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我的阅读记录 ▼

大方等大集经贤护分通义卷第二▪P6

  ..续本文上一页一切草木枝叶,皆碎为微尘。

  于是等微尘中,取一微尘,破坏分(与析同)。还令得尔许微尘。

  于诸微尘中取一微尘,分析之,令与碎三千大千世界大地,及一切草木枝叶所得微尘数相等。次第每一微尘皆如此分析之。

  贤护!若善男子善女人,取尔许微尘数佛剎(佛国土地),盛满众宝,持用布施。贤护!彼善男子善女人,得福多不?

  贤护言,彼善男子善女人,因如是布施事,获得超过无量无边阿僧祇福聚。

  最后佛校量功德曰,彼善男子善女人,以满尔许微尘数佛剎七宝布施,虽然获得如斯过无量无边阿僧祇福聚,但与有人「闻此念佛现前三昧,暂生随喜,信心分别以为真实,心开意解,读诵受持,暂时为他人解说。」所得福聚相较,后福德胜前福德,无量无边,不可称算,不可校计,不可思量。

  【贤护。如是善男子善女人。闻此三昧生随喜心。乃至暂时为他解说。尚

  获无量无边福聚。何况是善男子善女人。于此三昧修多罗中。如闻而信

  。如信而受。如受而说。如说而行也。】

  贤护!闻此三昧生随喜心,乃至暂时为他解说,尚获无量无边福聚。何况于此三昧经中,如闻而信,如信而受,如受而说,如说而行也。

  【尔时世尊。为重明斯义。以偈颂曰。

  若以三千大千界 盛满七宝用行檀 我说彼福虽为多 不如闻经少功德

  菩萨为求多福聚 信解读诵复思惟 解说修行念三昧 斯所获福过于彼 

  末三千界尽为尘 复分一尘等前数 尽取如是诸尘剎 盛满珍宝以行檀

  诸佛所赞三昧经 单以一偈为他说 我言斯人获功德 超彼檀福不可量

  若复为他具足说 下至一构牛乳间 思惟增广诸善根 何况长远无量福

  一切众生尽作佛 净慧终竟证彼如 假于亿数多劫中 说斯偈福不可尽

  其间彼佛皆灭已 多亿数劫常广宣 终亦不尽彼福边 缘此深经四句偈

  一切所有诸世界 四方上下及四维 满中众宝持与他 为求胜福奉诸佛

  彼诸功德难可量 称计与诸世界等 其有闻受是三昧 善能宣说福过前

  若人于此无迟疑 其于诸法亦明了 彼则永绝诸恶趣 能入胜寂三昧禅

  彼若常能供养我 必受多福不思议 增长多闻证菩提 由思诸佛所赞定

  今我语汝诚实言 当念精进莫放逸 一心欢欣发勇猛 自然速证彼菩提

  彼为供养百数佛 乃能受是三摩提 假于后世恐怖时 自当速证微妙定 

  若有见我与比丘 及汝大士贤护等 如是菩萨乐多闻 决定当得此三昧

  若得闻此圣三昧 为他解释或书写 是陀罗尼世尊叹 能证一切佛菩提

  若人善思此三昧 一切诸佛咸共称 当得种姓及多闻 诸佛次第而演说】

  尔时世尊,重颂斯义,略解如下。

  尽取如是诸尘剎,盛满珍宝以行檀。

  檀者梵语,译为布施。

  若复为他具足说,下至一构牛乳间。

  一构牛乳间,为时极短也。犹牵牛取乳之时间。

  一切众生尽作佛,净慧终竟证彼如,假于亿数多劫中,说斯偈福不可尽。

  假使一切众生皆成佛,净慧终竟证彼如者,一切众生皆得清净妙慧,皆证诸法如如。假令如是诸佛,于亿劫中,宣说受持此现前三昧四句偈之福聚,犹不能尽也。

  其间彼佛皆灭已,多亿数劫常广宣,终亦不尽彼福边,缘此深经四句偈。 

  于其间诸佛,广宣持此三昧四句偈之功德。纵经多亿数劫,直至灭度,终不能尽彼福聚之边际。

