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我的阅读记录 ▼

大方广圆觉修多罗了义经修学记 文殊章▪P4

  ..续本文上一页论来说,觉有本觉……

  师父:本觉、不觉、始觉、究竟觉。

  洵师:佛是断烦恼、远离诸病、不堕邪见、总持,所以他是圆觉。「流出一切清净真如」,因为佛证到圆满觉性,可以说不是证到,是他本来就具足的,一切众生本来就是有的。

  「流出一切清净真如菩提涅槃及波罗蜜」,就是说一切众生本来就具足,只是凡夫是不觉,而佛是已经觉悟,所以具有「真如菩提涅槃及波罗蜜」等等的功德。据大乘起信论说,法者众生心也,自性清净心具足这样的功德。菩提、涅槃、波罗蜜都是无上法王所具有的自性清净心,所以才能「教授菩萨」。

  「一切如来。本起因地。」无上法王最先开始了,发心了,依照这种本来的觉性永断无明。一切如来刚开始发心的时候都是依照本来的功德,本来的实相,断诸病及邪见,方成佛道。为什么说永断无明?真如是不变随缘,不变是具有圆照,前面说的大光明藏,横遍十方,竖穷三际,总持一切法。清净圆照,光明清净的实相,实相是无相无不相,如果是凡夫的话是无不相……

  师父:陀罗尼门,什么叫陀罗尼门?怎么叫总持?能持能遮是吧?能持是什么?持善不失。能遮是什么?遮恶不犯。这大陀罗尼门是圆觉,我们就知道了,我们不必讲得太高了,持恶不犯和戒、定有什么关系?持善不失和慧有什么关系?这就是圆觉。大家想一想,是不是有这点味道?圆觉和戒定慧好象是大同小异吧?是不是?大家参考啊!慢慢地入,慢慢地入……凭你的悟性用功,我不多讲,多讲遮你们的悟性。现在慧观讲!

  观师:这边提到文殊师利问的问题,问题讲到「一切如来。本起因地。皆依圆照清净觉相。」末世众生怎样能心清净?这清净就是讲平等、慈悲,所以清净心就是平等心、慈悲心。刚才有讲到不堕邪见,就是无所得。因为文殊师利菩萨是般若的代表,般若的重点就是在讲无所得,我们修行时若能无所得,会让我们很有修行。

  后面的果德讲到「无上法王有大陀罗尼门。名为圆觉。」这个圆觉既然是大陀罗尼门,能持能遮。刚才师父有提到持恶不犯……

  师父:不要说我提到,以你自己的悟性用功。

  观师:哦!让我想到,我不敢讲,因为下一堂课师父就要讲戒体了,我在想这就是戒体。为什么我会这么讲?因为从这边看起来,圆觉其实可以名为般若,也可名法华、净土。为什么这么提呢?因为它后面讲「流出一切清净真如菩提涅槃及波罗蜜。教授菩萨。」既然是这样,这就是最圆满的,就是法华讲的,唯有一佛乘,无二亦无三。也就是这样,众生才可以成佛,所以我们可以以无所得心和大家修行。

  后面提到「一切如来。本起因地。皆依圆照清净觉相。永断无明。方成佛道。」在般若经有讲到,佛是以般若无所得,才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菩萨也是以无所得证入菩提涅槃,所以我们凡夫在修行时,也是以无所得,可以断无明,成佛道。

  师父:你们都差不多了,你们可以会到「本体清净」是心,一点也不错。慧观也会到这就是戒体,也不错。你们可以参考啊!这都会得不错。

  甫师:师父,我要讲!我大概看一下,刚才慧悦师讲的,我有点所感,现在再讲一遍。所谓圆觉是讲圆照觉性,就是所谓无性,这无性不从他方得,就是这个道理。我们晓得为什么佛无所得?因为佛彻证这个道理,叫做佛。佛因圆果满,无性就是圆成实性。

  刚才师父问邪见和遍计执有什么关系?我是想到永嘉大师有一句话,无明实性是佛性,幻化空身是法身。其实我们众生虽然被妄想执着所覆,可是当下就是圆成实性,因为它也是无性,只是我们不会而已。我们如果会到妄想虚妄,就会到圆成实性。众生执我执、法执,如果会到圆成实性,能远离邪见。凡夫是我执,落入生死;二乘是法执,所以不能行菩萨道。其实本具恒沙功德,我们假如能会圆觉的话,一切都是功德。菩萨因为他会圆觉的道理,所以能六度万行。

  师父:所以大家要入法!不可着于文字。你没看到那写文章的吗?他虽然用文字写出来,有一种精神,文字表达不出来的,他能表达出来,那种应该要学。谁还要讲?好,慧修讲!

  修师:我很浅显地讲。这里是文殊师利菩萨问佛「如来本起清净因地法行」,本起因地法行就是问佛最初发菩提心的时候,怎么样去圆满菩提行,成就佛果?「因地法行」,六度万行就是佛的因地法行,即最初发菩提心用什么方法去圆满菩提果?这叫因地法行。

  「及说菩萨于大乘中发清净心」,发清净心就是发菩提心。「远离诸病」,如果发菩提心,像金刚经讲的,见有众生可度,有涅槃可证,这样就与菩提心相违背,因为这样就不能圆满菩提果。

  「能使未来末世众生求大乘者不堕邪见」,如二乘人见空、证入涅槃,就是邪见。假如都是邪见,就没有办法成就佛果,没有办法成就菩提行。

  佛回答说,「善男子。汝等乃能为诸菩萨。咨询如来因地法行。」因地法行就是怎么样圆满佛果,菩萨修行的方法。「及为末世一切众生求大乘者」,求佛果者能真正证到佛果,不入二乘,不堕邪见。

