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我的阅读记录 ▼

大方广圆觉修多罗了义经修学记 弥勒章▪P8

  ..续本文上一页想定,可是他还有行识没断。大乘再进一步断行、断 识,行识断了,无明破。所以说,小乘仅仅从爱这个阶段断了,以上他执着 有色有心。

  修师:大乘从那里下手?

  师父:无明啊!大乘修中道慧,就是实相法,法华经不是讲实相法吗?就是从法界 会,就是第一义空、二谛法啊!从十二因缘就分出大小乘、五住地都分出来 了。这是无明住地,这以下是见一处住地、欲爱住地、有爱住地、色爱住地 ,这是五住。小乘仅仅破四住,没破无明住地。无明住地力量最大了,胜鬘 经不是讲过了?所以我们如果从爱下手是小乘,从破无明,修中道慧,入大 乘。中道慧不得了啊!譬如小乘修四谛──苦集灭道,苦集灭道从中道慧讲 起来,没有苦集灭道。没讲的,就查注疏。

  修师:小乘从七支下手,大乘破无明,无明怎么可以下手?

  师父:杀、盗、淫、恶口、妄语、绮语、两舌,七支断了,贪瞋痴还有啊!所以佛 告诉小乘人,在阿含经说爱着染淫四项都是贪。小乘不会大乘意,说大乘非 佛说,就错了,谤佛。怎么知道?小乘人断了染和淫,爱以下没有断,还有 爱和着,无明、行、识、名色、六入。假如破了无明发中道慧,无明也破的 话,贪瞋痴再也没有。贪瞋痴是不是缘生啊?随缘而有贪瞋痴的嘛!随缘无 性,贪瞋痴无性,所以贪瞋痴无性就是戒定慧,戒定慧染缘就生贪瞋痴。 

  闻师:请师父开示。我们修行不能躐等,譬如从受、爱,或者从谛理下功夫。到底 什么是躐等?什么是实修?

  师父:修行要按部就班,不能躐等,躐等而修得不到成果的。不能躐等是在那里? 这四项佛在阿含里总说是一个贪字。生的次第,爱最细,着比较粗,染更粗 ,淫最粗。可是你断要从粗的断,不能从细的断,先断淫,淫为生死根本嘛 !再断染,想到自己父母,心热了──染。想到自己的太太,想到自己的丈 夫,心动了──染。想到自己的亲戚、朋友,啊!欢喜起来了──染。这是 微细的淫,这都要断。往上再断着,最细的是断爱。所以断的次第是淫、染 、着、爱。这个断尽了以后,自然断烦恼障、所知障。

  小乘断到染这个阶段,不断了,入涅槃了。他修没躐等,可是他从淫断到染 ,往上不断了,他认为我究竟了,取涅槃。大乘人不是,断染以后再断着, 再断爱。爱尽则无明休,了生死,这个叫中道慧,那个叫无漏慧。现在大家 了解这个阶段了吧?还有问题没有?

  庶师:师父刚才说大乘是从无明断,小乘从爱,我觉得这只是方便,因为爱只是一 种无明。我们起一句佛号,根本没有大、小乘之分。 

  师父:阿弥陀佛就是清净心,这个清净心不是叫做净土吗?欲净佛土,先净自心啊 !清净心不是断灭,所以它是无量光、无量寿。

  闻师:我们是修净土,所以解门也要会归净土。以前师父讲念佛三昧有提到,说有 次第,譬如说缘起、性空……,可是行只在一念,净土法门是假方便,就是 一句佛号念到底。是不是说,我们念佛的人,虽然懂义理,可是念一句佛号 ,这句佛号本就是圆满清净的,还需要说我这佛号要断什么断什么吗?因为 佛号一起,烦恼本是不可得,还要断什么?

  师父:你一句佛号起的时候,有没有杂念啊?自然没有杂念。没有杂念,还有生死 没有?没有生死。所以说,要了生死往生极乐,要一心不乱,就是这个原因 。慢慢地,耐心修学!慢慢地,才能把整个佛法的脉络摸清了。 修师:讲得很容易,一句佛号当下没有生死,可是过眼又不是。

  师父:你看!一句佛号也是不出这个法,念一句佛号先断淫,你们不断淫,有用没 有用啊?断淫,然后断染,断淫、断染从这里下手啊!(案:指黑板的字。 )一句佛号念到底,也不着也不爱。是不是?你说,你们持名念佛,念一句 佛号,爱着染淫具足。你说,你能否往生?你问自己去。最粗的一项是淫, 说你不断淫心念佛,蒙佛接引,也得往生,那是正淫啊!邪淫不得往生。那 是杂毒食,饭里有毒药啊!不是清净心。所以佛不是和你们讲得很清楚吗? 一心不乱就是清净心,净念相继就是清净心。

  不要说净土法门,一切法门皆如此。所以你们念佛要知道,念佛不能躐等, 先从此地下手。先从此地下手怎么办呢?我不是再三和你们讲,不起淫欲念 ,你要是起淫欲念,谁也没办法,阿弥陀佛也没办法。再往上,不染啊!听 到亲戚、朋友、父母、妻子、儿女、兄弟、姐妹,心不动。不起心动念,了 生死,涅槃流。起心动念,生死流,这个了分段了。了了分段,你就得往生 极乐,仗佛力,这比小乘人高得多了。

  你就算淫染不断,一心念佛,蒙佛接引也得往生,下品下生;甚而言之,边 地往生,也得往生。所以净土法门方便了,如果你再往上修,再断着、断爱 ,那是上品上生。要是断了着,这是我们大略的说法,没有详细探讨经法, 可以说是上品中生了。爱也断,上品上生。不染的话,是心不起心动念不染 ,可以说是中品生。真正念佛念到没有淫了,最低限度是下品生。所以爱着 染淫一点不断,还起邪念,那我不敢讲,除非阿弥陀大慈大悲垂手接引你。 自己衡量自己,不要问别人,也不要问阿弥陀佛、观世音菩萨,问自己就行 了,能否往生,往生在什么阶段,问自己。

  如果大家要是真正断淫的话,我们按理推测的话,最低限度是中品生啊!因 为什么呢?中品生是方便有余土嘛!真正断淫,方便有余土的人,是阿罗汉 啊!

