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我的阅读记录 ▼

《观世音菩萨普门品》讲记3▪P3

  ..续本文上一页就问观世音菩萨的名号。然后佛就回答无尽意菩萨;观世音菩萨为什么叫观世音菩萨,他的名号有那些功德,有那些不可思意,然后就教你持念观世音菩萨。第二番问答:就是教你,无尽意菩萨就问,观世音菩萨有这么样的威德神力,他怎么样去教化众生呢?就把这种教化众生种种方式,就问这种方式。佛就把观世音菩萨怎么样教化众生的方式开显出来。所以说前面就是全解观世音菩萨,观世音菩萨为什么叫观世音菩萨,他有什么功德。他的名号有那些不可思意的地方,我们念观世音菩萨什么作用,这是解释观世音菩萨。后面一番问答就是解释观世音菩萨普门示现,到处去救度众生,随类应现,他就是这样救度众生的,把这种救度众生的方式教给大家。所以我们说大慈大悲、救苦救难、广大灵感,他灵感非常广大,你一求他就有应,至诚恳切他就有相应。怎么才能够达到、而我们怎么要来修学像他这种普门示现。你说一个方面揭示观世音菩萨果地功德,二一个方面以观世音菩萨的功德,来揭示诸佛菩萨果地的一种神通功德。你看看。那些圣贤都是这样,最主要的是把这种方法揭示给我们了以后,我们要借观世音菩萨的名号,要借观世音菩萨的修法,要借观世音菩萨的普门示现,来成就我们的身心世界。要把他和我们联系起来,如果不和我们联系起来,你说学这些经法有什么意义呢?没什么意义,是吧。观世音菩萨名号那么不可思意,那么我们就好好地持念观世音菩萨的名号,以至诚恳切、感应道交、净化自己的身心,转化自己身、口、意三业、贪、嗔、痴、慢、疑这些所有的烦恼。学习观音菩萨这种普门示现,我们也要学在为人处事、待人接物、身体力行、力所能及的尽量的去帮助众生。把这样的功德学好了以后,修行你就知道在身边当中怎么样去帮助人。如果你不喜欢帮助人,只喜欢人家帮助你,好了,这个佛法很不具足。在家庭里面我们随时随地问一下自己,我们贡献了什么?在寺庙里面我们每一个居士、每一师父看看,我们对这个寺庙的建设奉献了什么?对佛法的这种弘扬我们奉献了什么?在单位、在国家、乃至跟你做朋友,到底我们别人是有作用呢?还是只想占便宜?要把这种心转过来,转过来了那就是学佛心态,转不过来那就是众生的心态。始终是自私自利那就是众生的心态,这个众生的心态只有是生死轮回,就只有受苦。转过来了就是菩萨的心态。学习观世音菩萨的慈悲,学习力所能及的去帮助人,随时随地把自己能力发挥出来,把自己的智慧发挥出来,把自己具有的功德都发挥出来。能够利益社会、利益国家、利益人群。这样子我们才能够真正的学佛,才能够真正弘扬佛法,才能够把这个佛法通过我们自己身体力行表现在世间上,才能够教化更多的人。所以说观世音文化,那个慈悲文化怎么学,是摆在我们面前一个很大的问题。我们在座的每一个居士都应该的好好的想一想,所以说今天回去以后,你就和家里面扮演一下观世音菩萨的角色,看看我怎么能够做到千处祈求千处应,力所能及的我们能够做到几处祈求几处应,你就可以了。一点一点的增加、一点一点的培养、一点一点的修学,如果做不到你就好好求观世音菩萨,观世音菩萨我还是像你那样,我多么希望像你那样千处祈求千处应,你加持我让我尽快成就,他也能够帮助你,帮助你成就这种智慧、帮助你成就这种心、帮助你转化这种心态、帮助你净化地进入佛门。这样子我们要成佛,这个《法华经》的一种精髓,就通过学习《观世音菩萨普门品》很快的应用到我们自己生活当中,好不好?好···(大众)掌声···。回去学了以后,明天要交答卷(大众欢喜),明天你们来报告一下心得。然后我们就具体进入《普门品》的学习,一步一步的学习,边学边做、边做边学。这样子他很好,不要光听、听了不做、听了不学、听了不实践、对不对。那是读望天书,跟那些学生一样,让你读了书回去以后功课一甩,书包一甩,玩了。那就不相应,这样学习我们就不太容易成就,我们学了就要有做,在家里、在寺庙里面、在工作里面、在你思想、里面随时随地把这种心态转化过来,我就像观世音菩萨学习,谁来求我;我就很欢喜,不要人家来求你,你就很烦恼。要这种心态转过来,学习佛法就是转心,把那种虚妄分别心转化过来。当你一转化过来以后,我们自己真心开显出来的时候,学佛就成功了,是不是。最初的就是好好学习这种法,把这种佛法学会了以后好好的运用。

  好了,我们下午到4·30还可在继续,这些书大家都拿到没有,还有一本是园英法师的解释,解释的很好,你们可以作为参考,拿回去好好看看,还一本经是我们广德寺印的《观音三经》,第一个就是《普门品》,第二个是《观世音菩萨耳根圆通章》,那么我们已经学过了。还有一种《华严经》里面善财童子,参拜观世音菩萨五十三参,大家学过没有,学了是吧。学了观世音菩萨怎么教善财童子,其实就是怎么教我们,对不对。今天我们学习《观世音菩萨普门品》,其实也就是学习观音菩萨的修行。

