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我的阅读记录 ▼

阿弥陀佛的国土▪P2

  ..续本文上一页》言:“彼佛光明无量,照十方国,无所障碍。”《佛说无量寿佛经》言:“无量寿佛,威神光明,最尊第一,诸佛光明,所不能及。或照百佛世界,或千佛世界。取要言之,乃照东方恒沙佛刹,南西北方,四维、上下,亦复如是。或有佛光照于七尺或一由旬,二三四五由旬,如是转倍,乃至照一佛刹,是故无量寿佛,号无量光佛,…。

  阿弥陀佛,果上的威神光明,皆由因中发愿:“设我得佛,光明有限量,下至不照百千亿那由他诸佛国者,不取正觉”,愿力所成就。

  (十三)寿命无量愿

  《佛说无量寿佛经》言:“无量寿佛,寿命久长,不可称计,汝宁知乎?假使十方无量众生,皆得人身,悉令成就,声闻缘觉,都共集会,禅思一心,竭其智力,于百千万劫悉共推算,计其寿命长远之数,不能穷尽,知其限极。

  阿弥陀佛,寿命无量,亦是因中发愿“设我得佛,寿命有限量,下至百千亿那由他劫者,不取正觉之所成就。

  以上二愿,是求得佛身光寿无量愿,以下三愿,是摄取眷属愿。

  (十四)二乘无数愿

  十方诸佛,莫不皆权巧方便,先以小乘教化众生,然后令其回向佛乘,阿弥陀佛亦然。故《无量寿佛经》言:“设我得佛,国中声闻,有能计量,乃至三千大千世界众生,悉成缘觉,于百千劫,悉共计较,知其数者,不取正觉。”

  (十五)眷属长寿愿

  人之寿命长短,皆由业力支配,不可强求。佛的应身寿命,则由佛之愿力及所教化众生的机缘而定。阿弥陀佛,欲其国土众生寿命皆与自己无异,故因中发愿:“设我得佛,国中天人,寿命无能限量。除其本愿、修短自在,若不尔者,不取正觉。

  因佛的愿力支持,故极乐世界国土众生,寿命皆无量。如《无量寿佛经》说:“声闻菩萨天人之众,寿命长短,亦复如是,非算数譬喻所能知也。

  (十六)无诸不善愿

  不善之法,即是恶法,国有恶法,众生必苦,亦必堕落。如娑婆世界,处处荆棘,众苦煎熬,命终还要堕落,皆因众生作恶之过。阿弥陀佛为成就国中天人,寿终不更堕落三途,故又发愿,令国中天人,不但不作不善,连不善之名,亦可免闻,如经言:“设我得佛,国中天人,乃至闻不善名者,不取正觉。”

  (十七)诸佛称扬愿

  阿弥陀佛,功德巍巍,四十八愿,严净国土,成就众生,故为十方诸佛所共称赞。经言:“设我得佛,十方世界无量诸佛,不悉咨嗟称我名者,不取正觉。”

  (十八)念佛往生愿

  凡称念阿弥陀佛圣号,乃至十念,无不往生极乐者,全凭佛之本愿慈力加被。如《无量寿佛经》言:“设我得佛,十方众生,至心信乐,欲生我国,乃至十念,若不生者,不取正觉。”

  (十九)来迎接引愿

  阿弥陀佛与诸圣众,亲来接引,该是上品上生者。《无量寿佛经》言:“十方世界,诸天人,其有至心愿生彼国,凡有三辈,其上辈者,舍家弃欲而作沙门,发菩提心一向专念无量寿佛,修诸功德,愿生彼国;此等众生,临寿终时,无量寿佛与诸大众,现其人前。

  此是阿弥陀佛,因中发愿:“设我得佛,十方众生,发菩提心,修诸功德,至心发愿,欲生我国,临命终时,假令不与大众围绕,现其人前者,不取正觉。”今既成佛,不违本愿,亲来接引十方念佛众生。

  (二十)系念定生愿

  《无量寿佛经》言:“设我得佛,十方众生,闻我名号系念我国,植众德本,至心回向,欲生我国,不果遂者,不取正觉。

  系念,是念念不忘,是正行;植众德本,是福慧双修、是助行。至心回向,是以正助二行功德,回向往生,结果,必然得遂所愿。

  以上二愿,是摄取他国菩萨,此后八愿是摄受本土菩萨。

  (二十一)三十二相愿

  三十二相,是三十二大人相:在家转轮圣王,梵王,帝释,出家法身大士,十方诸佛皆具足三十二相。其他佛弟子,随各人之福德因缘或具二十相,三十相,或三十二相不等。如阿难尊者,升座结集佛经时,因其三十二相,人皆疑是释尊再来,及其说:“如是我闻

  ,群疑方释。阿弥陀佛,欲其国中天人,皆具足三十二大人之相,故于因中发愿:“设我得佛,国中天人,不悉成满,三十二大人相者,不取正觉。”

  (廿二)必至补处愿

  补处,即一生补处,谓尽此一生,即可成佛,即可补佛之处,如娑婆世界弥勒菩萨,当来下生补释迦牟尼佛之处。东方净琉璃世界,日光菩萨,月光菩萨,将补药师如来之处。西方极乐世界,观世音菩萨,大势至菩萨,将补阿弥陀佛之处。

  阿弥陀佛,欲其国中菩萨,皆能一生成办佛事,可补佛处,故因中发愿:“设我得佛,他方佛土诸菩萨众,来生我国,究竟必至一生补处,除其本愿,自在所化,为众生故,披弘誓铠,积累德本,度脱一切,游诸佛国,修菩萨行;供养十方诸佛如来,开化恒沙无量众生,使立无上真正之道,超乎常伦诸地之行。现前修习,普贤之德,若不尔者,不取正觉。”阿弥陀佛,愿力如斯,故凡修净业,得生阿弥陀佛极乐国土者,不特皆得三不退转,而且能即此一生,便补佛处。

