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我的阅读记录 ▼

大方广圆觉修多罗了义经修学记 弥勒章▪P12

  ..续本文上一页三界内?三界外?理障障三界内外,三界内 外皆障,因为有事就有理。那么二乘声闻乘出三界,得有余涅槃,是断了什 么东西?他破了烦恼障,自然得了什么结果?没有三界生死。没有三界生死 ,所以他得了涅槃。可是二乘破无明了没有?二乘所知障还有啊!所知障是 理障,三界内外皆有理障。二乘也破理障,怎么说呢?二乘也有慧解脱、心 解脱,如果说二乘仅仅破烦恼障这个阶段,叫心解脱。

  大家注意到,你们不明白的就问。可是事中一定有理,没有无理之事。他也 破理障,也得智能,因为二乘也得慧解脱,他的慧解脱是三界内的慧解脱, 不是三界外的慧解脱。二乘人有慧解脱,怎么说呢?经上说得很清楚,生死 烦恼以戒捉,以定缚,以慧杀。他出三界,不以慧杀怎么出三界呢?仅仅界 内的慧,所以二乘心解脱以外,也有慧解脱。

  阿罗汉得心解脱,慧解脱也得,叫俱解脱。大家可不要错了,说这个慧解脱 也破无明,不是的!它破了爱着染淫。所以二乘说起来,他断了烦恼障,没 断所知障吧!烦恼障由谁生的烦恼啊?由我啊!人我生烦恼。法我有没有烦 恼?法怎么有烦恼?所以二乘人没有人我,了了分段生死。

  菩萨呢?有两类菩萨,一类菩萨是圆教菩萨,一类是别教菩萨。如果按天台 判的,二乘人仅仅是通教、藏教。别教和圆教都破无明、行、识、名色、六 入、触、受,那不都是一样吗?不一样。我们先讲别教菩萨,别教菩萨修行 法大家注意到,他从受,受从那儿来的?触来的,所以破触。触从那儿来的 ?从六入来的,破六入。六入从那儿来的?从名色来的,破名色。名色从那 里来的?从识,识在唯识宗就是八种识。了解了吧?唯识宗是从识开始,过 去还有行,行就是业,无明是叫无始无明。

  所以说各宗根据这个道理判唯识宗在别教,不是圆教。唯识宗是从识,它次 第破。所以天台、华严各大宗皆判唯识宗是大乘始教,为什么?它是在别教 位,这我们就了解了,愈往上愈深。从破受、破触、破六入、破名色、破识 、破行,达到破无明这个阶段都叫大乘。那么大乘实在说起来究竟处就是一 乘,一乘就是大乘,为什么又别立一乘呢?一乘有两宗,别教一乘是华严宗 ,同教一乘是天台宗,都从无明下手。圆教没有次第,也无渐次,一下手就 是破无明。大家了解圆教的性质了吧!你要是按照次第破无明,是别教菩萨 。别教菩萨是怎样?受、触、六入、名色、识、行到无明,破无明。这个阶 段经过十信、十住、十行、十回向、登地,破无明。所以他经过十信、十住 、十行、十回向,到破无明,接近成佛了。无明,十地破十分,等觉破十一 分,十二分转身成佛了。

  可是圆教从无明下手,破四十一品无明,成佛。大家懂这个道理了吧?别教 菩萨破了无明,不断。怎么不断无明呢?他虽然破了所知障,本来是不受生 死,可是他留烦恼障,留爱润生,这也是无明。他破无明,那是发业无明, 也叫无始无明,这个叫润生无明。为什么原因?他要度众生啊!大菩萨都是 这个样,留爱润生度众生。

  最后和大家讲,圆教和别教的修行,你们学到现在,听法华了吧!入了没有 ?别教一开始,是从十住,信解中道,经过十行、十回向、四加行、登地, 破无明。圆教不是,一下手就破无明。怎么一下手破无明?法华经不是告诉 你,五品弟子位。开始就比别教高得多,他一开始随喜,随喜什么?随喜实 相法。法华经不是讲了,随喜法华经,法华经是实相法。读诵法华经,就是 读诵实相法。别教菩萨没达到这个地步。说法,说实相法啊!所以法华经就 说实相法。一方面说实相法兼行六度,再进一步正行六度,菩萨道具足,然 后六根清净,然后再住、行、向、地,所以他破四十一品无明。

  慧修注意到了,譬如印光大师说,菩萨位破四十一品无明,那是圆教,别教 破十一品无明。他怎么能破四十一品无明?从一开始就破无明。别教是一步 一步地来,先读小学,后读中学,再读大学。圆教不同,一下手就是大学课 程,所以他破四十一品。

  我们今天是略说啊!这道理很深,分析出来无量无边。华严宗、天台宗判教 立宗,根据这个判教立宗。所以,他们判唯识宗是别教。因为华严判小始终 顿圆,说唯识宗是大乘始教,这我们就分析清了,它次第修。耽误很多时间 ,大家没有发言,我本来想讲一点天台宗的问题给大家听。太耽误大家时间 不好,还是大家尽量发挥吧!没人发挥,我们就查注疏。

  我们已经知道理障、事障就是所知障、烦恼障,所以我和你们讲过了,菩萨 断了所知障,不去烦恼障。到了等觉菩萨金刚喻定,烦恼障、所知障一时通 断,成佛。谁还有什么意见发挥?没有就查注疏了。

