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续本文上一页空六尘缘影,就证得无方清净,证得不可得,就是证得圆成实 性。这样就「无边虚空觉所显发」,无边就是遍一切处,虚空就是不可得, 因为无边虚空都是我们圆满觉性所显发的,圆满觉性光明就能显心清净。
前面有讲到「六尘缘影假名为心」,我们就是执着六尘缘影为我们的心,执 着妄心是我们的心,不知道依他起就是圆成实。如果证到不可得,会入圆成 实性,这无边虚空都是我们觉性所显发的。知道觉性圆满光明的缘故,就能 显现清净心来。因为你心清净,见一切尘都是清净的,所以下面讲很多名相 都是清净。我们契入无性真如,所以显发的一切法都是清净。
众生不契法性,执着六尘缘影,所以它见一切法起贪瞋痴。其实一切法本来 清净。现在我们知道一切法如幻,不执着六尘缘影,不起贪瞋痴,则一切法 清净。
师父:这段文,我提醒大家,大家看一看。它仅仅讲两个法,一个讲如幻,如幻好 像讲缘起吧?一个讲清净性空。为什么我说它讲这段文比如来藏要深呢?它 讲到一真法界性。净圆觉心是一真法界性,如来藏是二空如来藏,空如来藏 、不空如来藏。此地要是论如来藏的话,空如来藏、不空如来藏皆是幻垢。
悦师:「空生大觉中如海一沤发」,那个清净是不是表不生不灭义?
师父:大觉就是「大圆满觉,应迹西干」,大圆满觉就是圆觉,圆觉就是圆成实性 。一切万法怎么叫圆成实性?圆满成就一切诸法实性。
悦师:师父!因为这是菩萨修如幻三昧,是不是可以说,一切法都是如幻,如幻法 就是毕竟空法?所以「空生大觉中」,就是生于大圆满觉中。「如海一沤发 」,这一切如幻法就如大海一沤发,沤发根本没有起伏,所以一切法清净, 是指一切本不生不灭,就是会入本性大圆满觉。
师父:可以!这是你的见地。
洵师:「此菩萨及末世众生。证得诸幻灭影像故。尔时便得无方清净。」这是指菩 萨证到如幻三昧,便得无方清净。「觉圆明故显心清净」,楞严经讲过,十 方虚空都是生于你的心念,若说有一个人证到觉所显发的境界,那么十方虚 空尽灭。
「心清净故见尘清净」,心清净则一切清净。法华讲的百界千如,可以说三 千大千世界一时显发,这个所显发的,不是外在的。虽然它是如幻的,但是 这都不出我们本觉之心,因为我们心性本具,我们的心尽虚空遍法界,是圆 具三千的,十方的依报、正报本来就在清净心中。
师父:这很有问题啊!性具善?还是性具恶?如果说性具善,同于孟子说;如果性 具恶,同于荀子说;如果性善恶都具,就同于扬雄所说的善恶合了吗?
洵师:性具是性空。
师父:天台不是那么说。这个法,性不具,也不对。性无善无恶,那也不对啊!所 以此法怎么解释?无性随缘成万法,万法无性是真如,那才对啊!好,现在 开始查注疏。
观师:师父,我练习讲讲看。「无边虚空觉所显发」,「无边虚空」是讲缘起,「 觉所显发」就是前面所讲的圆觉净性。这意思是讲缘起是性空所显发的,是 性空之缘起。
「觉圆明故显心清净」,既然觉圆明故,我们知道菩萨是随缘不变,所以能 体会如幻三昧。由于这个缘故,显心清净,这段是讲缘起性空,性空缘起。
以下讲「心清净故见尘清净」,一即一切,一切即一,只要心清净,则一切 都清净。师父常开示「除心不除境」,因为心清净,则一切境都是清净。我 们学佛,遇到什么境界,都可以当作「增上缘」,要检讨自己,一定是自己 那里不足,那里不对,我们可以来除恶,可以来行善。所以有一句话讲,打 得妄想死,许你法身活。
师父:我和大家解释解释。儒家谈到性具、性不具的问题。儒家有四个人,孟子讲 性善,换句话讲性具善。荀子讲性具恶,扬雄讲善恶混,善恶都具有。告子 讲性无善无恶,他说好比水一样,决诸东方向东流,决诸西方向西流,它没 有性。那么孟子就反驳他了,他说水确实是决诸东方往东流,决诸西方往西 流,不分东西,可是水不分上下吗?绝对不可能决诸上方向上流啊!所以唯 有佛家解释大乘,它不是性具,也不是性不具,无性随缘,随缘无性,是这 个法。
空师:师父!为什么六祖说,缘起自性本自具有?
师父:具足清净啊!
空师:性具不是那个意思吗?
师父:不是那个意思,它是具善恶,不具善怎么会有善?不具恶怎么有恶?本自具 ,是具足清净,性本清净。清净就是无性,无性之性本自具足,以后你行善 行恶,那不是你本自具足。无性随缘成万法,这个无性是什么?是你大德的 自性。大德的自性是什么?是你的实性,实性是什么?实性无性,大家都知 道实相无相嘛!所以这是本自具足。你本来的性就是无善无恶,也没有非善 ,也没有非恶,一切无住。心无所住是你的自性,不取于相是你的自性。如 果心住于善,心住于恶,心住于善恶混,皆是取相。好!现在查注疏,查到 的上来写。唉!因为它具足清净,它不生不灭嘛!自性不生不灭。
洵师:性具十法界是什么?
