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世音菩萨普门品 (智海法师宣讲)16
第三种意思什么?杀贼。什么贼?不是在外面去杀贼,拿枪打仗不是那样,干啥,要拿上法的武器,要把我们内心的烦恼贼要杀掉。如果说你能够破烦恼贼的话,这些出家人那也是表面上的出家人、形式上的出家人,我们比丘、比丘尼要认知比丘、比丘尼三重含义。一是乞食、破除贡高我慢,任何时候没有你骄傲的本钱,哪里有什么骄傲的本钱,你说你长的乖你就可以骄傲一下,你说你能够讲经说法,你就能够贡高我慢一下,你说你有钱,你说你能够当一个家,当一个方丈你就比别人厉害啊。不一定,真正的出家人这些都是外在形式,要立足在什么地方?立足在乞食对治烦恼,发心改正错误,要断除恶法,勤修善法,要立足这样的三重含义当中,这个才是一个真实的比丘。如果不然的话我们今天倒是跑来出家了,这些比丘的意义、比丘尼的这种含义一点都不明了,怎么样才能够做一个合格的出家人,我们不知道,这对于我们来说那就是非常欠缺,所以说观世音菩萨看着我们应以比丘、比丘尼得度者,观世音菩萨就化现为比丘、比丘尼的身份来跟我们讲经说法,比丘应该干什么,他教给你。比丘尼应该干什么,他教给你。 对不对。什么叫比丘尼?比丘尼实际上就是女比丘,她是比丘,女性的比丘而已,一样的,只是性别不同,修法是一样的。还是要乞食、还是要不魔、还是要杀烦恼贼,这个是我们的根本。出家了不能够对治自己的烦恼。不能够改正自己的习气毛病,还是把在家人的一套带到寺庙里面来,这个时间那就没有真正的出家。所以说出家有那么几层含义,一个是身体上出家,剃了光头了、穿了方袍圆领了,然后我们以表面形式也受了戒,也搭上袈裟了。但是内在的习气毛病没改正,这只是一个表面形式,如果说这样子的话不能够真正的主持佛法,不能够真正的弘扬佛法,这就是魔最喜欢的。魔说要破坏佛法,释迦牟尼佛就跟他说,你没有办法破坏我。魔说我有办法,我有高招。释迦牟尼佛就问他;你有什么高招呢?我将来穿你出家人的衣服,现你出家人的形象,但是就不干你出家人的事情,你看看;这样我就把你破坏了。释迦牟尼佛一听没招了。这个是最能破坏出家人的,最能破坏佛法。现了出家人的形象。穿了出家人的衣服,但是不干出家人的事情。狮子身中虫还吃狮子肉,你说那个狮子多么厉害,其他的那些猛兽也打不赢它,其他的虫你也干不赢它,他
很有力量。但是他没有办法,自己身上的虫没有办法。
佛教也是这样的,最大漏洞就在这个地方,所以说我们今天能够有机缘发心出家的听了这个好好反省一下,我们是真心发心出家的,我们就应该好好的断除烦恼、好好的对治这些习气毛病、好好的改恶从善、好好的发心学法、依戒定慧好好修行,这样子我们才能够主持佛法、利益众生。这一个地方的人才能够得到福报,如果不然的话大家想求我们这些出家人求福、求慧,我们拿什么给人家,那就没有办法了,是不是,要发心。那么这些是出家的这些修行人。观世音菩萨就显现为出家人的身份,给我们讲出家人应该修什么法,那就是要依闻思修、依戒定慧、依五分法身好好的修行。要思因果、要发出离心、要发菩提心、这样来利益众生。要知道这种色身寿命他是无常的,要发起这样的警觉心、警惕性、要赶紧好好修行,今天不修行的话、明天不修行、二天不修行、这个人生就这样荒废过去了。再把这样的人生荒废过了,下一辈子还能不能得到这种人生,那就很艰难了。那么应该以在家居士身得度者,观世音菩萨他就能够化现在家居士的身体来讲经说法。在家居士他就包含两种,一个是优婆塞、优婆夷,优婆塞、优婆夷我们说近事男、近事女,懂得到什么叫净士吗?近就是走近三宝,亲近三宝。事就是侍奉三宝,在三面前做事,然后增加自己的信心、增加自己的善根,受三皈、受五戒、受八观斋戒、受居士菩萨戒、还是听闻佛法。如果你不能出家的话,你以在家居士的身份同样可以修行佛法。佛法他是无处不在的,哪怕就是以在家人的身份同样很好修。出家人就是专门把这些精力集中起来闻思,在家人就是不离尘劳而现佛事,能够根据自己见闻觉知,随时调整自己的心态、随时调整自己的发心,那种心扭转以后,在红尘里面修其实也很好,成功说不定还要快些。为啥?比喻在红尘里面要找中作,竞争压力很大、世间上人与人之间耳语我诈,各种各样的苦法他比出家人接触的多。出家人出了家、如果说他忘记了苦法,一般是没有动力的,不好修行。所以说你不知苦的话他就没有动力,往往你在家时候他还晓得点苦,出家了不知道路,于是就没有动力了。你看当居士的时候他还很努力,当了出家人慢慢这些苦没有了,衣食、事缘都具足,什么都具足,好像我就很幸福了。所以说这种修没有动力的修,这种见效不一定快。那么在家人他就有一个先天的这个长处,什么长处?