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说无量寿经讲记(十六)
第十、不起贪计身见愿
设我得佛,国中天人,若起想念贪计身者,不取正觉。
唐译的经文是:“若我成佛,国中有情起于少分我我所想者,不取菩提。”两种译文对照起来,就知道“贪计身见”就是指我见。
这是法藏菩萨发愿加被净土天人的心,使他们不起任何我和我所的想法。法藏菩萨说:如果我成佛,我要让我国土中的人天不起一刹那我和我所的念头。如果做不到,我就不成佛。
我们要体会佛的悲愿。佛的悲心是要让一切众生一往生他的国土就保证超出轮回,没有一个例外,而且是顿时超出生死,不是还要经过一段时间。现在,怎么来做到一往生就没有轮回呢?这就要看到,轮回的根源是身见(也叫我见、萨迦耶见)。一旦有了我和我所的想法,以这个起因,就会发展出无量无数的惑、业、苦(惑是指烦恼)。
缘起的法则是决定的,因缘聚合了就一定生果,因缘还没聚合就生不了果。哪怕因再小,也像种子那样,经过水、土等的滋润,就会长出果来。所以,弥陀愿海要保证每个往生者都顿超生死,那一定要做到一往生就不起任何我和我所的念头。
这里,要对轮回的机制做深入的观察。以前我常讲绳蛇的比喻。这个比喻显示了最初从什么因开始,而辗转地发生惑、业、苦。在最初的因上能见到真相,就叫认识集谛。这以后就会认识通常的途径是怎么来止息轮回;特别的途径借助弥陀本愿的力量,又怎么达到了横超生死。会在理上完全清楚。
“绳蛇喻”是这样讲的:好比天快黑还没全黑的时候,眼前盘着一条花绳,眼睛不好的人由于错乱因缘聚合,一下子生起“那里有蛇”的心,然后他所有的心态、行为都一直是缘着蛇的执著起的。一下子他的心就失去了平静,他心里始终是“那是一条蛇,是一条花蛇!那么大,恐怕会咬死我,好吓人!”这个时候,他的心动荡不安、恐惧,心里也非常紧张,马上身心就失去了平衡。心跳很快、血压升高,整个身体的皮肤、肌肉、血液、器官等都发生很大变化。
由于心态急剧地波动,就引起他做行为了。行为就是缘着“那儿有蛇,那条蛇是怎么样的,蛇会咬死我”,要么他就赶紧拿出匕首,要去杀蛇,要么他想赶紧跑掉,不要被蛇咬住。
刚才讲的惑、业、苦都是从一个认为“有蛇”的想法出来的。心里恐惧,失去了寂静,这是比喻“烦恼”;然后做出各种身口意的作为,这是比喻发起了行动或“业”。比如口里尖叫,心里不断地起各种念头,手在拿刀或者在跑。这些行动都是源于起了有蛇的想法,就驱使着心产生各种冲动、波动,之后表现出身口意的行动。这一切从心念到行为到后果,都是缘着一个妄执——把绳子看成了蛇。自从这个迷惑产生后,心就以蛇执而起种种行动。反过来,用手电看到只是绳子没有蛇,就会放下这是蛇的想法,而刚才这一切妄动就全部会停止。同样,现见了只是蕴没有我,以执著我而起的一切妄念、冲动就都会停止,也就解脱了。
众生的情况就是这样子。本来只有因缘所生的五蕴身心的现相,但是没看清这个真相,误认当下身心的现相是我,不知道这只是林林总总、生生灭灭的幻相,而错认成常住、独一的“我”。既然执著这是“我”,心念和行为就时时执著“我”而运转。
现在一定要知道,认为这个蕴上有一个我,就像认为绳子所在的地方真的有一条蛇,也就是对这个蕴的假相没看清,就在显现蕴的当处,错认成有个实体的我,然后一切的烦恼和有漏业就是从这里发生的。
比如某个凡夫一向认为这个五蕴就是我,她叫“王小燕”。之后种种的想法、执著、行动都是围绕这个“我”或者“王小燕”而发起的。
因为她一直认为这是“我”,然后她怎么精心打扮,就认为这个“我”变得好看了。因此,别人一说:“王小燕你很漂亮!”她马上显得非常兴奋,仿佛真的这一个“我”非常地漂亮。这样她就很执著自己的形象,会一直沉迷在贪恋自我中。
又有一种情况,别人讲:“王小燕是很坏的人,王小燕做了什么坏事。”她一听,认为真正是“我”受到污辱了,马上就起反应。觉得这是真正污辱了“我”,“我王小燕”失去了尊严,我一定要打官司,赢回我的声誉。
然后这个“王小燕”天天就认为这个蕴是“我”,不是别的是“我”,其他都不是“我”。就是对色受想行识这些身心的相,她没有看清,认为这就是“我”,唯一这是我,其他不是我,所以在这个世界上,没有比“我”最重要的东西。既然认为“我”是第一重要,就任何时候都是“我”字当头,要为我恢复尊严,要为我赢得荣誉,要装饰我,要呵护我,要尊重我,要实现自我的价值……总之所有一切都是围绕这个“我”在做。