  「无上法王」就是指佛,佛有大陀罗尼门,大陀罗尼门刚才讲是总持,持恶不犯,持善不失。因为一切众生要成佛都要经过这个方法,所以名为大陀罗尼门。「名为圆觉」,圆觉就是佛,在众生叫做佛性。「流出一切清净真如菩提涅槃及波罗蜜」,因为佛有智慧,能于自性中显现真如菩提、涅槃、波罗蜜来教授菩萨。可是众生的佛性被无明所盖,不知自有清净心,堕入遍计种种执着,没有办法显现这些法。佛因为圆满觉,智慧能从自性中显现这些法,可以来教授菩萨。

  「一切如来。本起因地。」一切佛成佛都是依照圆满智慧,依照般若智慧来永断无明,因为智慧显现的时候,无明就没有了。本来无明就没有的,众生执着才有无明,智慧能显现的话,就没有无明,所以永断无明。

  师父:慧明先等一等,我先提醒提醒大家。慧修他能发现也不错,本起清净就是菩提心,大家想一想,因地法行是波罗蜜,这也是他用自己悟性觉悟出来的,不是我讲的,也不是经上说的,这是法。大家会一会,给他印证印证,看一看怎么样。

  还有一点大家要注意到的,「大陀罗尼门。名为圆觉。流出一切清净真如菩提涅槃及波罗蜜。」要是这么说的话,圆觉流出清净真如菩提涅槃及波罗蜜,那么前面因地法行是不是清净真如菩提涅槃波罗蜜啊?因地法行是什么东西?那么这么说起来,圆觉是不是本起清净?大家会一会,不要我障你的,你可以作一个参考。

  再还有一个,这个「圆照清净觉相」,大家看一看,中国人好简称,简称的话是什么东西?(答:圆觉。)好,慧明讲!

  明师:「及说菩萨于大乘中发清净心。远离诸病。能使未来末世众生求大乘者不堕邪见。」所谓清净心就是无所住心、无分别心,我们众生心起种种的分别,所以有诸病。而菩萨于一切法无所住、不分别,就能远离诸病。「求大乘者不堕邪见」,我们凡夫执一切法实在有,堕常边;二乘执一切法断灭,落断边。菩萨能行六波罗蜜,所以不着有,不着空。

  从「无上法王有大陀罗尼门」到「教授菩萨」,是讲佛的果位。「一切如来」至「皆依圆照清净觉相」是讲因地。前面讲「圆觉流出一切清净真如菩提涅槃及波罗蜜」,这是讲实相无不相。后面「皆依圆照清净觉相。永断无明。」是讲实相无相。

  陀罗尼又称真言,真言并不是菩萨有个真言,所以真言不可得。依中论讲,菩提涅槃及波罗蜜这些都是戏论,毕竟空中是一尘不染,一丝不挂的。说空说有都不违法体,毕竟空也是随缘,因为在毕竟空中无所住着,所以能够随缘显现一切清净真如菩提涅槃及波罗蜜种种法。

  师父:你们都不错,都是你们自己的东西,不是佛的,不是经上的,更不是我的。是你们自己的,现在你们得到自己的东西了。讲吧!

  彰师:自性清净是远离烦恼,远离贪瞋痴。例如二乘贪着空,权乘菩萨住两边。远离诸病就是中道第一义,就是离边不住中。 

  「无上法王有大陀罗尼门。名为圆觉。」这就是三业清净,就是无上菩提,它本来就是清净,从无数劫无明故才不觉知。戒体本来清净,就是无作戒体。

  师父:谁要讲?

  闻师:有一句话我很欢喜,佛在菩提树下说:「奇哉!奇哉!一切众生皆有如来智慧德相,只因妄想执着不能证得。」既然被烦恼所覆而已,自性本具,既然自性本具,这个妄想到底有,还是没有?如果没有的话,你怎么去离?如果去离的话,就有一个所离、能离。如果我大胆讲一句话,离无所离,离无所离也离,离到无一可离处,就是究竟处。我想,这是一个很好的法门。

  师父:好!我提醒大家,大家可以参考,不要把我的话当作你的绊脚石。刚才慧闻讲的这段话,大家想一想,「妄」不可断,「真」不可得,它和本起清净有关系没关系?下面他讲「因地法行」,因地法行大家都知道有形有相,对不对?可是这个因地法行是什么?六波罗蜜,怎么叫波罗蜜啊?学长都讲过了,(答:三轮体空。)欸!三轮体空有能有所没有?这好象吻合了是不是?法是这个样,绝对不是文字相。

  大家不相信,想一想!如果得这个法,你和佛一个鼻孔出气;只玩弄文字相,不叫学佛。谁还要发挥?大家所讲的,三藏十二部、一切诸师所写的注疏,没有。 

  我们有一种感觉,讲这一点又触动你又想接着讲那一点,慢慢地别人讲的触动你悟性,又有所启发,那叫什么?那叫开小悟。你只求文字相,抄资料,得不到这个东西。查到注疏就上来写。

  「日数他人珍,自无一文钱。」现在你摸一摸你口袋里,多少有一毛、两毛钱了。大家精进!精进突破这一关,突破这一关的很少,这条路上特别荒凉。久了深入的话,其它人的注疏是对是不对,你知道。对几分,你也知道,谁是高,谁是低,你也知道。

  这么妙的佛法,这么好的东西,那有时间和人家争辩人我是非去呢?那…

《大方广圆觉修多罗了义经修学记 文殊章》全文未完,请进入下页继续阅读…

菩提下 - 非赢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网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