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我的阅读记录 ▼

大方广圆觉修多罗了义经修学记 文殊章▪P3

  ..续本文上一页法本。可是修学这个法门,要相当注意,佛说过,修行般若法门要相当精进,凡修行般若法门者,须是勇猛精进。因为魔发现佛弟子有修行般若法门者,用尽很多方便杀掉其慧命。如果有人勇猛精进,突破这一关了,进入般若法,魔就没有办法,所以希望大家勇猛精进!

  佛说,魔拿着大刀站在路口,有要进这条路口的,就把他杀掉。所以我虽想和大家结伴同行,不知能过去几个人,也不知道能不能有人过去?已经有很多人被魔争取去了,不知道你们如何?你真正得到般若法,不怕魔了。佛说就在将得未得之间,魔会杀你的慧命,希望大家注意到。现在我们看圆觉经!

  「于是文殊师利菩萨。在大众中。即从座起。顶礼佛足。右繞三匝。长跪叉手。而白佛言。」这些大家查注疏、辞典都有解释。「大悲世尊。愿为此会诸来法众。说于如来本起清净因地法门。」这要了解了,不过佛在后面自己有解释。「本起因地」就是菩萨行。「及说菩萨于大乘中发清净心。远离诸病。能使未来末世众生求大乘者不堕邪见。」这个虽然不是主要经文,大家应该注意到,了解它的意思。「作是语已。五体投地。如是三请。终而复始。」这个都可以不解释它了,你们以后慢慢自然一定会了解的。

  「尔时世尊。告文殊师利菩萨言。善哉善哉。善男子。汝等乃能为诸菩萨。咨询如来因地法行。及为末世一切众生求大乘者。得正住持不堕邪见。汝今谛听。当为汝说。时文殊师利菩萨。奉教欢喜。及诸大众。默然而听。」 这个也可以不解释,这是名相部分。

  「善男子。无上法王有大陀罗尼门。名为圆觉。流出一切清净真如菩提涅槃及波罗蜜。教授菩萨。一切如来。本起因地。皆依圆照清净觉相。永断无明。方成佛道。」

  我们修学到这部分,重要的是那几点?「无上法王有大陀罗尼门。名为圆觉。」这个发挥要切实认清。「流出一切清净真如菩提涅槃」,这要发挥。「及波罗蜜。教授菩萨。一切如来。本起因地。皆依圆照清净觉相。」这重要了。「永断无明。方成佛道。」

  次要部分就是文殊所问的了──「说于如来本起清净因地法行。及说菩萨于大乘中发清净心。远离诸病。能使未来末世众生求大乘者不堕邪见。」主要的是佛的解释,次要的是文殊师利发问的。其余名相部分,你们一定没有问题的,查注疏、查辞典都知道。这个是辞典没有,注疏发表不出来的。这几点写注疏的,有发表深的,有发表浅的,有发表对的,有发表错的,这是重点。大家仔细想一想! 

  大家入谛理以后,要引申涵义,才能发挥般若精神。一开始文殊师利很有用意,文殊师利般若精通啊!文殊为始,普贤为终。事先不要参考注疏,你们悟到的地方,自己讲出来以后记住它,等会儿查注疏的时候,对证、印证。

  闻师:我从「说于如来本起清净因地法行」,先把圆觉和它作一个配合,因为我记得师父开示我们,佛讲法有「教理行果」,若约「圆觉」这句话来讲,是自体因果。前面有讲「一切如来。光严住持。」这是佛的果德,是无量的光寿。可是这无量的光寿却是众生的清净觉地,从这里可以看出来,圆觉是诸佛本具的,可是众生也是不失,只是被妄想执着所覆,不知不见。因为这个缘故,才开展这部圆觉经。圆觉经所开展的是从文殊师利作一个代表,师父开示文殊师利是表智。

  文殊师利顶礼佛足,「而白佛言。大悲世尊。愿为此会诸来法众。说于如来本起清净因地法行。」如果要修圆觉,是不是应该慧解立行?因为我们有一个和如来一样不生不灭的清净本体、无自性的法体,我们才能契入圆满觉性,才能感满果,所以菩萨于大乘中发清净心能远离诸病。

  下面讲「能使未来末世众生求大乘者不堕邪见」,跟前面配合起来。「因地法行」,谈到法,佛出世就是讲这个法,讲经一定要说法,法究竟谈起来是了义,什么是了义呢?约法华经讲,诸法是实相,这实相法事实上是离言语、心行的,究竟体会诸法无自性,一切诸法相即无相。相即无相,无相即相,这样我们就不会着于两边。不着于两边,我们给它一个名字就叫「中道」,中道第一义谛。约法华经讲,是诸法实相,约华严讲有它的讲法,这边是用圆觉来代表。

  到底我们末法的众生应该如何来契入圆觉?应该用这「如来因地法行」,所以师父一直提醒我们文殊为首,有它特殊的意义,因为三世诸佛皆从般若出。般若简单说是从无所得心,为什么无所得?诸法无相。无相不得无相,无相无不相;不得无不相,无不相即无相。讲无相、无不相皆是要我们会到如来如何以无相的心契入无相法,这样我们才不会在修行上生见,见就是分别心或取相心。

  所以文殊师利菩萨就来请教世尊,如何修行不落邪见?「善男子。无上法王有大陀罗尼门。名为圆觉。」大陀罗尼门好象是「总持」是不是?总持一切法。总持,我们不能认为有一个法可以总持,如果约总持义来讲,它像虚空一样,虚空我们讲是法界。法界约另一个角度来讲,它是圆觉。约诸法法相讲,诸法实相,实相诸法,叫做圆觉,圆满无上觉,它可以流出一切清净真如。 

