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我的阅读记录 ▼

掌中解脱 第四天 加行法之一(第一、二、三加行)▪P5

  ..续本文上一页于五部上师周围本尊的安置法,我的大宝上师遵循彩林雍增的规炬:内层为无上续,其外为瑜伽续,其外为行续,其外为事续,共作四层。曲桑杰‧耶协嘉措(智海)的规炬,则是将四续部置于四方:前方为无上续,后方为瑜伽续等,仅作一圈。曲桑版资粮田图中,只见到无上续一部,也就是这个道理。

  

  不管修那一种安置法,在本尊之外,次当观想殊胜化身相诸佛围绕,以贤劫千佛、药师八如来和《堕忏》三十五佛等为主。总的来说,佛虽有无数,但因贤劫诸佛与我们比较有缘,又据说七如来所发的愿将于释迦教法之末在此世界上实现,而《堕忏》的三十五佛清净罪堕的力量极为强大,所以是就此来观想的。

  

  诸佛周围有八大上首佛子42等众天子相菩萨围绕;在此之外有十二缘觉等缘觉阿罗汉围绕;在此之外有圣十六上座等声闻阿罗汉围绕,现比丘相,安住头陀功德43,手持乞化钵、锡杖和经函等,与缘觉的不同之处为:众缘觉头上略有顶髻突出等,具有与佛相似的相好。

  

  声闻之外有「堪札嘎巴拉」、「极猛母」等《胜乐续》中所说的众勇士勇女围绕;在此之外有以「三士法主」44为首的众出世间护法围绕:在此之外,四方观四大天王,有二种说法:一说观于座上:另一说不观于座上而观于座下云团之上。这是因为,前者是视四人天王为出世间护法来说的,而后者则视其为世间护法。我们不可将王魔、厉鬼等世间非人安置于资粮田中。过去有人曾敬献一幅资粮田画像给彩却林喇嘛雍增仁波切阅览,彩却林上师指出,护法众中绘有一位厉鬼,并说:「可否绘一摩尼宝将之代替?」

  

  「皈依境」各尊之前,观想「证法宝」体性现为「教法宝」经函,五彩缤纷的函头卷标朝向自己。

  

  观「皈依境〕的方法有许多种,例如:〔普摄摩尼宝」观和「上下重叠」观等,但本派按此处所说的情形观想,因为这一皈依境具足三宝之故。所观的诸尊,既不是像唐卡绘像那样扁平,也下是像泥像那样暗钝,而是以莹洁光明为体的虹身,且应想成是真身现前、光明照耀。《毗奈耶经》中以三种譬喻来赞叹佛身:加火住身形中;如酥油充满火焰;如灯置金器中。观想资粮田各尊作相互问答法义状。正如王宫门前车水马龙,有些人被派出去办事,也有些办完事回来的。相同的,从释迦佛到四大天王各尊,为利益有情而作收放种种化身的游戏。如果我们的观力能够胜任,也应观想各尊全身毛孔中充满佛剎等。想资粮田各尊以大欢喜关注自己。对此杰珠康巴‧格勒嘉措言道:总的来说,我们老是不去作诸佛菩萨劝我们应该去作的事,而老是去作不应该作的事,所以我们没有让他们感到高兴的时候,但现在却稍稍有了一点可以使他们欢喜的原因。譬如,某位母亲有个禀性不良的儿子,总是干些不好的勾当,但当他偶尔做件好事时,那位母亲将会感到特别的高兴;同样的,虽然我们平素总是不听话,但现在却能假装修一次「道次第」时,这也使得诸佛菩萨感到特别的喜悦!

  

  皈依

  

  念诵仪轨中,「我与一切母亲有情,从无始以来乃至现在,虽已领受总轮回、别三恶趣种种痛苦:……。」一段,说的是在心中回忆皈依二因,皈依是否清净即有待于此。皈依之因有二:怖畏与信心,前者为忆念轮回总、别之苦而感生恐惧;后者为相信三宝有救苦的能力。大乘不共皈依中,则再加上对其他受苦的有情生起悲悯,共计三因。等到下面讲皈依正行时,我再详述这些内容。45

  

  在自己周围,观想以父母为代表的一切有情围绕,他们的体性为各趣众生,正经受着各趣之苦,外表则为能说、解义的人相,呈黝黑状。诵皈依文时,应观想自己带头领诵,一切有情跟着自己同作皈依。

  

  在大会念诵时,四句皈依合起来一块儿念。但在修「道次第」引导所缘时,为了修持的方便,可分开来各别计数。例如,念「皈依上师」的时候,观想五部上师而作皈依,并观甘露降注净治。如用念珠计数念一圈的话,那么前五十多遍应修净治不顺品的所缘,后五十多遍应修顺品功德增长所缘。在第一部分,观想降注以白色为主的五色甘露46及光明,灌入自他一切有情的身心,我们无始以来所集的罪堕,特别是捶打师身、违背师语、恼乱师意、不信轻毁等,总依上师所造的一切罪障,均变成烟汁碳水向外流出、内身清净。接着在第二部份观顺品增长:想上师的身、语、意功德,变成以黄色为主的五色甘露及光明,注入自他一切有情,由此寿命、福德及教法功德悉皆增长,特别是获得上师的身、语、意加持。

  

  同样的,在念「皈依佛」时,我们观想从密宗四续部本尊和显教诸殊胜化身,降注甘露并净治白他一切有情。依佛所造的罪计有:以恶心出佛身血、对佛像评论优劣、将佛像作抵押、将佛像当作商品来贩卖,及以恶心拆毁(塔等﹞意所依等等。其中第一种罪,如提婆达多将一块大石掷向佛陀,致使佛陀出血那样,我们现在虽然不可能犯,但可能会犯其它几种。

