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我的阅读记录 ▼

佛藏经描仿卷上▪P2

  ..续本文上一页。劫成时自四禅兴云雨,三禅得成。自三禅兴云雨,二禅得成。自二禅兴云雨,初禅得成。如是一切世界及诸天宫得成。

  以上举一唾灭火,一吹还成世界喻。

  【舍利弗。恒河广大为无量不。如是世尊。舍利弗。四天下中普雨大雨渧

  如恒河。有人以手承此雨渧无所遗落。于意云何。为希有不。希有世尊

  。舍利弗。如来所说一切诸法无生无灭无相无为。令人信解倍为希有。】

  以上举大雨喻。

  【舍利弗。须弥山王为高大不。高大世尊。舍利弗。四天下中普雨大石皆

  如须弥。有人以手承接此石。无有遗落如芥子者。于意云何。无希有不

  。希有世尊。舍利弗。如来所说一切诸法无生无灭无相无为。令人信解

  倍为希有。】

  以上举雨大石喻。

  【舍利弗。譬如有人以一切众生置左手中。右手接举三千世界山河草木。

  皆能令是一切众生同心喜乐其意不异。于意云何。为希有不。希有世尊 p-9

  。舍利弗。如来所说一切诸法无生无灭无相无为。令人信解倍为希有。】

  譬如有人以左手持诸众生,右手接举其所依之三千大千世界草木等,能令此诸众生不知不觉,欢喜不异。如来所说一切诸法实相,无生无灭无相无为,令人信解 ,倍为希有。以上譬喻说竟,以下法说。

  【舍利弗。如来所说诸法无性空无所有。一切世间所难信解。何以故。舍

  利弗。是法无想离诸想。无念离诸念。无取无舍无戏论无恼热。非此岸

  非彼岸非陆地。非痴非明。以无量智乃可得解。非以思量所能得知。】

  如来所说实相法,系诸法随缘无性,空无所有,为一切世间所难信解。

  因为诸法实相无相,所以离诸想。想者,取相为想相也。

  无念离诸念。念者念求心也,实相法空无所有,不可念求,故离诸念。

  实相法空无所有,故不可取,不可舍,无有言语文字等戏论,亦无恼热,以无性空寂故。

  非此岸,非彼岸,非陆地。此岸表生死,彼岸表涅槃,陆地者,未达究竟彼岸 ,别出于水,用表外道。实相无相,无所有不可得,故非生死此岸,非涅槃彼岸,亦非中途别出陆地之外道。 p-10

  非痴非明。痴者无明也,实相法非明非无明也。

  如此诸法实相,乃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乃无量智所可得解,非是心意识思量所能得知也。

  【无行无相无有恼热。无念过诸念。无心过诸心。无向无背无缚无解。无

  妄无妄法。无痴无痴法。无有痴网无名无言。无说无不说。无尽无不尽

  。无行无行相。无道无道果。无离过诸离。无思惟无杂糅。不取不舍。

  无得不可得。除诸滞除贪恚痴。非实非虚妄。非常非无常。非明非不

  明。非闇非照不在心。无有性性本空。】

  实相法无造作行,无取着相。无恼热,无念求,无诸分别心。实相无所有不可得故,所以无向无背,无缚无解。以空无所有故,所以无虚妄,无虚妄法,无痴无痴法。无有痴网,痴暗犹如罗网,令人不得出离不得自在。(有本作疑网)

  以空无所有故,所以无名无言,无说无不说,无尽无不尽。何故无尽无不尽?因为无相为尽,无不相为不尽。实相无相,则无不尽。实相无不相,则无尽。

  无行无行相。行者取相造作行也,如杀盗淫等。行相者,外境于内心识所现之影相,如美丑适意不适意等。如是行及行相,皆虚妄分别起。实相无相离诸分别,所以无有虚妄造作行,亦无虚妄行相。 p-11

  无道无道果。道有能通义,例如有漏善道,能通三善道果,有漏恶道,能通至三恶道果。无漏道,能通至涅槃果。道果者,果报也。如是道及道果,唯是心造。一心清净,体本虚寂,故无道及道果。

  无离过诸离。法性空寂,无一法可得,既无能离亦无所离,故过诸离。

  无思惟无杂糅。思惟者,分别法相也。杂糅者,法相混杂也。实相无相毕竟清净,故无思惟无杂糅。

  实相无相,毕竟无一法可得,故不取不舍,无得不可得,除诸滞着,除贪恚痴

  。不可得实,不可得虚妄。不可得常,不可得无常。不可得明,不可得无明。不可得于暗,不可得于照。

  不在心。心与心所,皆因缘生法,体性不可得故。总之,诸法实相,缘起无性 ,性本空故。

  【能降伏魔。降伏烦恼。降伏五阴。降伏十二入。降伏十八界。降伏说有

  五阴者。降伏说有十二入者。降伏说有十八界者。降伏说有众生者。说

  有人者。说有寿者。说有命者。说有有者。说有无者。降伏一切诸邪行

  者。舍利弗。我此圣法。皆能降伏一切贪着乃至说有法者。不信乐诸法 p-12

  如实相者。逆佛法者。】

  以上所讲实相无相,本性清净,是大乘戒法。持之能降伏有所得心,降伏有所得心乃得增益佛道。

  所谓魔与烦恼。皆有所得见。有五阴,有十二入,有十八界,有众生,有人,有寿者,有命者,有有者,有无者,皆有所得见,皆系邪见。

  五阴乃色受想行识,十二入乃六根六尘,十八界乃六根六尘六识。综阴界入,乃成我相。以下便说众生相、人相、寿命相。着有我人众寿四相,便是有见。如果着无我人众寿相,便是无见。有见无见,均非正见,是邪见。而实相无相,有相既不可得,无相云何可得?