  时间到了!我们今天休息了,下一次继续查注疏。

  解和证是一条线的,如果解里没有证,怎么会有解?怎么会有证?证浅就是 解,解深就是证,也是一个道理。你证得浅,见到生死边缘,不了生死;解 得深,见到生死边缘,可以了生死。

  ■第二十七次修学

  师父:大家要深深体会世间无常,佛说生死在呼吸之间。此生一过,你要沦落那一 道不知道,所以赶紧加紧用功。

  慧思大师是天台的第二代祖师,慧思大师他说有三种修行,第一种常坐修, 常坐要知道修定修慧。你们只知道白痴打坐,根本没有用。一种是常行修, 就是你要念佛、绕佛。最好的一种修,有人不知道,最上是随缘修。

  大家知道为什么随缘修是最上呢?随缘修是平常日用皆在修,劈材、担水、 烧水、煮饭、扫地、擦桌子,这一切都在修,这种修是最上了。什么原因呢 ?平常日用一切事情是缘起,深入二谛。佛说过,若人见缘起法,即见第一 义,见第一义,则得涅槃。所以平常日用总观一切缘起如幻,自然会到一切 法无性,二谛融通三昧印。二谛融通三昧印,你到了有受用的时候,叫菩萨 的如幻三昧。如幻三昧就是二谛融通,修到如幻三昧,知法如幻,得大神通 ,我们办不到。如幻三昧修到究竟处,就是见性成佛,我们办不到,我们只 可采取方便。

  小乘人修法,修解脱。所以六祖说过,祖师禅定贵在见性,不贵解脱。大家 这些法都不知道,我和大家讲一讲。小乘法修解脱,他是不知第八识,解脱 是我从法中解脱出来。他不知道这个我没有,我们认为这个我,第七末那识 执着第八识的见分,我们的末那识执着第八识的见分为我。还有相分,他执 着为法,第八识叫自证分。小乘人不知道,他求解脱,凡夫更不知道。凡夫 不知道第八识的见分是我,相分是法,他更不知道,他从当中起贪瞋痴,落 入生死。

  小乘人解脱,他说我解脱了,从法中解脱,解脱出来。他说这个我完全是法 所生的嘛!五阴生的我。他不知道见分、相分皆是假,如果知道见分、相分 皆是假,叫依他起。如果执着见分、相分是实在有,叫遍计执。他仅仅求一 半,所以唯识一开头讲,于假说我法,都是假的。真实的,是自证分,可是 自证分有两分,染分就是种子了,异熟了,净分就是如来藏。小乘人不知道 ,所以他重于解脱。

  六祖说过,禅宗贵在见性,不贵解脱。因为解脱,解脱谁去呢?没有我没有 法嘛!没有法缚我嘛!所以没有解脱。那么见性是什么?叫如幻三昧,见性 就是破无明见法性。怎么破无明呢?见一切缘起法非实如幻,破无明。破无 明自然见法性,破无明见法性叫如幻三昧。六祖说的,叫你六识出于六根门 头,在六尘当中来去自如,那是如幻三昧。所以说六祖一得三昧,就具有神 通。那大菩萨得三昧更不得了,据经上记载,劫末的时候起大火烧,他一口 唾沫就把它灭了,那个我们办不到。所以大家知道,随缘修的功德最大,平 时要磨炼自己。现在我领导大家,已经慢慢了解一点二谛法了,你要把它会 入实在修行。

  凡夫办不到怎么办呢?你们里面有一些胡涂蛋,说见性成佛,我修见性可以 成佛。那当然很好,那就是如幻三昧,地上菩萨得到。初地得一分,二地得 二分,等觉得十一分,佛得满分。所以说见性成佛,不是那么简单的。凡夫 不能修怎么办呢?凡夫下手处从有为法修,就是修戒定慧,灭贪瞋痴。因为 凡夫人执着我,更起贪瞋痴造诸恶业,堕入三涂。所以修戒定慧,灭贪瞋痴 ,这是初步功夫。也近似如幻三昧,也可见法性,因为什么原因呢?贪瞋痴 是粗浊的无明,戒定慧是粗浊的法性。我告诉大家,大家是不是都听懂了? 这是佛法当中一般的修法,佛法的三昧无量无边,我们知道得太少了,很可 怜!虽然知道,不好修。

  还有一种三昧叫念佛三昧,念佛三昧也从缘起边修,它的方便处是仗佛力接 引。譬如说如幻三昧,你知道要破无明才能见法性,那地上菩萨才够资格, 我们怎么够?十信、十住、十行、十回向……那还远得很呢!还有两个阿僧 祇劫。所以大家老实修念佛,念佛仗他力,他力生到西方,就破无明见法性 ,等同于如幻三昧。不过你平时要观察,浅的修戒定慧,灭贪瞋痴,也可帮 念佛三昧增进,得度,它能促使你念佛三昧成就。 …

《大方广圆觉修多罗了义经修学记 弥勒章》全文未完,请进入下页继续阅读…

菩提下 - 非赢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网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