  若人于此无迟疑,其于诸法亦明了,彼则永绝诸恶趣,能入胜寂三昧禅。

  迟疑者,延迟犹豫也。若人于此三昧无有犹豫,坚决相信。于诸法亦能明了,便永绝恶趣之报。初果须陀洹,方能永绝三途恶趣也。胜寂三昧禅者,得无漏入灭尽定也。

  彼若常能供养我,必受多福不思议,增长多闻证菩提,由思诸佛所赞定。

  当知书写读诵受持宣说此现前三昧,即为供养于佛也。增长福报,增长菩提,皆由此念佛三昧所致也。思诸佛定,即念佛三昧。

  彼为供养百数佛,乃能受是三摩提,假于后世恐怖时,自当速证微妙定。

  三摩提者,定也。乃能受是三摩提,彼善男子善女人,能受此念佛三昧者,非以少善根也。假使于后世劫末恐怖之时,即能速证微妙定也。

  若有见我与比丘,及汝大士贤护等,如是菩萨乐多闻,决定当得此三昧。

  此略说见佛法僧三宝也。若人信敬三宝,多闻智慧,决定能得此现前三昧也。

  多闻有二种,多闻不取相,即为智母。如果多闻取相,反成智障。

  是陀罗尼世尊叹,能证一切佛菩提。

  陀罗尼者,持善不失,持恶不生。即叹此诸佛现前三昧也。

  若能善思此三昧,一切诸佛咸共称,当得种姓(性)及多闻,诸佛次第而演说。

  种性者,能生曰种,不改曰性。四教仪依修习之性,立五种性。一、习种性,十住位菩萨。修习空观,破见思惑。二、性种性,十行位菩萨。出空入假,教化众生。三、道种性,十回向位菩萨。修中道观,通达一切佛法。四、圣种性,十地位菩萨,修中道破无明,证入圣位。五、等觉性,望菩萨名佛,望佛名菩萨。以胜前诸菩萨故,得称为「觉」。

  多闻用以表智慧。诸佛次第,为其演说法也。 

  观察品第六之一

  【尔时世尊复告贤护菩萨言。贤护。若诸菩萨摩诃萨即欲思惟此三昧者。

  当云何思。贤护。彼诸菩萨欲思惟者。即应当作如是思惟。如我世尊今

  者现在天人众中宣说法要。贤护。菩萨如是一心思惟。诸佛如来坐师子

  座宣说正法。具足成就一切相好。最妙最极殊特端严乐观无厌。如是观

  察诸大人相。于一一相应当至心。即得明了见诸如来应等正觉既得见已

  当先谘问不见顶相。既得问已。然后次第遍观诸相皆令明了。如是观已

  更复思惟。诸佛如来众相微妙是为希有。愿我未来还得如是具足成就诸

  妙相身。愿我未来亦得如是清净禁戒具足威仪。愿我未来亦得如是具足

  三昧。愿我未来亦得如是具足智慧。愿我未来亦得如是具足解脱。愿我

  未来亦得如是解脱知见。愿我未来成满如是诸相身已。即得成就阿耨多

  罗三藐三菩提。既成佛已亦当如是处彼天人大众之中。具足宣说如斯妙

  法。】 

  贤护!若诸菩萨摩诃萨,欲思惟此三昧者,当云何思?以下示思惟方便。

  贤护!菩““萨当如是一心思惟……

  如释迦牟尼佛一般,在天人众中,宣说法要。应观察诸佛如来坐师子座,宣说正法。具足三十二相,八十种好。

  应当至心观察诸佛相好,即得明了见诸如来应等正觉。

  十六观经演说观佛,更为详尽。先说日观水观等前方便,次第观佛。复于三十二相八十随形好中,先观白毫相。由一相好入,渐观佛全身。

  既得见已,当先谘问不见顶相。

  不见顶相者,佛也。意即见佛已,当先问佛也。

  无见顶相,是佛三十二相之一。即佛顶肉髻,肉髻相中,生万亿光。光光相次,至上方无量世界。一切人天,乃至十地菩萨所不能见,唯佛独具。观经谓观世音菩萨「唯顶上肉髻,及无见顶相,不及世尊。」

