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续本文上一页落 谢影子。以缘气聚积。似有假相。乃是妄想影子。……」这个六识大家知道 ,第六意识和前五识不同,它攀缘前五尘谢落的影子。第六意识,知过去、 未来,不知现在,眼耳鼻舌身知现在,不知过去、未来。要是搞不清这点就 搞错了,为什么眼耳鼻舌身知现在,不知过去、未来呢?这很明显,这里有 茶杯,我眼能看见了,(喀!)有声音能听到,现在我能看到、能听到,过 去、未来的,看不到、听不到。是不是?所以前五识不知过去、未来,第六 识不能知现在,它仅仅知过去、未来。过去就是前五尘谢落的影子,它知道 了。
你说,我不相信,第六意识也能知现在。那好,第六意识要是能知现在就毛 病大了,瞎眼的人,眼睛看不见,他还有第六意识吧?应该他还能看见啊! 所以第六意识不能知道现在。耳朵聋了,有第六意识啊!第六意识要是知道 现在的话,应该还听得到。而它仅仅知道过去、未来,不知道现在。所以它 所知道的是谢落影子,前五识的谢落影子。
大家都说作梦,那是独头意识,我们由一点就知道了,它都是过去看见的、 听到的、想到的,才梦见它了。你不相信,我问大家,谁梦见火星上的人? 没有一个人梦见过,因为他过去没看见过,没有这个影子嘛!
「以众生日用但认此假影为心耳」,所以只认假不认真啊!不知道它是谢落 影子。「今观此心。离尘无体。」离尘没有体,尘也没有体啊!知道尘是缘 起性空啊!「苟不认假为真。则妄想自消。」苟是如果,如果不取着、不认 这个假为真的话,则妄想自消。不认假为真,就是不取其相,不取其名,妄 想那里有呢?那你会到真智、如如。
「即妄想消处。不求真而真自复。」不可求真,真性空无所有,向那求去? 你要是有求之一念,就是妄想。所以不离妄想,不求真,坦坦然然,不取相 名,就对了。
大家可以想一想,你猜的和他猜的一样不一样?其实他也是猜,不要认为我 们猜,他不是猜,他也是猜。除非有一种人不猜──现量界,证到了,他不 猜。所以佛绝对不猜,佛是现量界说嘛!菩萨有的猜,有的不猜,像观世音 菩萨他绝对不猜,他完全是现量界。有的菩萨证到了,他不猜;还没证到, 用谛理比量界出来的,也是猜。所以天下文章一大猜,下课。准备用斋啊!
■第十三次修学
师父:今天修学圆觉经,大家注意到,修学经文的时候,要从谛理入。谛理近似世 间法的逻辑,它不是逻辑。笛卡儿说方法论,它不是方法论,它比方法论、 逻辑,高得不知多少,因为什么呢?你说它是逻辑,它没有逻辑,以没有逻 辑为逻辑;你说它是方法论,它没有方法,以无方法为方法。真是妙不可言 啊!
我今天为什么和大家说这些世间法呢?大家不要迷于世间法,我二十多年不 敢说世间法了。我没出家以前,就是研究这世间法的,自从你师公讲:「智 谕啊!你出家了就要学佛法。」我过去那一套都放下了,所以二十多年,我 不敢再谈世间法。
它不是世间法,比世间法不知高多少了。你看它似乎是方法论,它没有方法 啊!大家不要只一味崇拜世间法,藐视佛法,认为佛法要跟上时代,要跟上 世间法,那你就大错特错了。我并不是不懂一点世间法,我不敢谈就是了。
大家今天看:
「善男子。此虚妄心若无六尘则不能有。四大分解无尘可得。于中缘尘各归 散灭。毕竟无有缘心可见。善男子。彼之众生幻身灭故幻心亦灭。幻心灭故 幻尘亦灭。幻尘灭故幻灭亦灭。幻灭灭故非幻不灭。」
我们修学到这里。大家看这段经文,然后发挥。
净圆觉心是我们的本性啊!他是你成佛的本源,也是你生死的本源。所以会 入此法,只在你本性,在你道心、善根,不论世间学问。所谓行家一伸手, 就知有没有,一开口就知道你有几分。讲吧!
悦师:上文讲到:「欲求如来净圆觉心。应当正念远离诸幻。」所以,以下这段文 先遣妄情,下面那一段就是显我们的本性,就是净圆觉心。我们看第一段「 善男子。此虚妄心若无六尘则不能有。四大分解无尘可得。于中缘尘各归散 灭。毕竟无有缘心可见。」这段在讲虚妄法不可得,虚妄心不可得。因为前 面讲心是六根及四大内外和合积聚而成,所以假名为心。既然内外和合,因 缘和合的心,即是虚妄心,所以他说「此虚妄心」。虚妄心如果没有六尘也 不能存在,因为它是根尘和合,四大是分解的,各有它的自性,性不相同, 无尘可得。
「于中缘尘各归散灭」,既然我们前面讲到它是根尘各相异的,尘不可得, 也没有心可得,所以毕竟无有缘心可见。因缘和合的,没有虚妄心可得,所 以我们妄认六尘缘影为自心相。既然六尘缘影都没有,那有虚妄心?这段还 是在泯除虚妄心、虚妄见。以下他在显出我们的本源,就是自性清净心。
「善男子。彼之众生幻身灭故幻心亦灭。」幻身既然灭,当然幻心也灭。「 幻心灭故幻尘亦灭。幻尘灭故幻灭亦灭。」就是远离诸幻的灭也要灭。「幻 灭灭故」,灭虚妄这个法,这个法也要灭,最后显出真性「非幻不灭」,也 就是本经所说的圆觉,净圆觉心,此心不生不灭。师父讲,这是大德本来的 自性。
师父:虚妄心有六种作用,大家想一想,如果没有这六种作用就没有了。那六种? 谁会到了?
