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入菩萨行论》第33课
为度化一切众生,请大家发无上的菩提心。接下来我们一起学习寂天菩萨所造的《入菩萨行论》。《入菩萨行论》是阐释整个大乘菩提心的精华论典。
平时我们说:为了度化一切众生而发菩提心,实际上要在内心中真实地发起菩提心、生起菩提心,必须有一个殊胜的引导。如果没有引导,每天说发菩提心,结果还是无法真正了知菩提心的真实含义。在发菩提心的过程中,质量非常重要。上师仁波切在《大圆满前行》中曾经讲过,修学大乘佛法的人,发心不重要,生心最重要。平时我们在口头上说一下:我要发菩提心是很简单的,关键是在发心的同时,内心要生起一种真实利益众生的菩提心。所以观待二者来看,发心不重要,因为只是在口头上讲一讲;生心才重要——从内心中产生真实无伪的菩提心,才是最重要的。所以我们要学习如何生起菩提心的殊胜方法。
现在我们所学的内容,按照华智仁波切的科判,就是菩提心未生令生的窍诀。如果我们真正认真学习、实践了前三品的内容,即便是以前没有生起菩提心,但是通过学修前三品颂词所表达的意义,就可以生起菩提心。里面讲了菩提心殊胜的功德利益,怎样通过净障积资、发心利益众生等修行,逐渐让自己的心抛弃自私自利,然后一心一意地利他等等。这些都是帮助我们产生菩提心,生起菩提心的殊胜窍诀。
现在我们学习的内容,是在受菩萨戒之前的一个前行。在这个前行之前,为了清净相续,也讲了很多加行法,现在是回向利益众生。虽然第十品也讲回向,前面也讲发愿,但此处主要是在正行受菩萨戒之前,为了修炼自己的心,让自己的心专注于利他方面而作一些专门的回向。
前面我们也学习了这个科判的一些内容,今天继续学习,平时我们要专注这种意义进行回向发愿。颂词中讲到:
愿成如意牛,妙瓶如意宝,
明咒及灵药,如意诸宝树。
里面讲了六种能够利益众生的事物。有些东西可能还存在于世间,有些在当下的娑婆世界、南瞻部洲实际上已不存在了,但我们还是要如是发愿:愿自己修学的功德,变成如意牛、如意宝、妙宝瓶、明咒、灵药和如意树。
如意牛在人寿十万岁时在人间出现过,那时人们的福报很大,所以世间有如意牛。现在天界中有如意牛,四大部洲的西牛货洲也盛产如意牛,西牛货洲的众生福报是很殊胜的。如意牛的乳汁、奶酪可以满足一切众生的愿望,从中可以显现一切众生的所需,是能让众生心意得到满足的一种宝物。我们要发愿愿自己成为如意牛,或者回向功德显现如意牛以利益众生。如果有了这种如意牛,可以得到资具生存下去,或者获得暂时的安乐。菩萨行的原则就是这样的,虽然资具不一定马上能够成为解脱之因,但是能够暂时利益众生,也是菩萨利他的一部分。
前面我们再再提到,菩萨在利益众生的过程中,不单是布施如意牛、其他单纯的一些财物——把这些东西给众生,满足了众生,而是因为菩萨相续中具足菩提心的缘故,只要和菩萨本人结缘,或者与他的愿力所化的事物结缘,都能够成为以后解脱的因。这与世间一般的布施,一般结缘的事物,有着完全不一样的意义。一个想解脱、求解脱道的人,显现这些东西让众生享受到底有什么必要呢?实际上暂时可以满足众生的愿望;究竟来讲,因为与菩萨结缘的缘故,通过他菩提心的摄受,可以成为究竟解脱的正因。
第二个是妙瓶。这种妙瓶在很多经论中提到过,现在的世间中很难出现。以前民间传说中有聚宝盆,妙瓶就相当于聚宝盆,聚宝盆中可以源源不断地出现宝物,妙瓶中也可以源源不断地出现很多的财富,随心所欲满足众生的愿望。菩萨发愿愿自己或者自己的功德能够成为这种如意妙瓶,以此方式满足众生的心愿,利益众生,与众生结下解脱的因缘。
第三个是如意宝。如意宝在众生福报很大的时候会显现。以前很多商人到大海里去取如意宝。有些传记中记载,龙王的头上有如意宝。龙王的福报很大,拥有很多如意宝,商主到了海岛中的时候,通过各种方便,就从龙王那里取得很多如意宝,回去利益自己和家人。有时菩萨也显现商主的身份,到宝洲取如意宝,回来利益整个国家的人民。实际上释迦牟尼佛在因地修菩萨道的时候,多次化现为商主到宝洲取得如意宝,回来利益整个瞻部洲的人民,这种事迹在佛的传记中多次出现。
如意宝的能力是非常强大的,有些如意宝可以在方圆四十由旬、有时在方圆八千由旬、方圆几万由旬中随意地降下粮食、珍宝、衣服等等众生所需要的物品,可以随意地遣除众生的饥贫。众生的争斗都是因为财富引起的,为了争夺财富,没有心思修学善道。菩萨看到这种情况,为了满足众生的愿望,就专门去求如意宝降下很多资具财物,让众生得到满足、有了修善道的基础后,菩萨就给他们宣讲十善业道,让他们修持十善业道,最后转生天界等善趣,或者究竟来讲,和菩萨结下了一种殊胜的解脱正因,这种事迹在经典中多次出现。
