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我的阅读记录 ▼

大方等大集经贤护分通义卷第三▪P5

  ..续本文上一页切众生,为摄受诸菩萨。令彼菩萨等,听闻如是妙典,生大欢喜心。

  贤护菩萨说过自己的想法以后,于是蒙佛赞许。

  【尔时世尊赞彼贤护菩萨言。善哉善哉。贤护。如是如是。如汝所说。我

  今随喜。贤护。我随喜故。一切三世恒河沙等诸佛世尊皆亦随喜。】 

  佛印可曰,如是如是,如汝所说。于汝所说,我今随顺欢喜。一切三世恒沙诸佛,皆亦随顺欢喜。

  【时彼贤护菩萨复白佛言。若有在家菩萨。处于世间闻是三昧。欲自思惟

  即为他说。乃至一日或经一夜。是人安住几种行法。当得成就思惟三昧

  为他说也。佛言贤护。彼在家菩萨处于世间。若欲修习思惟三昧。或一

  日一夜乃至一牛乳时者。吾今语汝。彼在家菩萨既居世间。当应正信

  不起悭贪。常念行施随多少施。当一切施不求果报。应归依佛又归依法

  亦归依僧。不事天神亦无礼拜。不生嫉妒常念随喜。当须清净如法活命

  。不爱儿女不着妻妾。不染居家不财宝。常乐出家念除须发。修八关

  斋恒住伽蓝。常怀愧发菩提心不念余乘。见有持戒清净比丘修梵行者

  。终无调戏常行恭敬。从谁闻学如此三昧。当于师所生爱敬心。起尊重

  心善知识想。生教师想起诸佛想。一切众具悉以奉之。常当识恩恒思报

  德。以能教我微妙法故。贤护。彼在家菩萨处俗之时。应住如是诸法行

  已。然后教示如是三昧。如是思惟如是修习。】 

  贤护菩萨复白佛言,在家菩萨处于世间。前已问出家菩萨,修此三昧,安住何法已。今复问在家菩萨欲思惟此三昧,欲宣说此三昧。乃至一日一夜,是人安住几种行法,方能成就是三昧也。

  佛言。彼在家菩萨处于世间,欲修习此三昧。或一日一夜,乃至一牛乳时者。亦作取牛乳也。喻极短时间。我今语汝,彼在家菩萨应住几法行。

  彼在家菩萨,既居世间,当正信佛法,不起悭吝贪着。常念行于布施。常念随缘随力,或多或少行于布施。应当一切皆施,不求果报。一切皆施者,在家菩萨,一切外财内财,皆应布施。

  在家菩萨,应归依于佛,归依于法,归依于僧。不应归依一切外道,不应归依事奉天神,亦不向天神礼拜。

  在家菩萨,不应生嫉妒心,常念随喜功德。

  当须清净,如法活命。

  在家菩萨,如法活命,不应作十二种恶律仪。十二种恶律仪者,一、屠羊,二、养鸡,三、养猪,四、捕鸟,五、捕鱼,六、猎师,七、作贼、八魁刽,即刽子手也。九、狱吏,十、咒龙,以咒术咒龙蛇为戏乐也。十一、屠犬,十二、伺猎。总之害物伤慈之业,在家菩萨均不应为。为则非清净如法活命。

  不爱儿女,不着妻妾。

  在家菩萨,对于妻儿家缘,不应过于爱着。身虽处世,心应常存出世之想。

  不染居家,不财宝。

  不染于田产财宝,常乐出家,念除须发。

  修八关斋,恒住伽蓝。

  八关斋者,八戒一斋。八戒者,不杀,不盗,不淫,不妄语,不饮酒,不香花鬘涂身,不歌舞观听,不坐卧高广大床。一斋者,过中不食也。「关」者,关闭也,禁止也。即关闭杀、盗、淫,乃至坐卧高广大床等八事也。伽蓝者,译为众园,即寺庙也。谓恒住寺庙,亲近承事三宝也。

