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续本文上一页,觉明为咎。
明者显明也。既知山河大地世界国土,皆妄心所造。便应显明此妄心之来由,非关别事。皆由分别内执见分为觉,外取相分为明,是其过咎也。
所妄既立,明理不踰。
所妄者,相分也。诸法无相,而妄心自造相分,复以自造见分取着之。故所妄之相分既立,见分便即取着。以见分取着故,于是见分便不能超出相分的范围。以见分不能超出相分之范围故,于是障令真理不明。故曰所妄既立,明理不踰。
见分为因,引相分为缘,以是因缘故,迷失一心。耳听必取于声,眼见必取于色,鼻嗅必取于香,舌尝必取于味,身觉必取于触,意知必取于法。
以见分取着相分故,以致六根分别取于六尘。因为六尘,即相分所摄。六根取六尘,六识生于其中。既然见相二分,是假非真,故根尘识三者亦皆虚妄。故曰既然眼耳鼻舌身意,不出色声香味触法的范围,于是六种妄识成就。
由于六种妄识成就,于是分开见闻觉知。见闻觉知者,即六识也。
【同业相缠合离成化。见明色发明见想成。异见成憎同想成爱。流爱为种
纳想为胎。交遘发生吸引同业。故有因缘生羯啰蓝遏蒱昙等。胎卵湿化
随其所应。卵唯想生胎因情有。湿以合感化以离应。情想合离更相变易
。所有受业逐其飞沉。以是因缘众生相续。】
同业相缠,合离成化。
以明胎卵湿化四生也。同业者,言胎卵二生。胎卵二生,因于父母,父母与己身,同业相缠而受生。
合离成化者,言湿化二生。湿化二生,不因父母,合离即生。湿因合生,化因离生。化生者,离旧而化新也。例如蛹化蝶之类。
见明色发,明见想成。
见分取着相分,故曰见明。色法本来无相,以见分取着故,因而妄相假现,故曰见明色发。
由于妄见而有妄相,取着妄相而成妄想,故曰明见想成。
异见成憎,同想成爱。
众生神识,于父母交遘时,于父母之间,产生异憎同爱之情想,于是便受男女之身。因而流爱为种,纳想成胎。父母交遘发生,吸引同业而受生。
故有因缘者,神识憎爱为因,父母交遘为缘。
羯啰蓝,译曰凝滑。
遏蒲昙,译曰疱。
于是胎卵湿化,随其所应而生。卵以想生,胎以憎爱之情而生,湿以合感而生 ,化以离旧化新而生。
于其间情、想、合、离,更相变易。或情变为想,想变为情,或合变为离,离变为合。于是受六道之业报,善者飞升,恶者沉堕。以是因缘,乃有六道众生相续
。
六道括生不尽,故说四生。以中阴非六道摄,为化生所摄,故说四生。
前文说世界相续,依报也。今说众生相续,正报也。
【富楼那想爱同结爱不能离。则诸世间父母子孙相生不断。是等则以欲贪
为本。】
妄想与爱恋,缠缚不休不能舍离。如是世间父母生子,子生孙,孙复生孙,于是子子孙孙,生生不已。是则以欲贪为本。
【贪爱同滋贪不能止。则诸世间卵化湿胎。随力强弱递相吞食。是等则以
杀贪为本。】
世间众生,贪爱自己的身命,于是弱肉强食。是则以杀贪为本。
【以人食羊羊死为人人死为羊。如是乃至十生之类。死死生生互来相啖。
恶业俱生穷未来际。是等则以盗贪为本。】
人死为羊,羊死为人者,冤冤相报,互相偿债也。乃至十生之类,展转报复,互来相啖,穷劫不休。
十生者,胎、卵、湿、化、有色、无色、有想、无想、非有想、非无想。
是等则以盗贪为本。
【汝负我命我还债汝。以是因缘经百千劫常在生死。汝爱我心我怜汝色。
以是因缘经百千劫常在缠缚。唯杀盗淫三为根本。以是因缘业果相续。】
汝负我命,我还债汝(汝债)者,释杀盗二业。汝爱我心,我怜汝色者,释欲贪业。众生生死因缘,皆以杀盗淫三业为根本,以是因缘,业果相续。
【富楼那如是三种颠倒相续。皆是觉明明了知性。因了发相从妄见生。山
河大地诸有为相次第迁流。因此虚妄终而复始。】
三种颠倒相续者,即上文所说之世界相续、众生相续、业果相续。由此三种相续,山河大地等诸有为相,次第迁流。于清净本然中,忽生山河大地。
如是三种颠倒相续,皆是觉明明了知性,因了发相,从妄见生。
本来觉明一心,无有分别。以觉明「明了知性」妄生分别取着于相。不识六尘诸相,唯是一心所变,竟以虚妄见分,取虚妄相分。以致生山河大地诸有为相,次第迁流。虽生山河大地诸有为相次第迁流,而法本湛寂不动,清净本然也。
【富楼那言若此妙觉本妙觉明。与如来心不增不灭。无状忽生山河大地诸
有为相。如来今得妙空明觉。山河大地有为习漏何当复生。】
若此妙觉本妙觉明。……
富楼那的意思是,如果于妙觉中,本来觉明体用不二。众生不觉,妄见所生,方有山河大地诸有为相。那么如来今已证妙觉,是何因缘复生山河大地呢?如来今得妙空明觉,难道有为习漏,还会复生吗?
