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我的阅读记录 ▼

大方广圆觉修多罗了义经修学记 文殊章▪P11

  ..续本文上一页起。

  师父:这就是了。如果「彼知觉性」有的话,也是如空花。它没有,才是知觉性啊!大家知道如空花的是什么知道的?念佛的是谁念的?听佛号是谁听的?原来是大德的自性。所以观世音菩萨根据这个法门说出来,反闻闻自性。我们念佛也是念自己的自性……

  修师:下面说「亦不可说。无知觉性。」就是不可以讲有知觉性,否则就着有边。

  师父:不可着有,着有是常边。

  修师:也不可说无,因为它能起一切法。

  师父:那是断边。

  修师:「有无俱遣」,就是随顺圆满觉性。

  师父:好!现在我们大家先把这段结束。「如来因地修圆觉者。知是空花。」无法不是空花啊!你要是于一切法上取相,皆如空花。知道空花就入无自性,圆成实了。「即无轮转」,那就没有轮转了。圆成实性无性如虚空嘛!「亦无身心受彼生死。非作故无。本性无故。」这不是讲得很清楚了,大家是不是都了解了?不了解这意思的举手我看。好!现在查资料。不是造作以后它才是无,如空花它本身就是无。

  洵师:照见五蕴皆空,五阴身心当中也是空花?

  师父:就是这个道理。这个空,不是佛造作的无,不是声闻造作的无,不是缘觉造作的无,也不是一切外道造作的无,本性无。如空花,空花本性是不是无性啊?这就是有佛无佛,一切诸法皆如空花,是不是?佛出世也好,不出世也好,它都是空花相嘛!所以我劝你们,学佛不要只在相上去求,执相而求,咫尺天涯,那不会这个法。好,现在查注疏。

  庶师:师父!我说说看。「善男子。如来因地修圆觉者。知是空花。亦无生死。非作故无。本性无故。」众生一念无明所以才落入生死流转,才有身心受彼生死,才有这个作。其实法不生不灭,你当下就是圆觉,所以本无圆觉,也无轮转,也无身心受彼生死。「非作故无」,为什么?「本性无故」。

  师父:对的!你们不从谛理入,不入这个道理。你只在名相上转,那都是假的嘛!所以大家知道,入谛理以后,横说也对,竖说也对。写吧!

  注解不要看,修学过后才看。我实在告诉大家,在修学会得到的东西,有时候比我写的那本书还要高。这叫互相切磋,天天进步。我实在和大家讲,我现在比写圆觉经注解的时候,又多少有点进步了。你们可惜不听我的话,都是取着于相,结果无量劫以来停顿在那里不动。一切烦恼是不是如空花?你何必要起烦恼呢?一切名利是不是如空花?就被这一层障住了,不能进步。从无量劫以来,总在这个阶段退退进进,不出六道。 

  你如果还茫茫然不知道,你想一想,实在可怜啊!所以佛说可怜愍众生嘛!

  慧策啊!你天天吃饭,是不是皆如空花?

  策师:对!

  师父:所以禅宗古德讲,吃了一辈子饭,没咬破一粒米。因为什么没咬破一粒米?皆如空花故。

  修师:可不可以说皆是法身佛?

  师父:你要是知道一切法如空花,如空花无性吧?无性不是法身佛是什么呢?你们有人生烦恼时掉泪,眼泪是不是如空花?如空花吧!那有个名,那叫「天雨妙花」。

  (卍续一六‧圆觉经直解卷上‧九二上‧九)「此的示顿悟妙门」,这个「的」字念「ㄉㄧˊ」,的确,实实在在是顿悟。这是显示顿悟之法门,「以显圆照之功。唯一知字也。……」知就是圆照之性。圆照之性就是圆成实性。「唯以圆觉自性光明」,大家可以了解了,我们学华严也可配得上了,光明是代表什么?智慧。自性是什么?无性是不是?「圆照自心寂灭之体」,自心寂灭,一切法自心寂灭,怎么寂灭法?无性,一切法无性是不是寂灭了?一切法无生就寂灭了,这个寂灭本来是涅槃。 

  「一念了知身心世界。如空中华。本来不有。」「身心世界」是讲一切法,一切法本来不有,「则生死当下顿断」。你了生死,你为什么不在生死当下了生死呢?生死当下怎么了生死?有谁知道?生死是不是如空花?空花有性没性?──你了生死了。所以六祖和永嘉大师讲,你为什么不生死当下了生死呢?就是这个样,生死如空花,空花无自性──了生死了。

  「以身心本空故。无可受生死者。」这个大家很清楚了。「此非造作而后无」,不是经过佛造作而后无,不是经过声闻造作而后无,不是经过菩萨造作而后无,也不是天、人、阿修罗、地狱、饿鬼、畜生造作而后无,它本性就无。为什么本性无?它无性嘛!本性就无。「特以本来自性元无故也」,本来自性元无是什么?就是无自性,就是圆成实,就是实相,就是法界,就是中道,就是第一义,就是毕竟空,对不对?

