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我的阅读记录 ▼

掌中解脱 第七天 依止善知识---道之根本▪P2

  ..续本文上一页察后说道:「只有你为上师赛尊17所作的那些服侍,才算入道。」

  

  你们中的一些人或许认为,以上所说只适用于坐在法座上说法的上师,例如授比丘戒的亲教师或授灌顶的金刚阿阇黎等。其实不然,对于在自己寮房中,与自己同吃、同作、同坐的教书老师,我们也应如理依止。

  

  有一次,当阿底峡尊者生病而大便失禁时,仲敦巴不顾污秽、亲自用手舀取捧出室外。依此之力,他突然生起他心通,能知道大鹏鸟飞十八天所经地区中,包括蚂蚁在内一切有情的细微心理变化,而且现在名扬十方,被称为〔噶当教法的大祖师〕。阿底峡尊者在印、藏二地的事业广如虚空,也是完全得力于如理依止上师。所以当知,大德事业的广大与否,也取决于此。

  

  洽域瓦迅努沃(童光)依止京俄瓦十分如法,依教奉行。所以,当他有一天外出倾倒垃圾,返回登上第三级楼梯时,突然生起了〔法流三摩地〕。萨迦班智达最初向杰尊札巴坚赞(名称幢)18请者著述《上师瑜伽》修法时,札巴坚赞拒绝了,他说:「你只对我作叔父想而不作上师想。」后来札巴坚赞生病时,由于萨班认真地作了护理工作,札巴坚赞才将《上师瑜伽》赐给他。从那以后,萨班不再单纯地视他为叔父,而生起了真佛想,结果成为精通五明的班智达。赤钦丹巴饶杰也是如此,当他经师患疾时,赤钦悲痛欲绝,由于他妥善地作了护理工作,因而通达中观正见。普觉昂旺强巴有一天费了很大周折,才将一包很重的干牛粪送到杰珠康巴的住处,珠康巴赐给他一颅杯作过加持的陈年〔内供〕19,昂旺强巴饮用后心相续受到了加持,从那之后,他时常生起不可抑制的厌离心。因此当知,地道证悟将依赖于此而得到极大的增长。《道次第甘露藏》中说:

  

  「地道证德即生长。」

  

  巳六、一切生中不缺离善知识

  

  博朵瓦在《蓝色小册》中说:

  

  「故当多方观法缘,观后依止应敬师,

  后不缺师为法性,诸业功不浪施故。」

  

  我们若能如理依止善知识,此〔造作等流果〕将保证我们在今后一切生中不缺善知识。我们现在如能对某位普通凡夫善知识生起真佛想而如理依止的话,以后当能值遇像弥勒、文殊那样的上师,并从之听法。《甘露藏》中说:

  

  「今生如理取悦师,其等流果于诸生,

  值遇殊胜善知识,得闻圆满无误法。」

  

  巳七、不堕恶趣

  

  如果我们能如理依止善知识的话,上师对我们的申斥等能消除我们的恶趣能引业、从而不堕恶趣。过去,每当格西堆陇巴见到格西拉索瓦时,总是对他一味地呵斥。拉索瓦的弟子娘摩瓦对此心怀不满,口出谤言。拉索瓦却说:「不要这样讲!上师像这样对我每作一次呵斥,不啻如嘿汝嘎亲作加持一次!」卓贡.藏巴嘉惹 20说:

  

  「捶打是灌顶,由此得加持,

  责骂即猛咒,能除诸中断。」

  

  说明上师的打骂能消除我们的恶趣业,《地藏经》中说:

  

  「为彼摄受者,应经无量俱胝劫中流转恶趣所有诸业,然于现世因病疫等,或饥馑等损恼身心而得清净,下至呵责或唯梦中亦能清净,虽于无量俱胝佛所种诸善根,谓行布施或护学处所生者,然彼以一上午即能映蔽。」

  

  巳八、无难成办现前与究竟一切利益

  

  此节如同依师利益的总结,简言之,如理依止上师是世间、出世间一切功德的根本。从最下不堕恶趣乃至最上成佛之间的一切幸福快乐,依靠上师都能不费力地获得。宗喀巴大师说:

  

  「一切功德之基具恩主,如理依止乃是道根本。」21

  

  《甘露藏》中说:

  

  「总之依师于现前,离无暇得天人身,

  究竟尽诸轮回苦,能获决定善妙位。」

  

  阿底峡尊者说:「我依止的上师虽然多达一百五十二位,但没有一位不放在心上的。」由于尊者的依师法十分出色,所以他在印、藏二地的事业才会量等虚空,获得如此这般的成就。

  

  戊二、不依止与不如法依止之过患

  

  不依止的过患,正好与上述八种依止利益相反,也就是〔不能趋近佛位〕等等。

  

  不如法依止的过患也有八种。如果我们在决定依止以后,又不如法依止的话,过失将极为严重。所以,我们应该先认真地观察能不能依止某位上师,然后再决定是否要向其求法。

  

  己一、若轻毁上师即轻毁诸佛上师代表一切佛的总体前来度我,如果轻视毁谤上师,就是轻视毁谤一切佛。对一位佛尚需视为非同小可的对象,更何况是一切佛呢!

