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我的阅读记录 ▼

佛藏经描仿卷中▪P2

  ..续本文上一页十二入十八界。当知于第一义中,阴界入毕竟空不可得,焉有阴界入可离?阴界入不可得,是无众生身心。既然无有身心可得,云何能观心无常、观身不净?可知增上慢人,执着于有法,以有所得心执取佛法。不知心经云五阴皆空,空中无根尘识等一切法。

  增上慢者复云,汝等如是观,当得初果须陀洹。不知于第一义中,无初果可得

  。若有初果可得,即非第一义。 p-84

  又能于五阴身心,观无常苦空无我无有坚牢,则得二果斯陀含。

  小乘人谓五阴身心无常苦空无我,大乘人知一切法悉不可得。小乘人谓五阴是变坏法,无有坚牢。大乘人则如实知,一切法毕竟空,不坏不杂。

  转复深观,则得三果阿那含,乃至四果阿罗汉,是第一义也。当知此皆非第一义,乃有所得心也。

  【是中年少比丘复问。于佛法中阿罗汉果。便是第一义耶。我等亦知是事

  。得阿罗汉是第一义。今此五阴。为忆念者生。为不忆念者生。答言。

  是五阴者忆念者生。不忆念者不生。】

  年少比丘复问,我等亦知得阿罗汉果是第一义。

  阿罗汉译为无生、应供、杀贼,唯佛一人是真大阿罗汉,非声闻四果是阿罗汉也。佛了分段、变易二死尽,名为无生。佛应受九道一切众生供养,名为应供。佛诸恶皆尽五住齐亡,名为杀贼。故佛是第一义大阿罗汉。

  五阴皆空,岂得忆念而生?增上慢者,以有所得心回答,故曰五阴以忆念而生

  。能忆念者为我,所忆念者为五阴──法。增上慢者,于五阴空执着法为实有,复于五阴执我为实有,于虚妄有,复执有生灭。此乃于虚妄上复执虚妄也。 p-85

  【复问。忆念与五阴为异不答言。如五阴忆念亦尔。复问。若如五阴忆念

  亦尔者。谁是念五阴者。答言。若无念五阴者。则无涅槃。实有念五阴

  者。是故有修八直圣道。入涅槃者。】

  年少比丘复问,能忆念之我,与所忆念之五阴,为异为不异?增上慢者答曰,不异也。如五阴忆念之我亦是一样。

  当知忆念与五阴为一,则是无能忆念之我,复无所忆念之五阴。何以故?若我与五阴法为一,则是我即五阴,五阴即我。我即五阴是无我,五阴即我是无五阴。无我则无能忆念者,无五阴则无所忆念者。当知我、法二者,皆因缘假现,非实有也。故唯识三十颂曰,于假说我法。

  故年少比丘问言,若如五阴忆念亦尔者,则谁是能忆念五阴者?如果所忆念之五阴,与能忆念之我为一时,那么谁是能忆念者呢?

  增上慢者不能如实答,于是强辩曰,若无能忆念五阴者,那么便无证涅槃者。以有证涅槃者,方能离五阴身,证得涅槃。故实有能念五阴者,方有能修八正道者 ,方有能证涅槃者。 p-86

  此非第一义,于第一义中,诸因缘生法,皆毕竟空。故于第一义中,无佛无众生,无有佛涅槃。

  【舍利弗。未来世中多有比丘成就此忍。舍利弗。尔时会中多诸天众。欲

  闻佛法第一实义。闻是增上慢者所说。心生疑悔如堕深坑。咸作是言咄

  哉。释迦牟尼佛法今将速灭。】

  未来世中多有比丘成就此忍者,其心安忍于有所得增上慢忍也。尔时多诸天众 ,闻此增上慢者所说,心生疑悔,叹释迦牟尼佛法将速灭。

  【舍利弗。中有成就善根比丘。谓是比丘痴人空老增上慢者。若有五阴相

  十二入十八界相者。不受此语不喜不悦从座起去。】

  舍利弗!其中有成就善根比丘,闻此增上慢者,痴人比丘,说有五阴十二入十八界相。不能信受此语,不喜不悦从座起去。

  【舍利弗。尔时诸天心大欢喜四方唱言。释迦牟尼佛犹有好弟子在。是诸

  人等善根不少。不喜闻是不净所说。谓我见人见。诸天闻此皆大欢喜。

  称扬赞叹是利根者。】

  尔时诸天见有成就善根比丘,心大欢喜。竞向四方唱言,释迦牟尼佛犹有好弟子在,是等比丘,善根不少。彼等不喜闻此不净说法。不净说法者,谓有我人众寿见。诸天闻此,皆大欢喜,称扬赞叹此利根比丘。 p-87

  【喜乐问难必皆成就无生法忍。如是人等合集一处共为徒侣。人众既少势

  力亦弱。舍利弗。尔时我诸真子。于父种族尚无爱语。况得供养住止塔

  寺。舍利弗。汝且观之。尔时如来便为轻微。我灭度后我诸子等。成就

  善寂无所得忍时亦为轻贱。】

  为求第一义,喜乐问难者,必能成就无生法忍。如是具善根比丘,合集一处共行修习。但人众既少,势力又弱。

  舍利弗!如是比丘是我真子。尔时我诸真子,于父种族者,于释迦牟尼佛种族也。于释迦牟尼佛种族,尚得不到赞叹之爱语,更何况能得到供养,以便住止塔寺

  ?

