐正法。摄受正法

  。入法朋中。入法朋者。必为诸佛之所授记。世尊。我见摄受正法如是

  大力。佛为实眼实智。为法根本。为通达法。为正法依。亦悉知见。】

  世尊!又善男子善女人摄受正法者,于法欲灭时。即末法时期,佛法没灭。四众弟子,朋党诤讼。出家二众,是比丘比丘尼。在家二众,是优婆塞优婆夷。比丘有三义,乞士、怖魔、破恶。尼是女义,即出家女众。优婆塞译为善宿男,有怀善自居之意。亦译为近住男,即近佛而住之意。夷者女也,即善宿女,或近住女。

  朋党诤讼。末法时期,四众弟子不能和合一味,分朋分党,互起诤讼。即末法时期,斗诤坚固的现相。

  破坏离散。四众和合的现象被破坏,彼此互相离散。先说法欲灭时,破坏的现象,下面便说善男子善女人,起而护持正法。

  摄受正法善男子善女人,以不谄曲──以巧言媚人曰谄,心不正直曰曲。不欺诳即不欺骗,不幻伪即不作假不虚伪。此是言离诸过恶。爱乐正法,摄受正法,是言奉行众善。

  入法朋者,入正法善友之中也。以入正法善友之中,故蒙诸佛为之授记。因为既入正法朋中,必当成就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也。

  世尊!我见摄受正法如是大力,佛为实眼实智……

  胜鬘请佛证明言,我如是见,佛当亦如是见,请为我证明。实眼者,如实见也。实智者,如实知也。如实知见者,佛之知见也。佛知者,具足一切智、道种智、一切种智。佛见者,圆具肉、天、慧、法、佛五眼也。

  为法根本。一切法由佛而宣,故佛为法根本。佛通达一切法,故名正遍知。能为众生宣说正法,是为正法依。我见摄受正法如是大力,佛亦悉知悉见也。

  【尔时世尊。于胜鬘所说摄受正法大精进力。起随喜心。如是胜鬘。如汝

  所说。摄受正法大精进力。如大力士少触身分生大苦痛。如是胜鬘。少

  摄受正法令魔苦恼。我不见…

《胜鬘师子吼一乘大方便方广经讲记》全文未完,请进入下页继续阅读…

菩提下 - 非赢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网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