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我的阅读记录 ▼

佛说幻士仁贤经讲记▪P2

  ..续本文上一页,能尽诸苦。

  十八法不共,余经作十八不共法。谓十力内充,四为所畏外显,功德智慧不共三乘。一、身无失,二、口无失,三、念无失,四、无异想,五、无不定心,六、无不知已舍,七、欲无减,八、精进无减,九、念无减,十、慧无减,十一、解脱无减,十二、解脱知见无减,十三、一切身业随智慧行,十四、一切口业随智慧行,十五、一切意业随智慧行,十六、智慧知过去世无碍,十七、智慧知未来世无碍,十八、智慧知现在世无碍。

  不舍大慈,不废大哀。大哀者,大悲也。佛为度众生,故不舍大慈大悲。

  慧眼佛眼具足,佛圆具五眼,即肉眼、天眼、慧眼、法眼、佛眼。此处略说慧眼佛眼,实则佛五眼具足也。

  变化无极是总赞佛神通变化,以下分别赞叹,神足变化,说本变化,教授变化,皆变化无极。

  佛之神通变化,能于发意之顷,能使三千大千世界,入于一毛孔中。从一劫复过一劫,如是长之时间。

  【是时王舍大城中。有一幻士名曰陀。明经解术晓了幻伎。所作巧黠多

  所喜悦。所兴如意名闻于远。其摩竭国诸余幻者皆所不及。所至到处最

  上第一。除诸见谛清净士女得法忍者。一切人民莫不倾侧。如所言者无

  不迷惑。随未曾有法。而以此幻邪行之术。得众利养。】

  此时摩竭陀国王舍大城,有一位幻术士,名叫陀(仁贤)。

  仁贤的聪明才智很高,通经解术,擅于幻化之术。其所行幻术,非常巧妙,人 们多所欢喜。

  仁贤行其幻术,如意施为,名声远闻。摩竭陀国其余幻术士,没有及得上的。

  仁贤所到之处,最为第一,最受欢迎。除去那些见谛清净士女得法忍者以外,其余一切人民,莫不佩服得五体投地。

  见谛清净士女,即已见道人。声闻人初果见道,菩萨乘初地见道。声闻人见于无漏,菩萨则见无生法。故曰诸见谛清净得法忍者。

  如幻士仁贤所言者,一切人民无不迷惑。仁贤以其幻术邪行,受众利养。

  【幻士仁贤。闻佛世尊名称普徽如来至真等正觉。闻已自念。我身转化摩

  竭人民及诸州城。莫不受教。唯未化沙门瞿昙。亦未曾试及诸弟子。我

  宁可试知可惑不。假能惑者。摩竭人民皆共同心来供事我。】

  幻士仁贤心起不良,欲仗其幻术愚弄世尊。他闻佛之名号,十号具足普闻一切。如来至真等正觉者,略表十号也。

  仁贤便自念言,我已转化摩竭陀国人民。摩竭陀国人民,莫不受我教化。但是尚未化沙门瞿昙。瞿昙是佛之姓。同时亦未试及其弟子。我不如试试看,彼等可愚惑不?假使能愚惑的话,那么我的名声将会更高,摩竭陀人民,将共同一心来供事我。

  【于是仁贤。缘本功德承佛威神。出王舍城至灵鸟山。见佛世尊。光踰日

  月百千亿倍。明净无垢光炎远照。髻相之耀灼若摩尼。晔如莲华清净。

  超梵八部音说法广度。见佛色身具足严妙。意甚踊跃心自念言。我欲试

  佛诸通之慧审普见不。】

  于是仁贤,缘本功德,及承佛威神,出王舍城,至灵鸟山。当知仁贤能够见佛,是因其过去善根功德成熟,及佛威神力加被故。否则便不能见佛。

  仁贤到世尊所,见佛光明照耀,超逾于日月之光。诸佛光明无影,日月之光若与佛光相较,皆暗然无色。纵百千日月与佛光相较,亦复暗然无色。故曰光踰日月,百千亿倍。明净无垢,光炎远照。

