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我的阅读记录 ▼

大佛顶如来密因修证了义诸菩萨万行首楞严经拾遗卷第二▪P5

  ..续本文上一页所以华严经云,法非和合不和合。何以故?因为一切法无性故,一切法无生故。

  所以佛责阿难云,汝等声闻狭劣无识,不能通达清净实相。实相无相,无相即无性无生也。

  【阿难白佛言世尊。如佛世尊为我等辈。宣说因缘及与自然。诸和合相与

  不和合。心犹未开。而今更闻见见非见重增迷闷。伏愿弘慈施大慧目。

  开示我等觉心明净。作是语已悲泪顶礼承受圣旨。】

  阿难虽蒙佛开示,犹自未悟无生之理,故请佛再度开示。

  求法心切,故悲泪顶礼,承受圣旨。

  【尔时世尊怜愍阿难及诸大众。将欲敷演大陀罗尼诸三摩提妙修行路。告

  阿难言汝虽强记但益多闻。于奢摩他微密观照心犹未了。汝今谛听吾今

  为汝分别开示。亦令将来诸有漏者获菩提果。阿难一切众生轮回世间。

  由二颠倒分别见妄。当处发生当业轮转。云何二见。一者众生别业妄见

  。二者众生同分妄见。】

  由二颠倒分别见妄,当处发生,当业轮转。

  颠倒分别见妄者,无明也。无明非别有体,全依真如不觉而起,故曰当处发生

  。无明妄起,虚妄造业,虚妄受苦,故曰当业轮转。

  云何二种妄见?即别业妄见,同分妄见。

  【云何名为别业妄见。阿难如世间人目有赤眚夜见灯光。别有圆影五色重

  叠。】

  别业妄见者,别业所成。如人目有赤眚,赤眚是目病也。如人目有病,便独见灯有圆影。圆影者光晕也。此唯病目者独见,故曰别业妄见。

  【于意云何此夜灯明所现圆光。为是灯色为当见色。阿难此若灯色则非眚

  人何不同见。而此圆影唯眚之观。若是见色见已成色。则彼眚人见圆影

  者名为何等。】

  灯所现之光晕,是灯所有色?抑见所有色?若为灯所有色,那么灯即有圆影。若为见所有色,那么见即有圆影。

  如果灯本有圆影,非眚人何故不见?如果见本有圆影,既然见已成色,则无眚人其见亦应见圆影,因为人俱有见故。若有见者皆见灯有圆影,那么赤眚人见有圆影,又当作何解说?

  【复次阿难若此圆影离灯别有。则合傍观屏帐几筵有圆影出。离见别有应

  非眼瞩。云何眚人目见圆影。】

  圆影既非灯有,亦非见有,乃至亦非离灯离见别有。一切无有,故知是妄见也

  。

  若此圆影离灯别有,则傍观屏帐几筵等处,亦应出现圆影。同时那样便非眚目人所独见了。

  【是故当知色实在灯见病为影。影见俱眚见眚非病。终不应言是灯是见。

  于是中有非灯非见。】

  色实在灯者,光实在灯也。光在灯而无影,影者见病所见也。是故圆影及见,俱是眚病也。若无眚病,便不见圆影矣。

  见眚非病。若能了知见圆影是眚病所致,便无病矣。因为如实知圆影是眚病所致,便不执圆影为实有,于是可离病矣。

  终不应言,是灯是见。

  终不应言,是灯有圆影,抑是见有圆影。

  于是中有,非灯非见。

  于是中有圆影者,非是灯有,亦非见有,乃病目所见也。

  观文可知,译笔虽巧,然于词欠达。

  【如第二月非体非影。何以故第二之观捏所成故。诸有智者不应说言此

  根元。是形非形离见非见。此亦如是目眚所成。今欲名谁是灯是见。何

  况分别非灯非见】

  第二月捏目所成,非有实体,亦非第一月所现之影。故曰如第二月,非体非影

  。

  所以有智之人,喻无眚病人也。不应说言,此捏根元。眚病妄见,非体非影,无根元也。

  是形非形,离见非见。

  因为圆影者,非体非影,无实体性。不应说言此圆影,是形有抑是非形有。是离见有,抑是离非见有。

  于此益见文巧伤义处也。

  【云何名为同分妄见。阿难此阎浮提除大海水。中间平陆有三千洲。正中

  大洲东西括量。大国凡有二千三百。其余小洲在诸海中。其间或有三两

  百国。或一或二至于三十四十五十。阿难若复此中有一小洲只有两国。

  唯一国人同感恶缘。则彼小洲当土众生。诸一切不祥境界。或见二日

  或见两月。其中乃至晕蚀佩玦彗勃飞流。负耳虹霓种种恶相。但此国见

  彼国众生。本所不见亦复不闻。】

  先述阎浮提形状,观文自明。

  晕蚀,佩玦,彗勃(孛)飞流,负耳虹霓,皆自然现象也。

  同分中,亦有不同。例如大地是众生同有,然田产则各有所属,此同中不同也

  。再如水是众生同分中事,然人见是水,饿鬼见是脓血,地狱见是猛火。故有但此国见,彼国不见的情形。

  【阿难吾今为汝。以此二事进退合明。阿难如彼众生别业妄见。瞩灯光中

  所现圆影虽现似境。终彼见者目眚所成。眚即见劳非色所造。然见眚者

  终无见咎。】

  进退合明者,交互发明也。

  有目病人所见圆影,只是似有前境现,实系病目所成。故曰瞩灯光中所现圆影 ,虽现似境,终彼见者目眚所成。眚病所见之圆影,即是见劳(见病)也,非是色所造有圆影也。

  然见眚者,终无见咎。

  「见眚者」,即是知所见圆影,实是目病所致者。若能知之,则无见咎矣。

  【例汝今日以目观见山河国土及诸众生。皆是无始见病所成。见与见缘似

  现前境。元我觉明见所缘眚。】

  汝阿难今日所见山河国土等,皆无始见病所成。何以故?诸法实相无相,凡所见相,皆是虚妄,皆是见病所成也。故见与所见之缘相,皆似现前境,事实上唯是一心。所现境者,根本是我觉明,妄取所缘,眚病所现也。

