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续本文上一页不是幻有?执着幻有为实有,是遍计执。
「空实无花。病者妄执。」这是解释,说得已经很清楚了。「由妄执故」,由于这种妄执,「非唯惑此虚空自性」,虚空是空、无所有、无生、无始,再广说到无边、不可思议,那很多了。
「亦复迷彼实花生处」,迷惑幻有为实有嘛!「由此妄有轮转生死」,归结起来了,生死妄有,若有大丈夫抖擞精神醒过来,了生死!现在我们大家,如佛所说的,叫梦中梦,我们活在世界里是作梦,夜晚作梦是梦中所作的梦。大家从今以后,各自发心抖擞精神把它醒过来,不要再计较了,不要再动心机了,为什么不救你自己慧命呢?抖擞精神,咬紧牙关醒过来,那一剎那过去以后,再不落生死,知道生死幻有,就没有无明。你要是真有大根机的人,抖擞精神起来,你已经往生了。好!现在大家查资料。
佛道用功就是这样,这正是用功紧要关头。我们现在讲经都在说梦话啊!要是有人真抖擞精神醒过来:「你不要说了,我已经醒过来了!」唉!圆觉经,佛法无多子,一部圆觉经啊!所以大家知道,这个上根利智才能办得到,我说抖擞精神醒过来,那是上根利智的人。我们这个材料,作不了大用,赶紧念阿弥陀佛,求佛接引。求佛接引,就是叫你醒过来! 这真是无价之宝啊!还要什么东西?一切皆不要了。
(卍续一六‧圆觉经直解卷上‧九一下‧一)「此释无明之元也。谓众生本有法身。元无生死。今因最初一念不觉之无明。迷本来之佛性。起贪瞋痴。造种种业。妄取六趣之生死。故云种种颠倒。」大家应该会到,法身是什么?法身就是圆成实,是不是?法身就是空,法身就是无所有,法身就是无生。「元无生死」,生死如幻的,是幻有的。所以大家用功啊!如果凭你自己的力量,可以斩关落锁,破生死关,你就过去了。如果没有力量,赶紧念阿弥陀佛,仗佛力破生死关。所以再不要起贪瞋痴了,造种种业,那是虚妄取六趣生死。不抖擞精神醒过来,还在梦中作梦,起贪瞋痴造诸恶业,多可怜啊!
「虽在往来生死之中。而法身湛然不动故。」虽然在生死之中,法身不动,因为什么原因呢?生死如幻嘛!是不是?生死是幻有的,法身本空,所以生死不动。举例子说,空中有花起有花灭,虚空不动啊!
「如人迷方而方实不转也」,这看你见地。「所以迷者。以背法身。但认四大假合之幻身。为己身。妄认攀缘六尘影子妄想缘虑之心。为真心。……」起遍计执了。大家注意到,这段话你细看经文可以有新的体会。
「病目喻无明。空华喻妄身。二月喻妄心。……」他把它分别配(以譬合法)。妄认是真,故颠倒。看人家讲的,印证你自己。
「此喻示无明之体也。谓法身本无身心之相。……」身心之相是幻有的,法身是空,无身心之相。无所有,无身心之相;圆成实,无身心之相;无所住,无身心之相;无始,无身心之相。「如空本无华」,这句话很重要了,大家深深体会!你可以深一层了解。空本无花,你体会,空有东西没有?深深体会啊!可以开你的见地。你的见地开了以后,和人家的见地,自己可以作比较了。
「今妄认四大为身。如执空华为实有。」空花幻有为实有,遍计执。「由妄执故。不唯迷本法身。……」迷失空性,迷失无生性,迷失无所有性,迷失圆成实性,故云惑此虚空自性。「亦复不知妄身从无明有。故云迷彼实华生处。」迷惑了一切幻有为实有了,是不是?迷惑缘起为实有,不知缘起性空。「由此颠倒故。有轮转生死。此乃无明之体也。」好!解释得好。你能不能会到这个地步?你会的是不是和人家一样,有几分相合吗?你已经有点进步了;说的和人家的完全两码事,那你错了。各人印证自己啊!这段话讲得很好!今天修学到此地。
自己有力量,斩关落锁,破生死关。自己没力量,赶紧死心塌地念阿弥陀佛,求佛带着我过生死关。要觉悟,如果还迷迷糊糊起贪瞋痴造诸恶业,那地狱油锅等着你下了。
有一个人觉悟了,谁啊?阿难陀,就是佛的弟弟。他不好好学道,习气很重,好女色,他太太叫孙陀利。有一天佛去度化他,到他家门口托,他一看是佛来托了,赶紧下来。他告诉太太说:「你等一等,世尊来了,我一定要下去。」佛看他下来了,托着走了。他拿着饭,没放到佛里,不敢回去啊!不得不跟着佛走。走到树林里,佛和他说,你跟我出家好不好?他以为佛开玩笑,就说好。佛把舍利弗找来,叫他为难陀剃度。难陀不敢拒绝,就这么剃度出家了。出家后怎么也不能安心修行,有一天,佛劝他说,我带你去一个地方。带他去忉利天,他很高兴啊!一看那天女美得很,有个天宫里空着一个坐位。「世尊!这个坐位怎么没有天子呢?」「你去问问!」他就问天女了,天女告诉他,这是佛有一个弟弟叫难陀,他命终以后生忉利天坐这个王位,我们在这里等他呢!唉哟!他高兴啊!回来和佛讲,佛说:「好!我们再逛一个地方。」带他到地狱去,地狱有油锅,烧得冒烟,没有鬼魂去炸。一个牛头马面,凶巴巴地站在那里。他问世尊:「世尊!这怎么没罪人去炸?」「你去问问那鬼卒去。」他去问鬼卒:「这个油锅怎么没人炸啊?」这鬼卒凶里凶气地说:「这是世尊有一个弟弟叫难陀,他命终之后生忉利天,天福享尽下地狱。这个锅给他准备的,我在等他呢!」哎哟!难陀吓得不得了,回来他要求佛出家了。大家要提早觉悟!