  髻相之耀,灼若摩尼。佛顶肉髻之相,光明灼灼,犹如摩尼珠一般光明。其光明如清净的莲华一般。

  超梵八部音者,谓八种梵音。八种梵音者,一、不男音,二、不女音,三、不强音,四、不软音,五、不清音,六、不浊音,七、不雄音,八、不雌音。佛以超梵八部音,为众说法,广度一切。

  仁贤见佛色身具足严妙,具足三十二相八十种好也。亦感甚为踊跃。心中想到,我试试佛,有无神通智慧,能不能确实知见一切。

  【便行趣佛。稽首作礼。用试佛故。缘此请佛。设知我意当不受请。若不

  知者必受无疑。】

  于是到达佛所,假装具仪,稽首作礼。由于试佛之故,请佛供养。心想,假使佛有神通智慧,定不受请。如果不知,必受请无疑。

  【佛知其意。愍伤仁贤及王舍城一切人民。欲度之故默然受请并比丘众。】

  佛知其假,但是为了愍念仁贤及王舍城一切人民,并且欲度脱他们。于是默然受请,并比丘僧众同时受请。

  【时仁贤念。沙门瞿昙。无诸通慧亦不普见。以不见故今当晓试。】

  仁贤见佛受请,心中想,沙门瞿昙,无有神通智慧,亦不普见。以其不知不见故,当戏弄之。

  【是时仁贤。稽首作礼绕佛三匝而退。】

  当时仁贤假作恭敬,顶礼后绕佛三匝而退。

  【贤者大目揵连白佛言。幻士仁贤内怀诳诈。请佛及僧云何受之。】

  大目犍连白佛言,幻士仁贤居心不良,内怀诳骗奸诈请佛及僧,佛为何受他之请?

  【佛告目连。汝且安默。如来深究一切群民长夜迷惑。因化立之以平等行

  。天上世间无能施秽欺惑佛者。如来以断淫怒痴乱。无余瑕垢灭诸缚着

  。离八十垢得不起法忍。以故三界无能惑者。一小幻士何所能谐。】

  佛告目犍连,汝且安默不要讲话!如来深知一切群民,被无明所蔽,不见光明,如人处于迷惑的长夜。所以佛以平等心行,而度化建立之。是故于仁贤,亦以平等心度化之。

  目犍连你要知道,天上世间,没有能施秽欺惑于佛的。因为如来已断淫怒痴及散乱,如来灭尽一切烦恼缚着,已断瑕秽无余。已离八十垢,得不起法忍。垢是烦 恼异名,不起法忍即无生法忍。所以无有环境能动转于佛,三界内众生,无有能诳惑佛者。何况一个小小幻士,而能得计愚惑佛吗?