  常怀惭愧,发菩提心,不念余乘。

  发菩提心者,发成佛心也。唯念一佛乘,不念声闻缘觉菩萨等三乘。

  见有持戒清净比丘修梵行者,终无调戏,常行恭敬。 

  持戒清净,不失人天之报。梵行即清净行,无淫欲行。梵行之人报尽可生色界天。于如是等比丘,终无轻慢调戏,常行恭敬。

  从谁闻学如是三昧,当于师所,生爱敬心,起尊重心,善知识想,生教师想,起诸佛想。

  无论从谁人处,得闻如是三昧,得学如是三昧。于彼人所,应生爱敬心,尊重心。对彼人应生善知识想,生教师想,生诸佛想。一切众具,皆应供养之。于彼师所,常当知恩报恩。因为彼教我如是三昧法故。

  贤护!彼在家菩萨,处于世间,应住如是法行已。方能宣说教示如是三昧,方能思惟修习如是三昧。

  【时彼贤护菩萨复白佛言。希有世尊。如来应供等正觉。今乃为彼出家在

  家诸菩萨辈。正信成就乐深法者。宣说如是无上妙法。令住如是无量法

  行。然后当得思惟解说如是三昧。世尊。如来灭后如是三昧。于阎浮提

  能广行不。佛告贤护菩萨言。贤护。我灭度后此三昧经。于阎浮提四千

  年中广行于世。而后五百年末一百岁中。正法灭时比丘行恶时。诽谤正

  法时。正法破坏时。持戒损减时。破戒炽盛时。诸国相伐时。当斯之际

  颇有众生炽然善根。往昔已曾亲近诸佛。供养修行殖善种子。为彼诸丈

  夫辈得是经故。此三昧典复当流行于阎浮提。所谓佛威神故。故令彼等

  于我灭后。闻此经已欢喜书写。读诵受持思惟其义。为他解释如说修行

  。】

  贤护菩萨复白佛言,佛为出家菩萨及在家菩萨正信成就者,爱乐甚深佛法者,说此无上妙法。令彼出家在家菩萨,住如是无量法行。然后当得思惟解说如是三昧。但是如来灭后,此诸佛现前三昧,能否依然广行于阎浮提?

  佛言,我灭度后,此诸佛现前三昧经,于阎浮提中,四「千」年中,广行于世。

  有人说四千年,为四「十」年之误。谓佛灭后四十年中,此经于阎浮提,犹能广于世。

  而后五百年,末一百岁中。

  释迦世尊,正法住世千年。因大爱道女众出家,减为五百年;后因尼众持八敬法故,还复正法一千年。释迦世尊像法千年,末法万年。一切皆过,名为法灭。最后五百年之末一百岁,此经以佛威神力故,犹住世也。 

  尔时佛之正法灭时,比丘行恶时,众生诽谤正法时,正法破坏时,持戒损减时,破戒炽盛时,诸国相伐时。当如斯之时,颇有不少众生炽然生长善根。因为彼等往昔已曾亲近诸佛,已曾供养诸佛,修行佛法,种诸善根种子。我为彼诸丈夫辈得闻是经故,此三昧经典,仍当流传于阎浮提。此是以佛威神力故,令彼等于我灭后,仍得闻此经。欢喜、书写、读诵、受持、思惟、解说、如说修行。

  彼丈夫辈,笃行佛法者,名为丈夫也。如大般涅槃经云,「一切男女,具有四法,则名丈夫。何等为四?一、善知识、二、能听法,三、思惟义,四、如说修行。若男若女,具是四法,则名丈夫。若有男子,无此四法,不得名为丈夫。何以故?身虽丈夫,行同畜生。」

  佛以大悲心,特留净土法门,多住世百年,救度末法众生。如无量寿经云:「当来之世,经道灭尽,我以慈悲哀愍,特留此经,止住百岁。其有众生,值斯经者,随意所愿,皆可得度。」

  佛既垂慈,众生理当仰信。若妄自致疑,岂非自塞解脱路,而开地狱门耶? 

