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续本文上一页幻的话,就是定心,就是如幻三昧,如幻三昧事实上就是海印三昧,因 为如幻三昧同为无性大海所印,所以一切障碍即究竟觉。
如果约法来说,一切缘起诸法同一无性,即是圆成实性,究竟果德。同时, 一切的缘起法即是毕竟空义,一切的诸法即是实相,这是约法来讲。约人来 讲,法界众生只是粗细的不同,皆未破无明,所以皆有障碍。这里讲「一切 障碍即究竟觉」,会到法性,一切的缘起即是性空。
约人来讲,「一切障碍」即法界众生,一切众生毕竟成佛道,都是同一法性 的缘故。什么是障碍呢?得念、失念,它是二法,是相待而有的,都是落入 有所得法,不会无性法。解脱就是觉悟的意思。成法、破法,它是相待而有 的,是有所得心。事实上,成法、破法同一缘起的。智慧愚痴、菩萨外道、 无明真如、戒定慧、淫怒痴、众生国土,皆同一法性。「乃至地狱天宫皆为 净土。有性无性齐成佛道。」也都同一无性的缘故,一切法毕竟解脱。
我们整个贯穿起来,如果约缘起边来讲是如幻三昧,会到它的真谛就是海印 三昧,同一海所印。有一点,我们认为有实在的障碍,事实上是不会缘起边 。
「照了诸相犹如虚空」,一切的相都是障碍,得念、失念、成法、破法、智 慧、愚痴,都落于相边。其实法是如如的,不二不别的,如果会到一切障碍 ,也就是要会入如如法性,同是一味的。
师父:你们大家练习,不依他力自己觉,境界就不同了。这里有两种三昧,我提醒 大家。上面的文,得念失念、成法破法、智慧愚痴、菩萨外道、无明真如、 诸戒定慧及淫怒痴、众生国土、地狱天宫、有性无性、一切烦恼,这些都是 随缘边讲的。后面的解脱、涅槃、般若、菩提、无异境界、梵行、法性、净 土、佛道、解脱,是会通它的法性,总说就是「一切障碍即究竟觉」。
一切障碍、得念失念、智慧愚痴,因为慧闻讲出来了,我才讲,都叫如幻三 昧。究竟觉、解脱、涅槃、般若叫金刚三昧。为什么叫金刚三昧呢?金刚三 昧者,能破一切烦恼,不被一切烦恼所破。你们就知道了,还有一种三昧, 在一切障碍中行功德,得念失念当中行功德,成法破法、智慧愚痴当中行功 德,「成就功德」是事相,叫华严三昧。究竟觉、解脱,这部分叫海印三昧 。大家注意到,这海印三昧和法界海慧有什么关系?谁讲?谁发挥?
乘师:前文讲到清净慧菩萨请佛开示不思议事,我们知道不思议是不可说,法本不 可说、不可得,既然不可说不可得,佛还说法四十九年,就是以二谛来说法 ,为了开示众生悟入圆觉妙性,所以开出世俗谛。凡有所说──世俗谛,也 是要归于第一义谛。第一义谛不可说,因为法不可得,所以不可说而说是方 便。佛、菩萨乃至众生根机所证都有差别,这是缘起边来说,为了令悟入如 来圆觉妙性才有这些方便。
这边我先看它的前文讲:「圆觉自性。非性性有。循诸性起。无取无证。」 圆觉自性本来就无取无证,因为于实相法中,本来没有菩萨、众生的差别, 为什么?因为众生都是幻化的。既然是幻化的,都是毕竟空,有这些分别, 是于毕竟空中落入遍计执,一切障碍都是于依他起法中落入遍计执。
所以障碍是依他起,究竟觉就是无性。得念失念,其实法不可得,那里有得 念和失念?乃至成法、破法都是不可得。众生会轮回就是因为落入对待法, 其实毕竟空中不可得,法本来不可得,就是涅槃。智慧愚痴通为同般若,因 为都不可得的缘故。为什么说菩萨和外道都是菩提呢?以下有讲,无明和真 如本来是清净,没有差别的,都是一真法界,都是一法,因为佛说一法,二 法是魔说。
戒定慧、淫怒痴都是幻相,都是一真法界,不可得。「众生国土同一法性」 ,法性就是无性,无性随缘才有众生国土,所以众生国土同一法性,众生起 分别才会落入差别。「有性无性齐成佛道。一切烦恼毕竟解脱。」都是同样 的意思。
「法界海慧照了诸相犹如虚空。此名如来随顺觉性。」这样就会归一真法界 ,如果执着就落入十八界,还有凡夫、菩萨的差别,其实本来是如幻的。
师父:这个地方有一点点很微细、很深的境界,我和大家讲。刚才慧乘讲不可思议 。不可思议实在说,叫言语道断,心行处灭。言语道断叫不可议,心行处灭 叫不可思,这是顿教说法,它不是圆教说法。顿教说法已经合中道义,你们 谁知道它得什么中道?(答:真谛中道。)欸!对了。它仅仅得真谛中道, 还没有得俗谛中道啊!应该不可思议也不可思议,言语道断也断,心行处灭 也灭,那就会入真谛中道,也会入俗谛中道。这真俗两个都具足,叫圆教。 这就是很微细的顿教、圆教,分别只有那么一点点。顿教不过得了真谛中道 ,圆教,真谛中道、俗谛中道俱得,所以并称为圆顿大乘。
圆顿大乘这不是根据华严宗的说法,是天台宗的说法,因为天台宗没有分别 顿教,藏通别圆皆有顿,华严宗把顿教列出来了,它列出来的原因是什么? 它也得中道,所谓一半中道。谁发挥?
