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续本文上一页如果白修还不如我享受点现在世俗点五欲,吃点肉、放逸一下、睡点觉、看点电视、完了。你在问他为什么不修的时候,他就会有许多理由,这样那样的理由。你说我们携带从什么地方起来,就从这个地方起来。所以说你要相信诸佛,观世音菩萨给我们示现这样的随类化身,没有障碍。西方极乐世界那种国土,众生无尽国土无尽,西方极乐世界无量无边,不要担心这些,何必担心这些。你要把这些学会了以后,阿弥陀佛他度化众生的心愿那是没有止尽的,释迦牟尼佛度化众生的心愿是没有止尽的,观世音菩萨度化众生的心愿那是没有止尽的。所以说为了成就众生所有功德,佛他就成就了这样的功德。我们要想以后度化无量边的这种众生,我们也要发这种愿,无量无边的众生,我们发愿都要度化他,光发愿度化还不行,还得要从什么地方?还得要修学《普门品》,修学佛法。老老实实的按照戒定慧、按照闻思修,好好的去修。修到将来我们修一个法积累一个福德资粮,修二个法积累很多资粮,不断的积累这些福德是不是越来越多。当我们尽未来际的修行,我们的福德资粮毕竟圆满,你圆满了你也能够像阿弥陀佛一样,成就一个西方极乐世界、成就一个你的世界,将来你也可以接引我往生你的国土,那多好啊。今天叫你接我到你的国土里面,你估计就要考虑了,我的家里面很窄,接过去不行呀,这么多人接去住不下来,因为啥呢?没有福德嘛,对不对,没有成就嘛。我们现在是有漏的世界,我们是生活在虚妄世界里面,那个虚妄世界是有局限的。将来你把这些佛性开显了,成就了这些无量无边的功德了,你也像阿弥陀佛一样,能够成就一个很大很大的西方极乐世界,所有的人都能够往生你那个国土,没有障碍。乃至千千万万、万万千千、亿亿万万的人来求你救度他,你都能够救度没有障碍,普门示现我们也能够做的到。但是将来要做到这样,就从我们现在开始发心,你就想到做白日梦,将来我像观世音菩萨一样千处祈求千处应,可以做梦。今天有个人叫你;哎:法师帮我说下这个问题,不不、没空,乃至居士你帮我做下这个事情,没有空。我们在不断的拒绝众生,不断的把众生推出去,现在我们就是这样。你还能成就像观世音菩萨那种千处祈求千处应吗?成就不了嘛。所以说从我们现在力所能及的一种角度,要尽量发心,只要我能够做到的,只要是如里如法的,好。我帮助你,不异距离。要能够这种发心落实在行动上的时候,我们就是在学《普门品》,就是在学观世音菩萨,不要不耐烦。人家打扰你了、又怎么样你了,你的时间都没有空。干好事、干善事、救度众生、帮助众生你都没有空。但是叫人家帮助你的时候,你就有空。市委书记、国家主席,难道所有的师父,只要你去求上他,你就要空,你不空就没有道理。人家求我们的时候,我们空了就没有道理,哈哈。所以说这个时间呢,实际上说明了我们学佛的一种心态。是吧。这个常住上,莫个师父帮我做点什么?不问我,叫别人去做。你的家里面别人求你做的什么?没空,叫别人去做。像这些你都推在别人身上。我们现在就可以学习这种普门示现,虽然你没有做到那样的神力。但是今天人家叫你一句,你能够答应一声,求你一件事只要你能办的,都力所能及的把他办好,是不是。这就是成就普门嘛,成就这种功德嘛。包括说要叫你念佛,念念与念佛相应,这也是一种普门嘛。都摄六根净念继,这也是一种普门嘛。你的耳朵开小差了,立马就要拉回来,南无阿弥陀佛,眼睛开小差了,立马南无阿弥陀佛拉回来,这阿弥陀佛普门示现。把你的所有的妄想都给你对质掉,他是不是一种普门呢?也是一种普门。所以说修学要知道这种方法,当有这种修学方法了以后,将来我们就能成就这样的佛果。像观世音菩萨、像释迦牟尼佛、像一乘佛果、究竟成佛。每做一样事情我们都把他回向于究竟成佛,哪怕就是我今天听一个字、听一句话、翻一页经书,我都要以次功德回向究竟成佛,不为别。起心动念都是这样,开言吐语、待人接物、任何一件小事,都不要把它遗漏了。尽量的把我们所做的功德,点点滴滴都回向给众生菩提,那你才能成就这种究竟的一乘果。