  最后佛告舍利弗,我此实相圣法,能降伏一切贪着,能降伏一切说有法者。所以不信乐诸法实相者,为违逆佛法也。

  【所以者何。舍利弗。若有众生说我者。说人者。说众生者。说断灭者。

  说常者。说有者。说无者。说诸法者。说假名者。说边者。皆违逆佛。

  与佛共诤。】

  说我、人、众生、断灭、常、有、无、诸法、假名、边者,皆是有生有灭有相有为。乃违逆佛,与佛共诤。与佛共诤者,无有实义。唯取假名相也。

  【舍利弗。乃至于法少许得者。皆与佛诤。与佛诤者皆入邪道。非我弟子 p-13

  。若非我弟子。即与涅槃共诤。与佛共诤。与法共诤。与僧共诤。】

  乃至于法,少许计着有所得者,皆是与佛共诤,皆是戏论。计有所得与佛共诤者,皆入邪道,非佛弟子。非佛弟子者,即与涅槃违,与涅槃诤,与三宝违,与三宝诤。涅槃者,即无生无灭无相无为也。

  【舍利弗。如是见人。我则不听出家受戒。舍利弗。如是见人。我则不听

  受一饮水以自供养。舍利弗。若人除舍如是不善贪着事者。于我法中出

  家求道。不念涅槃。不以涅槃为念。不贪涅槃。于毕竟空法。不惊不畏

  。是人尚为断诸法故勤行精进。何况如是不善贪着。谓着我着众生着人

  着法。是人为断诸贪着故。但勤修习无相三昧。于无相三昧亦不取相。

  是人通达一切诸法相皆是一相。所谓无相。】

  舍利弗!若有如是邪见之人,我不听许其出家受戒,亦不听许其受一饮水之供养。如果有人能除舍如是等不善贪着,除舍如是等有所得邪见。如是之人,于我法中出家求道,以心无所住无所得故,不住涅槃,如实知涅槃毕竟净不可得,于是不求涅槃,不以涅槃住心忆念,不贪求涅槃。于毕竟空无生法,能够深信,不惊不畏

  。如是之人,于如是法断贪求心,断有所得见,能勤求精进。乃能于有所得心不善之法,便不生贪矣。如是之人,如实知诸法实相,勤修无相三昧。但于无相三昧,亦不取着,以知无相法亦不可得故。 p-14

  是人通达一切法相,皆是一相,所谓无相。如大般若经(四四三)云:变碍是色相,如来如实觉为无相。领纳是受相,如来如实觉为无相。取像是想相,如来如实觉为无相。造作是行相,如来如实觉为无相。了别是识相,如来如实觉为无相。苦恼聚是蕴相,如来如实觉为无相……如是方为正见也。

  【舍利弗。是则名为于圣法中柔顺法忍。得是柔顺法忍。乃名是我弟子。

  能消供养不空受身。所以者何。舍利弗。我是真实相法。不可入不可取

  。不可舍不可贪。不可说断语言道。无欢无喜断贪喜心。非众缘合离众

  因缘。无道断道至于无道。断诸语言论议音声。无形无色无取无着无用

  。无实无妄无暗无明。无坏无诤无合无散。无动无念无有分别。不可得

  示。非垢非净非名非相。非心数法非心所解。】

  舍利弗!若有人以无所得心,修习无相三昧,于无相三昧亦不取着,是人则名于圣法中得柔顺忍。如是之人,乃名我弟子。如是之人,能消供养,不空受人身。

  所以者何?我此真实法,无生无灭无相无为,无所有不可得。故不可入,不可取,不可舍,不可贪。

  我此实相法,不可说,语言道断故。无欢无喜,断贪喜心故。非众缘和合,离众因缘故。以缘起性空,毕竟无所有故。 p-15

  非是决定有道,亦非断灭无道。至于无道者,谓道不可得也。断诸语言论议音声,语言者,独自宣说。论议者,互相交言。音声者,声尘也。实相无相,不可说 ,不可议论,非是声尘。

  无形无色,无取无着无用,无实无妄,无暗无明,无坏无诤,无合无散,无动无念,无有分别,以一切无所有不可得故。所以不可宣示,非垢非净,非名非相,非心数法。心数法者,即心所法。为心所解者境也,实相非境,故曰非心所解。

  【我此法中无男无女无天无龙无夜叉无干闼婆无鸠盘荼无毗舍阇。无断无

  常。无我无众生无人。无来无去无出无入。无戒无犯无净无垢。无有三

  昧无定无定根。无禅无禅根。无知无见无贪无诤。无道无道果。无慧无

  慧根。无明无非明。无解脱无非解脱。无果无得果。无无力非力。无所

  畏无无所畏。无念无念根。无坐无行无有威仪。无此无彼无忆想分别。

  无菩提无菩提分。无智无非智。无地无水无火无风。无罪无福。无法无

  非法无苦无乐。拔诸一切戏论根本。一切永离冷而无。】

  这段经文,语有重出者,兹从略解释之。

  夜叉,译捷疾鬼。

  干闼婆,译…

《佛藏经描仿卷上》全文未完,请进入下页继续阅读…

✿ 继续阅读 ▪ 佛藏经描仿卷中

菩提下 - 非赢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网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