师父:十法界无性,就是性具,无性随缘就起十法界──这是一真法界。
洵师:性具三千,三千也是无性啊!
师父:三千无性就是性,无性随缘就起三千,这样解释才对啊!如果性具有三千, 没有三千义,那不是成为定法了?无有定法是名无上菩提。
洵师:您说性具十法界?
师父:性具十法界,随缘就起十法界。要是随缘不起十法界,没有善恶因果报应了 。十法界无性,无性才能随缘啊!你不想一想,圆成实,圆满成就一切诸法 实相,它到底具不具有诸法实相?要是具有的话,怎么能圆满成就一切诸法 的性相?
你再想一想,一水起万波,这水是不是具有万波?大有问题了吧!水根本不 具有万波,随缘起万波,万波无性还是水啊!所以实在讲,起而无起,无起 而起,这才会入般若,色即空,空即色。要是性具,空中具有色。查到注疏 ,就上来写。
修师:「觉圆明故」,前面就是讲觉不圆明,因为是被无明所覆的缘故,现在证得 诸幻灭除一切就圆明,觉性就圆满光明,就能显心清净。心清净就是证得心 空,以心空故三科皆空,乃至二十五有、十力、四无所畏……一切法皆空。 因为佛证到无性,所以见一切法皆空,我们众生被无明所覆,见一切法执着 实有,就见有三科、十二入、十八界……,乃至佛的十力、十八不共法、三 十七道品、八万四千陀罗尼门等,佛所说的一切法样样都执着它实在有。如 果你证到一切法空的话,那这一切法就皆空。
师父:就是这个道理。为什么十八不共法也如幻垢呢?法华经说过,佛种从缘起, 缘起它不是如幻吗?要是按照名相解释,至理无名啊!至理没有名字,以名 显理,以名字显那个理。「觉圆明故」,就是显那个理了。什么是圆?圆者 无碍,有碍不叫圆吧!所以无碍。明者无暗,没有暗没有碍,是显那个无暗 无碍之理,所以它说觉圆明。
这么说起来,觉圆明无碍无暗,是不是空啊?这个空不归断灭吧?空是不是 就是有啊?这出如来藏嘛!再往上讲,它是一真法界性了。空也是幻垢,有 也是幻垢,所以此地讲一真法界。
洵师:是不是圆觉经有讲到迷悟……
师父:一真法界性,这是一真法界嘛!
洵师:楞严经还是讲如来藏……
师父:这是讲事事无碍,我们不敢说什么,我们是凡夫,不敢说。
般若经从因上讲,圆觉经从果上讲起。所以它从因上讲,声闻、缘觉、菩萨 、佛,都包括。这个圆觉经仅仅讲佛。
修学圆觉经仅仅能看注疏家的见地,修般若的时候,我们可以直接看它对不 对。圆觉经我们不可能,没有那么高的境界,仅仅能看这个人注疏他的见地 到什么地步。
华严经是一乘,法华经是一乘,涅槃经是一乘,胜鬘经是一乘。可能这个圆 觉经也是一乘,不过我们凡夫不敢说,看的好象是,不敢决定说,没有古德 出来印证,我们不敢说。看是好象一乘。
洵师:圆觉经是同教一乘?别教一乘?
师父:同教一乘是法华嘛!别教一乘是华严。圆觉经我们看好象是一乘,因为我们 是凡夫,不够那个资格。
(卍续一六‧圆觉经直解卷上‧九九下‧一)「此正显圆照之相也。谓此妙 圆心体。本自灵明廓彻。广大虚寂。名为真空。初因一念无明。障蔽妙明。 」大家仔细会,看人家所说的,和你所理会到的同不同。假如同,这个人可 以印证,你到底和他差多少距离,当然比他高是不可能的,和他的境界差多 少。
「遂变真空之体。而为十方顽空。」空生大觉中,原来是顽空。「今无明既 破。则十方虚空悉皆消殒。」所以空生大觉中,空也是幻垢。「故观十方虚 空。从觉心显发。」顽空消殒以后现十方虚空。十方虚空是什么?就是毕竟 净。毕竟净是什么?般若讲波罗蜜。幻化一切,就是这个道理,你看是不是 一乘教义?仔细分析,它比如来藏较深了。
「然虚空既消。则妙明体露。」,这就是诸幻灭尽,觉心不动啊!「故云显 心清净」,就是觉心不动了。「此心一净。则十法界无不清净矣。故下文。 历明圣凡身心境界。一一皆清净。即前云清净觉相。然清净乃空之异名。」 就是前面讲清净觉相,清净就是空。
有很多人他重点着重于六根、六尘……那是名相,他不会其理。你要会其理 ,一气呵成。知道觉性清净以后,显发一切,一切皆是幻垢。所以看这段文 的时候,不要只解名相。你解其名相是可以的,你要会…
《大方广圆觉修多罗了义经修学记 普眼章》全文未完,请进入下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