■第四次修学
师父:入理不在看得多,入理在你的清净心,你要是心不清净,看等于没有看。小学生看书,他看等于没看,一字不入心。要想心清净,有一个办法,收摄六根。收摄六根以后,自然净念相继,那听到东西就入理了,禅宗所谓开悟就是这个道理。所以你们看东西,不妨看,假使感觉自己有一点点的乱心了,赶紧修定。所以佛说定能发慧嘛!这是实在的。你们有很多人挂着耳机,天天吵自己耳根,不得清净啊!那要是学生去求学,可以的;修道,不是那个办法。
我告诉你,六根收摄的时候,先收摄耳根,耳根最利嘛!耳根收摄有效果的时候,好象有点重听。其实不是重听,他入耳根再不入意根了。现在你是声音一入耳根,意根马上起,非常伶俐。一入眼根,一入鼻根,一入舌根,一入身根,意根马上起。你收摄之初,意根不起了,初初不起的时候,你感觉你耳根重听了,重听大家懂吧?好象是有点聋了,不是聋。你要是再起作意的时候,还是照样伶俐。
大家要切实相信,清净心能种一切功德,所以定能发慧,这是佛说的。你不修行,不知道它的味道。佛法甚深,非证莫知啊!到你证到的时候,你才知道,六根所入的一切,皆是假的。我们修学圆觉经,大家也从这里以这个办法入。要不然这个甚深道理,明明是这个样,你怎么不知道呢?就被你六根障住了。
「善男子。此无明者。非实有体。如梦中人梦时。非无及至于醒了无所得。如众空花。灭于虚空。不可说言。有定灭处。何以故。无生处故。一切众生。于无生中。妄见生灭。是故说名轮转生死。」
「善男子。此无明者。非实有体。」今天从这里修学起,这是讲无明。一般人不知道无明是什么东西?这段文就讲无明了。
「此无明者。非实有体。」非实有体,执着实有叫无明,大家就理解到了,什么叫无明。「如梦中人」,这是譬喻。「梦时非无。及至于醒了无所得。如众空花。灭于虚空。」还是譬喻。「不可说言。有定灭处。何以故。无生处故。一切众生。于无生中。」大家应该可以体会到了,你要是以清净心就体会到了,于无生中生出无明来。「妄见生灭。是故说名轮转生死。」我们今天修学到此地。
这段话是告诉你,什么叫无明。心清净自然入法!「此无明者。非实有体。」这句话最重要了,谁讲?心清净自己感觉得出来。如果你的心在文字相上不动,浮过来浮过去,不入。看是看了,眼睛用了,可是不入理,茫茫然无所知。我想你一定有这个经验,眼睛看着经本了,浮浮然不入,你看那个字是黑黑的,纸是白白的,不入。讲吧!
洵师:「善男子。此无明者。非实有体。」善男子,无明这个东西是幻化的,不是实在的东西叫无明。心经说,无无明亦无无明尽。就像梦中人作梦时,他在作梦时也有虚妄的影像,等到他醒来时,那些幻化的就消失了。就像永嘉大师所说的,迷时分明有六道,觉后空空无大千。因为他迷的时候明明是有这些幻相,可是梦醒以后,这些都是幻化的。就像眼睛有毛病,见空中有花,虚空本来清净,虚空本来没有幻花。等到他清醒的时候,幻花就消失了,所以我们可以说,眼睛有病,在虚空所见的花,就「灭于虚空」。因为这些幻花是他眼睛有毛病,所以幻花也是缘生的,不可执幻花有生处,有灭处。
「一切众生。于无生中。妄见生灭。」就是一切众生在不生不灭中幻见生灭,这是众生的颠倒执着,这样假名叫轮转生死。
师父:大家讲的时候,发挥你自己的见地。这个无明,我提醒大家,它就是法,就差那么一点点。差一点点就是法,离开那一点点,就是无明。谁还讲?
闻师:「此无明者。非实有体。」无明本是虚妄,如果真正有体会的话,无明即是虚妄,虚妄本是无生。为什么说无生?因为从依他起的法,我们知道无性,就会入无生。这无生并不是离开现前一念有一个无生,就是你了知一切法本是无性的。既然是无性的话,就是虚妄的,如果对虚妄的法起颠倒、执着,认为法有自性的话,就不入谛理。
无明,我从另一个层面来讲,因为后面经文讲到「是故说名轮转生死」。我们学佛道,有一句话说「要了生死」,生死上加一个「了」字,所以了生死我们可以作几点解释,你能了解诸法本来不生,而且你能彻入法性后叫了生死。生死,我们众生认为实有,所以了生死用另一个角度来讲,如果认为实在有生死可了的话,叫遍计执性。如果从生死了知它无性,当…
《大方广圆觉修多罗了义经修学记 文殊章》全文未完,请进入下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