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续本文上一页的看到,是靠谁来护持,就是靠天下的婆婆们,所以星云大师说,不要瞧不起老太婆,老太婆对佛法上面有极大的护持。所以我们要认识到这一点,所以我们对人家要善护,我们这种善法,要不学佛法,我们怎会有这样的善根生起,乃至对人道的珍惜,对人的孝顺,这些善法。人家讲夫妻和合,就是夫妻两个人不学佛,但是他们之间非常和合,都可以升到天堂,我们怎么善于把握这个情,这个情,我告诉你,不是来自恶业,紧紧记住,是来自于善根,是好的东西,非常好的东西,我们要爱惜它,要善用它!只有什么东西,你的分别,你的贪嗔痴,和你的分别心,这个东西叫做恶,情不是恶。是你的分别和你的烦恼,贪嗔痴是恶,恶的东西是你的妄念,我们除去妄念和分别,那是佛的境界,我们也做不到,但是如果你现在还没成佛之前,你就没有分别,那是不可能的,我现在讲法,你都没有分别了,你不是听不懂了,不可能没有分别。那么没有烦恼你不会到寺庙里来,我们要感谢它们,我要感谢烦恼我的人,如果我们在世间没有烦恼,你看天人福大难修道,天上的人福报太大了修道就难了。贫穷人难以布施,富人难以修道,为什么这样说呢,因为太富的人,他这个福报太大了,对道上来讲的话,不感兴趣,他保护自己的心非常强,他认为自己现前已经很快乐了。贫穷的人布施很困难,自己都饥饿他怎么肯布施呢,非常懒。
大家知道这个善男子善女人,是指根上的善,根本上的善,不是我的善,不是人天的善,我们在持五戒,做善事,这个善只能升到天上去,但是这个善从哪里来呢,我们这个相上的善是来自于根,如果没有这个根就没有相上的善,因为执着于五戒,执着于孝敬父母,尊重师长,依这种善法而不愿意学佛,你最多到天道。还一种善呢,不但你能做人天之善,并且还追求智慧,像阿罗汉,读般若心经,了解无常,无我,诸法实相而求解脱,这叫善根。这种善,自我解脱的善,想脱离六道生死,脱离人道,脱离六道,想脱离生死,求解脱故,有解脱之善,这种解脱相当于阿罗汉。还有一种善,就是说,不但自己想求解脱,还希望你周围所有的众生都能够求解脱,就是自利利他,叫菩萨善,菩萨也是一种善法,那这一切善,不足为奇,为什么呢,因为都从善根里出来,知道吗,就是说,上至行菩萨道求解脱,下至于六道轮回里面人道天道,这一切善法,九界善法,自利利他及人天善法,而这种善法从哪里来呢,都是有善根而出,都从佛性里出来。所以我们用心思维一下,那既然所有的善法都在善根里面,那么想一想,诸佛,菩萨,所有众生的善,九界之善,都在我这个根本上面,所以一切众生,就是佛陀成佛的时候说的:“善哉善哉,大地一切众生皆有如来智慧德相,因为执着不能证得。”就是这个东西,知道吗,大家悟到这个就悟到一切,此善根能显十界,十法界唯此善根,善根是一,十法界是十,那么这十种法界都在这一个善根上面,而获此善根,即获十法界,我要获得了,了解了这个善根,那我就获得了十法界。在八十八佛里讲啊,“唯一最上乘,发菩提心”,就是要成佛,成佛是佛陀出世的根本,也是出世的因缘,佛陀为什么出世,为了众生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就是成佛,所以呢,我们要成佛,必须要获得善根,而善根,一切众生具足了,是故善男子,善女人。善男子,子为根本,人是为别法,女人为相,男人为体,子是根本的意思,人,撇捺是对立,是分别相,为什么讲女人呢,女人不讲女子呢,女人分别心比较强,对立心比较强,代表着对立的人见,就是说我相人相,那个人相里面,子是代表根本,善男子的子是代表着佛性,善女人是代表一切法。也可以讲,子者为智,人者为悲,悲是法界的意思,人是融在生活之中,叫女。所以女人为什么要嫁人呢,嫁男从男,嫁鸡从鸡,嫁狗从狗,为什么呢,嫁人,出嫁,我们出家为男,出嫁为女,为什么要出嫁呢,因为嫁鸡随鸡,嫁狗随狗,你生的孩子也是丈夫的,你住的房子也是丈夫的,连你自己也是你丈夫的,为什么呢,因为你出嫁了,出嫁了以后就没有我了,女人要学会,你要出嫁,出嫁了以后这个世界就没有你了,你自己也是丈夫的,你孩子也是丈夫的,你房子也是丈夫的,你的一切一切都是你的丈夫的,你呢,没有了,你也出嫁了。所以你要真正的出嫁了,知道吧,这叫出嫁了,所以女人出嫁,男人出家。男人出家为子,出家就是没有我,如果你真正的把自己嫁出去了,你不就没有我了吗。