  【觉见即眚本觉明心。觉缘非眚觉所觉眚。觉非眚中此实见见。云何复名

  觉闻知见。】

  觉见即眚,本觉明心,觉缘非眚。

  用文极巧,自来劳诸经家费解。

  见者,取相之谓。妙觉明心若取相生见,便成见病。而本妙觉明心,若能觉悟诸缘相虚妄非为实有,则离眚病矣。

  觉所觉眚,觉非眚中此实见见,云何复名觉闻知见。

  觉所觉眚者,谓分别能觉所觉者,即眚病也。第一个觉字,即能觉之觉。

  觉非眚中者,谓真觉者唯是一心,无分能所。故曰真觉非眚病也。此实见见者 ,第一个见,即真见圆明体。第二个见,即见分取相之见,即见病也。换句话说,此真见圆明体,既能觉知见病,岂可名为见闻觉知呢?见闻觉知即六根取着六尘,皆见病也。

  【是故汝今见我及汝并诸世间。十类众生皆即见眚。非见眚者彼见真精。

  性非眚者故不名见。】

  是故阿难!汝今见我「三十二相,胜妙殊胜,形体映彻,犹如琉璃。」及汝之色身,并诸世间十类众生,皆是以见分取着相分之眚病。

  非见眚者,彼见真精。

  非见分取着相分之眚病者,方是真见也。既然此真见性体,不取于相,非是眚病,故不名为见。何故不名为见?以此真见性体,不取于相故。

  【阿难如彼众生同分妄见。例彼妄见别业一人。一病目人同彼一国。彼见

  圆影眚妄所生。此众同分所现不祥。同见业中瘴恶所起。俱是无始见妄

  所生。】

  如彼众生同分妄见,据理而推,可知妄见别业一人,皆是见病所致。「例」字 ,有推而例知之意。

  推而例知,一人病目所见,一国所见,亦由病目所致。

  故一人所见圆影,系眚病所生。众同分妄见,见诸不祥,亦系眚病所生。

  如是二种见病,俱是无始无明见妄所生。

  【例阎浮提三千洲中。兼四大海娑婆世界。并洎十方诸有漏国及诸众生。

  同是觉明无漏妙心。见闻觉知虚妄病缘。和合妄生和合妄死。】

  依此例知,十方诸有漏国及诸众生,皆一心所变现,皆一真法界,同是觉明无漏妙心所现。

  漏者,烦恼也生死也。觉明无漏妙心者,理性涅槃也。

  以见闻觉知虚妄病缘故,和合妄生,和合妄死。和合者,因缘和合也。众生执着见闻觉知者为实有,不知因缘和合无自性,以致妄受因缘生,妄受因缘死。见闻觉知者,六根妄执六尘为实有也。以执六尘为实有故,乃妄受生死。

  【若能远离诸和合缘及不和合。则复灭除诸生死因。圆满菩提不生灭性。

  清净本心本觉常住。】

  诸和合缘者,即上文和合妄生,和合妄死。故和合即见闻觉知虚妄病因缘和合也。

  阿含云:「缘眼(根)色(尘)生眼识,三事和合触。」故根尘识和合,乃有生死。上文见闻觉知,皆病缘和合而有。然见性本真,非根非尘非识,故曰离诸和合缘。

  然见性亦非离根尘识,别有自体,故曰及不和合。

  则复灭除诸生死因圆满菩提不生不灭性。

  语意应为,则复其圆满菩提不生不灭性。生死者虚妄无体,既无体岂得有因?故知生死者,只是迷不生不灭性,虚妄而有,全以迷不生不灭性为因。故曰则恢复灭除生死之迷因,而圆满菩提不生不灭性。此圆满菩提不生不灭性,即清净本心,本觉常住。

  若能远离和合之妄执,及离不和合之妄执,便能恢复圆满菩提不生不灭性,清净本心,本觉常住也。

  【阿难汝虽先悟本觉妙明。性非因缘非自然性。而犹未明如是觉元。非和

  合生及不和合。阿难吾今复以前尘问汝。汝今犹以一切世间。妄想和合

  诸因缘性。而自疑惑。证菩提心和合起者。则汝今者妙净见精。为与明

  和为与暗和。为与通和为与塞和。】

  性非因缘,即是性非和合。性非自然,即是非不和合义。阿难虽悟,性非因缘非自然,犹尚未明性非和合及不和合。此是只取名相,不会其义也。

  以下佛先责其妄,后示正义。汝今犹以一切世间妄想和合诸因缘性,而自疑惑

  。虽悟知非因缘,而犹执和合,是犹执因缘也。

  汝犹自疑惑证菩提心者,系因缘和合起者,此误也。若菩提心系因缘和合而起的话,则汝今者妙净见精,是与明和合而有,抑系与暗、空、塞和合而有呢?

  【若明和者且汝观明。当明现前何处杂见。见相可辨杂何形像。若非见者

  云何见明。若即见者云何见见。…

《大佛顶如来密因修证了义诸菩萨万行首楞严经拾遗卷第二》全文未完,请进入下页继续阅读…

菩提下 - 非赢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网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