  圆觉我们可以给它一个定义──毕竟空义。毕竟空为什么流出菩提涅槃、清净真如,乃至菩萨的波罗蜜法?因为法无性,待缘而成,流出一切清净真如,也就是毕竟空能建立一切法、菩提、涅槃。我们众生如果不知慧解立行,很容易堕入邪见、有所得见,见有菩提,见有涅槃。或见有实实在在的波罗蜜可以修、可证,那就违于清净法行,因为法要以无住心才能契入无相法。

  我们常讲,一句佛号念念相续,为什么念念相续?因为念念不住。念念不住它不增,念念相续它不减,这不增不减圆满的毕竟空法里,却诸法森罗万象,皆依清净的圆照才能永断无明,方成佛道。

  还有一点,如果我们知道自性清净心只是被烦恼、妄想所覆的话,而这妄想我们认为它不实在。如果我们有这种体会,在修行上就不会落入有所得见、邪见。

  师父:谁还要发挥?你们注意,这里有很多地方是双关语,就是六祖所说的「出语双关」。「圆」和「照」是不是一对啊?「清净」和「觉相」是不是一对?是那一对啊?

  彰师:因地就是初发心的时候,法行就是一乘法。在初发心行一乘法,从缘起法会入圆成实,所以没有生邪见、一切诸病,所以菩萨于大乘中发清净心。在菩萨行当中发菩提心,在缘起法直接会入性空,会入圆成实。为什么有诸病呢?诸病就是有漏法,有种种的五阴住着,着有十二因缘、四谛法。凡夫迷一切法实有,如果将缘起法会入圆成实,当然没有造作,没有造作就是远离诸病。

  如来是根本智,福慧两足尊。根本智要有后得智来圆满成就,来圆现根本智,所以佛种从缘起,可以不变随缘来化度九道众生。每位众生都有佛性,都可以成佛。

  「无上法王有大陀罗尼门」,无上法王就是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法。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法就是真空妙有,无着无碍自在,自在就是大陀罗尼门,它流出一切清净真如。「菩提涅槃」就是无漏法,得自在,不受一切罣碍的时候,叫做菩萨。

  师父:我提供大家一个参考,你才能找出它的路线,慢慢才能入了。它说「远离诸病」,到底什么是诸病?「不堕邪见」,什么是邪见?总说一句是什么东西?

  闻师:我们为什么在本自圆觉里又轮回六道?这依他起法本来就无自性,我们在依他起里落入遍计执,不会圆满的圆觉性,才落入生死。整部经是从这里来讲的。

  师父:大家想一想,这病和邪见和遍计执有什么关系?你想一想!谁要讲?

  悦师:「远离诸病」,就是远离遍计所执。因为凡夫他认为实在有一切法,其实一切法如幻如化,虚妄不实有,所以远离诸病。「能使未来末世众生求大乘者不堕邪见」,我们说断空即是邪见。 

  「无上法王有大陀罗尼门。名为圆觉。」这圆觉是讲圆成实性,就是所谓无自性。无上法王从无自性、毕竟空中,能「流出一切清净真如菩提涅槃及波罗蜜」,就是毕竟空中建立一切万法,这是所谓依他起。

  「一切如来。本起因地。皆依圆照清净觉相。」这地方我不会解释。「永断无明」,就是不落遍计执,会入圆成实。因为一切法都是虚妄的,不是实有的。

  师父:我提醒大家,大家不妨参考。这个病和邪见,是不是遍计执?如果是遍计执,病和邪见是不是有所得心啊?如果出自有所得心、出自遍计执,它和清净真如有什么关系?假使真如不清净,唉哟!真如不清净会怎么样了?有所得、遍计执。大家慢慢地入,抽丝剥茧!讲吧!

  策师:「如来因地法行」,可以说是自性清净心,因为清净心不落有所得心,不落遍计执,所以不堕恶邪见。

  「无上法王」就是佛,佛有大陀罗尼,就是大总持门。「名为圆觉」,圆觉有多名,在这里是讲圆觉,我们也可以说它是一真法界、中道、实相。圆觉是圆成实性,圆成实性它是常照常寂,寂而常照,照而常寂。所以圆成实性能够随缘不变,成就一切清净圆觉。圆成实无性能不变随缘,成就诸法,所以能流出一切清净真如菩提涅槃,乃至成佛。所以一切如来本起因地,皆是自性清净心,观照诸法缘起如幻不真实,所以永断无明。无明是遍计执,永断无明就是永断遍计执。所以如来因地法行就是远离遍计执,成就诸法,方成佛道。

  师父:你们大家注意到,你们都很不错了。有一点要注意到,不是我和你们讲的,我没讲过,那你性里出的。也不是经文讲的,经文上没有,是你性里出的,你所讲的是你自己的话。所以大家就可知道了,有一些人问,这句话出于那本经文?那是多余的,废话。释迦牟尼佛根据那本经文成正等正觉?你们今天所讲的是根据那本经文?你要是总是依样画葫芦,怎么得法呢?那叫痴人说梦话啊!现在继续发挥。

  洵师:「善男子。无上法王有大陀罗尼门。」这个法假名叫「圆觉」,我们如果白话翻译,翻译为「圆满觉性」。依大乘起信…

《大方广圆觉修多罗了义经修学记 文殊章》全文未完,请进入下页继续阅读…

菩提下 - 非赢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网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