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续本文上一页如来藏随缘起作用的时候,确实是丝毫不会错。如果它落在错乱的缘起的圈套里,是一直以我执为出发点,那就是根据各方面的情况、因缘,而一一对应地发生内心的虚妄行动。所以,如果你真正了解了缘起的法则,会很快明白这上面一条一条、一个方面一个方面都丝毫不紊乱。
每一个人都是如此,无量劫里无数的众生种类没有一个例外,都握在轮回缘起法则的掌心里面。比如有我执的人,只要随便说两句,把他抬得高一些,马上慢心就生起。这是为什么呢?因为首先认为真的有个“我”,之后由种种因缘的假相,就封这个“我”为第一、为高贵、为优秀,无论是容貌、性格、财富、权力、能力、知识程度、家庭幸福程度等等,这里面有无数的封号。随便在里面挑一个,比如说容貌,把她排到美人的层次,那就不得了啦!马上她就缘着这个“自我”是非常地美丽,就时时都想“孔雀开屏”,想让所有的人欣赏她这个“美丽的我”。那简直要陶醉得飘飘欲仙了!
所以这个如来藏是很妙的,就按这样一种因缘,马上就变出一个慢烦恼,而且这个慢烦恼是缘着容貌来的,不是缘其他来的,那当然就特别喜欢表现“我”的容貌,特别喜欢化妆,愿意在人群里亮相。尤其是喜欢别人关注的眼光。如果有人赞美两句,就会美滋滋地自我陶醉。而自我陶醉的时候,表情、状态也是表现得非常高,不会表现低的。就是这样,缘起就是这样精确。
如果说她外语讲得特别好,她就缘着这个“我”是精通外语,你看“我”外语说得多溜,好像比美国人说得还好。这样的话,她的心就快得不得了,马上就把这个“外语好”的光荣称号往“自我”身上贴。这样一个“我”,就成了一个特别会说外语的“我”,那就好高兴、好自豪。每当有机会说外语的时候,会表现得非常激动,你看她的脸色、劲头都不一样。其实是烦恼,但人都没有自知之明。这样把外语好结合在这个“我”上,就是让“我”光彩,那一上台就有好大的表现欲,好有激情,一说得很好,马上就有一种自豪感。如果别人超过了她,那马上就不行。
嗔恚,就是说有谁敢跟我对抗、她竟然违反我的意志,那心里就不高兴、就愤怒、就咆哮,然后表现出的相马上就给你一个嗔恚看看。凡是破坏“我”的人,给他的就是嗔恚、愤怒,而绝不可能露出一个笑嘻嘻的相,这就是“自我”的行为逻辑。
要从这里得到一个认识:就是在根本上执著有我,由此五花八门、各式各样的烦恼,那是毫无紊乱地随着当时的情况而做出反应。比如这个如来藏喝醉了酒,他在无明当中,有一套错乱的反应程序,这里面有一条一条的规则,都是错误的指令,也就是合我的意,你就爱著它;不合我的意,心就排斥它;我很高,心就抬起来;我低了,心就低下去;谁要和我比,心就拼搏。像这一系列都不会程序乱窜而紊乱(不会合我的意,反而嗔恚。不合我的意,反而高兴。除非是精神错乱,颠倒地执取信息。或者是修道的人,超越了迷乱妄动)。
想一想,当一种因缘和合的时候,一个刹那不可能出现两种心态的。那么会不会出错呢?不会错的。既然心里是这样颠倒地妄动,心已经糊涂了,它硬是执著真的有个“我”,那么一切行为就都是神经兮兮地、不断地为维护“我”而提防、而敏感,而不断反应。真的是很精确的,也很可笑。个个都精神有问题!
所以凡夫内在像贼子一样的心,要看穿它的伎俩,要知道它的反应方式,其实它就是一个腹敌,占据了你内心的空间,是它在指挥着你的行动。看似无形,只是个无明,其实它钻到你心里,乃至没有消除,就一直在内心的指挥中心里掌控一切,是它在发出种种行动的指令,是它在针对不同的面向、不同的因缘情况,而让身、口、意做出各种反应。
你就看到了我们这个肉人已经被这个无明的鬼侵占了。这里面表现出的各式各样的心态行为,全部都是错乱,真的是一塌糊涂!所以就成了颠倒迷乱的生活,从始至终无一可取,无一是清净,无一是安乐。以这个原因,称它为“苦”,称它为“杂染”。
经过这样详细观察,会看透轮回的机制。你才恍然明白,原来根源就是经上讲的这一句——“想念贪计身者”。它就是集谛的根本。这个身当“我”来理解,古代有的翻译为身见,其实就是我见。
我们一般认为这个身心就是我,从此一切时都是以“我”为中心,而不是以其他为中心,其他的东西都被划定为我以外的东西,唯一这个是我。然后其他东西就跟这个有牵扯,这是我所有、非我所有、我所喜、我所恨,我如何如何,整天就是“我、我、我”。这个根源的执著不能破除,那就永远出不了轮回。
也因此阿弥陀佛关注的就是这一点。因为要把从地狱到天界之间的无数凡夫,都摄持到净土。如果止息不了我见,即使去了极乐世界,也照样搞轮回,照样天天做的就是贪嗔痴、杀盗淫等各式各样的事。用不了几天,就把净土搞得一塌糊涂。