观师:这段讲如来的随顺觉性,因为我们常常熏习的缘故,所以这段文大意可以了 解,我从心里很感激师父这样教我们,觉得这真是不可思议的法。譬如后面 讲「诸戒定慧及淫怒痴俱是梵行」,如果我们没有熏习二谛的话,戒定慧和 淫怒痴是非常不同的,怎么会俱是梵行呢?原来要从二谛来会。
「一切障碍即究竟觉」,一切障碍是讲无性随缘,究竟觉是随缘无性,以下 都是这样。「得念失念无非解脱」,得念是缘起,失念也是缘起;得念无性 ,失念也无性,所以无非解脱,因为解脱是无性,得念、失念是无二的。「 成法破法皆名涅槃」,成法、破法是缘起,涅槃是无性,成法无性所以是涅 盘,破法无性是涅槃,所以成法破法无二。「智慧愚痴通为般若」,智慧无 性是般若,愚痴无性是般若,所以无二。
「菩萨外道所成就法同是菩提」,因为菩萨成就法是无性,外道成就法也是 无性,以无性故,所以菩萨、外道不二不异。「无明真如无异境界」,真如 是佛菩萨的境界,无明是凡夫的境界,竟然是同样的境界,因为真如无性, 无明也是无性,所以真如无明不二。
「诸戒定慧及淫怒痴俱是梵行」,这是很特别的地方,我们修行都是要学戒 定慧,来对治淫怒痴,戒定慧是缘起无性,淫怒痴也是缘起无性,所以戒定 慧与淫怒痴不二。「众生国土同一法性」,众生有佛性,国土也是法性,所 以是不二。「地狱天宫皆为净土」,本来地狱不是净土,以如来随顺觉性, 地狱是净土。地狱是无性,天宫也是无性,所以都是净土。「有性无性齐成 佛道」,这是讲到有情无情同圆种智。对有情起善心,对无情也要起善心, 情与无情才能同圆种智。「一切烦恼毕竟解脱」,烦恼无性,所以毕竟解脱 。
「法界海慧照了诸相犹如虚空」,能够观照一切诸法实相,犹如虚空。「此 名如来随顺觉性」,其实这都是佛的境界,所以佛能寂而常照,照而常寂。 这是甚深妙法,我们借着师父的教导,只是沾到一点边而已。其实这是佛的 境界,我们只有求愿往生才能从心性得到受用。
刚才师父有提到很多三昧,这些三昧都从念佛三昧出,所以我们还是老老实 实地和师父学念佛三昧。从基础做起,要念得清楚、听得清楚,实在是不容 易的事情,和大家共勉!
师父:我提醒大家,这个境界你知道是知道,不要执性碍修。因为这个境界是什么 人修的?圆顿大乘人修的。像我们这个理外凡夫,那根本不能修行这个道。 不过你可以知道,这是什么道理呢?可知道,不必办到。虽然没办到,也能 知道。我问大家,人死是不是很痛苦啊?你没死怎么知道很痛苦?这是可以 知道,并不一定办到,这是圆顿大乘人修的。
因为慧观说出不二来了,我提醒大家。如果早讲障住大家,现在讲是引导大 家深入。我改变个题目,大家看看是不是通?一切烦恼是为二法,即究竟觉 ,是为入不二法门;得念失念是二法,无非解脱为入不二法门;成法破法是 二法,皆名涅槃是为入不二法门;智慧愚痴是二法,通为般若是为入不二法 门;菩萨外道所成就法是二法,同是菩提是为入不二法门;无明真如是为二 法,无异境界是为入不二法门;戒定慧及淫怒痴是二法,俱是梵行是为入不 二法门;众生国土是二法,同一法性是为入不二法门;地狱天宫是为二法, 皆为净土是为入不二法门;有性无性是为二法,齐成佛道是为入不二法门; 一切烦恼是二法,毕竟解脱是为入不二法门。
策师:从这里我们知道,要会归于无性,不然就是失之毫厘,差之千里。所以我们 如果会到无性,就知道一切障碍都是缘起,不实在的,所以究竟觉。得念失 念无非法界,法界中本来没有得失,所以无非解脱。刚才师父说这无非二法 ,所以就知道二法是生死,我们如果知道二法无性,就能入不二法门。
成法破法是二法,本来一真法界没有生灭,所以皆是涅槃。智慧愚痴,智慧 是因缘,愚痴也是因缘,都是无性,所以通为般若。下面我们就不用讲了。 众生国土可以说是正报、依报,正报、依报皆是无性,所以同一法性,同于 一真法界。「地狱天宫皆为净土」,下面讲依报、正报,就是有情无情皆同 圆种智。有情无情皆是缘起无性,缘起无性的法,皆是佛法,皆能成佛,皆 是一真法界。所以「一切烦恼毕竟解脱」,烦恼是假的,烦恼是缘起幻化, 所以毕竟解脱。其实也没有解脱这个名词,是假名安立解脱。
「法界海慧照了诸相」,我们可以说法界无界。法界无界就是实相无相,无 相的法犹如虚空,不可得。这里是如来随顺觉性,可以讲是无谛。
师父:你不是要讲吗?
修师:「一切障碍即究竟觉」,有障碍就是迷惑,「即究竟觉…
《大方广圆觉修多罗了义经修学记 清净慧章》全文未完,请进入下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