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续本文上一页」,因为迷惑是一心 所显,它是无性的,所以一切的障碍即究竟觉。「得念失念无非解脱」,因 为得念失念是唯心所现,所以无非解脱,迷惑才会有得念失念的分别。「成 法破法皆名涅槃」,一心中成法不生,破法不灭,本来不生不灭的。「智慧 愚痴通为般若」,智慧愚痴都是本性所显现出来的,迷惑时为愚痴,不迷惑 即是智慧,所以通为般若,都是本性所具,不是从外来的。「菩萨外道所成 就法同是菩提」,也是一心中所现的,是不二法。「无明真如无异境界」, 都是一真法界,没有分别,都是一心中所显的。
「诸戒定慧及淫怒痴俱是梵行」,一心中本来清净,因为众生落入遍计执, 所以起淫怒痴,假如知道是依他起的话,就是戒定慧,它的究竟处都是无性 ,所以俱是梵行。「众生国土同一法性」,众生国土都是一心中所现,都是 一真法界。「地狱天宫皆为净土」,皆是一心所显,都是无性的,所以「一 切烦恼毕竟解脱」。
「法界海慧照了诸相犹如虚空。此名如来随顺觉性。」我们的大圆觉海能显 现一切诸法,犹如虚空。
师父:刚才慧观提到念佛法门,慧修也提到一心,我可以讲了。净土宗六祖永明大 师他说,心念佛,佛起心,同归一心。心念佛时,是心成佛,心入佛;佛起 心,是佛入心,佛成其心。这叫什么中道啊?俗谛中道是不是?心念佛时, 心入佛,佛摄心。佛摄心,则无心,非心。佛入心时,就非佛。非心非佛, 是什么中道?真谛中道。所以说,净土念佛法门圆顿大乘,它是圆教中道义 嘛!
永明大师所说,你会入一心啊!此法有全是空。有全是空,不就是缘起无性 吗?空全是有,空全是有,不就是无性缘起吗?所以我们确实知道,净土法 门是圆顿大乘,它是二谛中道啊!有人不知道,执着净土法门,执有,不对 了;有人执空,也不对。他不知道,全空成有,全有在空啊!全有在空,用 不离体;全空成有,由体起用。大家可以探讨!好,慧明讲!
明师:我讲一句。「法界海慧」,就是师父常常讲的实相慧,因为实相无相无不相 ,它就可以照了诸相;无不相是无相,它就是犹如虚空。前面「众生国土同 一法性」,是讲到前天所研讨的弥陀要解,它说的举体作依作正,众生是正 报,国土是依报,同一法性是同一实相,实相法就没有分别,那些障碍究竟 觉、得念失念,都同一无性。
师父:慧明讲过了,我可以讲。这个「法界海慧」叫海印三昧,为什么「法界海慧 照了诸相犹如虚空」?海水是一,一水之性不动,可是它起万重浪。万重浪 皆是空,因为什么?因为万重波浪皆是一水嘛!所以以海印三昧照了诸相, 照了一切波浪,凝然不动,所以说犹如虚空,是这个意思。
「地狱天宫皆为净土」,这不是告诉你,净土者是一真法界吗?你怎么还要 起分别心呢?这段文讲两种三昧,如果是一水起万重浪,叫海印三昧;万重 浪皆归一水,叫华严三昧。华严三昧,全事归理;海印三昧,全理成事,理 事无碍,事事无碍。谁还要发挥?
修师:法界海慧是佛的大圆觉海,是毕竟空寂,能够显一切法。虽然显一切法,可 是无法可显,都是毕竟无性,所以犹如虚空。
师父:海印三昧有很多名字,大圆镜智、圆成实性、中道义、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 ,都是它。慧甫讲!
甫师:二谛法,一法有多名,下面都是讲分别法都是对待的名相,要让我们会通无 性,一切障碍、得念失念、成法破法,这些都是分别法。下面究竟觉、涅槃 、菩提、般若,这些都是无性,就是佛的无分别智,也就是说这些法无性, 所以在无分别智中是分别而无分别的。我们都是分别相,所以不能会入佛的 智慧。这边就告诉我们一切分别相都是无性,以无性的缘故,都是平等的。 所以下面的究竟觉、涅槃、菩提、般若等,其实是一法多名,实在是一个东 西。
这是诸佛的境界,虽然我们理解到,可是做的时候如果不藉方便,不能得到 法益。有一句话说,「分别一切法不作分别想」,也是契合这个道理。乃至 于无所住而生其心。譬如,看到比较愚痴的人,不起轻慢心,对比较有智慧 的,不起特别恭敬的心,这种平等心,就是修无分别智。要做到这种平等心 ,就是要恭敬一切,也就是知道一切的分别,但是不起贪瞋痴。
师父:慧甫讲出来了,分别一切法。我把这个文改一改,大家开智慧,不要拘泥。 一切障碍,分别法;即究竟觉,不作分别想。得念失念,分别法;无非解脱 ,不作分别想。成法破法,分别一切法;皆名涅槃,不作分别想。智慧愚痴 ,分别一切法;通为般若,不作分别想。下面大家就知道了,是不是这个道 理?
