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续本文上一页,甘露藏》中说:
「乃至未离恶业障,无量诸佛虽亲临,
除此现在所见相,无缘得见相好身。」
即便佛陀在世时,那些外道徒众也见不到佛陀的妙相等,只见到一大堆过失;提婆达多将佛陀的一切事业都看成是虚假骗人的。虽然我们只能根据自己的程度来看上师,但总的来说,这些还算不坏。果洛阿里上部有个土匪,有一次他去拉萨朝觉窝像28,却连像前的供灯也没有见到。温‧嘉赛仁波切的上一世告诉他必 须清净业障,所以他作了「万供」29,顶礼和绕佛,后来他能见到供灯,但还是不能见到「觉窝」像。果芒甘珠尔喇嘛‧洛桑顿丹仁波切(善慧有义)传《甘珠 尔》30时,求法者中有一个僧人,既听不到念经的声音也看不到经书,他只看到上师面前放着一盘肉,上师不是在念经而是在吃肉!每天晚上散会时,他见上师将肉收起来走了。像这样的业感景象千奇百怪,所以说,我们见物的层次取决于我们业障清净的程度。
我们对现象不可相信,除上师之外,坐在身边的人、朋友、亲戚,就连门口的狗,我们也无法断定他们究竟是什么,他们也许是天神,也可能是魔等。唯一可以确定的是我们自己。所以,离我们一步之遥的东西都是可以怀疑的。
嘉瓦,温萨巴在即将获得双运位的时候,仍有人给他起绰号,称他为「温萨疯子」。「具誓法王」31曾扮作宗喀巴大师的弟子,有一次,当宗喀巴大师准备给一些非器之人传授极为秘密的密法深要时,法王出面制止。坚赞桑波(幢贤)对此心感失望,克珠杰却说不必过分着急。
薄伽梵本人也曾说过:「我与似我者,方能判定补特伽罗的程度。」印度有个沙弥,他听说瓦支格惹岛上的所有男人和女人都是密宗的「勇士」和「勇女」,为 此他特地来到该岛探访。当他亲眼见到那些人时,却未能发现他们有什么特别的功德,反而对一个骗子产生了信任!那若苯穹32也将至尊密勒日巴视为凡夫、口出谤言:「人称密勒日巴者,未见之前名声大,说如印度大成就,待我近前作观察,却走裸卧一老汉!」
由于我们对那些与我们同吃、同作的亲戚朋友都不明底细,所以不管他们是谁,我们都应生起「净相」,这是利益大而害处小的。我们不能单凭现象来判断某人,以寂天大菩萨为例,当时的许多学者部认为他是〔三想者〕(只关心三件事)33,发现不了他有任何功德。
见某人有过失并不说明某人就一定有过失,我们看事物的方式往往受角度及成见的影响。善星比丘将佛如实见到后开示的那些业果道理,视为佛足为了有利而作的欺骗,他也不相信佛能断尽一切过失。像他那样的三藏法师都会被不正确的想法和成见所迷惑,我们自然就不必说了。又如,喜欢睡觉的弟于,往往会不满诵经到深夜的老师;而那些喜欢喝酒的学生,却对贪杯的老师心生欢喜,认为有功德。所以,我们怎能肯定所见到的上师过失就一定不是上师的功德呢?再者,上师的那些过失难保不是为了利益我们的缘故,有意装出来的。如果利生需要,如来可以示现心怀瞋恚或悭吝,以及瞎子、疯子、犯戒等各种相。(帕绷喀大师随后讲了《父子相见经》和《大涅槃经》等经典中如何广说的情况。)总而言之,显密教典中虽有了不了义以及是否可如言取义等各种说法,但胜者金刚持自己将来当现上师相而来的说法,既是了义的,也是可以如言取义的。除上师之外,无人能为我们开示解脱和—切智道,这一事实便可说明这一点。
金刚持认可是佛的上师,我们却认为不是,而执意去盯着上师这样那样的过失,由于「此因不定」和「成为相违」的关系,我们您该运用上面所说的那些能立因,以「绕边绕山」的方式来修,从而认识到上师本来就是佛。
像这样以数理来成立,从而获得上师即佛的定解,换句话说,则能生起上师与—切佛似乎是合在一起的体验时,便是巳生起如理依止善知识的证德。
我们的究竟目标是将自心与师意合而为一,也就是在成正等觉时,自心与师意大乐法身二者合而为一。那时,我们便在上师体性中成佛、获上师位,上师的身、语、意与自己三门和合无别。而实现这—目的的缘起关要,便是我们从现在起就应亲近和随顺师意34。
己二、念恩生敬
按照格乌仓父子的口授,分以下四种来修;(庚一)、师恩胜佛;(庚二)说法恩;(庚三)加持心相续恩;(庚四)以财物摄受为眷属恩。第一 「师恩胜佛」中又分二部分:(二)师恩总胜—切佛:(二)师恩别胜释迦牟尼佛。
庚一、师恩胜佛
(一)师恩总胜一切佛加上所说,从功德这方面来讲,上师与佛是相等的;从恩德这方面来讲,总而言之,师恩要比一切佛的恩德还要来得大些。