  既得问已,然后次第遍观诸相,皆令明了。

  云何次第观佛,请参阅观无量寿佛经。

  如是观已,更复思惟,诸佛如来,众相微妙,是为希有。 

  以下发愿,即发菩提心也。

  愿我得如诸佛,成就妙相身。此系总说,以下分别解说。愿我未来得清净禁戒具足威仪,愿我具足三昧,愿我具足智慧,愿我具足解脱,愿我具足解脱知见。此系言愿我具足五分法身也。愿我得清净戒,具足威仪,即戒法身。愿我具足三昧,即定法身。愿我具足智慧,即慧法身。愿我具足解脱,即解脱法身。愿我具足解脱知见,即解脱知见法身。

  愿我未来成满如是诸相身已,即得成就无上菩提。既成佛已,亦当于人天众中,宣说如是诸佛现前三昧。

  【菩萨如是具足观察诸佛如来。乃至成就一切种已。复应更作如是思惟。

  是中何者是我。谁为我所法。谁能得成诸佛菩提。为身得耶。为心得耶

  。若身得者。是身顽騃无觉无知。犹如草木石壁镜像。然彼菩提无色无

  形非像非相。不可见知不可触证。云何更以顽騃无知无见无识。无所分

  别无作之身。得彼菩提。菩提如是既无形色。非相非像不可见知不可触 

  证。谁复于中而行证者。若心得者。是心无色不可得见。是心无相不可

  得知。此心如是同于幻化。然彼菩提亦尔。无色不可见。无相不可知。

  无漏无为亦同幻化。云何可证。云何觉知。而言身心得菩提耶。】

  菩萨如是具足观察诸佛如来,乃至成就一切种已。

  菩萨具足观察诸佛法身已,乃至成就一切种。成就一切种者,成就无上菩提也。

  复应更作如是思惟,是中何者是我?谁为我所法?谁能得成诸佛菩提?

  一切法因缘生,无有自性,故诸法皆空。以诸法空故,实无我与我所。须知即此空性即是缘起事相,缘起事相即是性空。见缘起事相,即见其理。知性空之理,即知缘起事相。如水之与波,波以水成,水以波见。全水是波,全波为水。水是其性,波是其相。相由性现,虚而无实,总归毕竟空也。故曰毕竟空中建立一切法,一切法皆归毕竟空。

  以法毕竟空故,所以无我亦无我所。若人了达毕竟空义,即名菩提。

  故曰是中何者为我?谁为我所法,谁能得成诸佛菩提?

  为身得耶?为心得耶?

  是身得菩提吗?还是心得菩提吗?如果谓身得菩提,但是身顽騃无觉无知。犹如草木石壁镜像一般,无觉无知也。因为身是缘成,幻像假有,无有知觉。犹波相幻有,无有湿性。

  然彼菩提,无色无形,非像非相。不可见知,不可触证。云何更以顽騃无知无见无识,无所分别无作之身,得彼菩提?

  菩提即真空义,故曰无色无形,非像非相。不可见知,不可触证。彼身如幻无知无觉,故无所分别,无作者无生无起也。

  缘成假有曰相,对相生影曰像。云何能以如幻之身,得空无之菩提呢?菩提既是空义,那么谁能于中而行证呢?故不可以身得菩提。

  若心得者,是心无色,不可得见。是心无相,不可得…

《大方等大集经贤护分通义卷第二》全文未完,请进入下页继续阅读…

菩提下 - 非赢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网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