各种各样的烦恼、各种各样的苦恼、各种各样的压力,他能够经历很多,对不对。就由于经历很多苦法,他的学法的动力那就比人更强,这个要智慧,没有智慧的话,这个苦都把他压扁了,这苦都让他很麻木了。所以说要悟性,没有悟性、没有智慧,对于这些苦不明了的话,在家人也差不多。你看我们出去看那些人说世间上苦,苦什么,我很快乐,我今天当一个科长、当一个组长很风光。你看、他不知道苦世俗上的五欲、吃吃喝喝,吃出了多少病,人家说你少吃点,哎、现在有福报为什么不吃,人家请我大鱼大肉不吃白不吃,吃到最后就变成一个白痴,呵呵。但是他不知道这种因果。在家人虽然有这种苦的机缘,你能够比出家人更机缘去认识苦,但你要有智慧,没有智慧的话那海上麻木。所以说这个不在于身份上,你说你出家人没有苦的因缘,但是他不忘记苦,内心里面时时都有苦,他的动力照样很大,对不对。在家人虽然说常常在苦法当中,但是如果说不觉悟,那你还是认识不到苦,还是很麻木、你修行还是很不具足。你心态如果说调整不过来的话,他的影响还很大,一会又是父母亲、一会又是孩子、一会又是工作单位了、一会又是交际应酬,有多少时间来听经闻法、有多少时间来修行。好多时间如果说智慧不具足的话,他偏偏就是一种陷根、偏偏就是一种耽误。但是观世音菩萨也不舍弃这些在家人,就是显现为男居士、女居士一种身份给我们讲经说法,要让我们认识到自己的长处,我们处在苦海当中很这种动力,随时随地要很具足的去认识我们身边的这些苦法,利用这些苦法来鞭策我们,让我们发起一种强烈的出离心。虽然我们生活当中有那么多应酬接待,但是只要你把心态调整过来了,这些并不能障碍你。你原来在应酬接对的时候,是一种烦恼的心态去应酬接对。但是你学了佛法以后,以一种慈悲心去应酬接对,这个时间你的应酬接对他就变成了修佛法了。原来你在工作,你那种工作看成无意义,今天你学了佛以后,工作就是修行,把修行落实在工作当中,时时刻刻自己提起觉照心,专心一意的以这些工作来成就世间、来成就出世间,那你的工作也变成修行了嘛。
包括我们养儿育女,我们看起来很烦恼、很拖累,但是你把心情变化过来他就是修行,生儿育女就是修行。为啥?因为有因缘的人、我帮助他成就了人生,而且我能够很好的养育他,以佛法来教育他,我生养的这种孩子将来就是佛法的栋梁,你说你是不是修行?成就菩萨嘛、成就法门栋梁嘛。所以说我们这些养儿育女他也是成就诸佛,也是修行,为什么不可呢?你在家里面原来的扫地做饭,非常琐碎的这些家常、日常生活、日常工作,你觉得太耽误事,但你把心态一换过来以后他就是修行。比喻说我扫地时候,不仅仅是扫我的家,而是要扫什么?扫尽整个娑婆世界五浊恶世都要把它扫干净,要扫心地,扫地、扫地、扫心地。于是我们就把扫地变成修行了,不要看着是你的家,要把他看成是诸佛之家。我们今天净化这种地,就是净化我们自己心地,就是净化诸佛的国土,他就是修行,对不对。或者说你炒菜、煮饭、好像这个很繁琐、自己很不愿意做,但是你变化一种心态,我炒菜、煮饭都是成就家人,让他们能够增长善根。以前我教过你们方法吧,还记不记得?啊,记不记得?记得。你就要跟我说哟,我教的什么方法?不记得,你跟我说记得,那就说假话骗我,哈哈(大众笑)。记得你说不出来,你就是搞应酬,顺口打哇哇,哈哈,是不是。记得就是记得,不记得我就从说。记不记得?呵呵。教你;
比喻你洗菜的时候,我把这个水拿来以后,祈请观世音菩萨念大悲咒,有大悲咒加持它成为甘露法水,然后你用甘露法水去洗菜,这个菜洗得干净吗?这就洗得干净了,洗干净之后干啥呢?让观世音菩萨以大慈悲心、以大威神力、大智慧、大光明加持这个菜,这菜它不是一般的菜,而是法加持的菜,让所有家里人吃了以后善根增长,能够皈依三宝、能够受持五戒、能够知道人生无常、能够发出离心、能够发菩提心。你看看、你这样去洗菜,整出来的菜你的家里面人吃了,没病、没痛、消灾免难、善根增长,好不好啊?好!(大众)鼓掌。你说你淘米,你学了佛不能够用世间上的水去淘米,是吧,要用法水去淘米,用大悲水、用智慧水去淘米,然后把这个米淘出来以后,同样请菩萨加持,然后你煮出来的饭,家里人吃了一不一样,你说,不一样(大众),不一样,自然而然对家里面的人你不用跟他讲什么,只需要很好的把家务事做好,就慢慢的把这些佛法、人不知鬼不觉的把佛法注入进去,(大众鼓掌)家里面的人吃了炒的菜、吃了煮的饭、穿了你洗的衣服、走在你扫的地上,都无时无刻不在佛法的加持之中,那是你对家里人的一种帮助。 你还厌不厌烦啊?不厌烦(大众),自然你厌烦了嘛。你在工作上、你的单位上,你是替单位干活路吗?不是替单位干活路…
《《观世音菩萨普门品》讲记16》全文未完,请进入下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