  舍利弗!汝且观之,当尔之时,如来便为世所轻微。我灭度后,我诸子等,成就善寂无生忍者﹝无所得忍,即无生忍也﹞,尔时亦被轻贱。

  【我以是故。于无数劫摧诸怨敌。化诸一切天王人王令心清净。所以尔者

  。令我诸子得安父位。】

  我以如是原因故,于无数劫摧诸怨敌,莫令扰乱善根比丘。化诸天王人王,令彼心得清净,以便护持佛法。所以如此者,欲令我子得安于佛法也。得安父位者,得安于佛法也。

  【舍利弗。如来今以一切世间天人为证。如来如法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

  转无上*轮。沙门婆罗门若天魔梵所不能转。】 p-88

  舍利弗!我今以一切世间天人中为证,如来彻证法性,得无上菩提,为众生转无上*轮。如此无上*轮,一切世间,沙门婆罗门,若天众魔众梵众,皆无有能转者。

  【舍利弗。如是现事。如来灭后我此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我诸弟子等欲

  广流布。是诸恶人不能证明。亦复不能施与无畏。】

  舍利弗!如是现前之深经,如来灭后,我此无上菩提,我诸弟子欲流布世间,是诸恶人不能证明是佛正法,乃至不予协助。不能施与无畏者,不能随顺赞叹协助也。

  【舍利弗。譬如蜜瓶置四衢道。而作是言。若人能食一毛头者。常不老死

  。尔时诸天世人各以刀杖卫护是瓶。时卫护者各作是言。若或有人食一

  毛头者。我等当杀。舍利弗。中有一人窃作是念。是瓶中蜜食一毛头。

  则不老死。我今何为惜死不噉。若得噉已。则便不畏诸卫护者。亦可常

  得无老病死。如是定心不惜寿命直诣瓶所。诸卫护者各持刀杖竞欲杀之

  。舍利弗。是人若能刀杖未。及食一渧者。则免衰患无复老死。】

  蜜譬实相法,置四衢道譬流布世间。若人食一毛头许,即免老病死者,安住实相,即得无生法忍也。诸天人民各以刀杖卫护,不令人食者,用譬恶人,用譬魔也

  。中有一人者,诸真佛子也。若能刀杖未及时,食一滴者,是人勇猛精进,速得般若正法也。如佛云,我之弟子,欲求般若正法,魔时时相机破坏。若求法者勇猛精 p-89进,速得正法,魔则无奈何矣。

  【如是舍利弗。多有恶人魔及魔民欲灭我法。如来灭后若有人能随顺空法

  通达无疑。则于诸法心无所得成就上忍。尔时虽为恶人所轻沮坏其道。

  是人若能不惜身命勤行精进。通达诸法无生无作。则得度脱生老病死。

  舍利弗。蜜瓶是佛第一义法。诸天世人卫护瓶者。则是恶人乐行魔事。

  自失大利。亦遮他人行实相者。失于大利。】

  如来灭后,若有人能随顺空法。空法者第一义空也,无上菩提也,如云了达于空义,是名曰菩提。

  若人能随顺空法,则于一切法,心无所得,成就无生忍。成就上忍者,成就无生忍也。

  尔时虽为恶人所轻贱,破坏其道。但是人若能不惜身命勤行精进,通达诸法无生无作,则能度脱生老病死。

  舍利弗下,以譬合法。蜜瓶是佛第一义法,诸天世人卫护瓶者,譬诸恶人。是诸恶人,乐行魔事。不但自失大利,亦遮止他人奉行佛实相法者,令失大利。

  【舍利弗。增上慢者皆是魔党助成魔事。咸共讥诃无生灭法。又舍利弗。

  不净说者。我见人见众生见。五阴十二入十八界见。未得谓得心计得道

  计得涅槃。咸亦讥诃如是正法。何以故。是人贪着空故。亦是魔众魔所

  迷惑。以我正法而作魔事。】 p-90

  增上慢者,谓小乘人也。小乘人不识第一义空,堕无为坑中,谓为偏空。何为第一义空?何为偏空?第一义空者,无所得空,偏空者有所得空;第一义空者有空空,偏空者无空空;第一义空者无住着空,偏空者有住着空;第一义空者无相空,偏空者取相空;第一义空者无分别空,偏空者有分别空;第一义空者非对有言空,偏空者乃对有立空;第一义空者无生无灭无来无去,偏空者有生有灭有来有去。…

  …

  增上慢者,皆是魔党,助成魔事。如是人等,咸共讥诃大乘无生灭法。又舍利弗!不净说法者,说我见人见众生见,说五阴见十二入见十八界见。当知诸见皆由取相而生,凡所有相,皆是虚妄,故知凡所有见,皆是虚妄皆是妄想。

  增上慢者,未得谓得,心计得道,计得涅槃。彼不知无生法中,无一法可得。凡有所得,皆是我见,非法有所得也。彼等咸讥诃佛之正法。

  何以故?是人贪着空,偏空故。所以亦是魔众,受魔所迷惑。以我正法,而作魔事。以第一义空。而作魔事也。

  【舍利弗。若在家出家闻是无我无人无众生毕竟空法惊疑畏者。当知是人

  受魔教化。是像比丘为是盗法恶威仪者。舍利弗。是人则是我见众生见

  有见无见常见断见。皆是魔民非佛弟子。何以故。我经中说。一切世间

  皆空。无我无我所。无人无众生。无常无定无不坏法。】 p-91

  无论在家出家,凡闻无我无人无众生,毕竟空法惊疑怖畏者,皆是受魔教化,非真比丘,是像比丘,是盗法者,是恶威仪者。

  小乘人不喜闻大乘毕竟空法,竟谓大乘非佛说。彼不知佛说大乘法,彼等不觉不知,谓为小乘法而已。

  例如苦集灭道四谛法,实是大乘法,小乘人不觉不知…

《佛藏经描仿卷中》全文未完,请进入下页继续阅读…

✿ 继续阅读 ▪ 佛藏经描仿卷下

菩提下 - 非赢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网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