  【尔时贤护菩萨。及宝德离车子。闻如来说正法灭时。悲泣雨泪。从座而

  起整理衣服。偏袒右肩右膝着地。合掌恭敬而白佛言。世尊。我等当于

  如来灭后。后五百岁末百年中。沙门颠倒时。正法欲灭时。诽谤正法时

  。破坏正法时。持戒损减时。破戒增长时。正法护减时。非法护增时。

  众生浊乱时。诸国相伐时。能于如来所说经典妙三昧中。读诵受持思惟

  义理为他广说。何以故。我心无厌终不知足。是故我于如来所说修多罗

  中。能听闻故能书写故。能读诵故能受持故。能思惟故能修行故能广说

  故。】

  宝德离车子。离车译为皮薄,是种族名。居毗舍离,为毗舍离的剎帝利种族。其名宝德,故曰宝德离车子。

  贤护菩萨及宝德离车子,闻如来说正法灭时,悲泣雨泪。向佛合掌互跪言,世尊!我等发愿,于如来灭后,后五百岁末百年中,沙门颠倒时,乃至诸国相伐时。能于如来所说经典,诸佛现前妙三昧。读诵受持思惟义理,并为他演说。

  正法护减时,非法护增时。护持正法者减少;护持非法,护持外道法者增加也。 

  何以故?因为我心于佛所说法,求之无有厌足。所以我于如来所说经典,能听闻,能书写,能读诵,能受持,能思惟,能修行,能广为众生宣说。

  【尔时商主优婆塞。伽诃岌多居士之子。那罗达多摩纳等。闻如来说未来

  世中正法坏灭。为正法故悲哀泣泪。从坐而起整理衣服。偏袒右肩右膝

  着地。恭敬合掌而白佛言。世尊。我等能于如来所说妙修多罗。及能受

  持修多罗者。我皆摄护令得增长。世尊。我今复为如来所说微妙经典。

  作其加护。令得广宣久住于世。何以故。以是经典能于无量阿僧祇劫。

  多所成就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故。世尊。我等得闻未曾有法。至心受持

  思惟其义。为他解说广行流布。世尊。我今闻此甚深经法一切世间无有

  信者。我先为其造善根器。然后为解。】

  尔时有一商主优婆塞,名伽诃岌多。其子名那罗达多摩纳等。那罗达多,与其少年学道者眷属等。摩纳即少年学道者。

  彼等闻如来说未来世中,正法坏灭,亦皆悲哀泣泪。皆发愿言,我等能于佛所说微妙经典,及能受持此经典者,摄护令得增长。世尊!我等现在复护持如来所说微妙经典。令此经典广为传布,久住于世。因为此经,能于无量阿僧祇劫,令修行者,多所成就无上菩提故。

  世尊!我等得闻是经,不但自己至心受持,思惟其义,为他人解说,广行流布。乃至一切世间闻此经法不生信者,我先于彼等造就其善根器,发起其信心,然后再为其解说。

  【尔时众中有五百比丘比丘尼优婆塞优婆夷四部众等。闻如来说未来世中

  正法坏灭。为正法故悲泣雨泪。从坐而起整持衣服。偏袒右肩右膝着地

  。恭敬合掌而白佛言。世尊。我等受持如来正法。然诸大士善丈夫辈。

  尔时于我当作正依当作覆护。为我经理。能令我等于如来所说如是甚深

  修多罗中。取真实义如法修行。唯愿世尊。付嘱我等诸善丈夫分明立记

  。何以故。世尊。我及彼等皆起护持摄受正法及摄受者故。】

  尔时有五百比丘比丘尼优婆塞优婆夷,闻未来世正法坏灭,亦悲泣雨泪,发愿受持正法。 

  世尊!我等受持如来正法,然诸大士善丈夫辈,…

《大方等大集经贤护分通义卷第三》全文未完,请进入下页继续阅读…

菩提下 - 非赢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网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