在过去无量劫中,虽有无数的佛在引导众生,但我们却不是他们教化的对象。正如所谓:「无量诸佛未调伏」35等,单作为大师释迦牟尼积资对象的佛, 就有四万五千、七万六千或七万七千之众。不仅如此,即便在本劫中,也有「拘楼孙」(坏轮回)、「拘那含牟尼」(金仙)、「迦叶」(饮光)等佛出世,引导无 边所教化者,然而他们却不能调伏我们。我们现在的上师,能为我们开示圆满无误之道,纵佛亲临,他们的所为也无过于此。所以,上师在功德这方面虽然与诸佛相 等,但在恩德这方面却较一切佛为大。
格西博朵瓦说,上师好比是施食于饥饿濒死者的人:诸佛则如向生活本已奢华者再给予一份肉那样的人。诸佛只有在我们抵达较高修道层次时,才会对我们现身和安慰我们,而在我们现在弱小无力时却爱莫能助;就像行人在我们脱贫致富时才布施食物、钱财给我们那样;而上师却能在我们快堕入恶趣深渊的时候,现身引导我们;如同某人在我们贫穷时施食于我们一样。所以,我们现在能生起想获得佛位的愿望,乃是上师的恩德所致。克珠杰也说:
「大悲胜过一切佛,无等大师前启请。」36
在我们遇下列其它任何佛菩萨的时候,值此匮乏正法之际,只有上师能为我们宣说正法,所以说上师的悲心极大。
(二)师恩别胜释迦牟尼佛
很久以前,有位转轮王名叫「辐辋」,他有一千个儿子37。当他们发菩萨心并各选一个世界作为未来教化之处时,他们发现在斗诤劫中人寿百岁时候的众生很难调伏,于是纷纷舍弃不选,只有大师释迦牟尼的前生—婆罗门「海尘」,发心调伏那些斗诤劫中的有情。所以,对人寿百岁时的所教化者而言,大师释迦牟尼要比其它佛的恩德大,但是对我们这些人连大师佛陀也无法调伏,只能仰赖上师来调伏,所以师恩尤重。
在大师佛陀之后,印度出现过许多班智达和成就者,如七代付法师38、八十大成就者、六庄严二殊胜39等。藏地圣教前宏期中,出有「堪洛却松」40、主仆二十五人41等;后宏期中出有萨迦五祖42、玛尔巴和密勒日巴等、阿底峡尊者父子及宗喀巴父子等智者成就师,但他们都无法为我们直接开示脱离广大苦海的最佳方法—正法甘露。
简言之,由于我们过去受生的地点、时间不对,所以那些先德谁都不能引导我们,而将我们弃置了,我们只得留在浊世中最糟糕的时代,正如《入行论》中所说:「饶益众有情,无数佛已逝,然我因自过,未得彼教养。」
因此,我们应当想:「现在这位上师能对我作这样的引导方便,上师的悲心真大啊!」
庚二、说法恩
上师的恩德远不止上述的那些,以前,当释迦牟尼还是菩萨时,他曾为了—个偈为乞林嘎哩达王时,为了听法,他的身体被钉上一千枚铁钉:当他受生为嘎那夏瓦王时,为了听法,他的身上竖有一千支灯烛;他也曾为法而跳入火坑:当他受生为妙色工时,为了听法,他剥皮为纸、析骨为笔43。阿底峡尊者也一样,他为了听此「道次第」,不顾风暴、摩羯鱼等的危险,在大海中漂浮十二个月,忍受众苦。玛尔巴、密勒日巴等祖师也是为了求法的缘故,历经艰辛。以前去印度的道路不像现在,十分难走,但是那些译师仍拚舍生命前往求法。他们全都以金曼荼罗供养亡师,作为传法的报酬,当他们事后回忆起路途的艰辛时,往往颤栗不已。我们现在求法不需要受一点苦,上师便为我们开示全圆道之法,纵佛亲临也无过于此。由于可见,上师之恩真是昊天罔极!阿底峡尊者曾说:「你们现在不需要受苦,就能听到这样的深法,福报很大,所以你们应该认真地听法!」
又如某人因服用药、食、毒三者而濒临死亡时,如果有位医师能使他将所服的毒吐出、将所进的食物转变为药、将所吃的药转变为无死甘露,这样的话,这位医师的恩德是极大的;同样的,我们像吸毒一样造有许多堕恶趣的个善业,对于这些恶业,上师命我们忏除。对于那些为了现世长寿、无病、利敬、声望的目的而造的善业,上师命我们生起善妙动机和作清净回向发愿来加以改变,使之成为能利益我们后世的正法。对于那些为了获得后世增上生和解脱之故所造的善业,上师命我们将之转变为妩上圆满正觉之因。所以,还有谁的恩德比上师更大呢?《甘露藏》中说:
「等同一偈字数劫,供养亦难报师恩;
遑论开示全圆道,如定恩德谁能量?」
又如:
「如人羁狱受大苦,某人出资赎出狱,
今住受用圆满处,当称彼为大恩人。
是故诸师于我等,开示解脱恶趣法,
暂今随欲而受用,人天富乐拖大恩。
次善开示无上法,能灭轮回诸衰损,
导往三身妙果位,此等恩德胡不大?」
庚三、加持心相续恩
我们心中所生的一切证德,是通过祈祷上师等加持我们心相续后所产生的结果,如果我们…
《掌中解脱 第八天 意乐依止法》全文未完,请进入下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