  《普门品》是《法华经》当中的一品,在第二十五品当中。在整个《法华经》当中。如果照智者大师的观点讲,他属于是流通分当中。什么叫流通分呢?就是把我们上午、下午讲到的《妙法莲花经》他的一种主要意趣、修行方法,一乘教、一乘理、一乘因、一乘果、这个一乘佛法、这个美妙的佛法、不可思意的法要弘扬到各地。这叫流通。佛法是需要流通的,我们今天拿到这本经书了,你要学习由文字到智慧,由内心智慧到我们自己行为上的智慧,由行为上的智慧来感化众生,这就是一种流通。如果说你不能够从智慧当中升华我们自己身口意三业,不能够从我们自己身口意三去救度众生、感化众生,教化众生。你的佛理就憋在内心里面,仅仅是道理,没有边成功德,没有变成善巧,他就没有流通,你要学了以后就要流通。这个佛法在流通当中,他的作用就能够起到非常美妙的作用。一个方面你把经书拿回去,你不看了就要拿给别人去看,你不要放在书架上,三年、五年不去翻一下他,浪费这些财产了。我们在寺庙里面出钱印这些法本,它还是要花钱的嘛,这些钱从哪里来呢?一个方面是我们寺庙出钱,二一个是我们居士出一些印经功德款,是不是。实际上还是我们自己的血汗钱,那么这些血汗钱印出来了,要尽量的要发挥它的作用,要弘通这些法本。你看了以后接着给别人看,那就很好。你不听的磁带拿给别人听,不看的经书那给别人看。你已经学会的法理表现在生活当中,你已经懂的道理也要把别人教会。包括我们今天的佛教面临的一个问题,什么问题?起眼一看我们在座的大多数都是老年人,年轻居士有多少?很少。这个责任在哪里?这个责任在我们每一人身上。很多居士就来反映,师父啊;我家里面他们阻挡我学佛,我那些儿女阻挡我学佛。我就跟他说;你没有流通佛法嘛,你要把佛法流通了,你的家里面都学懂了,他还阻拦你嘛,就不阻拦你了。众生阻拦你他有道理的,往往就是向你求救。有的居士说;我那个死去多少年的奶奶、爷爷他在给我托梦,他见我了。他见你干啥?就是要求的,我是你的祖先,我死掉了就把我忘掉了吗?你学了佛、你念了佛、修行了、又在做普佛、又在做佛事、又在念佛、你仅仅是为你自己往生吗?不能够嘛,还要回向这些众生,对不对。你不回向给别人,你的祖先也不要忘掉嘛,念佛就要超度这些祖先,所以说他给你托梦他是有道理的。包括我们家里面的人;阻挡我们学佛他也是有道理的。他就说你就知道自己学佛,为什么不教我们呢?那么美妙的佛法就一个享用,就像家里面有好吃的,只有一个人吃,吃独食。那你说家里面的人他满意吗?当然不满意了。所以说不发菩提心的时候,不去教众生、不去救度化众生的时候,人家就会怎么样?就会障碍你。这个障碍他不要是阻碍你,而是要提醒你,还有我哟。所以说在座的各位老居士,我就说;我们今天自己学佛是一回事,学了佛要把这普门精神,利用在家庭、利用在单位上、好好的做人。你要在家里面把一个妈妈的责任、把一个奶奶的责任做好了,家庭里面赞叹你还来不及。一看你为什么转变的这么好呢?都是从学《普门品》当中来的嘛,都是从学佛当中来的嘛。诶,上庙学佛好,上庙学佛你转变的很快,我们也能够着收益,对不对。他只能够赞叹,那里去障碍你呢?天长日久他就跟着你学佛了,这就是流通佛法。所以说要把这些佛法要传到下一代去,要这种使命。像释迦牟尼佛来讲经说法不是一次二次,他是百千万亿次、无量数次。那么我么这些得了法了以后,你就不传法,你说你罪不罪过啊。以前这个禅宗这个寺庙里面传了法以后,如果说你把这个法传不出去,这个方丈你交不出去,不能够传一个得力的接班人,完了,断佛寿命,这个罪过无边。所以你看这个禅林当中,如果说你升了方丈、得了法,你的责任就是主持佛法,传授佛法。到最后你没有传授佛法,没有一个得力的接班人,死掉了,你这一代还不算一代。为啥呢?你没有尽到你的责任,你看看。世间上讲一个传宗接代,佛法当中这个法身慧命你要传下去。大家也要学习诸佛菩萨这种为法忘躯,弘法利生的精神,把佛法弘扬到社会的方方面面,这是我们则无庞大的责任,每一个人都要这样的责任要挑起来,愿不愿意挑起来。愿意(大众)。愿意挑起来,我记得在这个地方讲了三年了,连今天是三年了,是吧。我曾经布置一个任务你们完成没有啊,就是叫你们回去至少能够劝化;多少个行善,多少个人皈依、多少个人啊?布置任务你们都听到没有,我们说至少20个,你完成几个了?今天交作业,完成几个了?哎哟;我一个都没(大众),哈哈。要完成;要有这种弘法的责任。刚才说了;你不能讲经说法,有很多的方式嘛,你教他念阿弥陀佛、教他念观世音菩萨、教他…

《《观世音菩萨普门品》讲记3》全文未完,请进入下页继续阅读…

菩提下 - 非赢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网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