  《佛说阿弥陀经》说:“极乐国土,众生生者,皆是阿鞞跋致,其中多有一生补处,其数甚多,非是算数所能知之,但可以无量无边阿僧祇说。极乐世界无量无边众多一生补处菩萨,皆于十方佛国,候补作佛。如《大乘入楞伽经》说:“十方诸刹土,众生菩萨中,所有法报佛,化身及变化,皆从无量寿,极乐界中出。

  (廿三)供养诸佛愿

  广修供养,亲近诸佛,是每一学佛者所应为,但诸佛国土,广大而遥远,如无神足通,或佛力加被,恐难成办。阿弥陀佛,欲国中众生,广修供养,藉此机缘,亲近十方诸佛,以候补诸佛之处,故因中发愿:“设我得佛,国中菩萨,承佛神力,供养诸佛,一食之顷,不能遍至无数无量那由他诸佛国者,不取正觉。”

  (廿四)供具如意愿

  供养诸佛必需供养之具,娑婆世界众生,欲供养三宝,或做功德,每限于经济,心有余而力不给,致使事与愿违。极乐国土众生,不但于一念顷,即往无量无数诸佛国土,且意欲以何物供养诸佛,物即随念而至,或以饮食,或以上妙衣服,或以上宝珍品,广修供养,如意无缺。此皆是阿弥陀佛,因中发愿:“设我得佛,国中菩萨,在诸佛前,现其德本,诸所求欲供养之具,若不如意者,不取正觉。”凭阿弥陀愿力加被,供养之具,悉皆如意。

  (廿五)说一切智愿

  一切智,是佛三智之一。佛的三智是一切智、道种智、一切种智。能知一切法的总相,即是空相,名一切智;知一切法的差别相,即是假相,名道种智;知一切法的总相别相,不一不异,亦即是中道理,名一切种智。佛以三智,圆证中道,故说“三智圆明”。

  学佛之人,若知一切法缘起性空,断见思惑,证真空理,成阿罗汉道,名小乘圣者,即得一切智。若知诸法差别相,入俗利生,断尘沙烦恼,伏无明惑,即是大乘菩萨,得道种智;若知诸法即空即假,空假不二,事理圆融,断四十二品无明,证本具清净法身,即是佛果菩提,得一切种智。

  阿弥陀佛欲其国中菩萨,皆达诸法空相,能说一切智道,助佛教化,国中天人,令证我空,故发愿:“设我得佛,国中菩萨,不能演说一切智者,不取正觉。”

  (廿六)得坚固身愿

  阿弥陀佛,欲其国土众生,相貌端正猛健,身体坚固不坏,故因中发愿:“设我得佛,国中菩萨,不得金刚那罗延身者,不取正觉”。

  金刚是金中之精英,坚固不坏,利可断金,是世间稀有之宝。“那罗廷”,译名坚固,是天上力士名。《涅槃经疏》言:“那罗延”,此翻金刚。《慧苑音义》上言:“那罗延,此云坚固。

  或言:那罗延是天神,或天之名。《秘藏记》言:“那罗延,三面,青黄色,右手持轮,乘迦楼罗鸟。是十九执金刚神之一。今言金刚那罗延身,意取其坚固、勇猛、壮健之义。可知极乐国土众生之色身,既坚固,猛勇又壮健,绝无病苦,其寿命长至无量无边阿僧祇劫。加上环境美好,助缘殊胜,皆能一生成办佛事。

  (廿七)严净极妙愿

  极乐国土,宫殿楼阁、莲池园林、阶道栏楯,甚至国中众生,一切生活所需之物,种种形状,颜色,类别,无不皆光洁严净,美妙殊胜,诚非语言所能称量。而其众生所得天眼,何止明察秋毫,且一览无际,莫能辨其名数。此皆是阿弥陀佛因中发愿之所成就,《无量寿佛经》言:“设我得佛,国中天人,一切万物,严净光丽,形色殊特,穷微极妙,无能称量,其诸众生,乃至逮得天眼,有能明了,辨其名数者,不取正觉。”

  (廿八)见道场树愿

  道场树即菩提树,此树下有金刚座,佛坐此金刚座,入金刚定而成佛,名道场树。极乐世界的菩提树,不但无量光色,且高达四百万里,若非佛力加持,或功德殊胜的法身大士,实有困难。阿弥陀佛欲其国中菩萨,无论功德殊胜者,或初发心菩萨,皆能有目共此无量光色,美妙奇特,高入云霄的道场树。故于因中发愿:“设我得佛,国中菩萨,乃至少功德者,不能知见,其道场树,无量光色,高四百万里者,不取正觉。”

  (廿九)得辩才智愿

  善巧说法的才能,谓之辩才,又名四无碍辩。分别有四:

  法无碍辩:法,指一切名句文能诠的教法;菩萨善巧说法,于教法无滞,名法无碍辩;义无碍辩:义指教法所诠的义理;能明了义理无滞,方便演说,是义无碍辩。词无碍辩:善能通达十二类众生各种语言,应机说法,众生又能随类各得解,名词无碍辩。乐说无碍辩:善为众生演说正法,语含妙理、言应万机,说法不懈,名乐说无碍辩。

  智是智慧,智慧有三,即是一切智、道种智、一切种智。阿弥陀佛欲其国中菩萨,皆能诵经解义,依义修行外,还能宣说法要,辩才智慧无碍,故因中发愿:“设我得佛,国中菩萨,若受读经法、讽诵、持说,而不得辩才智慧…

《阿弥陀佛的国土》全文未完,请进入下页继续阅读…

菩提下 - 非赢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网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