  「一切众生由本贪欲。发挥无明显出五性。差别不等。」五性先不要管它, 我们下个礼拜才修学。「依二种障」,重点在二种障,看注疏怎么讲。我们 大家知道,一者理障障正知见,障正知见就是障菩提,障无上菩提。二者事 障就是障涅槃,生死不是障涅槃吗?时间不太多了,本来想和大家讲「续诸 生死」,大有问题啊!现在查注疏了。

  你们要是深入二谛理,你会了解的。要记住有一个原则,心清净到极点,自 然开悟。确实相信,绝对不在多读诵。所以求无上佛道,不在多闻,你拿到 那把钥匙就登堂入室,没那把钥匙,你围着房子转,进不来。

  (卍续一六‧圆觉经直解卷上‧一○九上‧一三)「此下答轮回问有几种性 也。谓理事二障。为轮回性。性体也。以理障乃发业无明。」理障为什么是 发业无明?理障是无始无明。无始无明不是说十二因缘「无明行」的无明, 也就是那个无明,如果你仅仅会到无明行,不见佛性,发现无始无明,无因 而起的,那才叫见佛性。四种人修行,两种人见,两种人不见。声闻人修, 不见佛性,得声闻道;缘觉人修,不见佛性,得辟支佛道;菩萨人修,见佛 性不了了,得菩萨道;佛见佛性了了,得无上菩提。无始无明有没有啊?没 有啊!有的话就叫真如,不叫无明,没有才叫无明。

  「事障乃润生无明」,讲出来了,事障就是爱取有生老死,是不是?这说出 来了,爱是润生无明。「轮回生死。以二障为体。」前面是理障,就是所知 障,不得无上菩提。后面那个障是事障,就是烦恼障,障出三界了生死。「 即修行差别。亦因无明厚薄二障浅深而显也。」大家印证,你所想的,所了 解到的,和憨山大师他所说的对不对。我告诉大家,憨山大师说的确实,如 果你了解的偏差,印证你自己不对,赶紧修正。如果你了解的和人家不合, 就不对。人家高,以他印证我;他要是有一点差别,我可以印证他。这样才 叫互相切磋,深入佛法了。

  (卍续一六‧圆觉经集注卷上‧四○下‧一一)「根本无明但迷真而已」, 根本无明就是十二因缘的第一个无明,根本无明实在说起来不是十二因缘第 一个无明。不见性的人认为它是,见性的人知道是无始无明。根本无明是什 么?就是无始无明。「本无差别」,根本无明仅仅迷真理啊!无性啊!没有 什么差别。「由贪欲不同」,这说出来了。「故熏发之令成五别。……」, 这个贪欲熏它,叫发挥无明。不是说,从贪欲发挥出来无明,不是那个说法 。贪欲熏无明,使无明得发挥,所以大家要了解,「由本贪欲发挥无明」是 这个意思。不是由贪欲发挥出无明来,要是以贪欲为本,那不对了。 「贪欲无明即二障之体」,贪欲和无明是两个东西,这里应该有逗点,不是 贪欲无明。讲清楚了吧!现在我们不要看下文,贪欲是什么障?烦恼障、事 障,无明是什么障?所知障、理障。看他下面怎么解释?「五性差别乃浅深 之行。又行约法。五性约人。……」行是约法,五性是约人,可是法人皆没 有。小乘人破了人,不破法。大乘人,唯识宗知道我法皆是假,这你要会到 了。「发挥者由本贪欲即发无始无明。遂成二障。……」所以这解释很清楚 了。「由本贪欲」,实在说贪欲就是爱取有以下的。「即发无始无明」,讲 清楚了,发挥无始无明,这是大乘说法。要是二乘说法,他不是说无始无明 ,他说发挥无明,有行有识、名色、六入、触、受、爱、取、有,这是落入 声闻乘、缘觉乘。

  「由本贪欲即发无始无明。遂成二障。」发挥无始无明成了二障,什么障啊 ?所知障、烦恼障。根本障就是无始无明。

  「根本无明亲障中道名理障」,根本无明就是无始无明。「亲障中道」,中 道有很多名字,你们说给我听一听,好不好?(答:法界、阿耨多罗三藐三 菩提、无所得……)很多名字。障中道,障法界,障第一义,障毕竟空,障 无所得,障无所有……。所以障中道名理障,证明大家所了解的没有错。无 始无明是理障。 「枝末无明」,枝末无明就是润生无明。他这不是把无明分成润生、发业, 它是根本、枝末。现在大家知道,根本无明是什么?无始无明,就是发业无 明。枝末无明是什么?就是润生无明,就是烦恼障。现在大家也确确实实知 道这个法了,所谓的无明有两种,有根本无明、枝末无明。根本无明就是无 明、行、识,那个无明。枝末无明是什么?就是爱取有那个爱字。知道了吧 ?「牵生三界」,所以说「名事障」。大家了解的没有错,印证出来对的。

  「……界外非无生死。以变易苦轻但云碍正知见。」所以界外生死,这是理 障,也有生死,是变易生死。变易生死唯佛才尽,三乘皆有,声闻、缘觉、 菩萨皆有。我们是变易生死、分段生死皆具有。「但云碍正知见」,正知见 障菩提。他这个说得更清楚了,界外变易生死是什么惑?无明惑,如果依天 台讲法,无明惑、尘沙惑。爱取有以下是…

《大方广圆觉修多罗了义经修学记 弥勒章》全文未完,请进入下页继续阅读…

菩提下 - 非赢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网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