闻师:「一切障碍即究竟觉」,你要会到实相法,可是到底什么是实相?解实相法 ,就是你把本来这个法看清楚了,不再迷惑。从这里我们发现缘起法是真正 的纲领。我们怎么能证这个无性?为什么「一切障碍即究竟觉」?因为缘起 法非有,它无自性,所以一切法都是缘起。下面用一句话来结束──「一切 烦恼毕竟解脱」,我觉得这个法则可以一直用到我们成佛为止。所以我们要 拿来修行用,刚开始信中道法,再来解中道法,行中道法,毕竟我们会得到 成就的。
实相法是用缘起法来开展的,实相开展有两个方向,一个是世谛边。世谛边 是凡夫所修的,可是我们迷惑,迷惑缘起边,五阴、十二入、十八界、根尘 识,这一切的法都是俗谛所开演的,本来是圆满的法性,所以圆觉经讲,「 有大法王名为陀罗尼门」。事实上,法法本来是圆成实性,本来是无性的。 可是众生落入执着,落入遍计所执性,所以叫一切障碍。
事实上,一切障碍要会归修行,要解中道义,不解无法入。知道缘起法无性 ,才能开出正修行路,才能随顺如来觉性,随顺佛的大圆满觉。缘起法无性 ,一切法则虚妄,烦恼则不会起。
刚才师父开示,果地圆满叫寂而常照,照而常寂,这我们不可能做到。刚开 始烦恼不起是止的情形,止的时候,你的心里清楚明白,这就是观。以念佛 来讲,你念得清楚就是止,就是观,就是止观双运。一切法缘起无性,无性 法那里求呢?在一切障碍里,我们不再迷惑了。
师父:我刚才和大家讲了,分别一切法,不作分别想,这是顿教,还差一点。他会 到什么?真谛中道。可是顿教里有圆教人,六祖永明大师他是圆教人,他说 一句话,他说:「得无分别智即能分别一切法」,那俗谛中道,二谛中道, 完全具足。
不相信我们看这段文,把它改变一个方式。「即究竟觉」──无分别智,得 这无分别智即能分别一切障碍。解脱是无分别智,得无分别智即能分别得念 、失念。涅槃是无分别智,得无分别智即能分别成法、破法。般若是无分别 智,得无分别智即能分别智慧、愚痴。菩提是无分别智,得无分别智即能分 别菩萨、外道所生的法。下面都是一样,是吧?它一反一正,是二谛中道。
大家深深体会,深入法性。你可千万不要执着文字相,你现在已经知道了, 还有必要再分别得念是什么?失念是什么吗?还有必要再分别成法是什么? 破法是什么吗?如果那么解释的话,多余的,完全废话连篇,是不是?
所以你们就可想到了,修学弥陀要解的时候,慧悦按照注疏本讲,那不是多 余的吗?还有没有讲的,没讲的,我们查注疏了。 (卍续一六‧圆觉经直解卷上‧一一四上‧八)「此究竟即。以示平等佛慧 也。」平等佛慧是无有高下,没有分别。平等,它不是有平等者,大家要会 到。所谓平等,经上说,是法平等,无有高下。不可得是平等,空是为平等 ,无相是为平等,无分别是为平等,中道义是为平等。大家要注意到,无上 菩提,经上说无上菩提是什么?了达于空性,是名为菩提。不是有个菩提啊 !大家知道吧?空性叫菩提,毕竟空叫菩提,毕竟空就是平等。
「其得念失念等。十对等法。」对,他不需要解释什么是得念、失念,什么 是地狱,什么是天宫,什是戒定慧,什么是淫怒痴,没有必要解释。「皆迷 悟边事」,着两边之事,着常边、断边之事。什么是着于边事呢?执着定性 有叫常边,执着断灭空叫断边,这都是迷悟边事。
「良以圆觉妙性不属迷悟对待因果故」,迷悟是对待,对待不是绝对的。有 人说佛性是绝对的,大有商量处了。「对待因果」,绝对对待是什么?甲对 乙而有,乙对甲而有,这我们知道是毕竟空。怎么说呢?大前提知道,对乙 才有甲,对甲才有乙,如果先有甲则不对乙,不对乙怎么会有甲?不对。如 果先有乙,不对甲,不对甲怎么会有乙?不成对待嘛!如果甲和乙同时有, 那同时有了就不成对待了,不需要对待了,不成对待没有甲和乙,所以讲毕 竟空。有一般人执着相对不对,绝对对,其实也是错。
「一切寂灭。平等一如。」是不是无性、毕竟空、不可得、无所有?在三三 昧中讲空、无相、无愿,三三昧大乘比小乘高,大乘修三三昧得无上菩提, 小乘修三三昧得无漏。「以妄见而观。则有二相。若以法界海慧照之。则犹 如虚空。」这是不是就是一切二法,知其性空,皆入不二法门,对不对?「 一切诸相。了不可得矣。」好比大海水一样,要会入海印三昧的话,一切波 浪是一水,一切波浪皆不可得。水可得吗?也是不可得,一水即是一切波浪 ,水也不可得。你如果有所得心的话,是外道。
(卍续一六‧圆觉经要解卷上‧二四二上‧七)「列十对法。皆同真实。一 识智对。无念则得其正念是智。有念则为失念是识也。」有念就有所得了, 是失念。他是说无所得为智,有所得为识。「念本自空。元是无念。故皆解 脱。」还是会归无性,得念失念彻底讲的话,得念…
《大方广圆觉修多罗了义经修学记 清净慧章》全文未完,请进入下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