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弥陀佛的国土
1989年讲于香港佛教青年协会
来源:美佛慧讯第一三零期
作者:文珠法师
提起“阿弥陀佛”,几乎无人不知,甚至不信佛的人,也知道有阿弥陀佛。可见阿弥陀佛已深入民间,特别是中国民间。所谓“家家弥陀佛,户户观世音”,但阿弥陀佛的本愿如何?阿弥陀佛的极乐世界又如何?因何要往生极乐世界?又如何始能往生极乐世界?这些问题恐非一般人能理解,甚至日诵《阿弥陀经》者,或修持净土法门的人,也许亦不求甚解。在此介绍阿弥陀佛的名号、本愿、国土,及往生极乐国土的方法。
一、佛的名号
阿弥陀佛,是梵语,译名无量。无量之义,有通有别。通是指一切诸佛,即是无量无数诸佛。如《佛说观无量寿佛经》说:“见此事者,即见十方诸佛。”又说:“作是观者,名观一切诸佛。”别则专指西方极乐世界教主阿弥陀佛,因为阿弥陀佛的光明、智慧、寿命、慈悲、愿力、神通皆不可量、不可思、不可议,故言无量。
又阿弥陀,即是空、假、中三谛;亦即是佛所证的三身。阿字,是不生义,即空谛;弥字是我义,即假谛;陀字是如义,即是中谛。《佛学大辞典》中说:“又三身者,取阿字第五转方便究竟之义为应身,弥为报身,陀为法身。”诸佛无不各证三身。身以积聚为义,众生积聚无量业障为身,故苦恼无边;诸佛则积聚诸法实相理为身,理性平等,周遍法界,故佛的法身,遍一切处。诸佛积聚无量功德智慧为身,三惑净尽,三智圆明,故佛的报身相好庄严,殊胜微妙。诸佛积聚无量机缘为身,机缘成熟,即倒驾慈航,随流九界,故佛的应身,随机应化,胜劣不等。
明朝藕益大师,于其所注的《佛说阿弥陀经要解》中说:佛有三身,各论单复。法身单,指所证理性(即如如理);报身单,指能证之功德智慧(即如如智);化身单,所现相好色像。法身复者,自性清净法身(人人本具之佛性)离垢妙极法身(唯佛独证)。报身复者,自受用报身,他受用报身;化身复者,示生化身(示现降生,八相成道),应现化身(应众生机,现胜应身或劣应身)。又佛界化身(现佛身),随类化生(随九法界众生之机而现同类之身)。今阿弥陀佛,是指同居土中示生化身。然佛的化身,不离法身报身,一即三,三即一,不能说定是一,不能说定是三,更不能说非一非三,或即一即三,不可以名名,以言言,以思虑之心攀缘分别,超情离见,言语道断,心行处灭,如《金刚经》言:“不可以三十二相见如来,何以故?如来说三十二相,即是非相,是名三十二相。如来说三十二相,是弥字,是显有,是俗谛;即非三十二相,是阿字,是显空,是真谛;是名三十二相,是陀字,是显空有不二,是中谛。故阿弥陀三字,即诸佛所证之三身,亦即是诸佛所说的三谛理,可以说,阿弥陀即是无量无数诸佛。今极乐世界教主,依一切佛所证的三身,所显的智光,发四十八愿,创立极乐世界,摄有情;并以无量寿无量光,来教化众生,成就众生,故独得专名“阿弥陀佛”。
阿弥陀佛的别名有三,一是“阿弥多婆耶”,译无量光;二是“阿弥陀喻”,译无量寿;三是“阿弥俐都”,亦名“阿密俐多”,译甘露。传说甘露是印度一种不死之药,中国人名为仙丹。古德说:“一句弥陀,阿伽罗药。”其义即本乎此。
密宗称阿弥陀佛为甘露王。《无量寿佛经》说阿弥陀佛有十三名,如经言:“是故无量寿佛,号无量光佛,无边光佛,无碍光佛,无对光佛,焰王光佛,清净光佛,欢喜光佛,智慧光佛,不断光佛,难思光佛,无称光佛,超日月光佛。”十三名中,除无量寿是生命无限期之延续外,其余皆是属于光,而且是无限量之光。光,象征无限的幸福与温暖,自由与快乐。生命的延续与无限的光明,皆为世人所渴望与追求,阿弥陀佛随顺众生的心意,以无量寿无量光来作佛事,令生极乐世界众生,皆得无量寿无量光。故《佛说阿弥陀经》中说:“彼佛何故号阿弥陀,舍利弗,彼佛光明无量,照十方国,无所障碍,是故号为阿弥陀。又舍利弗,彼佛寿命,及其人民,无量无边,阿僧祇劫,故名阿弥陀。”
此说无量,其义有二,一是无量之无量,二是有量之无量。阿弥陀佛的法身,无始无终,报身虽有始而无终,皆是无量的无量义。至于佛的应身,有机则应,机尽还灭,是有始有终,虽说无量,仍属有限量之无量。是以阿弥陀佛,虽然寿命无量无边阿僧祇劫,仍有入灭的一天。佛灭度后,正法住世,亦无量劫。至于佛的智光,遍照法界,无所障碍,正是无量的无量;佛的身光,虽照十方,尚属有限量之无量。此外,若据理而言,弥陀法身,常住不变,是无量寿义;佛的根本智,遍照世界,是无量光义。就事而论:则阿弥陀佛的无量寿无量光,亦因修证。
