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我的阅读记录 ▼

掌中解脱 第四天 加行法之一(第一、二、三加行)▪P3

  ..续本文上一页三宝的供养陈设得好好的,当他坐下来检查自己的动机时,发现自己这样做只是为了施主的情面,和讲排场而已,于是站起来,在供品上撒上一把灰,说:「比丘不应该作假啊!」又将灰整齐地堆成一堆。帕当巴桑结16在定日上部的绕佛道上听说此事后极为高兴的说:「藏地所有的供养中,奔贡嘉的供养是最好的,为什么呢?因为他能在世间八法的脸上撒上一把灰!」这一赞叹不是为奔贡嘉所作的供养,而是为他撒的灰。所以我们供养的动机,别说不可为世间八法,即使是为了独自获得增上生17和决定善18也是不可以的,应该尽力以菩提心来摄持,这很重要。

  

  至于「端严陈设」,有些人似乎以为不必如此讲究,对供品的形状和排列十分随便,这样的态度是错误的。供品的形状和排列应尽可能地美观,因为端严陈设供品是自己将来成佛时所具相好的因。

  

  献供时,我们应亲手奉献,如果让弟子和仆人等代作的话,自己不能得亲手献供之福。阿底峡尊者年届耄耋之时,不顾双腿打颤,坚持自己供水。别人说:「尊者啊!您累了,我们来帮您供吧!」尊者回答说:「那么在我吃饭的时候,你们是否会说:尊者啊!您累了,我们来帮您吃吧,而把我应得的食物吃掉呢?」以前,印度那些大法王在作大布施时,并不是让大臣等去作,而是建造一座「布施房」以堆放所施的财物,国王坐在里面亲手布施。因此,修习布施的一个重要关键,就是要亲手奉献。

  

  关于供品,如果自己饮食十分充足的话,食物的「荐新」应该选择最好的来供,而不是选那些腐烂的酥糕和枯黄的菜叶。我们大多将好的酥油和糌粑留给自己享用,而将不好的部分指定为「供面」和「供油」;这样作不等于把自己的福德全都扫光了吗?(帕绷喀大师同时指出:因为酥油灯供的是光明而不是酥油,所以在这种情况下,酥油略有变质是可以用的。)

  

  那些离事专修,资财匮乏的人,也不必因为自己没钱供养而感到沮丧。如果有足够的信心,供品随处可得。阿底峡尊者曾说:「藏地所有的水都具足八支 19,因此,在藏地单供净水即可。」又说:「如果印度有这种报春花的话,我会用黄金去买来供养。」

  

  如果我们得不到别的供品,单供净水也能积集很大的福德,八支的每一支都能产生一种功德。按照我大宝上师的说法,如钦‧绛贝央(妙音)20的《俱舍论释》中所说:

  

  「清凉甘美轻、柔纯无臭味,

  饮不伤喉胃,具足八支水。」

  

  供「清凉」水有戒律清净的功德;供「甘美」水有获得胜味21的功德;供「轻」水有身心堪能22的功德;供「柔」水有心相续调柔的功德;供「纯」水有神智清明的功德;供「无臭味」水有净障的功德;供「下伤胃」水有身下生疾的功德;供「不伤喉」水有语音和雅的功德。

  

  杰珠康巴‧格勒嘉措起初住在色拉孜茅篷的时候,没有家俱和日常用品,一贫如洗,就连供水的碗都没有。当他需要供水时,就将自己的饭碗好好地用水洗干净,然后用它来供水;当需要用它来吃饭时,他便向三宝「借回」,饭后又将之洗净再供净水。

  

  其它可以供养的东西,如夏季时盛开的鲜花,上等的树木、水果,澄净清凉之水等等,均可用心观想取来而作奉献。我的大宝上师说:我们也可仿效赤‧达波彩沛(增寿)的行持,供养前先诵《供养云陀罗尼》加持,供养之后作回向善根等。因此我们手里没有供品没有关系,重要的是要有信心。

  

  在另一方面,也有人认为单单奉献一些水、花等意想的供晶就可以了,而将实际的财物设法地积存起来。这种思想将会使他投生在饿鬼等恶趣中!所以,当我们有实物时,应该选择最好的来供。舍事专修的出家人等也许会想:「我没有财物供养也无妨,有道是:出家人当以修行供养为主,所以我只作修行供养就可以了。」从而一点也下作财物的供养,这种想法会使他今后每一生中都无东西可供。

  

  当我们仅有指头大小的食物和半枝供香时,却仍能以虔诚的心将它们用于供养的话,那么我们的福德就会渐渐地增长,最终能奉献极大的供养,就像格西朴穹瓦一样。格西朴穹瓦曾亲口说:「我最初供的是甘松,气味辛辣;后来有四合长香可供,气味甘美;现在供的是沉水香和乳香等,气味香馥。」据说此师每配一次香供养,需花费二十二两黄金。

  

  引佛的三十二相之一。《现观庄严论》中说:「非胜现胜味」。

  

  又有一些人说:「我是有证悟的人,菩提当在修持中求,靠那些外相是不能成佛的。」这表明他们对佛法的理解极为贫乏!那些登地的菩萨尚需化身千百万,以百臂、千臂等经劫供养诸佛,何况你我之辈?认真想一想这个道理,然后我们应该用现在仅有的这个身体,尽自己最大的努力来作供养。

  