当知众生所见,与佛不同。诸佛彻见诸法实相,众生但取诸法虚妄相。实相者 ,非是于诸法外,另有实相,而诸法即是实相。诸法无性,便是实相。实相随缘,便现诸法。
例如波无性全是水,水随缘便成波。故非山河大地外另有清净,清净外另有山河大地。而是佛观山河大地,本来清净,众生见山河大地,便是杂染相续。
【佛告富楼那譬如迷人。于一聚落惑南为北。此迷为复因迷而有因悟所出
。富楼那言如是迷人。亦不因迷又不因悟。何以故迷本无根云何因迷。
悟非生迷云何因悟。佛言彼之迷人正在迷时。有悟人指示令悟。富楼
那于意云何。此人纵迷。于此聚落更生迷不。不也世尊。富楼那十方如
来亦复如是。此迷无本性毕竟空。昔本无迷似有迷觉。觉迷迷灭觉不生
迷。亦如人见空中花。病若除华于空灭。忽有愚人。于彼空花所灭
空地待花更生。汝观是人为愚为慧。富楼那言空元无花妄见生灭。见花
灭空已是颠倒。令更出斯实狂痴。云何更名如是狂人为愚为慧。佛言
如汝所解云何问言。诸佛如来妙觉明空。何当更出山河大地。又如金
杂于精金。其金一纯更不成杂。如木成灰不重为木。诸佛如来菩提涅槃
亦复如是。】
十方湛寂,本无方所。虽然迷人惑南为北,而十方不变。故此迷非因迷而有,亦非因悟而出。因为迷本虚妄,无生无实,故不因迷有,不因悟出。
佛言彼之迷人下,言彼迷人一经觉悟,不复重迷。犹如已成金,不复为;木已成灰,不复为木。
此迷无本,性毕竟空。昔本无迷,似有迷觉,觉迷迷灭,觉不生迷。
此迷无本者,虚妄也。迷若有本,不为虚妄。性毕竟空者,无性也。一切法以无性为性,曰毕竟空。
以性毕竟空故,所以昔本无迷。于毕竟空中,无迷亦无觉,故曰似有迷觉。何以故?毕竟空中,清净本然故。
一经觉悟其迷,其迷便灭。迷灭者幻灭也,非实有迷灭。以迷本虚妄故。妄迷既灭,便是净觉,净觉者清净本然也。既经恢复清净本然,当然虚妄之迷不会再生 ,故曰觉不生迷。
亦如人下,举喻说明,文显易解。
诸佛如来,菩提涅槃亦复如是。言既经证解,不复再迷也。
【富楼那又汝问言。地水火风本性圆融周遍法界。疑水火性不相灭。又
征虚空及诸大地。俱遍法界不合兼容。富楼那譬如虚空体非群相。而不
拒彼诸相发挥。所以者何。富楼那彼太虚空日照则明。云屯则暗风摇则
动。霁澄则清气凝则浊。土积成霾水澄成映。于意云何如是殊方诸有为
相。为因彼生为复空有。若彼所生。富楼那且日照时既是日明。十方世
界同为日色。云何空中更见圆日。若是空明空应自照。云何中宵云雾之
时不生光耀。当知是明非日非空不异空日。观相元妄无可指陈。犹邀空
花结为空果。云何诘其相灭义。观性元真唯妙觉明。妙觉明心先非火
水。云何复问不兼容者。真妙觉明亦复如是。汝以空明则有空现。地水
火风各各发明则各各现。若俱发明则有俱现。云何俱现。富楼那如一水
中现于日影。两人同观水中之日。东西各行则各有日。随二人去一东一
西。先无准的不应难言。此日是一云何各行。各日既双云何现一。宛转
虚妄无可凭据。】
灭即陵灭,征即问也。文中元牒所问,然后作答。于答中之要旨,即一切法无性能随缘,随缘不失无性。若能如是了解,则所疑问题,不难迎刃而解。
富楼那!譬如虚空,体非群相,而不拒彼诸相发挥。
言无性不碍随缘也。
富楼那!彼太虚空日照则明……
言随缘不失无性也。
于意云何?如是殊方诸有为相,为因彼生,为复空有?……
言因缘所生法,即是无生。无生即是无性,无性随缘,乃有地水火风等。地水火风既皆无性,无性云何互相陵灭?不能兼容呢?诸有为相者,明暗动清……等,为因日云风霁等所生,为复空有?
富楼那!且日照时,既是日明,当不假借虚空因缘,应当十方世界,同为一日之色,而无虚空。云何空中更见圆日?既然空中更有圆日,圆日因虚空而照。则知明者,是因缘生法。
亦非空明,假设是空明,则空应自照,何须假借于日?如果空能自照,云何夜晚云雾之时,不生光明?当知光明者,以日空因缘而有。既非日非空,亦不异空日
。是知明者本无生也。何以故?明者因缘生,因缘生即是无生。
观相元妄,无可指陈。
圆瑛大师将此经文,直至云何复问不兼容者一段,移至「宛转虚妄,无可凭据
」下。今仍依经文解释。
凡所有相,皆是虚妄。因为一切诸相,皆因缘而现无自性故,所以无可指陈。
犹邀空花,复结空果。
空花者体本虚妄,非为实有。犹如求空花…
《大佛顶如来密因修证了义诸菩萨万行首楞严经拾遗卷第四》全文未完,请进入下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