大家注意到,你要入这个法,从事相来说,妄心有六种作用:第一个是见, 第二个是什么?第二个是听,第三个是闻,第四个是尝,第五个是触,第六 个是念。要是没有见、听、闻、尝、触、念,还有妄心没有啊?它没有作用 了,妄心不可得了,是不是?见是见什么?有色尘才见,如果没有色尘,有 没有见啊?大家就可知道了,往下就可知道了,你自己去理会。六尘都一样 ,这六种作用是六尘所起,所以他说若无六尘则不能有嘛!你再深深想了, 这六尘到底有没有?这样你才能慢慢地入。
悦师:老师太佛桌前面有一首偈「见闻觉知尽放光,心地莲花暗吐香。若使六根无 染着,自然触目是西方。」我突然想到这些。
师父:会到这个,就会到见闻觉知不是虚妄的;不会到这个,就是见闻觉知皆虚妄 。在眼曰见,在耳曰闻,在鼻舌身曰觉,在意曰知。要是一取相,都虚妄; 不取相,它是你的佛性。
修师:「善男子。此虚妄心若无六尘则不能有。」虚妄心就是我们的攀缘心,因为 我们的攀缘心攀缘于六尘,假设无六尘则不能有虚妄心。怎么能没有六尘呢 ?因为一切法本来清净,如果知道依他起,会归圆成实性,不堕遍计执,就 没有六尘了。假如会归圆成实,就不会有虚妄心,知道一切法本来一心,一 心万法,万法一心。这样就能离虚妄心、妄想心了。
「四大分解无尘可得」,四大分解就是地水火风,八大人觉经有讲「四大苦 空,五阴无我。」本来四大是无常,是空的。假如要分析的话,无尘可得, 都是因缘和合所成。「于中缘尘各归散灭」,于中缘尘,缘尘就是上面讲的 攀缘心,因为你攀缘于六尘。「各归散灭」,假如能会归本性的话,就没有 缘心可见,究竟没有妄想心。
「善男子。彼之众生幻身灭故幻心亦灭。」这个幻身就是色相,我们如果知 道色相空就可离遍计执,就知道幻心是空的。因为虚妄心都是假托于五阴身 ,你幻身灭,当然心就无所依托,所以幻心也灭。知道一切法空,不起攀缘 ,法法皆归圆成实,所以幻心也灭。
「幻心灭故幻尘亦灭」,因为你不取着,不落入遍计执,没有攀缘心了,所 以幻尘也灭。不落遍计执,一切法皆归清净,所以幻尘也灭。「幻尘灭故幻 灭亦灭」,因为知道一切法空,都是因缘起,不起贪着,所以幻尘灭故,幻 灭亦灭。我们攀缘心灭,所以叫幻灭亦灭。因为知道一切法空,不取着于相 ,就无缘可攀,所以攀缘心就灭,故幻灭亦灭。「幻灭灭故非幻不灭」,你 妄想心灭的话,佛性就显现,不落断灭,就会归圆成实性,所以非幻不灭。
师父:不错,慧修能会到这是攀缘心。不错!是攀缘心。此虚妄心,若无六尘则不 能有。所以胜天王般若经中,善思惟菩萨问胜天王,虚妄分别以何为本?答 曰,攀缘为本;又问,何所攀缘?答曰,缘色声香味触法。
闻师:我来练习讲一段。众生触事则昏迷,我们每天在见闻觉知,就是在六根对六 尘上面触事昏迷,妄认四大为自身相,妄认六尘缘影为自心相。众生不知道 这是如幻的,常常住在如幻里面,所以第一个先点出如幻。前面所讲的,你 想要入如来净圆觉心,应当要正念,正念就是要以无所得为方便,正念现前 才能远离诸幻。点出虚妄以后,又告诉你要无所住。因为六根对六尘和合的 时候,攀缘六境,随六尘走。这讲起来是习气、无明,一念妄动,这个识心 妄动,也就是我们攀缘取相的时候。
众生不知,以为这个心是实有的,以这个缘故落于生死。佛开方便,说这个 心是虚妄的,为什么虚妄的?因为这个心没有六尘则不能有。既然讲虚妄, 事就是虚妄,事虚就是理显,事虚从事相讲就是如幻的,理显就可以得成三 昧之体。再来讲「远离诸幻」,就是不取于相,心要无所住。
这里讲「四大分解无尘可得」,告诉你尘也不可得,以无所得为方便。「于 中缘尘各归散灭」,这时能缘之心、所缘之法都归于虚妄。下面讲「彼之众 生幻身灭故」,一直到「幻灭亦灭」,还是讲以无所得为方便,从这里就可 以入三昧门。
「幻灭灭故非幻不灭」,这种幻心一歇,歇即菩提,也就是我们的真智现前 ,我们可以知道清净圆满的心,本来是清净光明的。因为我们无始妄动的关 系,才落于虚妄之境,所以生死是虚妄的,众生执着虚妄才落于生死,就是 前面所讲的「永断无明方成佛…
《大方广圆觉修多罗了义经修学记 普眼章》全文未完,请进入下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