  

  如果说法者有说法之心,听者有听法之心而从说法者处听受一句以上的佛法,这位说法者就是此处所说的〔上师〕。

  

  我们通常会十分小心地依止某位名气较大的上师,而怠慢其它像教字母的启蒙老师等,这样作是不对的。例如,杰.珠康巴在对他的启蒙老师还俗一事未生净相22之前,不能生起任何证德。《甘露藏》中也说:

  

  「诸善知识如是说:诸佛事业现为师,

  不敬师即轻诸佛,有何异熟重于此!」

  

  《黑仇降阎摩续释难》23中引经说:

  

  「设唯闻一颂,若不奉为师,

  百世生犬中,后生贱族姓。」

  

  又如《事师五十颂》中说:

  

  「于彼思为怙主已,既为弟子若轻毁,

  即名轻毁一切佛,是故恒常当得苦。」

  

  己二、若于上师生瞋,即坏与彼剎那数相等劫之善根,并经等量劫生于地狱

  

  如是我们对上师发怒的话,经历的时间有多少剎那(最短的时间单位),我们亦将破坏与此剎那数相等劫中所积的善根,并将留在无间地狱中经历同样数量的劫数。《时轮续》中说:

  

  「瞋师一剎那,即坏一劫善,

  等量劫中受,地狱等大苦。」

  

  例如:若对上师发怒有〔一弹指顷〕24,将破坏六十五大劫中所积的善根,并将住在无间地狱中达六十五大劫。因此,假如我们对上师犯有不敬、轻毁、瞋恚等过失,或是令上师感到不悦的话,如果上师尚在世,我们便应在上师跟前忏悔;如果上师已去世,则应在上师穿过的衣服等前面忏悔。

  

  己三、虽依咒乘亦不得殊胜成就

  

  《集密根本续》中说:

  

  「造作无间等,大罪之有情,

  金刚乘大海,大乘中成就,

  恶意谤上师,虽修不成就。」

  

  意思是说,即便像造有无间等主样重大的罪恶的人,如果依靠修习像〔密集〕道这类的密法,他也能迅速得到殊胜成就;反之,如果恶意诋毁阿阇黎的话,此人就是再怎么修高深的密法,也绝不会得到殊胜成就。

  

  己四、虽勤修续义亦与修地狱相似

  

  如果密宗行人对上师违犯三昧耶的话,此人再怎么努力修习密法,也与修地狱无异。《金刚心庄严续》中说:

  

  「舍睡眠渲染,千劫善修习,

  诸续最胜法,若谤阿阇黎,

  即修地狱等。」

  

  己五、功德未生不生、已生退失

  

  如果我们轻视毁谤上师的话,将对我们在今生中生起新的证悟形成障碍,以前生起的那些证悟也将退失。例如,黑行阿阇黎因为对上师杂籣达惹的命令稍有违背,致使他在该生中得不到殊胜成就。热穹巴25因为三次违背密勒日巴的命令而未获得殊胜成就,据说他要再受生三次才能获得成就。

  

  以前,有一位下等种姓的阿阇黎,他有一个上等种姓的弟子,那个弟子具有在空中飞行的能力。一天,当他飞临其师上空,心中想到上师没有这项能力时,便立即坠落地面。

  

  班钦那若巴因为忘记师命去和外道辩论,而不能即生获得殊胜成就,只能在中有位成佛。

  

  过去里域地区26有两位沙弥,文殊本来授记说他们将即生获得殊胜成就,但他们却因为对法王松赞干布生起邪见、心怀疑虑,而未能成就殊胜悉地;取而代之的,是获得了带一袋金子回家的成就27。所以,如果我们对上师起邪见的话,生起证悟的时间将延迟,本来能得的大悉地也将变小。

  

  此外,我们应当避免与恶友为伍,因为他们能使我们的证德衰退。如今大多数人都一味地贪着现世,所议论的全是现世的事。我们自己也似乎把这些人看作是亲人和朋友,然而他们实际上是恶友。所谓〔恶友〕,并不一定是披毛长角的的鬼怪,而是那些表面上貌似亲密,实际上却使你造不善业及退失善业者。我们绝不能听从那些人,应将他们视为像疯象、虎豹那样可怕的对象,避免与之交往。

  

  现在常有人对少欲、知足的修行者,说这样一些貌似中听的话:「不要放弃现在的享受,对自己太苛刻不会给你带来什么好的结果。」当知这种人就是恶友!对此我们虽不必严词反击,但在行动上却不可受他影响。

  

  己六、此生中为病等不如意事缠绕

  

  《事师五十颂》中说:

  

  「若有轻毁轨范师,便由疫气、伤害病,

  鬼魅、炽燃或诸毒,增上愚痴而命终。

  王法、火难或毒蛇,水或空行或盗贼。

  鬼魅、邪引所杀害,从此堕入有情狱。

  故于一切轨范师,何时不应恼乱心,

  诸凡所说无间等,极可怖畏众地狱,

  一切轻毁轨范者,佛说当住于彼处。」

  

  如果我们轻视毁谤阿阇黎的话,就是在今生中,也会发生种种不如意的事。(接着帕绷喀大师举了一些实例。比如:过去在印度,当阿阇黎佛智28有一次说法时,正值其师大成就者帕仓巴29来到该地,佛智装作没有看见,后来又对上师妄语说是未见,结果导致眼珠空出坠地。达波绛贝伦珠仁波切有一个侍者,名叫楚臣(戒),他对仁波切缺乏信心和恭敬,后来在果嗄岭被强盗用巨石砸破脑袋致死。内邬素巴的一个弟子由于破坏三昧耶,所以在临终时出现恐怖景象等等。)

  

  己七、后世漂流于无边恶趣

  …

《掌中解脱 第七天 依止善知识---道之根本》全文未完,请进入下页继续阅读…

菩提下 - 非赢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网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