  

  「评论优劣」是指对佛像的形像提出批评。以前大瑜伽师献上一尊文殊像请阿底峡尊者观看,并问道:「不知此像是好是坏?如果您觉得好,我将用绒巴迦格瓦供养我的四钱黄金买下它。」尊者回答说:「王尊文殊之身无有不善,但做工中等。」我们也应这样,除了说工有好坏外,不可批评佛的身相。

  

  至于「抵押」和「贩卖佛像」之事则屡见不鲜,我们当谨防此类的事情发生。

  

  修顺品增长时,观想佛的十力47、四无畏48、十八不共法49等,成甘露相注入,其它与前相同。

  

  诵「皈依法」时,从以证正法为体的经函降注甘露,净治自他有情。依法所造的罪计有:谤舍正法、贩经如货、不敬佛经、卖经为食等等。这些罪过我们很容易犯,后果也特别严重。

  

  第一「谤舍正法」,例如,以大乘法为由毁谤小乘、或以小乘为由毁谤大乘;以及显、密、四续部、萨迦、格鲁、噶举、宁玛等各以自宗为由而对他派所作的一切毁谤;下以为然地跨越经书和字纸等举动也是谤舍正法之业。某些人喜欢将字纸等置于座垫下,似乎故意要造集恶业。《三摩地王经》等佛经中说,谤舍正法之业后果极为严重,前已详述。

  

  「贩经如货」,是指将经典当作财物来进行贩卖:「不敬佛经」,例如,将经典置于露地上,用牙垢涂抹经书,手指沾上口水来翻书页,将器具放在经书上等,过失极其严重。据说阿底峡尊者到达阿里的时候,行一位咒师起先不愿来听法,后因听说尊者对一位文书用齿垢涂经难以忍受,而说:「啊呀!不可!不可!」时,这位咒师才生起信心前来听法。我们这些经常和经书打交道的人,应该加倍小心,因为这些过失极其重大。

  

  〔买经为食」,是指受用卖经得来的钱财,这种过失也是极为严重的。以前有一位大成就者,名叫温敦杰冈巴50,是「香巴七宝」51中的第五位大师,修观音法得成就。他的一位在家施主,因为家道中落而出售一套十万颂《般若经》,为忏此罪,施主请来杰冈巴等四位出家人,用卖经得来的钱买来食物供养他们。当天晚上,杰冈巴一下子病得十分严重,他入定观察,见体内有一个白色阿字来回跳跃而引起剧烈疼痛。于是向本尊祈祷,观自在现身说:

  

  「你们这几个人卖经为食,此事极为下妙。因为你的罪障较轻,所以现世即报,而他们几个将别无选择地堕入地狱。你现在应该修造一部金字十万颂《般若经》来忏罪!」

  

  本尊另外又说了供净障朵玛的方法,命他乡修。杰冈巴照办后,身体就好了。修增长所缘时,应观「灭」、「道」等法成甘露相注入自他一切有情。

  

  诵「皈依僧」时,观想从显教僧伽声闻、缘觉、菩萨三类、密宗僧伽空行与护法众降注甘露和净治自他一切有情。依僧伽所集的罪障计有:分裂僧团、劫夺僧财、毁谤僧伽、护法定期朵玛断缺等等。这些依僧伽所集的罪障,纵然经过四力忏悔,仍需领受少分异熟果,否则的话不能清净,例如华月严法师的故事52。所以,这些罪比依法与佛所造的恶业更为厉害。由于我们这地方有许多僧伽,而且我们也经常要与僧伽打交道,极易犯这些过失,故应谨慎小心。

  

  「破僧伽轮」只发生在佛在世时,现在不可能有,但与之类似的扰乱僧团之事却时有发生。「圣僧伽」是指已现证空性之人,缁素均可,一人即足;如果是凡夫的话,则至少四名一组的清净比丘方构成僧伽。因此,在是凡夫的情况下,如果某人在下至四人的僧众中挑拨离间,从而形成意见不合的二派,这就构成了「扰乱僧团」。其结果是,不但是这个人,所有参与此事者,都将手牵手地走向地狱。过去有—叫做赛协(明智)的格西,因他是在扰乱僧团后死的,所以格西敦巴说:「我的赛协如果死在三年前,死的就是一个三藏法师,可是他晚死了三年。」说明「他的栓橛53就是寺院」和指出赛协现在仍住地狱,似已成为讲「道次第」众上师的口传。据说那个地区被罪恶之火所烧,有人在那里修了十二年也生不起任何证德。某些出家人觉得自己与别人合下来,而称「我们」、「你们」,在僧团中分党结派,贪着自党、瞋恨他派,我想这就是扰乱僧团的根本所在吧!如果僧伽意见不合,诵读闻思和修习静虑就都不会兴盛,这是导致圣教衰败的罪魁祸首!所以当如经中所说:

  

  「僧和合为乐,和合苦行乐。」54

  

  僧团大众当以团结为上。

  

  「劫夺僧财』,是是指阻止别人供养僧伽、不向僧伽缴纳先前允诺的税、未经僧伽同意擅用公共财物等,这些事对寺院总管等人来讲,是很容易犯的。某些寺院里派出的对外联络僧,为了向施主表示亲热,故意说不需要那么多供养而使僧伽的供养减少。即便减少一片酥油,也是阻止别人供养。…

《掌中解脱 第四天 加行法之一(第一、二、三加行)》全文未完,请进入下页继续阅读…

菩提下 - 非赢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网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