  关于献供的具体方法,这里以供水为例,稍作表述:必须先将供杯仔细地拭擦干净,然后将供杯一字排开放在供桌上。应当避免杯与杯之间的间距过远,否则将与上师分离:也应当避免两杯相触,否则就成为钝根;供献时如果发出响声,也将导致疯狂等等。空的盛器放在供桌上会减少我们的福德,所以在排列前,应先将供杯叠成一叠,往最上面的碗里注入少量的水,并诵三种子字23加持,随后倒少许水到下面的一个杯中,再放到供桌上。依次重复进行整个过程,直至所有的杯子都排列在供桌上。这样的话,就没有一个杯子是空的。在献供(注水)时,如果单用一只手来作是不恭敬的,应该像为一位大王敬茶那样。注水时,水流的变化应该像麦子一样:两边细、中间粗。如果水太多溢出杯外,将导致破戒:反之,如果水太少,又将使受用减少。所以,水线应低于杯口约一粒麦子的距离。至于酥油灯,应该十分明亮才是,因为这是一种光明的供养。(帕绷喀大师又指出,作为长寿的缘起,供灯的燃烧应尽可能地持久。)鲜花等其它供品的供法均照此类推。经24中说,每一种供品都有十种功德。

  

  第三加行:身具八法或随宜威仪坐安乐座、从殊胜善心中修皈依发心修法用的座子应后高前低,这里面既有密法的殊胜甚深关要,也可防止因久坐而导致臀部疼痛等问题。在座位下面,我们当用白粉划一个右旋万字。此万字表羯摩金刚,目的是在提醒你大师佛陀在金刚座成佛的那段历史,此外也有令自己修持坚固之意。真正的羯摩金刚是本尊的标帜,我们不可践越(故而以万字代替)。然后铺设百节草和吉祥草,草与草之间不可缠乱,草尖当指向前,这也是为了忆念大师佛陀在这种草垫上成佛的行传。另外,经典中说:「百节草能增寿」,所以用百节草作座垫有增长寿命之效;吉祥净且善」,吉祥草为能除障秽之物。在印度,当阿阇黎们遭受秽气侵染时,他们通常花一天时间躺在吉祥草苑中。因此铺设吉祥草有净除障秽的功用。

  

  「身具八法」中的八法,是指在「毗卢七法」之上再加「数息观」,如嘉瓦‧温萨巴25所说:

  

  「足手腰为三,唇齿舌合四,

  头眼肩息四,即毗卢八法。」

  

  我们的双足应结「金刚咖趺」,但在尚未修习密法「圆满次第」的阶段,作「菩萨跏趺」或〔半跏趺〕26等均可;二手结定印,右手在上、左手在下,大拇指相抵,置于脐间;腰应挺直,各脊椎骨应当如铜钱上下重叠一般地保持垂直。(大师又进一步解释说:身直的话脉也直,脉内流动的风也直,这样一来就会提高心的堪能性。27)牙齿和嘴唇不要故意闭拢或张开,应保持自然:舌尖抵住上颚,这样作就不会有口干的毛病,也可以防止在入定时滴口水等,有这些要点在里面:头应前倾,下巴内收,略抵喉结;〔眼观鼻端〕一语,实际上是指能见鼻的两侧即可,这有易断沉没与掉举28的关要,有人修定时闭目而住,这样做是不对的。其它宗派的人说,上根者应眼观虚空作「法身观」等,但在本派中不这样做;二肩当保持水平,不可一高一低,此即「毗卢七法」。

  

  这里面有极为重要的圆满次第甚深关要,但现在不便明说。这些身关要的重要性,如洛札玛尔巴29所说:「仅我玛尔巴译师之坐法,总集藏地一切修法亦难以匹敌。」「毗卢」是指毗卢遮那佛,该佛是清净色蕴的净分所显现的本尊。所以,称此七法为「毗卢七法」,是从这方面来说的。

  

  第八种法为「数息观」。如果心王与不善心所相应的话,要生起殊胜善心是很困难的。例如,当我们极为生气的时候,想简单地依靠念诵「为利一切母亲有情」等文来生起菩提心,那是一点儿也办下到的。因此,在心王与不善心所相应的时候,我们暂时先不忙于生起善心,而应先将心转为无记状态,然后再转为善心就容易多了。譬如,一块白布被污染时难以染色,但用水将它彻底地清洗之后,它就能被染成红、黄等各种颜色,非善非不善的无记心就像无垢的白布一样。

  

  那么,怎样以「数息观」将心转成无记呢?首先,摄心向内观察自己的动机,如果发现它受到贪瞋等烦恼影响的话,(我们便应专注于自己的呼吸:)用鼻孔向外缓缓地呼气,不要出声、也不要用力,心思不要散乱等,并在呼气时心想:一气已呼出。」然后用鼻孔向内吸气,心想:「气已吸进。」以此为一次,心中默数二,这样从「二」,数到「七」、「九」、「十一」、「十五」或「二十一」等。不用数珠:心不散乱而数呼吸。因为凡夫一心不能二用,所以贪等烦恼将渐渐平息,心将转成无记状态。有人说:呼气时观自心诸烦恼成黑光相外出,吸气时观诸佛菩萨加持成白光相入内,但这种观想仅起到促进作用,我们不一定非要这样来作。

  

  我的大宝上师曾以譬喻来解释,为何转成无记之后,生起善心就变得容易这一问题:冬季天寒时,如果自己仅有的一个座…

《掌中解脱 第四天 加行法之一(第一、二、三加行)》全文未完,请进入下页继续阅读…

菩提下 - 非赢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网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