  看看这个人解得很对,和你解的有差别没有?你所悟解到的和人家的层次差多少?很简单的一点,如果你看到讲这段道理,还有点模模糊糊不是很清楚,那证明你的次第比他低。如果你看到这段文一目了然,最低限度你和他相等,就可衡量出来了。如果你看出他那句话讲得不够彻底,可能你比他高一点。 

  (卍续一六‧圆觉经近释卷一‧一五三上‧五)「言汝所问如来本起因地修圆觉者」,是接上文,没什么意思。「而圆觉性实无可修。由众生病目妄执空华以为实有。故随华相轮转妄见身心实有生死。」这个大家了解,看看和你们了解的同不同。也是同样意思,这两个人讲的话虽然是两样,可是意义是一个。

  「如来以智慧觉照彼无明本无。华相即灭。」这个你们也讲过了,提到上文的无明,你们会到的都不错。「则不随华相轮转。亦不随身心受彼生死。」这是按照经文直接解的,解得很不错。「所谓照见五蕴皆空」,你们也讲过了,「度一切苦厄」,你们也讲过了。「如来本起因地修圆觉者」,就是从般若修。

  「然言无生死者。非若声闻析之使无。」分析使无,这桌子是木头造成的,木头是分子成的,分子是原子成的,那是分析空,小乘分析空,不究竟。当下就是空,缘起怎么样?(答:性空。)缘起就是性空,不必分析。「非若缘觉推之使无」,缘觉偏无、偏空,所以无明生则行生,行生则识生,……一直到老死生。要想修的话,无明灭则行灭,行灭则识灭,……老死灭。可是心经怎么讲?无无明亦无无明尽,那有无明灭呢?无明你要是认为它是如空花的话,空花有灭没有?这是讲声闻、缘觉不对。「非若三贤菩萨作种种幻行而灭之使无」,这是讲三乘法,三乘法讲次第。声闻乘、缘觉乘、菩萨乘,一般所说的三乘。这个三乘在三贤位,不入登地,也不是菩萨作种种幻化推之使无,也不是那样的。「直是照见清净觉心身心寂灭本来自无」,本来无自性,无自性怎么会有空花?我问大家,无自性怎么会有空花?(答:随缘成万法。)欸!大家都知道了,无性随缘生万法,所以它才起空花。如果知道万法是无性,怎么样了?那会入圆成实了。如果执着万法有性,怎么样啊?遍计执了。「故不随生死流转。而曰无明永断觉道方成耳。」好,这两个人讲得都很好。时间到了!

  今天这段文要是搞清了,下一次修学下面那句话,就能直接了解了。如果今天这段文你还不了解,修学下面一塌糊涂。「彼知觉者」,知觉者没有嘛!修学了,将来你和人家讲,三不骗──不骗佛,深会佛旨嘛!深会佛意,不骗佛。不骗自己。和人家讲,不骗众生。这两个人讲的都不骗,你们没看出来,都有见地。

  ■第六次修学

  师父:在讲圆觉经之前和大家讲两件事情。第一件事情,大家千万小心,男女众不可交谈,出手无禁,出脚无禁,没有禁制的,那不是修道人的行为。我告诉你们吧!你们动淫欲念的时候,我都知道,不过你要晓得,不要打妄想,我不是有神通,我从你们的音声、相貌就知道了。我没有神通,不要胡思乱想啊!你们刚刚有一点进步啊!自己又退了,一退退得垮兮兮,很多人都这样,实可怜愍!难道你不想做个大自在的圣者吗?如果你踏上这一步去,你能得到很大的自在。难道你不想得吗?你甘愿轮回六道吗?实在可怜愍!我每次苦口婆心地劝你们,你们都不高兴。大家不要疑心啊!我没有神通,不要乱讲,乱讲我犯戒的。我从你们的音声相貌就可以看出来了,就知道了。

  你们以后莫待法鼓大擂,早上经堂。(弟子答:我没有听到铃声!)都有理由!这叫文过饰非。

  第二点我和大家讲,修学经法要深入谛理,你入谛理以后就能得大自在。如果入四谛理,你开无漏慧,入一谛、无谛、二谛、三谛,可以开中道慧,在这里面见深浅,一切贤圣皆以无为法而有差别。如果不入谛理的话,遇事则迷,不知道了。

  我举个例子说,如秀和我讲,他爸爸在报纸上看到,一个人出车祸,车上写一句阿弥陀佛,那怎么能辗死人呢?他不知谛理,所以迷惑了。大家要知道,如果以第一义谛说,如果说写阿弥陀佛不应该辗死人,我请问大家,第一义谛,那里没有阿弥陀佛?所以告诉大家防心如防贼,敬心如敬佛。尽虚空遍法界,你说那儿没有佛?这个人就不迷惑了。要是按照世谛,明世谛理就知道了,因果嘛!说有阿弥陀佛的地方不应该辗死人,那我认识总统,杀了人,我也不应该有罪,对不对?没那个道理的。总统住在我这里,我杀了人也不犯罪?有那个道理吗?因果不爽啊!不要说写着阿弥陀佛,释迦牟尼佛在世的时候,很多弟子还下地狱的。

  大家逐渐就了解了,因果嘛!他没想到,佛教的法只在修因,不在计较果啊!众生愚痴见解,只见果不见因啊!你看佛说不可起十恶业,你不仔细想一想,不杀、不盗、不邪淫、不妄语、不恶口、不绮语、不两舌、不贪、不瞋、不痴,究竟在因上?在果上?不起五欲、五盖,眼不贪色、耳不贪声、鼻不贪香、舌不贪味、身不贪触,究竟在因上告诉你?在果上告诉你?佛在果上和众生说过,有六道轮回,你不要入六道轮回。不入六道轮回要不造其因啊!要不得苦报、离苦的话,应该断集啊!要证灭的话,应该修道啊!不都从因上告诉你?他在阿弥陀佛下面…

《大方广圆觉修多罗了义经修学记 文殊章》全文未完,请进入下页继续阅读…

菩提下 - 非赢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网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