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我的阅读记录 ▼

《入菩萨行论》讲记(四十五)▪P2

  ..续本文上一页以改变;哪怕你业障再大也没有事,通过佛法能立即消除;但是就怕成为佛教油子!

  为什么说佛教快要隐没了呢?因为快到像法时期了。现在就开始有预兆了:无论在汉地,还是在藏地,都开始把道场建得特别大,寺院修得特别壮观,但是道场里没有真正的道,寺院里没有正法,都变成旅游、赚钱的场所了。虽然学佛的人越来越多了,出家穿袈裟的人也越来越多,但是真正能以戒定慧息灭贪嗔痴的人少,没有几个。在相上,法衣、袈裟都很漂亮,很值钱。“我的袈裟比你的袈裟值钱”“我的法衣比你的法衣漂亮”……很多出家人就这样攀比,这样嫉妒。什么叫出家人?什么叫沙门?就是“勤修戒定慧,息灭贪嗔痴。”尽管现在在表面上有很多出家人,但是真正以戒定慧三学息灭贪嗔痴三毒的人却很少。穿上袈裟以后,傲慢心就更重了;成为法师以后,嫉妒心就更强了。真的,我们应该好好反省、反省。自己现在还出家,还在当法师,我的内心也很惭愧,但是没有办法,现在已经这样了,想一下子放下也放不下,一下子都抛弃也不好,无奈啊!真的,很多时候就想:应该好好修一修自己的内心,应该好好降伏自己内心的烦恼,这才是真实的,这才是实实在在的啊。自己真的很惭愧,不是装的。大家应该好好反省,多看看自己的内心。我们自己的内心已经够肮脏、够恶毒的了,却还经常指责别人、说别人!我现在在讲经说法,这个时候显得自己很了不起、很有修行似的,其实不是这个意思。我是在讲经,在说法,讲的就是佛法,讲的就是真理。这是以佛的教言、上师的窍诀讲诸法的实相真理,讲我们的相续、我们的境界,不是在讲我自己,也没有讲某一个人。所以,我们都应该把佛法当镜子照照自己。

  如果大家觉得学佛苦,觉得修行有压力,那就完了,从现在开始,应该改变观点,转变心态。学佛修行是为了解脱成佛,学佛修行的过程应该是快乐的、幸福的,怎么会变成压力和痛苦了呢?如果你觉得学佛痛苦,修行有压力,这绝对是不如法的。佛法是解脱痛苦的,是解除压力的,你内心没有痛苦和压力了,才有修行。因为我们现在修行的境界不够,还没有达到最终成就的地步,所以做不到始终没有压力和痛苦,但是我们在做课、打坐的时候不应该有压力和痛苦啊,否则就完了。

  因地菩萨有出定和入定之分,入定的时候没有烦恼分别,但是出定的时候有分别;成佛的时候,在佛的境界里没有出定和入定的区别,始终都没有烦恼和分别。大家现在虽然还没有成佛,但是也算是因地菩萨吧,因为大家已经发菩提心、修菩萨道了。我们现在还有出定和入定的区别,但是入定的时候、正在修法的时候,不应该有压力和痛苦,不能打妄想,也不能总是分别这、个那个。无论是拜佛,还是做课的时候,我们全是妄念、分别,妄念满天飞,这能行吗?若内心没有专注的话,不叫入定;若没有入定,就没有出定的状态。出定的境界叫后得智慧。通过入定才会有出定的这种状态。如果你根本没有入定的话,就没有出定,也不会有出定的这种状态,这样我们就还是个普通的凡夫,根本没有入门,没有上路。大家要好好反省、反省啊。

   如果你明理了,心里就没有压力,就不会痛苦了。“喔,我受点苦,有一些磨难,这是很值得的。”你这样一想,内心就欢喜了,当下就解脱了。你当下就没有压力和痛苦了,当下就有禅悦和喜乐了,这应该是学佛修行的一个正确的状态。怎么会有压力呢?怎么会一说“要上座了”,还在那里晃晃悠悠、愁眉苦脸;一说“要上课了”,就找成百上千个理由不来?

  故于寒暑风,病缚捶打等,

  不宜太娇弱,若娇反增苦。

  遇到严寒酷暑,狂风大作,重病缠身,遭受束缚,被人殴打等等,你自己心里害怕,内心不坚强,觉得天塌了,地陷了,觉得这是痛苦,是灾难。其实,这个时候不能娇弱,否则,越娇弱,越会增加自己内心的痛苦。

  我们平时遭受一些痛苦或是遇到一些困难的时候,不要把它当事,不要拿这些恐吓自己。我以前讲过,得癌症是不会死人的,人是被吓死的,就是这个意思。这是个例子,但很多事都是这样的,本来不痛苦,是你自己让自己痛苦;本来没有事,是你自己把它变成事了。如果你不把它当事,它就不是事;如果你不认为它是痛苦或是灾难,它就不是痛苦和灾难。

  这都是我们自己的一种执着,也是一种不好的串习。你不把它当事,它就不是事了;你不认为它是痛苦,它就不是痛苦。你遭遇这些所谓的痛苦和灾难时,心态应该稳定下来,内心应该坚强起来,不要把它当事。