佛经记载,阿弥陀佛因中,曾为转轮圣王,闻自在王佛说法,发愿出家,名法藏比丘。发四十八愿,严净佛土,自此历劫修行,因圆果满,成等正觉。由因感果,寿命无量,光明无量,故名阿弥陀。佛之一字,是觉悟圣人的通称,凡能明心见性,觉悟真理,断烦恼,证菩提的人,皆可以称之为佛,佛是如来十种通号之一。今通别总称,名阿弥陀佛。梵语“南无”,译为归依,华语合称南无阿弥陀佛,即是归依无量寿、无量光觉悟的圣者。
二、佛的本愿
阿弥陀佛,昔日因中修行,为法藏比丘时,于世自在王佛所,得闻佛说二百一十亿诸佛刹严净国土,因此摄取庄严佛土清净行,而发四十八种无上殊胜的大愿。
(一)无三恶道愿
娑婆世界的众生,个性刚强,烦恼炽燃,业障深重,六道升沉,时而牛胎,时而马腹,或上天堂,或入地狱,轮回不息,苦恼无量。阿弥陀佛,为令众生离苦得乐,故发愿成佛时,国土清净,无三恶趣;国中众生,纯属善道。如《佛说无量寿佛经》中说:“设我得佛国有地狱,饿鬼,畜生者,不取正觉。”
(二)不更堕落愿
极乐国土,虽无恶趣,其国众生,虽然寿命无量,但仍属有限量之无量,如无佛力加被,命终后恐更堕落他方恶道,因此阿弥陀佛发愿加被其国众生,不更堕落,如《无量寿佛经》说:“设我得佛,国中天人,寿终之后,复更三恶道者,不取正觉。”以上二愿,属于离苦,以下九愿,属于得乐。
(三)身皆金色愿
娑婆世界,人种复杂,或黄、或白、或黑、或红、或棕,肤色不一,品性亦异。极乐国土众生,肤色皆真金色,且光明照耀,超于日月,此皆是阿弥陀佛因中发愿之所成就,《无量寿经》说:“设我得佛,国中天人,不悉真金色者,不取正觉。”
(四)形无好丑愿
娑婆众生,相貌好丑不一,形色体态亦异。虽然世人无不爱美,可惜世人内心,皆充满贪、嗔、痴、慢等心理病态,由于内在心理病态的浅深,往往影响其外在形态的好丑。所以此土众生,有美若天仙,亦有丑如罗刹。阿弥陀佛欲成佛时国中众生,皆相好庄严,形色美妙,故因中发愿:“设我得佛,国中天人,形色不同,有好丑者,不取正觉。”
以上二愿是得身乐,以下七愿是得心乐,亦即是得六种神通。六通中前五种,是圣人及诸天人所共有,最后的漏尽通,则唯圣人独有。因诸天圣人,业力各殊,故其神通所知所见亦不同。极乐世界中诸天人,不特皆得六通,且其六通能知百千亿那由他劫前的事(宿命通),能见百千亿那由他诸佛国(天眼通),能听闻受持百千亿那由他诸佛所说法(天耳通),能知百千亿那由他诸佛国中众生心念(他心通),能于一念顷超过百千亿那由他诸佛国(神足通),已非一般天人所能及,何况更皆得漏尽智通!若非弥陀如来,愿力成就,焉能如此?
(五)得宿命通愿
经言:“设我得佛,国中天人,不识宿命,下至百千亿那由他诸劫事者,不取正觉。”
(六)得天眼通愿
经言:“设我得佛,国中天人,不得天眼,下至见百千亿那由他诸佛国者,不取正觉。”
(七)得天耳通愿
经言:“设我得佛,国中天人,不得天耳,下至闻百千亿那由他诸佛所说,不悉受持者,不取正觉。”
(八)得他心通愿
经言:“设我得佛,国中天人,不得见他心智,下至知百千亿那由他诸佛国中众生心念者,不取正觉。”
(九)得神足通愿
经云:“设我得佛,国中天人,不得神足,于一念顷,下至不能超过百千亿那由他诸佛国者,不取正觉。”
(十)得漏尽通愿
漏是烦恼漏。凡夫内心,堆积身、边、戒、见、邪等见惑,及贪、嗔、痴、慢、疑等思惑,虽或行善,积聚功德,皆为烦恼贼所盗,致使漏落生死,不能出离。如人有妙美饮料,盛于破器,为其所漏。二乘圣人,断见思惑,出分段生死,证真空涅槃,不再落三界,谓之漏尽智通。阿弥陀佛,欲其国中天人,皆得漏尽智通,故因中发愿:“设我得佛,国中天人,若起想念,贪计身者,不取正觉。”
(十一)住正定聚愿
定是禅定,有世间禅定,有出世间禅定;有正定,亦有邪定。聚者类也,以三类该收一切修行人。修行人必定悟证者是正定聚;毕竟不悟证者,是邪定聚;在二者之间有缘则悟证,无缘则不悟证,是不定聚。
《大智度论》言:“能破颠倒者名正定,必不能破颠倒者是邪定,得因缘能破,不得则不能破,是名不定聚。
亦可说:一般不信因果,不敬三宝,五逆十恶的人,是邪定聚;信佛修行,损烦恼,积功德,习正定者,为正定聚;未有因缘信佛者,是不定聚。
《大乘起信论》说:十信以前的凡夫不信因果为邪定聚,十信位以上菩萨是正定聚,十信位学者为不定聚。定能发通,通因定生,故欲得六种神通,当修习正定。阿弥陀佛,欲其国中天人,皆得正定聚,故因中发愿:设我得佛,国中天人,不住正定聚,必至灭度者,不取正觉。
(十二)光明无量愿
《佛说阿弥陀经…
《阿弥陀佛的国土》全文未完,请进入下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