如意宝一方面可以除贫、放射光明遣除黑暗;一方面也可以消尽疾病,只要能够接触如意宝就可以遣除疾病。还有一种说法:如意宝就是佛陀的舍利,现在世间中的舍利,到了法要灭尽的时候,所有的舍利会汇集到大海当中变成如意宝,以如意宝的方式继续利益众生。如意宝是一个非常珍贵的宝物,一方面具有大福报的人才能拥有,还有当时的众生也需要一定的功德福报,否则如意宝也没办法显现。
从有些公案看起来的时候,如意宝和一般的石珠子外表上没有什么差别,不认识如意宝的人,会认为是普通的石珠。实际上有福报的人通过如法的方式:比如斋戒、沐浴,把如意宝供在宝幢的顶端,然后对它开始焚香祈祷,这个时候,首先是起风,把不好的脏东西吹走,之后是下小雨滋润大地,然后如意宝再降下很多财物,是这样一种过程。如意宝是能够满足众生心愿的很殊胜的宝物。
世间的如意宝能够满足众生世间的心愿,但是不能够满足众生出世间的心愿。如果在如意宝面前,祈求赐予自己证悟空性的力量,或出离整个三界轮回,世间如意宝是没有这个力量的。但是对出世间的如意宝(有些高僧大德或者佛,称为如意宝)做祈祷的话,则可从轮回中获得解脱。因为他们是专门发愿救度众生的,本来也具足救度众生的能力,如果自己有信心,一心一意地祈祷的话,那么自己想要获得持戒的功德、禅定的功德、种种智慧的功德或者证悟的功德,通过自己清净的信心,都可以获得。所以佛陀是如意宝、很多殊胜的高僧大德也是如意宝。关键就在于我们自己有没有这种清净的信心,如果有清净的信心,去祈祷具有如意宝一般功德的殊胜的高僧大德和上师的话,我们自己的相续也可以逐渐获得种种功德。所以说,我们也愿自己变成这样一种如意宝。不管是世间的如意宝,还是出世间的如意宝,都可以利益众生。
下面讲明咒。明咒就是力量很大的一种咒语,可以成办一切所欲之事。自己心中想要成办某种所欲之事,念诵某种特定的明咒就可以成办。在这种修法中,有很多成办息、增、怀、诛业的咒语。瑜伽士为了成办所欲之事,在特定的时间、用特定的修行方式念诵咒语成办所欲之事。念诵咒语有一个最大的要求,就是不能有疑惑心,如果信心很清净,就很容易相应。如果念诵咒语时抱有一种怀疑心,则很难成就。虽说念诵明咒能成就所欲之事,但也需要一定的条件:比如禅定的基础、其他的一种缘起之物,在所有的因缘都具足之后,念诵明咒也容易显现咒力。如果念诵的时候非常散乱,一边念诵一边胡思乱想,该做的供养也不做,该遮止的违品也不遮止,像这样随随便便是不可能成办明咒的。
有时我们在修法时也会有这样的想法,比如在法王如意宝所造的《金刚萨埵如意宝珠》修法中提到:如果如理如法地念诵40万遍,可以成就无病、发财、长寿等等很多利益。可是很多人念了40万遍之后,没有出现任何一种验相,就开始怀疑法是不是不灵验。实际上,如理如法地念诵,一定会发挥它的咒力,一定会清净自己的罪障,出现各种的征兆。但是如果自己本身就没有认认真真地念,或者以很散乱的方式念,没有达到具足四对治力的要求,虽然在数量上完成了40万遍,但实际上可能离标准还差得非常远。所以不是咒语本身的问题,而是自己条件不具足导致的。既然明咒可以帮助众生成就所欲之事,那么现在也愿自己能够成为这样的明咒,让众生念诵之后,能够成办一切所欲,不管是祛病、还是成就财富、成就殊胜的怀业,让众生能够完全成办一切所欲,自己这样回向、发愿。
第五是灵药,灵药就是灵丹妙药。世间传说中有一种能够祛除一切疾病的灵丹妙药——不管什么样的重病,只要服用,马上可以祛除。在古代也有这种药,不管怎样的重病,服用之后马上就能发挥作用。
因为古代的时候,四大的精华比较充足。在具足四大精华的山里长的药力量也大,然而现在到处破坏水土环境,四大的力量就削弱了,此时生长的药力量也不如以前。有些药是通过大规模人工栽培的,在很短的时间就长成,没有按照野生的规则去培育,所以现在的药力量远远不如以前。不管怎样,我们发愿变成真正的、马上能够祛除众生一切疾病的灵丹妙药,以这种灵药的方式来帮助生病的众生。如果有了灵丹妙药,生病的痛苦就可以很快遣除。菩萨是乐于见到众生无病、无苦、享受快乐的,菩萨的心的的确确是非常清净的一种利他心,完全不像世间人——只要自己无病、自己的家人、自己圈子里的人快乐就足够了,对其他人是不闻不问的。邻居家死一个人,和自己没有什么关系;隔壁街失火了,烧掉多少财物和自己也没关系,只要不是与自己有关的人,他都不关心;甚至于对自己所…
《《入菩萨行论》第33课》全文未完,请进入下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