要学会出嫁,是不是,出嫁了以后,你们家里什么都是丈夫的,我什么都没有,那就对了,我们要学会随缘,所以在家里做女人的人,要学会与名相符,你既然出嫁了,你自己都是你男人的,我已经没有了,你穷我就穷,你富我就富,你要饭我跟着你要饭,你做皇帝我就跟着你做皇后,你要学会就跟着他就可以了,你呢什么都不是,什么都没有,你就好好的信佛念佛,在这个此世界,在家里做丈夫的助手,要学会做一个真正的出嫁人,但现在不是了,现在调过来了,出了嫁以后,丈夫是我的,儿子也是我的,家是我的,不是我的,婆婆赶走,这个婆婆是多余的,你既然出嫁了,你就是他家的人,要学会顺承,从夫从德,你已经顺从于夫,顺从于德,你就这样的,就对了,所以女人善于“悲”,男人善于“智”,所以善男子善于智,善女人善于悲,她对立心比较强,善男子,善女人,里面既然没有分别又有分别,为什么呢,善男子善女人,一个讲悲一个讲智,善男子善女人,它又不离开善,都有佛性,我们是一样的,只是一个在悲,一个在智。那么不管是善男子善女人闻说阿弥陀佛,闻到阿弥陀佛,所谓“闻”,而不是“听”,紧紧记住,“闻”是心闻,“听”是耳听,耳听为尘,心闻为智。就是说,耳听是什么呢,是意识的识,耳朵听的是识。心呢,闻为智,心闻为智。就是说用识听,一定是有问题的,用心闻才叫智慧,我们这几天讲法,不知道大家用心了没有。你吃饭穿衣睡觉,要用心,你要用心,你觉得很净,要用耳识就会吵,有人会烦恼,为什么,因为用耳用眼,要如果你用心,你就很清静,有人在这里念佛,晚上回家,是不是在庙里很用心,回家就不用心了呢,错也,你要把这个法听进去以后,回家对待丈夫,对待儿子,昨天有个居士说种种烦恼,那是因为没有用心,你要真正用心,那你感觉到他骂人的时候很可爱的,你觉得他很可爱,就对了,知道吧。我看我的徒弟不听话,我用心,咦,我觉得他骂人都可爱,我有时候,本来用眼睛看是很烦恼的人,咦,我用一下心,完全就改变了,所以我们要用心。用心你愿意付出,你再调皮,你再烦恼,你手破了,我还来给你包扎,你烦恼的时候,你什么地方痛啊,人家骂你的时候,轻轻的问他,你为什么烦恼啊,孩子哭啊,你就不会烦恼,你会轻轻的问他。如果你丈夫骂你,你就不高兴了。孩子不高兴了,你会轻轻的问哪个地方痛啊,或者和你没有关系的人在烦恼的时候你就不会这样问了,我们要用心,轻轻的问一下,你在发脾气,是不是心理不舒服啊,什么地方不舒服啊,什么地方烦恼啊,你问一下。
昨天有一个居士过来,他有烦恼,我就问他,你要工作,要上班,要面对大众,你愿意投进去,你不是出家人,你也不到深山老林里去修行,那我问你,你要投入到社会,社会上的人是什么人,是贪嗔痴烦恼的人,你是一个学佛者,你要投入到一个贪嗔痴烦恼的地方去,你要提前知道,社会是有贪嗔痴烦恼的,既然你愿意到里面去,你就得同时接受贪嗔痴的烦恼。那么说,一个贪嗔痴烦恼的人,贪心重的人他会偷你的东西,嗔心的人他会打你,痴心重的人,他会执着你,轻慢的人,他会瞧不起你,怀疑的人他对你是堤防的,这就是贪嗔痴烦恼,既然你准备到里面去,你就准备接受现实,因为这个世界就是贪嗔痴烦恼。所以呢,你只要到生活中去,你就必须要接受这种现实,不然的话,那你就出家,因为现实是残酷的,你要到里面去就得接受,那么说,他贪我不贪,他嗔我不嗔,他烦恼我不烦恼,我还问一问你为什么烦恼,你要问一问,就说你是菩萨,你应该照顾他,你烦恼了,你骂我没有关系,你什么地方痛,因为我是菩萨,我来照顾你,你就是这样对待人生,在这个世界上你用这种心来照顾人,没有事情不能解决。后来那个居士很开心,不怕了,为什么呢,外面人都有贪嗔痴烦恼,就准备你要付出,他说他准备付出的,把工作做好,既然你舍得付出,为什么不舍心呢,既然外面有贪嗔痴烦恼,你就准备别人害你,没有关系的,他有他的烦恼,你就投进去帮助他好了,你满足他愿望好了,所以这个居士很开心的回去,得到了极大的安心,非常欢喜的回去了,而不是担心有什么灾难啊,这些都是你心中的东西,所以他现在很开心的回去了,做事业去了。所以我们也应该知道,你学佛了以后,你面对的大众一定是贪嗔痴烦恼,因为他们是凡夫,他们在地狱饿鬼畜生道住了很久的人,他们有烦恼,你天天要面对他们,所以你人生中只有两个选择,要不出家,要不在家,在家就接受它,出家就远离它,就这种道理。过去一个法师讲,“随因果而受,随因缘而行,随名号而得佛,随念佛而成佛”。就是说,这个世界,随因果而来受它,敢于受。随因缘而行,这世界都是因缘,好的坏的,是非善恶,骂你、说你、讲你、委屈你、怎么样你,都是因缘。随名号而得佛,因为你已经闻到阿弥陀佛了,你已经得到佛了,在这个世界,你走到哪个地方,阿弥陀佛永远不会离开你了,你想一想,我到印度去,带什么回来了,没带什么,还是名号,我念佛出去,回来念佛回来,印度,我不可能天天想它,只是打个妄想,在人生中,到任何地方,就是打一个妄想,那么名号,它永远跟着我,所以随名号而得佛,有了这个佛号就可以了,因念佛而成佛,发菩提心…
《《佛说阿弥陀经》开示六》全文未完,请进入下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