这样的杂染法就是五浊的根子,这个浊染如果逐渐地增长、加强、蔓延,就会生出无数大大小小的纠纷、竞争和战争。只要把几个人放在一起,就有一大堆的事出来。人际关系的矛盾、冲突,意见、习气的不调和,拉帮结派,彼此对立,名誉、地位、权力的竞争,什么样的轮回事情都会逐渐出来。
每个人都执著有我,那么好了,到净土也免不了起种种的贪、嗔、痴、慢、嫉。大家跑到了净土,还是要比赛、要竞争,只不过换个场所而已,心里的我执、烦恼一点没消掉,那是不会有真正意义上的清泰国土的。照样是每个人执著“自我”,不断地生产烦恼、生产轮回。这样就又搞出了轮回的大苦海,个个都陷在里面爬不出来。
所以,阿弥陀佛当时发愿的时候抓住什么是断轮回的根本。这是极奇特的事,既要让众生带业往生,又要使他顿脱生死,那么它的根本点就是要使得一切凡夫往生者彻底不起我和我所的想法。只有彻底遮止了我见,刚才说到的所有的颠倒的心态、行为和果报就一次性全遮止了。
从这里就体现得很明显,什么叫他力法门,叫横超三界。这个原因就是,一往生之后,阿弥陀佛有无上的神力,能够使往生者不再起一刹那我和我所的心。这样就是解决了生死。
“竖超三界”的方式,必须得通过自身戒定慧的修行,确实能够把我和我所的念头彻底消掉,之后你就恢复清净了,自己的心思、言语、行为就不是搞轮回这一套事情了。如果你还沉浸在“自我”的感觉里,一直认为有个“我”,然后起心动念、行为都是维护这个我来的,那好了,一定整天都是搞轮回的事。那不必说一生三万六千天,连一天当中都不知道会集多少轮回的业。按这样的方式走下去,永远也解脱不了轮回。
只有见到了蕴上没有我,就像见到了绳子上没有蛇。这样是亲自见了确实上面没有我了,这才真正放心了!
一颗心彻底放下了,再也不起绳上有蛇的知见。俱生的执著是无始以来养成的惯性,但是因为智慧已经开了,已经见到了真谛,也就会逐渐平息下来。因为自己的心已经不支持颠倒的心了,它顶多闹几次,就会慢慢歇下来。就像一个小孩,你天天顺着他,他的习性越来越坚固,那就难以调伏。如果你不顺着他,不睬他,他哭两下没戏了,也就闹不下去。同样,虽然心里还有烦恼,但如果不支持“有我”,它以惯性会反弹几次,但是不支持它,它就会歇下来。妄动的力量会消下来,会越来越小,之后就没有了。等到心里执著“我”的妄动完全止息了,就是俱生的烦恼止息掉了,这样人就恢复部分正常了。也就是,过去那种缘着自我颠倒错乱、起惑造业的方式彻底断掉了,这样就恢复了不执著人我的正常的心,这样就叫“阿罗汉”。
既然心里已经不起这些执著“我”的冲动,那么轮回的动力就逐渐消减下来,最后动力减为零时,再没有轮回的动力了,轮回的轮子怎么转得起来!所以,生死会彻底断掉。
现在我们没这个力量,就要往生极乐世界。阿弥陀佛无上的神力注入到我们心里,会停止一切贪计“我”和“我所”的念头。这样你就看到,弥陀愿海的力量不可思议。这是无法想象的事,没办法思维到它,谈论到它,因为完全超出了常规。但这不可能是妄语,阿弥陀佛已经实现了本愿。但究竟是怎么回事,确实超出了常规,就是佛的力量加持在往生者的心上,从此再不会起任何我和我所的妄念。可见佛的加持是何种程度!
第十一、正定必至涅槃愿
设我得佛,国中天人,不住定聚,必至灭度者,不取正觉。
宋译的经文为:“我得菩提,成正觉已,十方世界所有众生令生我刹……远离分别,诸根寂静,悉皆令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下面讲这一愿时,要把“远离分别,诸根寂静”这八个字的内涵补充进来。
前面我们看到以弥陀愿海的恩德,能让我们一生净土就不再起任何我和我所的念头,凭这一点就永远超出了轮回,再没有任何生死的事发生,因为已经停止了因。
紧接着的这一条大愿更加不可思议。如果我们真正信受了这一条愿,就知道往生决定成佛。因为弥陀愿海的力量能让众生一往生,心的品质就被转成决定聚,而且能够做到远离分别、诸根寂静,决定证到无上菩提。就是以弥陀本愿保证了两点:一、一往生就得到不退转;二、往生后,决定证得大涅槃。下面分别解释:
一、一往生就得到不退转
阿弥陀佛的悲心就是让众生一往生就得到不退转。也就是成就一个净土,里面周密地建立好一切措施,再把众生摄受进来。由于没有任何因缘导致退转,而且一切时处都念念增益菩提善根,所以是登上了不退转位,这不是只靠自己努力而登上的,而是被佛的力量摄持住心,安置到了不退转的地位。
所以得不退转有两种途径:一种是内在的修证已经到量,已经修到了内心坚固不退的品质,这样在任何环境里都不会退;另一种是依靠佛力强大…
《佛说无量寿经讲记(十六)》全文未完,请进入下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