  我们应该这样思维:天气热就热呗,我也不是酥油做的,不可能化没有了;冷就冷呗,我也不是萝卜做的,不会坏的。有些人经常说“热了不好”“冷了不好”……全是不好的,你眼里还有好的吗?你嘴里还有好的吗?这种人总是没事找事,说“这样不好”“那样不好”“这样你坏了”“那样你坏了”,这就是乌鸦嘴。我们身边有很多乌鸦嘴,“不能吃凉的,不好!”“不能坐地下,不好!”“不能着凉,不好!”“晚上不能睡得太晚,不好!”……到底有什么不好?以前那些大德高僧、我们喇荣的很多堪布们,晚上基本上不睡觉,身体也没有垮掉,人家都修成金刚不坏身了,都修成虹身成就了。这些人还觉得自己很聪明,还觉得自己很懂科学似的,算了吧。

  所谓的科学也是分别念,也是杂念。虽然科学发达了,但是人内心的分别念也增长了,人的身心越来越不健康了,这也是不可否认的事实。佛说要“依智不依识”,我们作为学佛人,不应该依赖知识,应该依靠智慧。我是依佛的教导,尽量依智慧来讲、来做的,不可能相信你们所谓的科学家,也不可能依赖你们所谓的科学。其实,佛学才是最究竟的科学,佛才是最伟大的科学家。我相信科学,但是我相信究竟的科学、圆满的科学;我相信科学家,但是我相信最伟大的科学家、最高级的科学家。佛学是高级科学,佛陀是最伟大的科学家,现在的科学还达不到佛的境界,现在的科学家不可能有佛的智慧。当然,科学家里也有佛菩萨的化现,这就不说了,但是普通的科学家根本不可能达到佛的境界。即使是爱因斯坦的相对论,若是我们正确去理解的话,他讲的也是空性,但他是通过逻辑而讲的,无法得知他有没有真正达到那种境界。佛讲过,通过逻辑、推理的方式,只能达到相似的境界,不可能达到真实的境界。若是要达到真实的境界,必须要通过修炼。真正达到那种境界的时候,就像哑巴吃糖块一样。言思的范畴叫世俗谛,这是不究竟的;而胜义谛是远离言思的。

  以哑巴吃糖块做比喻,以此来说明真理。当你真正达到胜义谛的境界,证悟诸法实相的时候,思维是思维不了的,通过言语描述是描述不了的。所以,我们传讲佛法也是有三种方式:最究竟的是如来密意传,然后是持明表示传,最差的是补特伽罗耳传。

  “如来”是佛,佛与佛之间是密意传,心心相通,根本不可能用语言,连表示都不要。

  “持明”是开悟者或是快要开悟的人,对他们用手势等表示一下就行了。现在很多人不明白,我们拿铃和杵,包括打手印,这都是有甚深含义的,也是表示,是让你开悟的。

  “补特伽罗”是凡夫的意思,对凡夫就要口耳相传了。这只能是相似的讲,不可能是真正的境界。所以,很多大德高僧是怎样成就的?不是通过言语一句句解释而开悟的。

  既然如此,现在我们这样讲、听,是不是都没有意义了?不是,这是基础,必须先这样做,慢慢让你的相续成熟。相续成熟了,那个时候就是持明表示传,瓜熟蒂落,你突然就会茅塞顿开,自己没有注意到就开悟了。通过持明表示传,也许就一个动作、一句话,或者遇到的某一件事情,你就彻底明白了。

  可见,传讲佛法的方式有很多种。给你讲这个道理,给你看我研究出来的东西,这都是属于世间的,是不究竟的。我们研究佛法的时候,这叫补特伽罗耳传,是最差的,凡夫与凡夫之间只能这样,没有别的办法。而持明表示传和如来密意传,都是超越的。为什么六祖惠能突然听到那么一句,就开悟了?那就是持明表示传。我们都想开悟,就使劲念《金刚经》,念了那么多遍,还是没有开悟。你能开悟吗?若是你相续成熟了,念不念都一样,修不修都一样。修也没有修,没有修也在修。所谓无修无得,无修而修,修而无修,得而不得,不得而得。这些像是闹着玩似的,是在开玩笑吧?不是。诸法的究竟实相就是这样,真理就是这样。如果想不明白,这是你的问题,是我的问题,是我们自己的问题。

  有些人自己想不通的时候,就不接受;自己想不明白的时候,就觉得没有理。靠这样的分别念,你能想通什么啊?你能明白什么啊?你觉得自己很聪明、很有智慧,是吧?算了吧,你所得到的信息都是眼耳鼻舌身这些感官的消息,它们能明白什么?比如说眼识,连墙外这么近的东西都看不到,山后面的东西就更看不到了,若是用纸把眼睛挡住,就什么也看不到,什么也觉察不到了。这样一个肉眼,能看到什么啊?佛一共讲了五种眼——肉眼、天眼、慧眼、法眼、佛眼。你的这个肉眼连天眼都不是,天眼是神通,离这一百里、一千里以外的东西都能看到,而且看得很清楚。但是你想明白诸法的实相真理,你想真正了知真谛,就要靠慧眼、法眼和佛眼,连天眼都不行,更不用说肉眼了。所以,不要依自己的分别心,不要依自己的观点,这都是错误的。为什么说要破除我执、放下自我呢?就是这个意思。你所感知的一切的一切,都是错觉。所以,大家应该依智不依识,我们应该相信法眼、慧眼、佛眼,我们应该相信持明表示传、如来密意传,那才是真正的真谛。很多人不相信佛,就相信世间所说的“这是某位科学家通过多少年的心血研究出来的”“这是某种尖端科技研究出来的”,但这些都是错觉,没…

《《入菩萨行论》讲记(四十五)》全文未完,请进入下页继续阅读…

菩提下 - 非赢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网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