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我的阅读记录 ▼

佛藏经描仿卷下▪P6

  ..续本文上一页昧,为得初二三四果而断烦恼,求诸善法而行谘问,发心度脱一切众生,勤修诸助道法,信受佛语依教奉行 ,一心求无上佛道。

  所谓得者,谓得须陀洹,脱三恶道。须陀洹是初果,初果人,只往来于天上人间,不落三涂。及得二果三果四果。断烦恼尽,求道已经得道,所作已办,善学戒 p-179定慧三学。如是之人,名为得者。我听是人受诸供养,是人所受供养,名善受供养

  。

  【舍利弗。清净持戒者。开化檀越者。及修多闻读诵经者。谓读诵修路

  岐夜授记经伽陀忧陀那尼陀那。如是诸经本生经方广经。未曾有经。阿

  波陀那论议经。是人又能清净持戒无有瑕疵。不垢不浊自在不着。智者

  所赞能自具足。随顺禅定时时乐坐禅。如是比丘我亦听受供养。】

  舍利弗!若有清净持戒比丘,能度化檀越。檀越施主也。及多闻不取于相,读诵十二部经。修路下,即十二部经也。修路译曰契经,即经中之长行文。岐夜译曰重诵,伽陀译曰讽诵,忧陀那译曰自说,尼陀那译曰因缘,阿波陀那译曰譬喻

  。

  此人又能清净持戒无有瑕疵,不垢不浊不执着于戒。此人为智者所赞,能自具足无有散乱,随顺禅定。如是比丘,我亦听受供养。

  【舍利弗。身证法者无有疑悔。我听是人高座说法。虽是凡夫清净持戒。

  心不贪着外道经义。一心勤求沙门上果。不贪利养善巧定说。多闻广喻 p-180

  犹如大海。乃至失命犹不妄语。不乐诤讼自利利他。唯清净第一实义。

  所说如是亦如是行。舍利弗。如是说者我听说法。】

  佛曰我法甚深,唯证乃知。故身证法者,我乃听许高座说法。彼虽是凡夫,然清净持戒,不贪外道经义,一心勤求沙门上果,不贪利养,能善巧决定说法,不欺佛不欺众生不自欺。

  能多闻广喻说法,智慧犹如大海。纵然丧失生命,犹不妄语欺骗众生。不乐与人诤讼,能自利而利他。唯说清净第一实义。清净第一实义者,诸法实相也,毕竟空也。所说如是,亦如是行,谓言行一致,自不相违也。舍利弗!若比丘能如是说者,我听许其说法。换句话说,若能如是说者,乃为清净说法也。

  【如来所说能使诸法不相违逆。谓说戒定慧解脱解脱知见。】

  如来是真语者实语者如语者不异语者不诳语者,故所说能使诸法不相违逆。谓说五分法身,五分法身者,戒法身、定法身、慧法身、解脱法身、解脱知见法身。

  【舍利弗。求利比丘。为佛出家而破戒品。何用说法。何以故。舍利弗。

  我经中说。若人自不善寂自不能护。能令他人善寂自护。无有是处。如

  人自没污泥欲出他人。无有是处。若人能自善寂。能出污泥欲出他人。 p-181

  则有是处。】

  舍利弗!贪求世利之比丘,虽随佛出家,却毁破我之戒品。这种人,何用说法

  ?何以故?我经中说,若人不能防非离过,自不能善寂,自犹有恶道之报,自不能护。能令他人善寂,能令他人自护者,无有是处。如人自没污泥,欲令他人出污泥者,无有是处。若自出污泥,令他出者,乃有是处。

  【是故舍利弗。我今明了告汝。诽谤如来其罪不轻。实语比丘应听说法。

  非妄语者持戒比丘。则能法施。舍利弗。高座说法决定断疑。最是上事

  。若持戒不净着外道义。我则不听。及妄语者。贵世乐者。求利养者。

  乐诤讼者。我亦不听。我听净持戒者。质直心者。通达诸法实相者。高

  座说法。舍利弗。破戒比丘宁当舍戒。不着圣人相袈裟覆藏罪垢。密作

  众恶受人信施。舍利弗。以小因缘。而于久远受地狱身。】

  是故舍利弗!毁谤如来,其罪不轻。如实说法比丘,应听说法。不净说法比丘 ,不听说法。持戒比丘不违佛教,则能法施。读外道经典,不顺佛教,即为破戒。

  舍利弗!高座说法,义理决定,断众生疑者,最是上事。若持戒不净,着外道经义,言无实义而妄语者,贪世乐者,求利养者,乐诤者,我则不听说法。我听持戒者,诚直心者,通达诸法实相者,高座说法。 p-182

  宁舍戒,不破戒。不可着如来法衣,冒作贤圣僧相。否则受人信施,要受地狱果报。 p-183

  

  

  嘱累品第十

  【尔时阿难白佛言。世尊。当尔世时诸比丘等。于善法中云何精进。佛告

  阿难。且置莫问。所以者何。佛无量智所说经典。尔时比丘尚不能信。

  况能勤行。阿难。如来于有为法中所有智慧。一切辟支佛阿罗汉等不能

  解知。阿难。如来所知法。若为汝说汝则迷闷。何况是人当能信之。如

  来于今说如是经。尔时痴人犹尚不信。何况能信所说罪报。】

  阿难请问尔世时比丘,于善法中云何精进?佛止曰,汝莫问!佛无量智所说经典,尔时比丘尚不能信,何况能修行?