  【如来解畅一切法幻。自致最正觉。使诸人界及其本原。皆使巧妙幻过。

  仁贤终不能与佛幻术等。百倍千倍无数亿倍。不可假托以为比喻。】

  如来了解通达一切诸法,皆同幻化。以通达一切法如幻故,自致最正觉。最正觉乃无上佛智也,佛证无上智,非因他得,乃自觉圣智,故曰自致最正觉。

  能使诸人界之事相,及其本原之法性,皆巧妙幻过。溪水无非广长舌,山色皆是清净身。一切人物事相及其法性,无非佛智之所显现。

  仁贤区区幻术,岂能与佛相等?百千亿倍所不能及,算数譬喻所不能及也。

  【佛告目连。于意云何。幻士仁贤。宁能庄严化三千大千世界令净好不。

  对曰唯然。此幻不能。】

  佛问目犍连,幻士仁贤,能否庄严此娑婆三千大千世界,令其严净美好呢?目犍连回答说,是的,此幻士办不到。

  【佛言,如来发意之顷。能使三千大千世界严净入一毛孔。】

  佛言,如来动念之间,能令此三千大千世界庄严清净,入于一毛孔中。

  【佛之幻术终不惑。正使十方佛国。有风名随岚及断截风。飘坏三千大千

  世界。还复如故。有风名追逐风住止风。旋转世间。有风名曰波栗屠那

  。行三十二天。有风名曰摧破崩坏须弥。有风名曰那。起大火上至

  三十二天。有风名曰常来。起劫烧天地。有风名曰炽火。使三千大千世

  界一时俱然。有风名曰浇洒。起大雨。有风名曰枯竭。除尽水灾之变。】

  佛如实知如实见,法性空寂,法相如幻。故佛之幻术如实,终不愚惑世人。且能令世人转迷成觉。

  佛说出许多风名,随岚风断截风,能飘坏三千大千世界。佛能令十方世界,还复如故。

  又有风名追逐风住止风,能旋转世间。

  又有风名波栗屠那,行于三十二天。余经译为三十三天。

  又有风名摧破,能崩坏须弥山。又有风名构那,能起大火,烧至欲界三十二天。又有风名常来,能起劫火烧天地。又有风名炽火。能令三千大千世界,俱时燃烧。又有风名浇洒,能降大雨。又有风名枯竭,能除尽一切水,成为灾变。

  【佛告目连。今我粗说是诸风名。从劫过劫无有竟时。云何目连。宁有人

  能止虚空。坐诸风之中作四器行。使此诸风入一芥子。其于芥子无所罣

  碍亦无毁害。令诸天人安隐娱乐而不惊怖。】

  佛告目犍连,我不过略说诸风名。这些风从劫过劫,无有停息时。目犍连!能否有人,能止住于虚空中,坐于诸风之中,作四器行?四器行,即行住坐卧四威仪也。

  使这些风,入一芥子中。这些风对于芥子无有罣碍,亦无毁害。令诸天道及人道,安隐快乐而不惊怖。能否有人,有如此幻术呢?

  【如来幻法而复过是无有极也。非弟子缘一觉地之所能及。】

  当知如来之幻术,复超过于此,无有极也。非汝等声闻弟子缘于偏空一觉地,所能及也。

  【于时目连在众会前。稽首作礼白佛言。唯然世尊。我等为得善利。所以

  者何。世尊威神巍巍如是大尊无极。其人民闻佛如来此变化者。欢喜踊

  跃逮得善利。便发无上正真道意。一时欣然功德无量。】

  目犍连闻佛所说,心大欢喜。于是顶礼佛足言,是的世尊!我等为得善利。现前得利,后世不得利,不为善利。现前不得利,后世亦不得利,更非善利。现前得利,后世得利,或者现前虽不得利,但后世得利,方为善利。

  所以者何?因为我得依世尊出家,世尊如此威神巍巍,世出世间大尊无极!实值得庆幸。

  当时在会的人民,闻佛说如此变化者,都欢喜踊跃,逮得善利。便发无上正真道意。无上正真道意者,发无上菩提心也。一时欣然功德无量。

  【于是幻士仁贤。入王舍城还归到家。即其日夜。于城内秽恶流聚最不净

  处。化于其中作大讲堂。悬缯华盖而起幢幡。现地平正树木茂盛。瓶罃

  珍器香炉镫锭。散众华香。】

  幻士仁贤回到家中,便日夜行其幻术。于王舍城内最脏的地方,秽恶流聚不净之处,化作大讲堂。并悬绘华伞盖,以及树幢悬幡。

  于不净之处,化现其地平正,树木茂盛。并设置瓶罃珍贵之器。瓶者用以盛水,罃者长颈瓶。

  香炉镫锭,镫锭者灯也。散众华香。

  【于讲堂傍殖八千宝树。枝叶华实众色馥。一一树下为诸比丘敷师子座

  。于讲堂中央。特为如来设师子座。…

《佛说幻士仁贤经讲记》全文未完,请进入下页继续阅读…

菩提下 - 非赢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网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