《法华经》的一种一乘实相的宗旨,就从这四个方面来修起来,大家听懂没有啊,一乘教、一乘理、一乘因、一乘果。一乘就是一佛乘,随时随地都是为成佛而来的,你这个成佛,你这个发菩提心,从初发心就是发菩提心,到究竟、到中间修行,这个菩提心不间断,随时随地与菩提心相应。这样子我们就能够明了;诸佛讲经说法的一种真意趣,这样子我们就能够与诸佛讲经相应。如果不然的话,说了半天给你说这个菩提心,有那么大的功德,我们自己的佛性这么样的殊胜。但是我们就不发菩提心,就不认识自己的佛性。念佛也好、听经也好、学《观世音普门品》也好,没有正确的发心。大家问一问自己今天为什么来听经?为什么?哎呀:新年嘛有空,没有事情好玩的,我就到广德寺玩一玩嘛,打发一点时间嘛,哎呀,那个广德寺监院呀,知客呀,都叫我来听经闻法,我不来这情面说不过,一打电话我买个人情嘛,我来充个人数嘛。像这些都是世间上的应酬法,对不对。没有很好的发心。这个和尚都说,这个智海是哪里的人,我听说这个名字,没见过这个人,今天我看看,是长三头六臂吗?哈哈。看这稀奇而来的。所以说这种发心没有汇聚到什么?没有汇集到我们自己的真心上来。讲经、听经实际上是刮垢磨光,就让我们自己真心叵露出来。今天我在这儿讲了一个上下午了,也就是不断的刮那些灰尘,磨了一光,把你的真佛给你显现出来,每个人灵山头上的那种真佛金光闪闪给你显露出来了,但是你显露没有啊。每个人都要去显露的,不显露不行的。就要为成佛、为度化众生、为显明自己如来藏性、来发心听经闻法,要有这种发心,讲这些实际上是有作用的,不仅仅是讲的好玩,不仅仅是讲的道理,是不是。要知道这种《妙法莲华经》他是这样的意趣,所以说《妙法莲华经》非常非常的殊胜,可以说把释迦牟尼佛一代实教的所有甚深密意;都给我们揭示出来了,将佛所说的一切经教都贯穿于无余,把我们自己本有的佛性;给我们开发出来了。为我们自己圆满的修行扎一个根、打一个基础,是一切成佛的圆满平等之音,你说这种法妙不妙啊,妙···(大众),啊非常妙。所以说叫妙法。
《妙法莲华经》他指的是什么法?就是这个一乘实相的法,就是这个如来藏,要懂得这种因果了,这个法就非常妙。要不懂这种法的话,这个法相对待的他就不妙、不究竟的他就不妙、不能够了脱生死、不能够了脱烦恼他就不妙。所以说这个《妙法莲华经》大家可以从这些简单的意趣当中去听闻,明了这些就是指这个一乘实相之法,乘他为妙就是不可以思意,莲花就是比喻。你看莲花生于污泥当中而不被污泥所染,就是要求我们在座的各位,今天眼耳鼻舌身意,红尘万丈,但是我们的眼耳鼻舌身意都不要为红尘所转,而是要用我们自心来转变红尘,不要让我们自心为红尘所转,如果说我们为红尘所转,那就会把我们的心也整成红尘了,污染这个世间了,染污烦恼、执着、虚妄分别,对不对,他就会整成这样。但你要用心去转红尘的时候,我看那个方丈室摆了两个净化石,净水器把水净化起来,有了净化石以后那个水永远都是干净的。那么我们能够用心去转红尘的时候,我们自心相当于过滤器、一个转化器,随时随地那些红尘,色声香味触法、通过我们眼耳鼻舌身意、一进入内心都能够转化为菩提,都能够转化成为智慧,这样好不好呀,好···(大众),就要这样修行。所以你持念观世音菩萨名号的时候,观世音菩萨在我们内心本身具足,好好的持念观世音菩萨,持到事一心不乱、理一心不乱的时候,我们这个自心清清净净,了无于尘。自然而然观世音菩萨一样的慈悲心他就显现了,我们自己那些贪嗔痴慢疑的心也就能够对质了。你要念佛也把这个佛念的清清净净,念的一心不乱,自然而然就能够对质那些世间上的虚妄妄想,对不对?对(大众),这就好嘛。我就看大家念佛,他就不学那种规矩,边念佛边看,这个是谁,阿弥陀佛,边念佛边听,耳机响了、手机响了、谁又响、谁在外面又唱山歌了,要是这样念的话,那就是散乱心念。散乱心念他有功用,但是功用不大,学佛必须要一心一意静下心来,不为红尘所然反而去转变红尘,不追随那些世俗而能够化度世俗,这就很好。从这种《法华经》的意趣来说,莲花这种比喻他有深奥的意思。你看莲花往往都有什么?他花和那种结果同时的,其他的那不一定,莲花开了他就能够显现莲子,因果同时。有的时候它开花就能够结果,就说我们修行就能够显现出自己的佛性,把我们自己的功德都能够显现出来。那么开花表示的什么?那些声闻缘觉乘的佛法、菩萨乘的修法、所有念佛的方法,你好好修这个花就能开。包括我们今天念一句佛号,西方极乐世界就一朵相应的莲花开了,那是属于你的。你要念的越来越好;这朵莲花就开的越来越好,到你将来临命终的时候,这朵莲花就来接你往生,你要念的不好的时候,它将来也来接引你,但是念的不好的时候,你往生的境界就不好,是不是我们自己修的啊,还是我们自己修的。而自己修的怎么样,完全是看我们自己这种认知、付出这些来的,是不是。所以说这个莲花的意趣、他的比喻意趣非常深奥。我就不在多讲了,下来之后大家可以去参考参考《妙法莲华经》,读诵一下,看一看相关的解释。
那么我们今天《观世音菩萨普门品》,就是《妙法莲华》经当中的一品,他的第二十五品就是《观世音菩萨普门品》,这《观世音菩萨普门品》讲些什么呢?可以先把这种大意说一下:
无尽意菩萨问佛,有两番问答,第一番问答是观世音菩萨云何叫观世音菩萨,就他的名号是怎么来的,…
《《观世音菩萨普门品》讲记3》全文未完,请进入下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