  如来于有为法中所有智慧,乃如来权智也。如来有实智与权智,实智者无分别智,权智者差别智。实智无分别,故曰一,亦曰空。权智者具差别相,故曰无量。佛以实智,则于无量知空,于无量知一。佛以权智,则于空知无量,于一知无量。权智生于实智以实智为本,故实智又名根本智,权智又名后得智。于菩萨行中,第六地中根本智具足,后四地中──七八九十地,后得智渐圆。 p-184

  如来于有为法中所有智慧,即如来权智也。如来权智,于空知无量。以无量故 ,所以说如来权智不思议。是以如来于有为法中所有智慧,辟支佛阿罗汉不能解知

  。

  阿难!如来权智所知法无量,若为汝说,汝则迷闷,况尔世时比丘当能信之?佛今说此佛藏经,尔时痴人尚不能信,何况能信经中所说罪报?

  【阿难。法应当尔。自身是恶谓余亦恶。如今第一懈怠比丘。尔时第一精

  进比丘所不能及。若所持戒威仪智慧。不得相比。如来若说此人所行。

  一切过恶转身所受。是人不信更起重罪。汝等若闻亦得忧怖。不能量其

  所受罪恶。】

  阿难!法应如是,自身是恶,亦谓余人亦如自己是恶。佛今在世,尔时第一精进比丘,不及现在第一懈怠比丘。其余律仪智慧,更不能相比也。

  如来若说此人之恶行所受之苦报,彼等虽闻不信。以不信故,更起重罪。汝等若闻其重罪,亦生忧怖,不能量知其所受罪报也。

  【阿难。如来深法受者难有。于意云何。好床茵褥豚子乐不。不也世尊。

  阿难。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此法深妙智者所乐。是人不能信解通达

  。得出家已自称沙门。不能堪受如实教化。于此法中不能修心。不得滋

  味振手而去堕在恶道。犹如豚子舍好床褥。】 p-185

  举喻以明。豚子猪也。如来无上菩提甚深妙法,为智者所乐,痴人不能信解通达。痴人出家已,实非沙门,自称沙门。不能如实受教化,于如实法中不能修心,不得法味。闻法不信,拂袖而去,以是因缘堕于恶道。犹如豚子,不乐好床褥也。

  【何以故。阿难。是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甚深清净。非难化者所能信解

  。难降伏者。无智慧者。难满者。难养者。破戒者。难与语者。住邪法

  者。行邪行者。贵财利者。以衣食为上者。破威仪者。破戒德者。堕顶

  者。弊恶者。懈怠者。小欲者。小精进者。无羞者。耐羞者。匆匆营事

  业者。沙门中旃陀罗。沙门中白衣。沙门中败坏。沙门中行邪道者。非

  沙门自言是沙门者。魔所吞者。与外道义合者。不如说行者。乐众闹者

  。乐散乱语者。具有魔事者。魔所衰恼者。烦恼炽盛者。我见者。人见

  者。众生见者。颠倒者。于我此法若能信解通达。无有是处。】

  阿难!我此无上菩提,甚深清净,非难化者乃至颠倒者,所能信解。

  难化者,刚强难调众生也。

  小欲者,乐小法者。

  无羞者、耐羞者,谓无惭无愧之人。

  匆匆营事业者,不修佛道,经营世间事业者。 p-186

  沙门中旃陀罗,旃陀罗者,屠夫也。

  乐众闹事,身心不闲静也。

  乐散乱语者,乐散心杂话也。

  具有魔事者,凡障碍佛道者,即为魔事。诸如破戒、破见、破威仪、破命、心有所住、取着于相、有所得心、不能信解实相法、闻第一义空惊疑怖畏……等。

  以上诸人,于我法不能信解通达。

  【何以故。阿难。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清净快大。与此恶人不相称可。】

  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清净「快大」,似应为「清净广大」,或「清净快乐」

  。

  【阿难。譬如百千亿三千大千世界中间旷远。此弊恶人远沙门法。犹尚如

  是。况得顺忍。况得涅槃。阿难。如此事者说不可尽。当来沙门弊恶鄙

  贱。深怀悭贪。深怀瞋恚。深怀不信。三毒炽盛心行犷。难可制御。】

  譬如百千亿佛土,相距旷远。此弊恶人远离佛法,亦复如是。当然更不能得顺忍或涅槃了。

  未来世中,像如此衰败事,说不能尽。当来世沙门,弊恶鄙贱、悭贪、瞋恚、不信正法、三毒炽盛、难可调伏。 p-187

  【阿难。譬如良田善熟以火自烧。甘膳美食而自着毒。舍宅所有以火自梵

  。为应尔不。不也世尊。阿难。如是未来世痴人。因以我法得受供养。

  而不信解如来功德。又不能信如是等经。不能堪忍如实说过。自知疮疣

  而逆我语。如是痴人依佛自活。而逆是法。阿难。尔时阎浮提内。如是

  痴人充满其中。】

  譬如良田,庄稼善熟,自以火焚﹝梵为焚﹞……阿难!是应该否?阿难答曰,不也世尊!

  阿难!未来世比丘,因我法而受供养,却不信解我法,又不能信此佛藏经。不能堪忍我于经中如实说其过恶。彼自知有过,而不信受我语。阿难!尔时阎浮提内 ,充满如是之人。

  【阿难。且置。何用求此愚痴恶人。徒生徒老所行恶事。】

  阿难!停止!何用问此痴人,生老病死之恶事。

  【尔时阿难白佛言。世尊。当何名此经。云何奉持…

《佛藏经描仿卷下》全文未完,请进入下页继续阅读…

菩提下 - 非赢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网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