这样,时刻要维护、供养“王小燕”,要尊重、恭敬“王小燕”,反正这世间所有的好坏、善恶、利害、美丑等的戏论,都会结合在“王小燕”身上,然后心就缘在这上面起执著。意思是说,根本的因素就是认为有个实体的“我”,然后种种的差别法都套在“我”这个总体上而出现各种戏论(比如“我美”、“我丑”、“我优秀”、“我差劲”、“我聪明”、“我愚蠢”、“我时尚”、“我土”、“我尊贵”、“我卑微”等等,这就是一个根本戏论套上种种差别,就成了无数个差别戏论,成了这个虚妄分别心天天舔食不已的烂骨头),就是缘着这些戏论而起种种执著,这就有各种的烦恼相出现了,有各种的迷乱行动发生了。如果能见到根本就没有“我”,那么这执著“我”而发起的一切妄动就会全部停止掉。
从根本上是由于执著有一个“我”,才会围绕着这个“我”动各种各样的心思。比如她今天要出场了,会很用心地装饰自己,她会想这个“我”现在要装饰成什么形象?这就有很多想法,她会从中挑选“我”是什么风格,“我”的发型衣服要怎么做、怎么搭配,我走路的姿势、我的语言、表情怎么做,一整套都是围绕“我”而做。
对外界的种种评价,她都特别在意。别人谈论的时候,说王小燕好、不好、中等,她是我们的人或者是我们的对手等,她会非常敏感。会对周遭的信息马上做出辨别和反应。这里有各种各样的反应,是哭、是笑,是羡慕、是吃醋,是关心、是冷漠,是一般的高兴、是特别的高兴,是一点点不高兴、是满脸的不高兴,全是一个“如来藏”配着“我见”的迷惑因缘,对于四方、八方的情况,做出各种反应。这样就会发现凡夫行为的公式,就是以我执而起惑而造业,而且这个起惑、造业,是按各种的境界因缘而发起相应的妄动反应,这就是一条贯穿了一切轮回行为的定律。
其实都是妄动,但她的心因为执著我而迷惑,迷惑中的她总是在辨别:“那个人在说我好,是自己人、是朋友”,然后马上就表现出很欢喜、很愿意拉拢,心态和行为马上就做出来了。因为她对“我”好嘛!所以就是自己人,这就是执为自方。那么做出的行为就是:“由于你是支持我的、尊重我的、喜欢我的,所以我就给你回报笑容,我就愿意帮你”,那么这一切的行动就是以“我”为根本而出发。
另外,看到那些所谓的敌人,也是计较:“她在说我的坏话,她在跟我竞争,想踩掉我”,那当然马上就做出反应!说那是敌方,因为她不维护我王小燕,她想抢我的名誉、夺我的地位,想比我高一级。这样,就觉得这个“我”是真的受到压迫,受到了污辱、践踏。她马上的反应:“那是我的对手,我一定要把她打倒。”如果我占优势,一定要给她颜色,把她打翻;如果我跟她势均力敌,我就跟她拼到底;如果我不如她,也起码不给她好看。那马上心里就做出这种表情来了,马上就有维护自我的一个反应。
从这些你就体会得到,众生的烦恼和做出行动,完全是缘于“我”而来。把这个法则,推到一切时处,各种各样为了我而展开的一切行动、营造、设计。就跟现代人说的,我要做出一个自己来。所谓的设计自我、实现自我、表现自我,在各个领域里,在各种事件中,在种种关系到我的场合里,都会产生各式各样的反应。就是颠倒的缘起上的法则或定律,无量的凡夫都被系缚在这里而无法超越,是这个心上流转的机制破除不了,而导致无量劫轮回的命运。
有了我执,就必定会产生贪、嗔、痴、慢等各式各样的烦恼。也就会以种种的烦恼,驱使着心发起各种各样的有漏善业、恶业和不动业的行为,这就是普遍地覆盖到有漏世间一切时处的轮回机制。整个因果的原理就是以我执起惑造业、感果这一句话,这就是轮回现象的总的公式。如果能展开来透视到它的一切点上,就可以完全决定。
所有凡夫的世间,就是以这样的法则在不断运行着。从微小的一个波动,起了一念贪心、嗔心等,由于同类的心念在不断地串习加强,就致使在果上变现出明显的大苦。这都是按同一种缘起的法则在运转,只不过随着所缘境、非理作意、持续程度等各方面的因素,在量上加减乘除,就能表示出一个人的烦恼面向、造业的程度,也就决定了感果的程度。而惑、业、苦的运行机制是“一以贯之”的。
完全是一样的法则。这就看出,世间法非常荒唐。所有的人类,其实都是为着一个错认的“我”,而在无量劫里无法停止地起心动念、不断地发生虚妄的行动。
微观上是这么看到了,宏观上确实也就是在这个极其广大的三界当中,像轮子一样不停地旋转、运转。就像一个迷醉颠倒的人,心识在念念不断地错乱冲动,导致果上显现长劫生死无法中断的轮回。
通过刚才这样解释,大家应该明白了,轮回的根源就是把这个五蕴的现象看成是“我”。但实际上,这上面是没有我的,就像绳子上没有蛇。那么,一切的烦恼障——由于执著我而起的各式各样的念头、行为,都是为着这个中心的“我”而来。
这个我见在没有破掉的时候,任何人都得不到解脱。而且这个…
《佛说无量寿经讲记(十六)》全文未完,请进入下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